對於西班牙人整的這一出,李自成召來了禮部的一些官員和負責和西洋國家打交道的方以智來商討對策:
先前李自成特意搞出一個什麽【領事館】來負責外交事務,但現實告訴李自成,他想多了。
這時候歐洲那些國家離大順太遠了,壓根就不會和大順產生什麽外交,在遠東的這些個東印度公司或者外派總督,他們與大順的事情嚴格來說算不上外交,而更像是一種商業往來。
所以方以智方大才子發現自己調任這個所謂的【領事館】之後和在圖書館當館長沒什麽區別:
都是在混日子……
就在方以智為自己的前途擔憂的時候,他終於等來了皇帝的召見。
李自成也不廢話,向幾人說了南邊明廷傳來的西班牙人正在策劃組建反順同盟的事情。
對於李自成能夠從明廷獲取情報這事,在場幾人都很淡定:
畢竟如今天下大勢早已明朗,順軍徹底消滅明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隻是看順軍什麽時候想要進攻雲南罷了,在這種情況下,明廷那邊自然有的是人給自己留後路的。
不過大家夥疑惑的是西班牙在發什麽神經,大順又沒和西班牙爆發衝突,給西洋國家的政策都是一樣的,也沒歧視西班牙人呀。
李自成想了一陣則大概猜出了原因:
大概率是先前大順組織移民的動作嚇到了西班牙人,畢竟呂宋島那一塊華人不少,而且中原王朝在南洋一直有強大的文化優勢和影響力,如果大順踏足南洋的話,西班牙大概率就得灰溜溜滾出菲律賓了。
“西班牙人還特麽看得真遠!”當然,這幫西班牙人沒猜錯就是了,南洋是李自成規劃中的大順後花園,大順遲早是要將南洋收入麾下的。
李自成想先聽聽禮部這些人的意見,便說道,“大家說一下,怎麽應對西班牙人的挑釁?”
鞏焴說道,“陛下,這勞什子聯盟聽起來唬人,但實際上也就那樣,韃子和明廷本就是朝廷死敵,他們一定會和朝廷作對,況且他們相距甚遠,根本不可能協同作戰,至於緬甸和羅刹國之流更是不足為慮。”
好吧,鞏焴這是不知道老毛子的兇殘,居然認為沙俄不足為慮。
額,雖然現在沙俄確實威脅不到大順就是了。
陳名夏則說道,“鞏尚書說得對,不過朝廷也不能聽之任之,既然西班牙人想暗搓搓對我大順下手,如果我大順不采取一些反製措施的話,怕是會被輕視。”
李自成隨即問道,“那陳侍郎認為應該怎麽做呢?”
陳名夏說道,“首先,自然是針鋒相對,既然西班牙人膽敢組建一個聯盟,那麽我大順也要組建一個聯盟。”
鞏焴說道,“我大順已經有好幾個藩屬國了,似乎沒有必要組建什麽聯盟了吧?”
“當然不是和藩屬國組建聯盟,既然西班牙能跑到大順這裏攪風攪雨,我大順同樣可以去西洋攪風攪雨,額,我的意思是去西洋拉些西洋國家組建同盟。”
陳名夏一番話讓鞏焴一驚,說道,“西洋離我大順路途那麽遠,來迴一趟恐怕都得一年了,這樣的同盟有用嗎?”
“當然有用,”陳名夏似乎說到了興頭上,滔滔不絕地說道,“隻有在西洋拉上同盟,才能真正傷到西班牙,臣了解過的,呂宋的西班牙人國家離呂宋太遠,我們就算摧毀了呂宋的西班牙人據點,西班牙人也不會心疼,更不會退縮,所以隻有威脅到其根本,才會令其知道大順之威嚴。”
方以智這時候猜出了陳名夏的心思,他心想陳名夏這個王八蛋不會想把我扔到西洋去吧?
然後方以智悄悄看向李自成,隻見李自成一臉若有所思的樣子,顯然是對陳名夏的提案動心了。
過了一會,李自成說道,“西洋之事,你我君臣在這裏瞎猜也不是個事,這樣,把湯若望和方濟各他們叫來,咱們聽聽西洋人自己怎麽說的。”
很快,湯若望和方濟各就奉命前來覲見皇帝。
接著李自成斌詢問湯若望怎麽看待西班牙人企圖組建反順同盟一事。
湯若望愣了一下,第一反應也是西班牙人又在發什麽神經:
西班牙人腦抽在歐洲是出了名的,不腦抽的話怎麽能幹出坐擁墨西哥和南美兩大金銀產地卻能破產九次的事情?
但是麻煩的是,西班牙可是羅馬教廷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也是天主教陣營的中堅力量,教廷那邊在華耶穌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教宗取消了那個作死的“禁拜令”(即教會不允許華夏天主祭拜祖宗),這西班牙又整這一出,湯若望有點懷疑歐洲那幫人是不是存心要為難他們這些在華傳教士。
因為如果西班牙和大順決裂,那麽羅馬教廷很有可能會卷入衝突,而耶穌會必須無條件服從教宗。
考慮到教廷大概率站在西班牙一邊反對大明,那麽他們這些在華傳教士多年成果很有可能毀於一旦!
不過方濟各卻說道,“陛下,西班牙離大順非常遙遠,而菲律賓總督雖然有自治權,但是與一個國家結盟這種大事,絕不是一個外派總督有資格做到的,也就是說,這並不是西班牙王國和大順的衝突,而是馬尼拉那幫西班牙人在搞事而已。”
方濟各一番話讓湯若望迴過神來,想了想,湯若望覺得方濟各的話非常有道理,便說道,“臣讚同方濟各神父的意見。”
湯若望和方濟各這麽說了,事情的性質就陡然不同了,陳名夏和鞏焴都不再說什麽了,畢竟一個小小的西班牙外派總督,還不值得大順大動幹戈。
但是李自成卻說道,“看來大順還是對西洋諸國知道的太少了,這樣下去可不行,這樣,朕有意組建一個使團,出使西洋諸國,你們覺得如何?”
幾人互相看了看,皇帝都這麽說了,幾人隻好附和地表示讚同,李自成滿意地說道,
“大順搞外交不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搞,要搞就去西洋搞!”
先前李自成特意搞出一個什麽【領事館】來負責外交事務,但現實告訴李自成,他想多了。
這時候歐洲那些國家離大順太遠了,壓根就不會和大順產生什麽外交,在遠東的這些個東印度公司或者外派總督,他們與大順的事情嚴格來說算不上外交,而更像是一種商業往來。
所以方以智方大才子發現自己調任這個所謂的【領事館】之後和在圖書館當館長沒什麽區別:
都是在混日子……
就在方以智為自己的前途擔憂的時候,他終於等來了皇帝的召見。
李自成也不廢話,向幾人說了南邊明廷傳來的西班牙人正在策劃組建反順同盟的事情。
對於李自成能夠從明廷獲取情報這事,在場幾人都很淡定:
畢竟如今天下大勢早已明朗,順軍徹底消滅明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隻是看順軍什麽時候想要進攻雲南罷了,在這種情況下,明廷那邊自然有的是人給自己留後路的。
不過大家夥疑惑的是西班牙在發什麽神經,大順又沒和西班牙爆發衝突,給西洋國家的政策都是一樣的,也沒歧視西班牙人呀。
李自成想了一陣則大概猜出了原因:
大概率是先前大順組織移民的動作嚇到了西班牙人,畢竟呂宋島那一塊華人不少,而且中原王朝在南洋一直有強大的文化優勢和影響力,如果大順踏足南洋的話,西班牙大概率就得灰溜溜滾出菲律賓了。
“西班牙人還特麽看得真遠!”當然,這幫西班牙人沒猜錯就是了,南洋是李自成規劃中的大順後花園,大順遲早是要將南洋收入麾下的。
李自成想先聽聽禮部這些人的意見,便說道,“大家說一下,怎麽應對西班牙人的挑釁?”
鞏焴說道,“陛下,這勞什子聯盟聽起來唬人,但實際上也就那樣,韃子和明廷本就是朝廷死敵,他們一定會和朝廷作對,況且他們相距甚遠,根本不可能協同作戰,至於緬甸和羅刹國之流更是不足為慮。”
好吧,鞏焴這是不知道老毛子的兇殘,居然認為沙俄不足為慮。
額,雖然現在沙俄確實威脅不到大順就是了。
陳名夏則說道,“鞏尚書說得對,不過朝廷也不能聽之任之,既然西班牙人想暗搓搓對我大順下手,如果我大順不采取一些反製措施的話,怕是會被輕視。”
李自成隨即問道,“那陳侍郎認為應該怎麽做呢?”
陳名夏說道,“首先,自然是針鋒相對,既然西班牙人膽敢組建一個聯盟,那麽我大順也要組建一個聯盟。”
鞏焴說道,“我大順已經有好幾個藩屬國了,似乎沒有必要組建什麽聯盟了吧?”
“當然不是和藩屬國組建聯盟,既然西班牙能跑到大順這裏攪風攪雨,我大順同樣可以去西洋攪風攪雨,額,我的意思是去西洋拉些西洋國家組建同盟。”
陳名夏一番話讓鞏焴一驚,說道,“西洋離我大順路途那麽遠,來迴一趟恐怕都得一年了,這樣的同盟有用嗎?”
“當然有用,”陳名夏似乎說到了興頭上,滔滔不絕地說道,“隻有在西洋拉上同盟,才能真正傷到西班牙,臣了解過的,呂宋的西班牙人國家離呂宋太遠,我們就算摧毀了呂宋的西班牙人據點,西班牙人也不會心疼,更不會退縮,所以隻有威脅到其根本,才會令其知道大順之威嚴。”
方以智這時候猜出了陳名夏的心思,他心想陳名夏這個王八蛋不會想把我扔到西洋去吧?
然後方以智悄悄看向李自成,隻見李自成一臉若有所思的樣子,顯然是對陳名夏的提案動心了。
過了一會,李自成說道,“西洋之事,你我君臣在這裏瞎猜也不是個事,這樣,把湯若望和方濟各他們叫來,咱們聽聽西洋人自己怎麽說的。”
很快,湯若望和方濟各就奉命前來覲見皇帝。
接著李自成斌詢問湯若望怎麽看待西班牙人企圖組建反順同盟一事。
湯若望愣了一下,第一反應也是西班牙人又在發什麽神經:
西班牙人腦抽在歐洲是出了名的,不腦抽的話怎麽能幹出坐擁墨西哥和南美兩大金銀產地卻能破產九次的事情?
但是麻煩的是,西班牙可是羅馬教廷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也是天主教陣營的中堅力量,教廷那邊在華耶穌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教宗取消了那個作死的“禁拜令”(即教會不允許華夏天主祭拜祖宗),這西班牙又整這一出,湯若望有點懷疑歐洲那幫人是不是存心要為難他們這些在華傳教士。
因為如果西班牙和大順決裂,那麽羅馬教廷很有可能會卷入衝突,而耶穌會必須無條件服從教宗。
考慮到教廷大概率站在西班牙一邊反對大明,那麽他們這些在華傳教士多年成果很有可能毀於一旦!
不過方濟各卻說道,“陛下,西班牙離大順非常遙遠,而菲律賓總督雖然有自治權,但是與一個國家結盟這種大事,絕不是一個外派總督有資格做到的,也就是說,這並不是西班牙王國和大順的衝突,而是馬尼拉那幫西班牙人在搞事而已。”
方濟各一番話讓湯若望迴過神來,想了想,湯若望覺得方濟各的話非常有道理,便說道,“臣讚同方濟各神父的意見。”
湯若望和方濟各這麽說了,事情的性質就陡然不同了,陳名夏和鞏焴都不再說什麽了,畢竟一個小小的西班牙外派總督,還不值得大順大動幹戈。
但是李自成卻說道,“看來大順還是對西洋諸國知道的太少了,這樣下去可不行,這樣,朕有意組建一個使團,出使西洋諸國,你們覺得如何?”
幾人互相看了看,皇帝都這麽說了,幾人隻好附和地表示讚同,李自成滿意地說道,
“大順搞外交不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搞,要搞就去西洋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