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軍一路追殺,最終成功在鷹嘴山圍住了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此時兩人已經處於窮途末路,身旁隻有一百多騎兵,被順軍圍在山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眼看突圍無望,兩人無奈,最終隻得派遣使者向順軍乞降。
而辛思忠也從俘虜那裏打聽到了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這兩人的情況:
這兩人的地位還真不低,哈什克伽掌管吐魯番,伊特·巴拜則掌管哈密,我知道吐魯番和哈密這兩個地方是西域最東邊,和河西走廊接連,相當於是西域的東大門了。
大順原本還在發愁怎麽打開西域東大門,現在這兩人主動送上門來,於是辛思忠將兩人帶迴嘉峪關,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兩人隻得苦著臉跟著順軍來到了嘉峪關:
嗯,前幾天他們還為如何進入嘉峪關而頭疼,現在倒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順軍自己“請”兩人進入了嘉峪關。
到達嘉峪關之後,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見到了分別從西安和蘭州趕來的陝西巡撫陳之龍和甘肅巡撫周伯達。
這兩人臉上都帶著笑意,尤其是周伯達。
周伯達看起來相當興奮,因為他已經得到消息,甘肅將正式從陝西獨立出來,作為一個省份,管轄從蘭州到敦煌的大片地區:
基本上就是整個河西走廊都獨立出來作為新的甘肅省,周伯達不再是隻管著幾座軍鎮的象征性巡撫了。
不過相對應的,周伯達的責任也大了很多,畢竟甘肅從陝西拆分出來之後,陝西就內地化了,而甘肅將直麵來自青海和西域的威脅。
這也是辛思忠將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帶到嘉峪關的原因,大順準備重新打通前往西域的商道,在這條商道上,哈密和吐魯番兩個地方至關重要。
陳之龍和周伯達與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互相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客套話之後才開始談論起正事:
陳之龍要求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兩人和大順簽訂一份和約,內容是允許大順商人在吐魯番和哈密建立商貿據點,同時保證商人的安全,並且不得阻撓大順商人前往葉爾羌汗國進行貿易。
同時,大順將在吐魯番和哈密分別設置關口,雙方共同協定商稅以後大順商人隻需繳納一次商稅,兩家不得再攤派給商人其他費用。
最後就是大順商人可以在吐魯番及哈密購置土地,雇傭人手,若是大順商人或者民眾與葉爾羌人發生矛盾衝突,由雙方官府共同審理。
總結起來,就是要求他們兩人保證哈密和吐魯番這兩個西域東大門是一直“開著”的。
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對視了一眼,內心鬆了口氣,他們還以為大順準備獅子大開口直接吞並哈密或者吐魯番呢!
隻是關於商人的事情的話兩人都覺得可以接受,在他們看來,商人又翻不了天。
不過相對應的,大順的這個要求如此簡單,葉爾羌汗國大汗和其他領主估計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不會出兵給他們找迴場子,畢竟隻要大順沒有實質性進軍西域的話,葉爾羌汗國各個頭領的主要目標還是搞自己人……
“感謝大順的寬宏大量,天朝上國之大恩大德下藩小人必將銘記於心!”哈什克伽此時也樂得說幾句軟話,他恭恭敬敬地給陳之龍和周伯達下跪行禮,說道,
“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吐魯番的大門永遠為天朝敞開!”
伊特·巴拜心裏暗罵哈什克伽不要臉,但嘴裏說出來的卻更進一步,“哈密願意遣使納貢,從此成為天朝在西域之藩屬。”
不過出乎伊特·巴拜的意料之外,周伯達聽了伊特·巴拜的話之後卻說道,“此話可不能亂說,想成為大順之藩屬的話得簽訂正式的藩屬條約的!”
是的,在李自成的設計中,偏遠邊疆地區暫時還是隻能以高度自治的內藩或者都護府的形式存在:
沒辦法,現在是十七世紀不是二十一世紀,西域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大順是不可能做到直轄的。
伊特·巴拜心想大順這是要向大唐一樣,搞一個西域都護府?
不過還沒等他再問大順怎麽弄西域藩屬的時候,周伯達說道,“此事以後再說。”
大順朝廷還在對於大順都護府進行製度設計,而且現在進軍西域還為時尚早:
準噶爾汗國和葉爾羌汗國還沒打到你死我活的狀態,這時候大順下場萬一讓兩家團結起來那就麻煩了。
而且,在進軍西域之前,大順還需要先完整地拿迴整個河西走廊。
而現在大順手上的河西走廊,即傳統上的河西四郡隻剩一個還遊離在外,那就是敦煌。
額,事實上這個時候的敦煌早就成了一個地名。
敦煌實際上在唐朝就已經開始衰落,唐朝將大名鼎鼎的河西四郡變為河西五州,新設立的瓜州事實上頂替了敦煌的作用,後來隨著唐朝衰落,河西走廊被吐蕃人攻陷,敦煌這個河西四郡最西邊的地方隨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隨著敦煌的漢民遭到各方人馬屠戮,失去了漢民之後的敦煌火速退化,加上後來宋朝沒有收複河西走廊,敦煌就此沉寂。
什麽?你說元朝不是收複了河西走廊?額,元朝對北方的亂搞造成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在元朝有意無意的刻意壓製之下以及元末戰亂,明初建立的時候整個北方人口凋敝,以河西走廊這片地區為例,明初馮勝給朱元璋的奏章中說酒泉到武威一帶“漢民不過百戶”,至於更西邊的敦煌能有幾戶漢民可想而知。
人口缺乏使得明朝無力經營嘉峪關以西,所以朱元璋沒有進軍西域真不是他不行,人都沒有怎麽進軍西域?
所以在解決了哈密和吐魯番兩家之後,順軍騎兵開始大踏步進軍敦煌。
在傳說中的敦煌,順軍目之所及之處一片荒涼,完全看不出當年絲路名城的樣子,顯然,想要讓敦煌複蘇,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做到的。
眼看突圍無望,兩人無奈,最終隻得派遣使者向順軍乞降。
而辛思忠也從俘虜那裏打聽到了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這兩人的情況:
這兩人的地位還真不低,哈什克伽掌管吐魯番,伊特·巴拜則掌管哈密,我知道吐魯番和哈密這兩個地方是西域最東邊,和河西走廊接連,相當於是西域的東大門了。
大順原本還在發愁怎麽打開西域東大門,現在這兩人主動送上門來,於是辛思忠將兩人帶迴嘉峪關,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兩人隻得苦著臉跟著順軍來到了嘉峪關:
嗯,前幾天他們還為如何進入嘉峪關而頭疼,現在倒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順軍自己“請”兩人進入了嘉峪關。
到達嘉峪關之後,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見到了分別從西安和蘭州趕來的陝西巡撫陳之龍和甘肅巡撫周伯達。
這兩人臉上都帶著笑意,尤其是周伯達。
周伯達看起來相當興奮,因為他已經得到消息,甘肅將正式從陝西獨立出來,作為一個省份,管轄從蘭州到敦煌的大片地區:
基本上就是整個河西走廊都獨立出來作為新的甘肅省,周伯達不再是隻管著幾座軍鎮的象征性巡撫了。
不過相對應的,周伯達的責任也大了很多,畢竟甘肅從陝西拆分出來之後,陝西就內地化了,而甘肅將直麵來自青海和西域的威脅。
這也是辛思忠將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帶到嘉峪關的原因,大順準備重新打通前往西域的商道,在這條商道上,哈密和吐魯番兩個地方至關重要。
陳之龍和周伯達與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互相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客套話之後才開始談論起正事:
陳之龍要求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兩人和大順簽訂一份和約,內容是允許大順商人在吐魯番和哈密建立商貿據點,同時保證商人的安全,並且不得阻撓大順商人前往葉爾羌汗國進行貿易。
同時,大順將在吐魯番和哈密分別設置關口,雙方共同協定商稅以後大順商人隻需繳納一次商稅,兩家不得再攤派給商人其他費用。
最後就是大順商人可以在吐魯番及哈密購置土地,雇傭人手,若是大順商人或者民眾與葉爾羌人發生矛盾衝突,由雙方官府共同審理。
總結起來,就是要求他們兩人保證哈密和吐魯番這兩個西域東大門是一直“開著”的。
哈什克伽和伊特·巴拜對視了一眼,內心鬆了口氣,他們還以為大順準備獅子大開口直接吞並哈密或者吐魯番呢!
隻是關於商人的事情的話兩人都覺得可以接受,在他們看來,商人又翻不了天。
不過相對應的,大順的這個要求如此簡單,葉爾羌汗國大汗和其他領主估計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不會出兵給他們找迴場子,畢竟隻要大順沒有實質性進軍西域的話,葉爾羌汗國各個頭領的主要目標還是搞自己人……
“感謝大順的寬宏大量,天朝上國之大恩大德下藩小人必將銘記於心!”哈什克伽此時也樂得說幾句軟話,他恭恭敬敬地給陳之龍和周伯達下跪行禮,說道,
“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吐魯番的大門永遠為天朝敞開!”
伊特·巴拜心裏暗罵哈什克伽不要臉,但嘴裏說出來的卻更進一步,“哈密願意遣使納貢,從此成為天朝在西域之藩屬。”
不過出乎伊特·巴拜的意料之外,周伯達聽了伊特·巴拜的話之後卻說道,“此話可不能亂說,想成為大順之藩屬的話得簽訂正式的藩屬條約的!”
是的,在李自成的設計中,偏遠邊疆地區暫時還是隻能以高度自治的內藩或者都護府的形式存在:
沒辦法,現在是十七世紀不是二十一世紀,西域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大順是不可能做到直轄的。
伊特·巴拜心想大順這是要向大唐一樣,搞一個西域都護府?
不過還沒等他再問大順怎麽弄西域藩屬的時候,周伯達說道,“此事以後再說。”
大順朝廷還在對於大順都護府進行製度設計,而且現在進軍西域還為時尚早:
準噶爾汗國和葉爾羌汗國還沒打到你死我活的狀態,這時候大順下場萬一讓兩家團結起來那就麻煩了。
而且,在進軍西域之前,大順還需要先完整地拿迴整個河西走廊。
而現在大順手上的河西走廊,即傳統上的河西四郡隻剩一個還遊離在外,那就是敦煌。
額,事實上這個時候的敦煌早就成了一個地名。
敦煌實際上在唐朝就已經開始衰落,唐朝將大名鼎鼎的河西四郡變為河西五州,新設立的瓜州事實上頂替了敦煌的作用,後來隨著唐朝衰落,河西走廊被吐蕃人攻陷,敦煌這個河西四郡最西邊的地方隨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隨著敦煌的漢民遭到各方人馬屠戮,失去了漢民之後的敦煌火速退化,加上後來宋朝沒有收複河西走廊,敦煌就此沉寂。
什麽?你說元朝不是收複了河西走廊?額,元朝對北方的亂搞造成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在元朝有意無意的刻意壓製之下以及元末戰亂,明初建立的時候整個北方人口凋敝,以河西走廊這片地區為例,明初馮勝給朱元璋的奏章中說酒泉到武威一帶“漢民不過百戶”,至於更西邊的敦煌能有幾戶漢民可想而知。
人口缺乏使得明朝無力經營嘉峪關以西,所以朱元璋沒有進軍西域真不是他不行,人都沒有怎麽進軍西域?
所以在解決了哈密和吐魯番兩家之後,順軍騎兵開始大踏步進軍敦煌。
在傳說中的敦煌,順軍目之所及之處一片荒涼,完全看不出當年絲路名城的樣子,顯然,想要讓敦煌複蘇,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