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燒城的行為出乎羅虎和朝鮮人的意料,不過羅虎很快就反應過來:
“韃子這是打算撤出朝鮮了!不然他們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但是,漢城的大火擴展十分迅猛,猛烈的火勢使得城外的軍隊無法進駐。
最終,漢城的大火幾乎燒了整整一天,一天之後火勢稍微減弱再加上下起了暴雨,順軍和朝鮮義軍這才得以進城清理殘局。
漢城這座朝鮮王國的首都已經化為灰燼,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和燒焦的屍體,整座城市猶如人間地獄,許多士兵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樣的漢城根本不能駐紮軍隊,羅虎也就沒有在漢城多做停留,隨即率軍北上,一路上果然沒有遇到清軍,倒是見到了不少被清軍燒毀的城鎮,糧倉和田地。
羅虎臉色陰沉,清軍這波操作讓他有些意想不到,雖然當年羅虎當流寇的時候殺人放火的事情也沒少幹,但像清軍這樣在秋收在即大肆燒毀田地,刻意人為製造糧荒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樣就算朝鮮倒向大順,戰略意義也會大打折扣,因為朝鮮不僅無法為大順提供物資,大概率是反過來需要大順給朝鮮提供物資。
“該死的韃子!”阿濟格這一手讓羅虎狠狠地把腰刀插進地裏,順軍在朝鮮耗費了這麽多兵員物資,結果得到了一個殘破不堪的朝鮮,這讓他非常不爽。
羅虎的感覺是不爽的話朝鮮國王李倧的感覺就是晴天霹靂了。
當他收到漢城被清軍付之一炬的時候臉色當場就白了,當聽說清軍幾乎盡數摧毀了朝鮮北部的糧食體係之後李倧當場就暈過去了。
過了良久,悠悠醒來的李倧顫抖著說道,“大順天兵那邊怎麽說?”
因為長期與韓霖接觸而水漲船高成為朝鮮領議政的沈器重說道,“稟大王,韓大人說過了,大順絕對不會置朝鮮於不顧,雖然因為韃子的兇殘,朝鮮蒙受了一些損失,但是我們也脫離了韃子的掌控,我等以後死後也不至於無顏麵對祖宗了。”
李倧歎了口氣,沈器重說得倒是沒錯,至少朝鮮重新迴歸到中原王朝懷抱中,不用認蠻夷為宗主了。
用後世一句經典的話來說就是:“雖然朝鮮近乎一無所有,但是朝鮮自由了。”
更關鍵的是,朝鮮付出了這麽大代價,李倧認為大順肯定不會再追究朝鮮叛明降清的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
不過朝鮮連年征戰,現在北部又被清軍摧殘了一遍,這個冬天乃至明年的糧食都成問題,看起來一場饑荒就在眼前。
想了一陣,李倧覺得這事他根本解決不了,隻能寄希望於大順的幫助。
於是李倧對沈器重說的,“朝鮮已經證明了自己對於大順的忠誠,接下來就麻煩沈先生走一趟北京,去向大順皇帝尋求幫助吧。”
沈器重點點頭,說道,“正好韓大人也要去北京述職,臣這就去找韓大人,和其一同覲見大順皇帝。”
看著沈器重離去的身影,李倧歎了口氣,心想朝鮮的劫難應該到此為止了。
由於漢城和平壤都被清軍燒毀,李倧隻得繼續留在全州,等到漢城重建之後再返迴漢城。
另一邊,韓霖則前往北部與暫時駐紮在鐵山的羅虎會合。
一路上,韓霖看著一片荒涼的朝鮮心裏也歎了口氣,清軍的兇殘暴虐確實離譜,朝鮮現在成了這個鬼樣子某種意義上是給大順帶來了新的負擔。
不用說,要保持朝鮮的穩定,大順肯定需要投入物資支援,但那樣的話清軍走了順軍還在往朝鮮投入物資,那就成了清軍賺了。
羅虎的話打斷了韓霖的思緒,他對韓霖說道,
“韃子太兇殘了,朝鮮北方民眾今年收成全沒了,這個冬天沒有糧食他們是挺不過去的。”
韓霖點點頭,說道,“我準備把朝鮮的情況寫成文書匯報給朝廷,由朝廷來決定朝鮮接下來的安排,羅將軍,到時還要麻煩你在文書上一起署名。”
“沒問題,”羅虎點點頭說道,“我們還要發一道文書給毫侯(李過),韃子從朝鮮撤退之後必然全軍撲向遼南,我們這邊需要做準備隨時支援毫侯。”
韓霖從來都不會幹涉羅虎的具體軍事指揮,他說道,“兵事上羅將軍比我強得多,兵事羅將軍自行安排即可,不過羅將軍也要防止韃子反撲。”
“我知道的。”羅虎看著北方,說道,“我估計韃子是不會再進入朝鮮了。”
阿濟格確實不打算重新迴到朝鮮,跨過鴨綠江之後,他安排清軍士兵在鳳凰城駐紮下來,自己和圖賴以及滿達海前往盛京向多爾袞匯報情況。
由於多爾袞最主要的反對派豪格不在盛京,而是在草原上和劉宗敏打仗,其他八旗大佬也覺得朝鮮已經淪為雞肋一般的存在,扔了也就扔了,眼下最要緊的事情還是阻遏順軍在遼南的擴展。
因此在多爾袞輕描淡寫地把阿濟格撤出朝鮮一事揭過去的時候,八旗大佬們也就默認了多爾袞的處理。
當然,不管怎麽說,阿濟格撤出朝鮮都是一場失敗,所以多爾袞讓阿濟格帶領從朝鮮撤出來的軍隊南下去對付順軍,撈取軍功把朝鮮的失敗掩蓋過去。
“至少要把順軍逼迴金州,如果有可能的話重新占領金州最好。”
多爾袞這樣對阿濟格交代道,“如果能把遼南的順軍解決掉,我們就能全力以赴把草原上的順軍幹掉,到時態勢就能重新迴到前明崇禎年間的態勢。”
阿濟格卻搖搖頭說道,“難,順軍現在火器很多,而且這幾年打下來八旗的兵威大不如前,以前那種八旗大兵一到就勢如破竹的情況不複存在,依我看,想要打敗順軍,還得想辦法搞掉順軍的水師,不然很難把順軍推下海。”
多爾袞心想我哪有辦法殲滅順軍的水師?大清的水師倒是已經被殲滅了…
於是多爾袞不置可否,說道,“嗯,我會想辦法的。”
“韃子這是打算撤出朝鮮了!不然他們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但是,漢城的大火擴展十分迅猛,猛烈的火勢使得城外的軍隊無法進駐。
最終,漢城的大火幾乎燒了整整一天,一天之後火勢稍微減弱再加上下起了暴雨,順軍和朝鮮義軍這才得以進城清理殘局。
漢城這座朝鮮王國的首都已經化為灰燼,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和燒焦的屍體,整座城市猶如人間地獄,許多士兵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樣的漢城根本不能駐紮軍隊,羅虎也就沒有在漢城多做停留,隨即率軍北上,一路上果然沒有遇到清軍,倒是見到了不少被清軍燒毀的城鎮,糧倉和田地。
羅虎臉色陰沉,清軍這波操作讓他有些意想不到,雖然當年羅虎當流寇的時候殺人放火的事情也沒少幹,但像清軍這樣在秋收在即大肆燒毀田地,刻意人為製造糧荒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樣就算朝鮮倒向大順,戰略意義也會大打折扣,因為朝鮮不僅無法為大順提供物資,大概率是反過來需要大順給朝鮮提供物資。
“該死的韃子!”阿濟格這一手讓羅虎狠狠地把腰刀插進地裏,順軍在朝鮮耗費了這麽多兵員物資,結果得到了一個殘破不堪的朝鮮,這讓他非常不爽。
羅虎的感覺是不爽的話朝鮮國王李倧的感覺就是晴天霹靂了。
當他收到漢城被清軍付之一炬的時候臉色當場就白了,當聽說清軍幾乎盡數摧毀了朝鮮北部的糧食體係之後李倧當場就暈過去了。
過了良久,悠悠醒來的李倧顫抖著說道,“大順天兵那邊怎麽說?”
因為長期與韓霖接觸而水漲船高成為朝鮮領議政的沈器重說道,“稟大王,韓大人說過了,大順絕對不會置朝鮮於不顧,雖然因為韃子的兇殘,朝鮮蒙受了一些損失,但是我們也脫離了韃子的掌控,我等以後死後也不至於無顏麵對祖宗了。”
李倧歎了口氣,沈器重說得倒是沒錯,至少朝鮮重新迴歸到中原王朝懷抱中,不用認蠻夷為宗主了。
用後世一句經典的話來說就是:“雖然朝鮮近乎一無所有,但是朝鮮自由了。”
更關鍵的是,朝鮮付出了這麽大代價,李倧認為大順肯定不會再追究朝鮮叛明降清的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
不過朝鮮連年征戰,現在北部又被清軍摧殘了一遍,這個冬天乃至明年的糧食都成問題,看起來一場饑荒就在眼前。
想了一陣,李倧覺得這事他根本解決不了,隻能寄希望於大順的幫助。
於是李倧對沈器重說的,“朝鮮已經證明了自己對於大順的忠誠,接下來就麻煩沈先生走一趟北京,去向大順皇帝尋求幫助吧。”
沈器重點點頭,說道,“正好韓大人也要去北京述職,臣這就去找韓大人,和其一同覲見大順皇帝。”
看著沈器重離去的身影,李倧歎了口氣,心想朝鮮的劫難應該到此為止了。
由於漢城和平壤都被清軍燒毀,李倧隻得繼續留在全州,等到漢城重建之後再返迴漢城。
另一邊,韓霖則前往北部與暫時駐紮在鐵山的羅虎會合。
一路上,韓霖看著一片荒涼的朝鮮心裏也歎了口氣,清軍的兇殘暴虐確實離譜,朝鮮現在成了這個鬼樣子某種意義上是給大順帶來了新的負擔。
不用說,要保持朝鮮的穩定,大順肯定需要投入物資支援,但那樣的話清軍走了順軍還在往朝鮮投入物資,那就成了清軍賺了。
羅虎的話打斷了韓霖的思緒,他對韓霖說道,
“韃子太兇殘了,朝鮮北方民眾今年收成全沒了,這個冬天沒有糧食他們是挺不過去的。”
韓霖點點頭,說道,“我準備把朝鮮的情況寫成文書匯報給朝廷,由朝廷來決定朝鮮接下來的安排,羅將軍,到時還要麻煩你在文書上一起署名。”
“沒問題,”羅虎點點頭說道,“我們還要發一道文書給毫侯(李過),韃子從朝鮮撤退之後必然全軍撲向遼南,我們這邊需要做準備隨時支援毫侯。”
韓霖從來都不會幹涉羅虎的具體軍事指揮,他說道,“兵事上羅將軍比我強得多,兵事羅將軍自行安排即可,不過羅將軍也要防止韃子反撲。”
“我知道的。”羅虎看著北方,說道,“我估計韃子是不會再進入朝鮮了。”
阿濟格確實不打算重新迴到朝鮮,跨過鴨綠江之後,他安排清軍士兵在鳳凰城駐紮下來,自己和圖賴以及滿達海前往盛京向多爾袞匯報情況。
由於多爾袞最主要的反對派豪格不在盛京,而是在草原上和劉宗敏打仗,其他八旗大佬也覺得朝鮮已經淪為雞肋一般的存在,扔了也就扔了,眼下最要緊的事情還是阻遏順軍在遼南的擴展。
因此在多爾袞輕描淡寫地把阿濟格撤出朝鮮一事揭過去的時候,八旗大佬們也就默認了多爾袞的處理。
當然,不管怎麽說,阿濟格撤出朝鮮都是一場失敗,所以多爾袞讓阿濟格帶領從朝鮮撤出來的軍隊南下去對付順軍,撈取軍功把朝鮮的失敗掩蓋過去。
“至少要把順軍逼迴金州,如果有可能的話重新占領金州最好。”
多爾袞這樣對阿濟格交代道,“如果能把遼南的順軍解決掉,我們就能全力以赴把草原上的順軍幹掉,到時態勢就能重新迴到前明崇禎年間的態勢。”
阿濟格卻搖搖頭說道,“難,順軍現在火器很多,而且這幾年打下來八旗的兵威大不如前,以前那種八旗大兵一到就勢如破竹的情況不複存在,依我看,想要打敗順軍,還得想辦法搞掉順軍的水師,不然很難把順軍推下海。”
多爾袞心想我哪有辦法殲滅順軍的水師?大清的水師倒是已經被殲滅了…
於是多爾袞不置可否,說道,“嗯,我會想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