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軍發起的這波兩路並進的攻勢著實讓多爾袞有些焦頭爛額,中原王朝的經濟優勢和人力優勢在這兩波攻勢中體現的相當明顯。


    更加不妙的是清軍在三個戰略方向都不同程度被順軍實現了突破:


    首先是朝鮮那邊,隨著順軍撤出鐵山,阿濟格勉強完成了阻止順軍在朝鮮北部建立據點的預定目標,但順軍在朝鮮的地盤進一步擴大,並且占據了遼南沿海和朝鮮北部的大部分島嶼,一個比東江鎮更加龐大的軍鎮已經出現在了海上。


    而朝鮮那邊已經成了清順雙方各掌一半的南北朝狀態。


    遼南方向,順軍成功占領了金州,迫使金州的清軍撤退到紅嘴堡一帶。


    現在駐紮在紅嘴堡的清軍每天都在拍救急文書,請求多爾袞趕緊調集更多兵馬把遼南順軍趕下海去。


    蒙古那邊清軍的表現也不怎麽理想,順軍最終還是占領了歸化城。


    而隨著順軍占領歸化城,土默特那幫牆頭草頃刻之間便有大量部落改投了新主子,這些人雖然戰力不咋的,但他們改換門庭使得順軍得以在草原上建立了一個個據點,將後方遷移到了草原上。


    而且那些以往和清廷來往的晉商也失去了蹤跡,這些商人被大順清理掉使得清軍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情報來源,清軍不敢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地狂突猛進。


    幾番因素相加使得清順雙方在燕山一帶形成了僵持局麵。


    現在情況對於清廷來說非常不利,多爾袞盯著地圖看了半天,這幾處地方除了朝鮮之外其他兩處地方都絕不能有所閃失。


    事到如今多爾袞其實已經有意放棄朝鮮,但放棄朝鮮這個大鍋不能由他一人來背,必須至少讓濟爾哈朗一起來背這個丟失朝鮮的大鍋。


    然而令多爾袞失望的是,濟爾哈朗沒有那種魄力,多爾袞幾番暗示,濟爾哈朗都打著官腔敷衍了過去。


    多爾袞無奈,連濟爾哈朗都是這個態度,其他人肯定更不願意放棄朝鮮,或者說不想承擔放棄朝鮮的責任,這樣的話多爾袞也無法拍板放棄朝鮮:


    他這個攝政王自攝政以來清廷流連不利,有些人甚至在私底下議論著說該讓皇帝親政了,這讓多爾袞更加不敢主動提出放棄朝鮮。


    因此想要打破局麵的話就隻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增兵。


    可要增兵的話清廷已經難以再調出什麽兵馬了,黑龍江的野人女真被“征召”多年,早已使得黑龍江村子殘破不堪,再強行征召的話很多野人女真部落就被徹底消失了。


    思來想去,多爾袞決定還是從蒙古人身上下功夫,他準備派人去聯係喀爾喀蒙古以及青海,河套一帶的蒙古部落,把這些蒙古人也拉入到大順的對立麵去。


    如果這些蒙古部落能加入到大清這一方與順軍作戰,那麽清軍的壓力將大大得到緩解。


    安排好相關事情之後,多爾袞歎了口氣了心想自己真是倒黴,皇太極麵對的是昏招頻出的崇禎帝,自己卻要麵對大順這個新興的中原王朝,這兩者難度就不是一個等級的。


    與多爾袞的鬱悶憂愁相對的,則是李自成的滿心歡喜:


    順軍進展之順利超出了他的預計,特別是金州,李自成其實一開始並不指望順軍能攻取金州,但看起來清軍在金州的防衛還是相當一般,由此可見,清軍的戰略重心是在遼西那邊。


    想了想,李自成寫了一封指示,準備讓人交給參謀部,讓參謀部的人擬一個關於遼南地區的長期作戰計劃,他並不急著迅速收複遼南四衛,速勝論要不得,大順擁有比清廷豐厚得多的資源和人力,完全不必急於一時。


    當然,或許這會讓有些士子和民眾失望,因為遼地失陷太久了,大家夥都期待順軍能和明初的明軍一樣,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遼東,但是清軍畢竟不是元末元軍那種水平的軍隊能比的,李自成需要對此向士子和民眾們解釋清楚。


    實際上在收到前線的捷報之後,大順中樞不少官員也覺得應該一鼓作氣,掃滅清廷,但李自成自己冷靜得很,別看現在順軍順利得很,那是因為還沒打到清廷的核心區域:


    無論是金州,還是朝鮮亦或是蒙古草原,離清廷核心區域仍有一定的距離,一旦順軍進入遼西或者海州以北,那戰鬥強度絕不會是現在這樣的程度。


    當然,李自成並不需要親自撰文說明這些,有句話說的好,“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為我辯經”,李自成於是又命人通知衍聖公和錢謙益,讓他們分別撰文,刊登在報紙上,向天下人說明朝廷的計策,駁斥速勝論。


    而李自成自己則親自寫信給劉宗敏和李過這兩個前方統帥,告誡他們切不可貪功冒進,而要好好經營目前的占領區,盡量確保攻下來就能占的住。


    同時,李自成有讓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還有戶部一起商議,盡快確定遼南和歸化附近的田地情況,以期能夠讓將士們趕緊分到田地。


    而對於劉宗敏提到的新晉皇商白家的糧站計劃,李自成倒是想到了明初的開中法:


    明初朱元璋為了確保邊疆糧食供給,便規定讓鹽商拿糧食去邊疆換取銷售配額,由此大批鹽商主動前往邊疆屯田,迅速解決了明初軍隊大規模用兵的糧食供給問題。


    倒是邊疆的田地李自成已經決定給將士們,自然不能食言。


    而由商人出資建設糧站確實是解決遠征大軍糧食供給的一個有限手段,這在清軍遠征準噶爾的時候是得到驗證的,畢竟商人要賺錢,他們會主動想方設法確保足額糧食供給前線,而要是給袞袞諸公們,額,那不敢想…


    想了想,李自成迴複劉宗敏,“建設糧站可行,若是商人有意購買田地屯田,則需與將士簽訂詳細之合同,將商屯所得之利給予將士分紅,嚴禁官商勾結強買將士之土地,違者殺無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