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皇帝真是這麽說的?”


    鄭芝龍從鄭彩那收到了李自成的消息之後若有所思地看著地圖,地圖上北方是大順的地盤,而南方,順軍也從西北兩麵包圍了江南的南直隸地區,形勢看起來對明廷相當不妙。


    實際上鄭芝龍對於北方丟的那麽快是完全沒有想到的:


    當他聽說北京被流寇,額,被大順軍攻破,崇禎帝殉國的消息後,鄭芝龍感到這一切簡直不可思議。


    他想了好幾天也想不明白,如果北方已經出現了一個能夠三個月殺進北京的強悍軍隊,那麽這支軍隊必然已經多次殲滅了明軍的主力軍團,這意味著,就算大順軍沒有殺向北京,皇帝也不能待在北方了,因為那太危險了。


    這個道理他這個海寇都知道,崇禎帝和大臣們沒有想到?那幫帝國最高層究竟在想什麽?


    當他聽聞明廷搞出【聯虜平寇】之後,鄭芝龍就更加無語了,順軍既然敢大張旗鼓地南下,那麽必然是已經搞定了建奴,可朝堂內的那些大人們卻連這都想不到,這讓鄭芝龍感覺明廷看來是幹不過大順了。


    鄭芝龍其實一度有過割據福建的想法,但順軍進軍兇猛,連續擊破了徐州,淮安,揚州,並收下了半個湖廣,許定國,劉澤清,左良玉,大批明軍投降大順,天下大勢看起來已經相當明確了。


    所以鄭芝龍才派了鄭彩前往北方探聽情況。


    而鄭彩帶來的李自成的價碼還是令鄭芝龍有些心動的,對於李自成所謂讓他入主中樞,那鄭芝龍是想都不敢想的,雖然南京朝廷的中樞官員在鄭芝龍看起來也就那樣,但鄭芝龍覺得自己一屆海寇哪有資格進入中樞?


    所以李自成提出的以鄭家班底組建大順海軍,籌建商社或許才是他開給鄭家的真正籌碼。


    鄭芝龍看向周圍的一眾船長和自家親信,問道,“你們怎麽看?”


    鄭彩作為與永昌帝直接交流過的人,首先說道,


    “依我看,大順統一天下隻是時間問題,永昌帝說要在朝鮮方麵開辟一個根據地協助朝鮮對抗建奴,可見明廷在永昌帝眼中不過是一個隨時可以拿下的廢物,而明軍的表現,”


    說到這,鄭彩搖搖頭,說道,“安慶黃得功部或許還有點實力,泗州劉良佐若是順軍再度進攻必然一觸即潰,光靠一個黃得功是擋不住順軍的。”


    鄭芝龍又看向鄭鴻逵,鄭鴻逵現在是鎮江總兵,明廷在長江和運河上的那些水師根本不是鄭家的對手,如今長江已經基本成了鄭家的後花園。


    鄭鴻逵猶豫了一下,說道,


    “大哥,如果我們就這樣投過去的話會不會被永昌帝所輕視?就算要招安,也得打幾仗,打出我們的價值才行。”


    鄭彩反對道,“我反對,咱們雖然在海上威風,但終歸是要上岸的,何必在這個時候惹永昌帝不快?”


    鄭芝龍思考了一陣之後說道,“順軍現在就在江北,阿輝,”


    鄭芝龍叫來自己的愛將陳輝,吩咐道,“我給永昌帝寫一封信,就說鄭家願意給大順提供海運,並且他日大順發兵過江的話,我鄭家決不阻攔。你去北邊和順軍的統帥聯係一下,把這封信送過去”


    陳輝點點頭,鄭芝龍掃視了眾人一圈,說道,“大木(鄭森)為人有些天真,這事你們不要透露給他。”


    在場眾人點點頭,鄭芝龍在遣散了眾人之後仍然盯著地圖發呆,過了一陣,他對陳輝說道,


    “阿輝,等等,你先去一趟南京,把大木接到福建來再說。”


    “迴福建?父親這是什麽意思?”鄭森得知陳輝想要讓自己迴福建,有些驚訝,過了一會,他突然說道,“是不是江北的闖賊有動作了?”


    陳輝說道,“鄭總兵隻是讓我來接公子迴福建,並沒有說是什麽事。”


    鄭森皺了皺眉,難道是鄭家有什麽私事?


    不過他倒是沒想太多,便說道,“那我去和牧齋先生說一下。”


    錢謙益倒是比鄭森敏感得多,在鄭森向錢謙益告辭的時候他一下子就判斷出鄭芝龍這個海賊打算換個皇帝伺候了,這讓瞻前顧後了良久的錢謙益最終下定了決心:


    因為錢謙益很清楚沒有鄭家的水師的話,就舟山水師那支船隊,是百分之一百守不住長江的,而沒有長江防線的話,南京那群衛所兵能頂什麽用?難不成能指望這群衛所兵守衛南京不成?


    錢謙益雖然開口閉口都是滿口忠義,讓別人盡忠,但他可不想自己盡忠,北京又不是沒有東林黨人投靠李自成,額,實際上早在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的時候,老牌東林黨人惠世楊就已經投靠李自成了。


    要知道惠世楊作為魏忠賢欽定的“東林五虎將”之一,在東林黨的地位可不比錢謙益低,而人家在西安還混到了一個理論上和牛金星地位平等的高官,雖然是個花瓶,但至少表明李自成是願意用東林黨人的。


    想到這,錢謙益對柳如是說道,“柳君,你寫一封信給陳圓圓,至於內容,你隨意發揮就行。”


    柳如是聽了錢謙益的話非常驚訝,她瞪大眼睛說道,“老爺,你沒事吧?陳圓圓現在在闖賊那裏是司禮監太監的角色,說難聽點,這是投賊了,這個時候怎麽能給其寫信?再說了,現在這局麵,能送過去嗎?”


    說著說著柳如是忽然想通了,她看向錢謙益,說道,“老爺,你的意思是?”


    錢謙益不置可否,他和柳如是兩人之間有默契,不用說太多,柳如是見錢謙益的態度也就了然了。


    柳如是其實不怎麽喜歡順軍,畢竟流寇嘛,但是眼看順軍進展神速,即使她對政事兵事都不怎麽懂,但也可以看出大順取代大明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她也就默認了錢謙益的做法。


    畢竟換個皇帝而已,又不是神州陸沉。


    即使在曆史上,持這種想法的知識分子也不在少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