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出皇太極壓服一眾反對意見之後,最終多爾袞還是力排眾議,決定繼續攻打山海關,不過清軍改變了策略:


    他們不再以登上城頭為作戰目標,轉而決定全力擊碎城牆。


    隨著清軍策略的改變,山海關前清兵的身影少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不斷響起的炮聲。


    與此同時,順軍發現清軍源源不斷地派出敢死隊挖掘坑道,明顯是準備用火藥炸開城牆了。


    而山海關之中的李自成也發覺情況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連續不斷的炮擊以及堅守山海關以來的被動挨打讓順軍的士氣明顯受到了影響,特別是清軍集中優勢兵力擊破了順軍的石河防線之後,順軍士氣就更加不妙了。


    “士兵終究不是npc啊!”李自成歎了口氣,他原本是打算在山海關堅守到清軍放棄的,但現在看樣子,如果繼續單純在關內堅守的話,順軍有士氣崩盤的風險。


    其實這也很正常,單純挨炸的話士氣肯定會狂降的,順軍雖然此前一路大勝,氣勢如虹,但說到底其仍然是一支典型的封建軍隊,自然是做不到革命軍隊那樣頂著敵人的狂轟濫炸還能保持士氣不崩。


    想到這,李自成覺得還是得出關和清軍打一場才行。


    於是李自成召集了山海關內的順軍將領,開門見山地說道,


    “清兵火炮兇猛,加之石河已失,如今能依靠的,隻有山海關的城牆和將士們的戰意,但是山海關火炮不足,龜縮城中隻能白白挨炸,這樣下去我軍士氣將岌岌可危,一旦士氣崩潰,山海關失守乃至演變成一場潰敗都是有可能的。”


    眾將都點點頭,劉宗敏說道,“陛下,臣願意帶領士兵出城,衝擊清軍營地,摧毀清軍的紅衣大炮。”


    李自成說道,“隻有你還不夠,捷軒(劉宗敏的字)你說過,我軍騎兵在同等人數情況下戰力不如清兵,因此我們必須在士氣上想辦法,用士氣彌補這一點。”


    劉宗敏疑惑地問道,“那陛下準備用什麽辦法?”


    “很簡單,那就是我親自率兵出戰。”李自成說道,“洪承疇那個老東西在清廷肯定和多爾袞講了我軍的基本情況,那麽多爾袞很容易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我要是沒了大順就會頃刻崩塌。”


    “陛下放心,”李自成話說完張鼐和李來亨馬上表態了,“除非我們死絕了,不然清兵休想傷到陛下一根汗毛。”


    “別打岔!”李自成瞪了張鼐和李來亨一眼,說道,“所以,我在的地方就是清軍的重點進攻方向,我在哪,清軍的最強的兵馬一定就在哪!”


    頓了頓,李自成繼續說道,“因此,我將帶一支騎兵直撲清軍營地,隔開營地內外的清兵,捷軒,你帶人與我一起內外夾擊清軍,磁侯(劉芳亮)和綿侯(袁宗第)你們看準時機加入戰鬥,和捷軒會兵一處擊破清軍之後繞到歡喜嶺後側,與我一起殲滅清軍!”


    “不行!陛下,那樣太危險了。”劉宗敏說道,“清兵和明兵不是一個檔次的,陛下萬金之軀,親臨險境的話太危險了。”


    “這是什麽話?你我當年哪次不是親自上陣?再說了,清兵又不是真的是天兵天將。”


    李自成說道,“此事不用再議,清軍雖然戰力較高,但是這幾天經過不計代價的猛烈攻城,其力量多少還是受到了削弱,我們並不是沒有機會的。”


    劉宗敏見李自成心意已決,說道,“既然如此的話陛下我們可以讓將士們再撐幾日,再磨磨清兵的銳氣,這樣我軍勝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如果不出意外,清軍還會再發動一兩次大型攻勢,我們頂住清軍的這兩波攻勢之後,再發起反擊。”


    很快,如李自成所料的那般,清軍隨後又發起了一輪兇猛的攻勢:


    大批炮彈如同不要錢一般轟向了城牆,與此同時清軍扛著裝滿火藥的盒子,頂著順軍的反擊,呐喊著衝向城牆,將炸藥埋入城牆腳下進行引爆。


    隨著時間的推移,聚集的炸藥越來越多,終於,隨著一陣猛烈的爆炸,再加上紅衣大炮的轟炸,有些不堪重負的城牆終於被崩出了一段缺口。


    眼見城牆終於被崩出了一個缺口,大喜過望的清軍立刻向著缺口瘋狂湧了過去,


    李來亨和張鼐兩人立刻帶著原闖軍的孩兒營衝上去堵缺口:


    孩兒營的士兵是闖軍征戰四方時收留的少年孤兒,這些人對於李自成的忠誠度是整個順軍中最高的,他們立刻蜂擁而上,在缺口處排好隊形嚴陣以待。


    清軍士兵很快與在缺口處嚴陣以待的順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衝鋒陷陣的清軍士兵雖然個人戰力優於順軍,但是順軍人多。


    於是此刻順軍充分發揮了兵力上的優勢,死死抵住了清軍兇猛的突進,在缺口處再一次堵住了清軍的攻勢。


    隨著缺口處的順軍士兵越聚越多,突進的清軍士兵被一一殲滅,清軍知道這是突不進去了,無奈隻好放棄攻勢撤了迴去。


    清軍的這波攻勢被順軍化解之後,李自成知道是時候輪到自己出擊了,雖然清軍的猛攻再次失敗,但是城牆被崩塌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騷動,特別是那些原明軍降軍,這群人恐滿症已經深入骨髓,再讓清軍突幾次的話這幫人怕是真的會崩潰。


    另一方麵,自山海關之戰打響之後,清軍已經習慣於處於進攻的位置,必然不會過多做好防禦,加之多次挫敗之後清軍自己必然也會軍心浮動:


    曆史上清軍在薑鑲大同反正之時,猛攻大同不下之後就出現了規模不小的逃兵,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滿八旗。


    可見清軍雖然很強,但他們終究還是人組成的,在壓力巨大的時候,清軍也會崩,也會逃。


    如今清軍久攻不下,士氣必然也會受到影響,此時正是最有可能被擊破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