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兩日之後,清軍還是掃平了順軍搭建在山海關的土堡,但是多鐸臉色卻仍然非常難看。
他已經從幾個俘虜口中知道了這些土堡的守軍不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嫡係,而是在清軍眼中如垃圾一般的衛所兵,甚至還有一些是團練!
多鐸想不通的是這些團練與衛所兵的作戰意誌為何如此之堅韌,竟然能數次與清軍展開激戰,即使每次傷亡比都相當難看:
土堡全部丟失以後,清軍傷亡還不到萬人,而衛所兵,團練這些炮灰的傷亡則超過了五萬人。
但問題是這些家夥是衛所兵啊!
在多鐸眼中,和這群家夥交換,哪怕是用漢軍旗以十比一去交換那都是虧慘了的。
況且這還沒和順軍精銳交戰,或者說還沒摸到山海關就打成這副樣子,這要是等到攻堅山海關得死多少人?
正當多鐸一臉陰沉地思考之時,一個傳令兵氣喘籲籲地跑過來說道,
“豫王爺,武英郡王(阿濟格)已經占領歡喜嶺,攝政王決定在歡喜嶺設立大營,請您即刻迴師歡喜嶺議事!”
多鐸看了一眼遠處巍峨的山海關,不自覺地歎了口氣,下令收兵,撥馬前往歡喜嶺去了。
歡喜嶺上的威遠堡已經被清軍占領,阿濟格那邊同樣死了幾千人才攻下了威遠堡,其中還有百來個滿八旗,這使得阿濟格的臉色也不好看。
比起阿濟格和多鐸,濟爾哈朗就更不爽了,他帶領清軍猛攻了一天都攻不下威海城,白白損耗了數千人。
況且阿濟格和多鐸畢竟隻是打外圍防線,他卻要去攻打海邊的威海城,怎麽看都像是多爾袞故意給他下套,削弱他這個輔政王的威望。
於是濟爾哈朗首先說道,“攝政王,這仗不好打呀,要不算了吧,這才掃清外圍防線我軍傷亡就快達到兩萬人了,這樣打下去就算打下山海關又怎麽樣?反正沒有山海關我們也能破口而入,何必執著於一個山海關呢?”
多爾袞斷然拒絕,“不行,我大清一旦出馬,就必須贏,哪怕是慘勝都行,絕不能退。”
說著多爾袞展開地圖,在山海關點了點,說道,
“攻堅自然會有傷亡,但是隻要李自成不敢出關與我軍野戰,那麽戰場主動權就在我軍手上,何況這兩天死的大部分都是漢軍旗的人,我滿八旗並沒有太大損耗。”
見眾人默然,多爾袞繼續說道,“這樣,把紅衣大炮集中起來,明日全力過河,攻打南翼城,隻要能破一座關城,就能斷了山海關的聯係!”
接著多爾袞又轉頭看向碩塞和博洛,說道,“你們兩個帶人快馬加鞭去一趟科爾沁,讓吳克善立刻帶人過來!”
對於蒙古人拖拖拉拉的行徑,多爾袞非常不滿,蒙古諸部總是這樣,打硬仗的時候又拖又菜,搶戰利品和追殺敗軍的時候倒是迅猛如風。
“諸位,不要遇到點挫折就心生畏懼,”多爾袞說著掃視了眾人一眼,說道,
“山海關畢竟是天下第一關,難打點是正常的,但戰事拚的就是一口氣,隻要我們的銳氣不失,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軍議結束後,多鐸找到了多爾袞,說道,“哥,這李自成有點邪門,那些一觸即潰的衛所兵在土堡戰鬥時相當英勇,若是關城內守軍也是如此,這仗怕是難了。”
當著多鐸的麵,多爾袞也不裝了,他說道,“我知道,但此戰必須贏下來,贏不下來的話咱們兄弟一輩子被兩黃旗壓著。”
多鐸也理解多爾袞,多爾袞這個攝政王壓力頗大,要是此次進攻山海關的計劃失敗,對於多爾袞和兩白旗都將是一場巨大的政治災難。
頓了頓,多爾袞問道,“對了,你知道為什麽那些衛所兵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英勇嗎?”
麵對多爾袞的問題,多鐸搖搖頭,說道,“不知道,可能李自成劫持了這些人的家屬,他們不得不拚命吧。”
多爾袞皺起眉頭,沉思了一陣,說道,“接下來幾天的攻堅讓漢軍旗的人上去頂,在李自成的嫡係人馬出動之前滿八旗不要上。”
“我知道的,”多鐸點點頭,“要不想辦法繞進關內夾擊山海關?”
“難,”多爾袞搖搖頭,說道,“如今看來流寇的作戰意誌比明軍強,貿然進入關內風險太大,而且現在調整方向也來不及了。”
“壯烈!山海衛的衛所兵和團練,督標們打得壯烈!”
李自成看著手下遞上來的報告,感慨地說道,“這些人居然真的遲滯了清軍兩天,真是厲害!”
“陛下,那是自然,您知道嗎?山海衛賬麵上的軍屯土地基本上全被軍官士紳們瓜分了,現在您將土地還給了他們,他們能不拚命嗎?”
說話的是任繼榮,他並不是農民軍出身,而是在李自成攻打洛陽的時候和田虎等人率領被明廷欠餉良久的洛陽守軍投降了李自成的原明軍將領。
自此之後任繼榮和弟弟任光榮在李自成麾下多次立功,漸漸混到了順軍高層的位置。
李自成在給炮灰們畫了大餅之後就派他帶人去清查一下山海衛的情況:
山海衛的軍屯早就被士紳軍官侵占得所剩無幾,李自成沒想到自己穿越之後居然在山海關完成了第一次均田……
“說起來陛下,弟兄們自己都還沒分田呢。”任繼榮感慨地說道,“要是弟兄們也能拿到田地的話肯定個個奮勇爭先。”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那是,等山海關這一仗打完之後就安排這事。”
任繼榮的話給李自成提了個醒,這個時代的人最看重的是土地,土地就是最大的誘惑,想要牢牢拴住人心,還得從土地上下功夫。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了,眼下的主要任務還是打好山海關這一仗。
清軍在掃平了山海關的外圍防線之後,下一個進攻目標必然是南翼城或者是東羅城:
海邊的威海城清軍已經試探過了,清軍沒有水軍,強攻威海城的難度遠遠大於其他關城,在濟爾哈朗碰了一鼻子灰之後,清軍肯定是不會再打威海城的主意了。
他已經從幾個俘虜口中知道了這些土堡的守軍不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嫡係,而是在清軍眼中如垃圾一般的衛所兵,甚至還有一些是團練!
多鐸想不通的是這些團練與衛所兵的作戰意誌為何如此之堅韌,竟然能數次與清軍展開激戰,即使每次傷亡比都相當難看:
土堡全部丟失以後,清軍傷亡還不到萬人,而衛所兵,團練這些炮灰的傷亡則超過了五萬人。
但問題是這些家夥是衛所兵啊!
在多鐸眼中,和這群家夥交換,哪怕是用漢軍旗以十比一去交換那都是虧慘了的。
況且這還沒和順軍精銳交戰,或者說還沒摸到山海關就打成這副樣子,這要是等到攻堅山海關得死多少人?
正當多鐸一臉陰沉地思考之時,一個傳令兵氣喘籲籲地跑過來說道,
“豫王爺,武英郡王(阿濟格)已經占領歡喜嶺,攝政王決定在歡喜嶺設立大營,請您即刻迴師歡喜嶺議事!”
多鐸看了一眼遠處巍峨的山海關,不自覺地歎了口氣,下令收兵,撥馬前往歡喜嶺去了。
歡喜嶺上的威遠堡已經被清軍占領,阿濟格那邊同樣死了幾千人才攻下了威遠堡,其中還有百來個滿八旗,這使得阿濟格的臉色也不好看。
比起阿濟格和多鐸,濟爾哈朗就更不爽了,他帶領清軍猛攻了一天都攻不下威海城,白白損耗了數千人。
況且阿濟格和多鐸畢竟隻是打外圍防線,他卻要去攻打海邊的威海城,怎麽看都像是多爾袞故意給他下套,削弱他這個輔政王的威望。
於是濟爾哈朗首先說道,“攝政王,這仗不好打呀,要不算了吧,這才掃清外圍防線我軍傷亡就快達到兩萬人了,這樣打下去就算打下山海關又怎麽樣?反正沒有山海關我們也能破口而入,何必執著於一個山海關呢?”
多爾袞斷然拒絕,“不行,我大清一旦出馬,就必須贏,哪怕是慘勝都行,絕不能退。”
說著多爾袞展開地圖,在山海關點了點,說道,
“攻堅自然會有傷亡,但是隻要李自成不敢出關與我軍野戰,那麽戰場主動權就在我軍手上,何況這兩天死的大部分都是漢軍旗的人,我滿八旗並沒有太大損耗。”
見眾人默然,多爾袞繼續說道,“這樣,把紅衣大炮集中起來,明日全力過河,攻打南翼城,隻要能破一座關城,就能斷了山海關的聯係!”
接著多爾袞又轉頭看向碩塞和博洛,說道,“你們兩個帶人快馬加鞭去一趟科爾沁,讓吳克善立刻帶人過來!”
對於蒙古人拖拖拉拉的行徑,多爾袞非常不滿,蒙古諸部總是這樣,打硬仗的時候又拖又菜,搶戰利品和追殺敗軍的時候倒是迅猛如風。
“諸位,不要遇到點挫折就心生畏懼,”多爾袞說著掃視了眾人一眼,說道,
“山海關畢竟是天下第一關,難打點是正常的,但戰事拚的就是一口氣,隻要我們的銳氣不失,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軍議結束後,多鐸找到了多爾袞,說道,“哥,這李自成有點邪門,那些一觸即潰的衛所兵在土堡戰鬥時相當英勇,若是關城內守軍也是如此,這仗怕是難了。”
當著多鐸的麵,多爾袞也不裝了,他說道,“我知道,但此戰必須贏下來,贏不下來的話咱們兄弟一輩子被兩黃旗壓著。”
多鐸也理解多爾袞,多爾袞這個攝政王壓力頗大,要是此次進攻山海關的計劃失敗,對於多爾袞和兩白旗都將是一場巨大的政治災難。
頓了頓,多爾袞問道,“對了,你知道為什麽那些衛所兵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英勇嗎?”
麵對多爾袞的問題,多鐸搖搖頭,說道,“不知道,可能李自成劫持了這些人的家屬,他們不得不拚命吧。”
多爾袞皺起眉頭,沉思了一陣,說道,“接下來幾天的攻堅讓漢軍旗的人上去頂,在李自成的嫡係人馬出動之前滿八旗不要上。”
“我知道的,”多鐸點點頭,“要不想辦法繞進關內夾擊山海關?”
“難,”多爾袞搖搖頭,說道,“如今看來流寇的作戰意誌比明軍強,貿然進入關內風險太大,而且現在調整方向也來不及了。”
“壯烈!山海衛的衛所兵和團練,督標們打得壯烈!”
李自成看著手下遞上來的報告,感慨地說道,“這些人居然真的遲滯了清軍兩天,真是厲害!”
“陛下,那是自然,您知道嗎?山海衛賬麵上的軍屯土地基本上全被軍官士紳們瓜分了,現在您將土地還給了他們,他們能不拚命嗎?”
說話的是任繼榮,他並不是農民軍出身,而是在李自成攻打洛陽的時候和田虎等人率領被明廷欠餉良久的洛陽守軍投降了李自成的原明軍將領。
自此之後任繼榮和弟弟任光榮在李自成麾下多次立功,漸漸混到了順軍高層的位置。
李自成在給炮灰們畫了大餅之後就派他帶人去清查一下山海衛的情況:
山海衛的軍屯早就被士紳軍官侵占得所剩無幾,李自成沒想到自己穿越之後居然在山海關完成了第一次均田……
“說起來陛下,弟兄們自己都還沒分田呢。”任繼榮感慨地說道,“要是弟兄們也能拿到田地的話肯定個個奮勇爭先。”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那是,等山海關這一仗打完之後就安排這事。”
任繼榮的話給李自成提了個醒,這個時代的人最看重的是土地,土地就是最大的誘惑,想要牢牢拴住人心,還得從土地上下功夫。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了,眼下的主要任務還是打好山海關這一仗。
清軍在掃平了山海關的外圍防線之後,下一個進攻目標必然是南翼城或者是東羅城:
海邊的威海城清軍已經試探過了,清軍沒有水軍,強攻威海城的難度遠遠大於其他關城,在濟爾哈朗碰了一鼻子灰之後,清軍肯定是不會再打威海城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