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鼐默然,劉宗敏覺得不好聽的話還是得自己來說,於是他對李自成說道,
“陛下,我是個粗人,不好聽的話就我來說吧。
陛下這是打算孤注一擲和清軍死磕?可要是清軍沒有來攻怎麽辦?或者清軍來了,我軍遭受了一些損失,到時那些牆頭草們生出別的想法我們怎麽應對?”
“清軍一定會來,而且是全軍而來。”
李自成相信多爾袞一定會傾巢出動,這是因為多爾袞不打一個超級大功績出來是坐不穩攝政王的位置的。
而且如果曆史沒有大幅度改變的話,年初清軍就已經開始總動員了,這個時候估計清軍都已經差不多準備出征了:
曆史上多爾袞的原定進軍路線是一路由漢軍旗組成,這一部清軍自遼西走廊正麵進攻山海關,牽製關寧軍,另一路由多爾袞親自率領的大約近八萬人的滿蒙主力則將取道漠南草原行軍,準備自薊鎮諸口,主要是喜峰口,臘子口一帶入邊。
當然清軍總動員的時候李自成還沒進入北京,所以清軍戰略目的其實也很模糊:
用範文程的話來說就是:【或直趨燕京,或相機攻取。當於入邊之後山海長城以西擇一堅城頓兵而守以為門戶】。
後來吳三桂降清之後,得知關內情況的多爾袞立馬改變了計劃,全軍開往山海關。
從這點來說,多爾袞確實是梭哈大師,而曆史上這家夥還真梭哈對了!
不論如何,清軍拿下山海關的決心是肯定的,這也是多爾袞這次梭哈而來的最低戰略目標。
因此李自成至少也得湊出十萬以上大軍開往山海關,占領山海關之後,在薊鎮或者山海關與清軍打一場決定華夏未來的大決戰。
“隻要贏了一切都不是問題,反之,坐等清軍打過來我們反而有危險,牆頭草門的節操是不可信的。”
見李自成決心已定,諸將也不再說什麽,李自成再次嚴肅地掃視了在場諸將一眼,說道,
“此戰絕對不容有失,不然你我都將是讓華夏陸沉的罪人!”
李自成的話說完之後不久,他注意到劉宗敏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說道,
“捷軒,有事直說,咱們這些老兄弟之間沒必要搞這些虛的。”
劉宗敏於是說道,
“陛下,按您的計劃,此次大戰估計將是十萬人以上的超級大戰,可是我從楊尚書那裏聽說了,明廷和崇禎帝的內帑並沒有多少銀子,京中的兄弟們還等著陛下發賞銀呢。”
“錢的事情我已經有眉目了。”李自成說道,“這天下,皇帝沒錢,朝廷沒錢,百姓亦沒錢,錢在何處顯而易見。”
李過聞言愕然,說道,“陛下,如今我等已非賊寇,不能再繼續抄掠大戶了,不然誰敢跟我們?”
李過的話讓李自成頗感欣慰,嗯,看起來順軍高層也不是傻子嘛。
李自成說道,“我知道,所以得找些抄掠了之後不會引起太大反彈的有錢人。”
“那陛下打算找誰?”李過問道,“難不成是官員,可是明廷尚在,這樣會不會?”
李自成無語,他收迴剛才的話,順軍高層由於見識的原因,沒有意識到大明除了官員和大戶,還有兩個很有錢的群體:
一個是宦官,一個是外戚勳貴。
關鍵是搞這兩撥人一眾官員們不僅不會反對,估計還會拍手叫好:
明朝不少遺民都說李自成的唯一善政是驅逐了大量太監,在這些人眼中,驅逐太監甚至比取消朝議跪禮更加“善政”。
嗯,畢竟在大清,大儒都得跪著給大清皇帝講經,稱讚李自成取消跪禮的話估計我大清會不高興的。
於是李自成說道,“找太監和大明勳貴要,這群人於我大順而言毫無用處,唯一的用處就是獻出他們的銀子襄助大軍。”
當然撈錢要講究名目,某電影有一句經典台詞是這樣說的:
“我是縣長,不是土匪,縣長撈錢講究名正言順。”
縣長撈錢都得講究名正言順,皇帝就更得如此了,而李自成也早就準備好了名目:
那就是清查當年轟動一時的“九蓮菩薩”一案。
這件案子是由駱養性提出來的,駱養性上書稱當年“九蓮菩薩”一案甚為可疑,極大概率是由勳貴,宦官聯手製造的一起戕害皇子的惡性事件。
駱養性請求李自成下令重啟對“九蓮菩薩”一案的追查,以慰無辜被害的皇子之靈。
駱養性搞這麽一出的時候一眾官員們還真以為這家夥是大明忠臣:
新皇都登基了這家夥還想著舊主的家事,真是忠不可言啊。
李自成當即迴複道,“戕害皇子簡直人神共憤,天地不容,著有司立即清查【九蓮菩薩】一案,凡涉案人等,皆依律嚴懲,絕不寬待!”
於是,在李自成的授意之下,駱養性召集了一些自己的舊部,立刻開始了“偵查”工作。
這次偵查的目標相當明確:
宦官,勳貴群體中誰有錢誰的嫌疑最大,於是毫無疑問的,頭號嫌疑人就出現了:
那就是崇禎帝的老丈人,周皇後的娘家,嘉定伯周奎。
周奎看到駱養性帶著人氣勢洶洶地上門一臉懵逼,他說道,“駱養性,你發什麽瘋?你查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查我!”
駱養性挑挑眉,問道,“為何?”
周奎說道,“任何人都有可能謀害皇子,就我不可能,我的女兒可是皇後,我怎麽可能謀害皇子?!”
駱養性哼了一聲,說道,“崇禎帝把太子托付給你,你轉頭就賣了太子,像你這種無恥之徒,嫌疑最大,來呀,把周奎鎖了!”
“駱養性你這個王八蛋!”周奎破口大罵,駱養性也不慣著他,上去就是狠狠一拳,把周奎打得暈頭轉向。
駱養性哼了一聲,隨即擺擺手,讓人把周奎拖走。
駱養性接著又帶人前去逮捕負責皇宮內務工作的大太監王之心:
駱養性很清楚崇禎帝雖然非常節儉,但實際上皇宮花費仍然很大:
因為崇禎帝省下來的錢都被宦官們拿了……
其中王之心這個管內務的家夥是拿得最多的那一個,這家夥家中相當奢華,相傳點燈都要用鯨油點,相比之下,崇禎帝在宮中油燈都不舍得多點幾台。
“陛下,我是個粗人,不好聽的話就我來說吧。
陛下這是打算孤注一擲和清軍死磕?可要是清軍沒有來攻怎麽辦?或者清軍來了,我軍遭受了一些損失,到時那些牆頭草們生出別的想法我們怎麽應對?”
“清軍一定會來,而且是全軍而來。”
李自成相信多爾袞一定會傾巢出動,這是因為多爾袞不打一個超級大功績出來是坐不穩攝政王的位置的。
而且如果曆史沒有大幅度改變的話,年初清軍就已經開始總動員了,這個時候估計清軍都已經差不多準備出征了:
曆史上多爾袞的原定進軍路線是一路由漢軍旗組成,這一部清軍自遼西走廊正麵進攻山海關,牽製關寧軍,另一路由多爾袞親自率領的大約近八萬人的滿蒙主力則將取道漠南草原行軍,準備自薊鎮諸口,主要是喜峰口,臘子口一帶入邊。
當然清軍總動員的時候李自成還沒進入北京,所以清軍戰略目的其實也很模糊:
用範文程的話來說就是:【或直趨燕京,或相機攻取。當於入邊之後山海長城以西擇一堅城頓兵而守以為門戶】。
後來吳三桂降清之後,得知關內情況的多爾袞立馬改變了計劃,全軍開往山海關。
從這點來說,多爾袞確實是梭哈大師,而曆史上這家夥還真梭哈對了!
不論如何,清軍拿下山海關的決心是肯定的,這也是多爾袞這次梭哈而來的最低戰略目標。
因此李自成至少也得湊出十萬以上大軍開往山海關,占領山海關之後,在薊鎮或者山海關與清軍打一場決定華夏未來的大決戰。
“隻要贏了一切都不是問題,反之,坐等清軍打過來我們反而有危險,牆頭草門的節操是不可信的。”
見李自成決心已定,諸將也不再說什麽,李自成再次嚴肅地掃視了在場諸將一眼,說道,
“此戰絕對不容有失,不然你我都將是讓華夏陸沉的罪人!”
李自成的話說完之後不久,他注意到劉宗敏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說道,
“捷軒,有事直說,咱們這些老兄弟之間沒必要搞這些虛的。”
劉宗敏於是說道,
“陛下,按您的計劃,此次大戰估計將是十萬人以上的超級大戰,可是我從楊尚書那裏聽說了,明廷和崇禎帝的內帑並沒有多少銀子,京中的兄弟們還等著陛下發賞銀呢。”
“錢的事情我已經有眉目了。”李自成說道,“這天下,皇帝沒錢,朝廷沒錢,百姓亦沒錢,錢在何處顯而易見。”
李過聞言愕然,說道,“陛下,如今我等已非賊寇,不能再繼續抄掠大戶了,不然誰敢跟我們?”
李過的話讓李自成頗感欣慰,嗯,看起來順軍高層也不是傻子嘛。
李自成說道,“我知道,所以得找些抄掠了之後不會引起太大反彈的有錢人。”
“那陛下打算找誰?”李過問道,“難不成是官員,可是明廷尚在,這樣會不會?”
李自成無語,他收迴剛才的話,順軍高層由於見識的原因,沒有意識到大明除了官員和大戶,還有兩個很有錢的群體:
一個是宦官,一個是外戚勳貴。
關鍵是搞這兩撥人一眾官員們不僅不會反對,估計還會拍手叫好:
明朝不少遺民都說李自成的唯一善政是驅逐了大量太監,在這些人眼中,驅逐太監甚至比取消朝議跪禮更加“善政”。
嗯,畢竟在大清,大儒都得跪著給大清皇帝講經,稱讚李自成取消跪禮的話估計我大清會不高興的。
於是李自成說道,“找太監和大明勳貴要,這群人於我大順而言毫無用處,唯一的用處就是獻出他們的銀子襄助大軍。”
當然撈錢要講究名目,某電影有一句經典台詞是這樣說的:
“我是縣長,不是土匪,縣長撈錢講究名正言順。”
縣長撈錢都得講究名正言順,皇帝就更得如此了,而李自成也早就準備好了名目:
那就是清查當年轟動一時的“九蓮菩薩”一案。
這件案子是由駱養性提出來的,駱養性上書稱當年“九蓮菩薩”一案甚為可疑,極大概率是由勳貴,宦官聯手製造的一起戕害皇子的惡性事件。
駱養性請求李自成下令重啟對“九蓮菩薩”一案的追查,以慰無辜被害的皇子之靈。
駱養性搞這麽一出的時候一眾官員們還真以為這家夥是大明忠臣:
新皇都登基了這家夥還想著舊主的家事,真是忠不可言啊。
李自成當即迴複道,“戕害皇子簡直人神共憤,天地不容,著有司立即清查【九蓮菩薩】一案,凡涉案人等,皆依律嚴懲,絕不寬待!”
於是,在李自成的授意之下,駱養性召集了一些自己的舊部,立刻開始了“偵查”工作。
這次偵查的目標相當明確:
宦官,勳貴群體中誰有錢誰的嫌疑最大,於是毫無疑問的,頭號嫌疑人就出現了:
那就是崇禎帝的老丈人,周皇後的娘家,嘉定伯周奎。
周奎看到駱養性帶著人氣勢洶洶地上門一臉懵逼,他說道,“駱養性,你發什麽瘋?你查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查我!”
駱養性挑挑眉,問道,“為何?”
周奎說道,“任何人都有可能謀害皇子,就我不可能,我的女兒可是皇後,我怎麽可能謀害皇子?!”
駱養性哼了一聲,說道,“崇禎帝把太子托付給你,你轉頭就賣了太子,像你這種無恥之徒,嫌疑最大,來呀,把周奎鎖了!”
“駱養性你這個王八蛋!”周奎破口大罵,駱養性也不慣著他,上去就是狠狠一拳,把周奎打得暈頭轉向。
駱養性哼了一聲,隨即擺擺手,讓人把周奎拖走。
駱養性接著又帶人前去逮捕負責皇宮內務工作的大太監王之心:
駱養性很清楚崇禎帝雖然非常節儉,但實際上皇宮花費仍然很大:
因為崇禎帝省下來的錢都被宦官們拿了……
其中王之心這個管內務的家夥是拿得最多的那一個,這家夥家中相當奢華,相傳點燈都要用鯨油點,相比之下,崇禎帝在宮中油燈都不舍得多點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