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順雖聽著他們匯報政務,眼睛時不時的飄向欒子鈺,時而皺眉,時而高興,等三人都說完事情,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他,才沒再看欒子鈺。
「青源縣的縣令招供了?秦亥又是怎麽說?」
欒子鈺把想說的話又放在心尖轉了一圈,「許大人招了,可惜偷米一事,與萬相公無關。至於秦大人,他倒是想對蔡相公下手了,隻是苦於人在江南,鞭長莫及。」
興順怎麽說也繼位了這些時日,看待事情也不像之前那樣,非黑即白,「朕知道了,你們都先下去,子鈺留下。」
趙弓應聲彎腰,謹小慎微的往外退,寧仇卻是抬眸瞧了興順帝一眼,沒什麽情緒,雙手一抬,徑直出去了。
待到房中隻剩他們兩人,興順跟泄氣的皮球一般,眼神濕漉漉的,「你可迴來了,去那麽久也就算了,還跑到桐圓縣去……」
「殿下待我極好,我自然要替殿下好好辦事。」欒子鈺見他招手,笑著搬了椅子,離興順更近了。
興順不過是氣他以身犯險,聽他這麽說又覺熨帖,抿著嘴角,要上不上的,「別再拿我當幌子了,分明是你自己心善,下迴可不能這麽著了,要是出了什麽事,你讓我,讓段先生怎麽辦?」
欒子鈺笑而不語,轉口道:「我和寧仇、趙監丞,在浙江埋了根刺,想來秦亥很快就會被迫伏法,至於許縣令說的話,關於萬次輔的部分就當沒聽見吧。」
「你是想留著等以後?」興順也知自己實力不強,和劉皇叔最初一樣,就是占著天下大義罷了,「不過秦亥真能被手底下的人拉下來嗎?屆時又由誰來接替他的位置?」
「隻憑他們當然不行,這不是還有殿下在。」欒子鈺笑道。
興順一時間沒能摸透欒子鈺的想法,眉毛打皺在一處,「我能做些什麽?他們都瞧我年幼,視我可欺!唯一好點的李相公又是個彈棉花的性子,總是八麵周到,明哲保身。」
「寧郎適才說,榮王與京中有所聯繫,那麽先帝為您留下三足鼎立的局麵就變了。」
欒子鈺這些天對興順又有了新的看法,身為皇帝的他不能一直被人牽著走,哪怕這個是自己也不成,因此越發引導他思考,而不直接告訴他怎麽辦。
「李相公所屬的清流隊伍,在閑暇的時候確實有用,可要是涉及軍政大事,未免力有不及,殿下近些日子多有提拔翰林院的官員去禮部、鴻臚寺、都察院任職,又提拔有能力的官員出京,做得很好。」
興順虎目稍斂,若有所思,「先捧秦亥,引蔡、萬關係破裂,如此就能恢復三種勢力糾纏角逐的局麵,再借著他們的需求拉下秦亥,最後扶持忠君正派的官員接替總督之職?」
欒子鈺聞言,見他立刻反應了過來,先是一笑,而後像對弟弟一般的看著興順帝,「殿下長進了許多,不愧是龍子鳳孫。」
被他這麽誇,興順臉一紅,抿著嘴樂道:「你離京時要我看的《史記》、《春秋》、《戰國策》,我都看過了,段老先生也說我進益了不少。」
欒子鈺笑著,順著他的小心思,又誇了幾句,也不浮誇,就隻是基於事實,偏偏興順帝就吃他這一套,樂得耳尖微紅,還要自謙,並說自己留了些批註。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欒子鈺一邊接過了厚厚一冊的書,一邊在心裏搖頭,說起來,心思算計是長進了,性格還是沒變。
字體不算規整,不像他們為了科舉,把字塞進框裏,起筆時就帶著鋒芒畢露的銳氣,停筆處收不住的紋理像是刀劍勾出的點點血漬。
都說字如其人,欒子鈺淺笑著摸著字,難怪會在榮王起兵謀反的時候,明知兵力不如人,還禦駕親征。
興順拿起欒子鈺呈上來的一份奏摺和兩本帳冊,粗略的翻了兩頁,重點看了看那本請功的奏摺。
「臣以淺薄之軀,身負皇恩,晝夜未敢停歇,沿途又見百姓漂離故土,衣不蔽體,口中無食……」
濃墨重筆寫著百姓之苦,沒道出路程艱辛的十分之一,還不如寧仇寫的實際。
「有賴北鎮撫司鎮撫使寧仇與禦馬監監丞趙弓相助,兼有江浙5000精銳輔助,犯案罪臣一個不逃,涉案罪民全部緝拿……」
前頭請功倒是應該,後頭偏偏還有江浙受災縣城的縣令,連同大小官員全在,為首的秦亥更是明顯。
子鈺果真與他心有靈犀,悄沒聲的抬頭瞧了一眼,見人嘴角輕笑,又將頭低了迴去。
直到看完全部,興順才又皺起了眉,怎麽沒有子鈺自己的名字?
疑惑的拿起帳本,剛翻開一頁,見了欒子鈺的字又頓悟,是了,文官一向自謙,子鈺應當是等他封賞吧?
「殿下所寫,和我多有相同之處。」欒子鈺自然的合起了書,將其放在膝蓋上,「其實那封奏摺中,少了幾人。」
興順了解的點頭。
「晉北侯府,連同其餘勛貴的名單都記在了一張小紙條上,夾在了你手裏的那本帳冊裏。他們畢竟是勛貴,身份上,不太好由我請功,故此沒寫,你也不需怎麽,就是看看,心裏有數便好。」欒子鈺示意他翻開帳本。
興順快速翻了幾頁,找到了那張紙條,上上下下看了數遍,仍然沒見到欒子鈺的名字,「那你呢?」
「我才多大,你再給我賞賜升官,早晚有天不知道該給我什麽位置。再說這次的事情,本就是分內事,做得好是理所應當,做不好是該罰。」
「青源縣的縣令招供了?秦亥又是怎麽說?」
欒子鈺把想說的話又放在心尖轉了一圈,「許大人招了,可惜偷米一事,與萬相公無關。至於秦大人,他倒是想對蔡相公下手了,隻是苦於人在江南,鞭長莫及。」
興順怎麽說也繼位了這些時日,看待事情也不像之前那樣,非黑即白,「朕知道了,你們都先下去,子鈺留下。」
趙弓應聲彎腰,謹小慎微的往外退,寧仇卻是抬眸瞧了興順帝一眼,沒什麽情緒,雙手一抬,徑直出去了。
待到房中隻剩他們兩人,興順跟泄氣的皮球一般,眼神濕漉漉的,「你可迴來了,去那麽久也就算了,還跑到桐圓縣去……」
「殿下待我極好,我自然要替殿下好好辦事。」欒子鈺見他招手,笑著搬了椅子,離興順更近了。
興順不過是氣他以身犯險,聽他這麽說又覺熨帖,抿著嘴角,要上不上的,「別再拿我當幌子了,分明是你自己心善,下迴可不能這麽著了,要是出了什麽事,你讓我,讓段先生怎麽辦?」
欒子鈺笑而不語,轉口道:「我和寧仇、趙監丞,在浙江埋了根刺,想來秦亥很快就會被迫伏法,至於許縣令說的話,關於萬次輔的部分就當沒聽見吧。」
「你是想留著等以後?」興順也知自己實力不強,和劉皇叔最初一樣,就是占著天下大義罷了,「不過秦亥真能被手底下的人拉下來嗎?屆時又由誰來接替他的位置?」
「隻憑他們當然不行,這不是還有殿下在。」欒子鈺笑道。
興順一時間沒能摸透欒子鈺的想法,眉毛打皺在一處,「我能做些什麽?他們都瞧我年幼,視我可欺!唯一好點的李相公又是個彈棉花的性子,總是八麵周到,明哲保身。」
「寧郎適才說,榮王與京中有所聯繫,那麽先帝為您留下三足鼎立的局麵就變了。」
欒子鈺這些天對興順又有了新的看法,身為皇帝的他不能一直被人牽著走,哪怕這個是自己也不成,因此越發引導他思考,而不直接告訴他怎麽辦。
「李相公所屬的清流隊伍,在閑暇的時候確實有用,可要是涉及軍政大事,未免力有不及,殿下近些日子多有提拔翰林院的官員去禮部、鴻臚寺、都察院任職,又提拔有能力的官員出京,做得很好。」
興順虎目稍斂,若有所思,「先捧秦亥,引蔡、萬關係破裂,如此就能恢復三種勢力糾纏角逐的局麵,再借著他們的需求拉下秦亥,最後扶持忠君正派的官員接替總督之職?」
欒子鈺聞言,見他立刻反應了過來,先是一笑,而後像對弟弟一般的看著興順帝,「殿下長進了許多,不愧是龍子鳳孫。」
被他這麽誇,興順臉一紅,抿著嘴樂道:「你離京時要我看的《史記》、《春秋》、《戰國策》,我都看過了,段老先生也說我進益了不少。」
欒子鈺笑著,順著他的小心思,又誇了幾句,也不浮誇,就隻是基於事實,偏偏興順帝就吃他這一套,樂得耳尖微紅,還要自謙,並說自己留了些批註。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欒子鈺一邊接過了厚厚一冊的書,一邊在心裏搖頭,說起來,心思算計是長進了,性格還是沒變。
字體不算規整,不像他們為了科舉,把字塞進框裏,起筆時就帶著鋒芒畢露的銳氣,停筆處收不住的紋理像是刀劍勾出的點點血漬。
都說字如其人,欒子鈺淺笑著摸著字,難怪會在榮王起兵謀反的時候,明知兵力不如人,還禦駕親征。
興順拿起欒子鈺呈上來的一份奏摺和兩本帳冊,粗略的翻了兩頁,重點看了看那本請功的奏摺。
「臣以淺薄之軀,身負皇恩,晝夜未敢停歇,沿途又見百姓漂離故土,衣不蔽體,口中無食……」
濃墨重筆寫著百姓之苦,沒道出路程艱辛的十分之一,還不如寧仇寫的實際。
「有賴北鎮撫司鎮撫使寧仇與禦馬監監丞趙弓相助,兼有江浙5000精銳輔助,犯案罪臣一個不逃,涉案罪民全部緝拿……」
前頭請功倒是應該,後頭偏偏還有江浙受災縣城的縣令,連同大小官員全在,為首的秦亥更是明顯。
子鈺果真與他心有靈犀,悄沒聲的抬頭瞧了一眼,見人嘴角輕笑,又將頭低了迴去。
直到看完全部,興順才又皺起了眉,怎麽沒有子鈺自己的名字?
疑惑的拿起帳本,剛翻開一頁,見了欒子鈺的字又頓悟,是了,文官一向自謙,子鈺應當是等他封賞吧?
「殿下所寫,和我多有相同之處。」欒子鈺自然的合起了書,將其放在膝蓋上,「其實那封奏摺中,少了幾人。」
興順了解的點頭。
「晉北侯府,連同其餘勛貴的名單都記在了一張小紙條上,夾在了你手裏的那本帳冊裏。他們畢竟是勛貴,身份上,不太好由我請功,故此沒寫,你也不需怎麽,就是看看,心裏有數便好。」欒子鈺示意他翻開帳本。
興順快速翻了幾頁,找到了那張紙條,上上下下看了數遍,仍然沒見到欒子鈺的名字,「那你呢?」
「我才多大,你再給我賞賜升官,早晚有天不知道該給我什麽位置。再說這次的事情,本就是分內事,做得好是理所應當,做不好是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