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嶽走近木箱,自箱中竹簡中挑了顏色最淡的一卷出來,擺在長案上慢慢展開。
卻見前麵每片竹簡上都寫著一列列年份、道觀名稱並人名、人數,展至一半,終於出現了無字的竹簡。
太嶽一邊蘸筆潤墨,一邊慨歎不已:“這秘傳名冊傳至老夫手中已經三十七年,這還是老夫第一次錄名,眾位請看,這最近的訪客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清源湊到跟前,見挨著無字竹簡最近的一片竹簡上寫的是‘大魯定元二十四年,道庭四千七百六十一年七月,朝金山玉皇觀道人成一鶴攜弟子尹月真二人,持傳承令借觀道藏,道人洞靈謹記’。
他屈指一算,果然與今日相隔已是一百一十六年了,這朝金山玉黃觀連聽都未曾聽聞,後麵的洞靈道人想來便是太嶽三代之前的藏經閣主持。
再看前麵一片竹簡,這個更遠,已是一百二十二年前的記錄了。
星琇點了點頭,接過筆來,用極為娟秀的蠅頭小龍文在竹簡上寫下了‘大魯宣正二年,道庭四千八百七十七年四月,大越棲霞山落鳳觀道人星琇星瑜星琪星璃四人,持傳承令借觀道藏’,太嶽又在後麵添了‘道人太嶽謹記’六字。
太嶽將竹簡紮好收起,又在箱中拿出一卷磨損較重的竹簡,也不打開,與星琇對視了一眼,撚須微笑道:
“秘傳名冊既已提名,按說道長已可閱看我妙通觀秘傳道藏,不過如果星琇道長是為此而來的,隻怕要叫道長失望了。”
“一千三百年前十七國之亂未起之時,妙通觀有秘傳道經一百一十二部共九百二十一卷,浩劫之後僅存七卷殘篇,至八百年前尚餘四卷可讀,便是一百二十年前也有《玉真九度重樓法殘篇》、《秘劍淬火初步》兩卷秘傳道經可看。”
“可之後此最後兩卷秘傳道經也遺失無蹤,是以自一百一十六年前玉皇觀來人後,再也無人持傳承令來此,因為來了也是無用,自老夫起上溯七代主持,都未曾見過秘傳道經到底是什麽模樣。”
“這秘傳道藏名錄便不打開也罷,看了也隻怕如同老夫一樣,徒增傷心之情。”
太嶽本以為四位女冠聽了這話之後必然沮喪失望,正打著幸災樂禍的心思在肚裏暗笑。
不料星瑜、星琪全無反應,星璃聽到兩卷道經名稱後更是麵露鄙視之色,隻有星琇仍舊跪坐案前,笑的像綻開的玫瑰一樣:
“星琇等本就不是為秘傳道藏而來,求的隻是在經閣藏書之中隨意查閱,不知這點上師伯可能允準嗎?”
太嶽一拳擊空好不難受,聞言愣了一下才道:
“既然道長持有傳承令,待遇視同觀主,經閣十二庫藏書盡可隨意翻閱抄錄,時辰不限,不過日後本觀道人若入貴觀經閣借閱,須享同等待遇才可。”
星琇頷首認可:“這個自然,師伯隻要持著傳承令去,莫說是普通道藏,便連本觀秘傳道藏也頗有百十卷可看。如今時辰已然不早,貧道三位師妹也早欲一覽經閣全貌,能否請三位師兄引領一下?”
“另外星琇素聞師伯廣聞強記,為妙通觀中最博學之士,師侄這裏有幾件小事相詢,卻要請師伯為我解惑呢。”
太嶽聽得百十卷秘傳道藏之語,立時兩眼放光,渾然忘了妙通觀傳承令已失的窘境:“好,既勞師侄稱老夫一句師伯,老夫也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們幾個還不快陪著三位師姐、妹出去走走,待在這裏大眼瞪小眼的瞅什麽瞅。”
清銘邊收拾秘傳名冊邊道:“你們兩個領三位貴客看看藏經閣吧,我這裏還有些事情。”
收拾完畢竟是在內堂閉目打坐起來,星琇見他不走,眼珠轉了轉道:
“小妹原也有些疑問要詢問師兄的,還請師兄不吝賜教……”
====================
且說慶雲領著幾人出了解文堂,直奔左廂最大的幾個書庫。
一路上星瑜等人不住對經閣走廊裝飾指指點點評頭論足,三人中星瑜笑意盎然,說的多為誇讚之語,星琪則是有褒有貶,每每切中要害,星璃眼光卻高,不論好壞總是大加貶損,語中不屑之意極為明顯。
慶雲本來瞧著星璃最是順眼,這刻聽了卻多有不滿,心道:這個最漂亮,可毛病也是最多。
又見清源也不說話,心裏罵道:奇怪,怎麽這會兒這小子比我膽子還小?
他怕冷了場,隻得硬著頭皮出來介紹:“本閣有十二庫藏書,這第二層是最大的天地玄黃四庫,分別收錄的乃是本觀曆代搜集的道藏洞真、洞神、洞玄三部經文並雜流一部,向來閱者最多。其中左廂為天地,右側為玄黃。”
“三層乃是宇宙洪荒四庫,收錄的是妙通觀曆代先人遺澤,分別為本觀四千年大事總覽明細、內外功修煉諸法及曆代高人留下的奇思妙想等等。”
“樓下甲乙丙丁四庫收錄諸子典籍詩賦、曆代史書筆記,兼收製器農耕、兵法武備、天文水利、醫藥卜算、武學技擊等等,不知三位師妹想先去看哪一庫?”
三名女冠還未迴答,清源先前不知在想什麽,一直不曾言語,隻是用手在腦袋上撓了半天,臉皮也憋的通紅,這會兒終於憋出一句:
“三位女道長,咱們經閣地方太小,人多了走不開,不如……那個……分開走如何?”
不等三人反應,又拍了拍慶雲肩膀,指著星琪道:“你在這邊陪著兩位道長,我領著這位道長先去樓上走上一遭。”
慶雲一縮脖子,打了個寒戰:不會吧,你才對付一個,卻分給我兩個?
星瑜、星璃看一眼期期艾艾的清源,又齊齊向星琪瞧去。
星琪先還好似若無其事,爾後終於抵不住兩人懷疑的目光,將臉頰輕輕扭了過去。
星璃冷冰冰的臉上露出極為吃驚的表情,星瑜卻是雙眸閃爍,臉上綻出兩個小小的酒窩:
“師妹下手真快,這位師兄眼光也好,似我星琪師妹這般慧質蘭心的才女等閑遇不到一個,可要好好抓緊才對,也罷,不敢勞師兄走遠,我們兩個上樓便是了,也省的師妹心裏埋怨自家姐妹不與人方便不是?不過星琪師妹脾性不是太好,師兄卻需多擔待一些哦。”
眼見星琪仍舊不語,星璃似是微有怒意,還待有些話說,卻被星瑜一把拉著遠遠走了開去,星瑜又迴頭向著仍在發愣的慶雲笑道:
“師兄不在前麵引路嗎?經閣這等重地,我們姐妹可不敢擅闖呢。”
眼看著三人離去,清源臉上窘熱漸消,隻是仍舊微低著頭,似是不敢與星琪對視。
李星琪也不知從何處又抽出那把棲霞山水折扇,輕輕展開搖了幾下,便有一股清風生出,攪的長裙飄舞,耳後法巾亦隨幾縷青絲一並飛揚,恍若雲中仙客踏風而來,把之前因星瑜言語而似有似無的尷尬氣氛一掃而空,一雙妙目不住上下打量清源:
“蘇兄幾日不見,神氣竟與先前大不相同,稱得上天淵之別,真是讓星琪好生驚奇!”
卻見前麵每片竹簡上都寫著一列列年份、道觀名稱並人名、人數,展至一半,終於出現了無字的竹簡。
太嶽一邊蘸筆潤墨,一邊慨歎不已:“這秘傳名冊傳至老夫手中已經三十七年,這還是老夫第一次錄名,眾位請看,這最近的訪客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清源湊到跟前,見挨著無字竹簡最近的一片竹簡上寫的是‘大魯定元二十四年,道庭四千七百六十一年七月,朝金山玉皇觀道人成一鶴攜弟子尹月真二人,持傳承令借觀道藏,道人洞靈謹記’。
他屈指一算,果然與今日相隔已是一百一十六年了,這朝金山玉黃觀連聽都未曾聽聞,後麵的洞靈道人想來便是太嶽三代之前的藏經閣主持。
再看前麵一片竹簡,這個更遠,已是一百二十二年前的記錄了。
星琇點了點頭,接過筆來,用極為娟秀的蠅頭小龍文在竹簡上寫下了‘大魯宣正二年,道庭四千八百七十七年四月,大越棲霞山落鳳觀道人星琇星瑜星琪星璃四人,持傳承令借觀道藏’,太嶽又在後麵添了‘道人太嶽謹記’六字。
太嶽將竹簡紮好收起,又在箱中拿出一卷磨損較重的竹簡,也不打開,與星琇對視了一眼,撚須微笑道:
“秘傳名冊既已提名,按說道長已可閱看我妙通觀秘傳道藏,不過如果星琇道長是為此而來的,隻怕要叫道長失望了。”
“一千三百年前十七國之亂未起之時,妙通觀有秘傳道經一百一十二部共九百二十一卷,浩劫之後僅存七卷殘篇,至八百年前尚餘四卷可讀,便是一百二十年前也有《玉真九度重樓法殘篇》、《秘劍淬火初步》兩卷秘傳道經可看。”
“可之後此最後兩卷秘傳道經也遺失無蹤,是以自一百一十六年前玉皇觀來人後,再也無人持傳承令來此,因為來了也是無用,自老夫起上溯七代主持,都未曾見過秘傳道經到底是什麽模樣。”
“這秘傳道藏名錄便不打開也罷,看了也隻怕如同老夫一樣,徒增傷心之情。”
太嶽本以為四位女冠聽了這話之後必然沮喪失望,正打著幸災樂禍的心思在肚裏暗笑。
不料星瑜、星琪全無反應,星璃聽到兩卷道經名稱後更是麵露鄙視之色,隻有星琇仍舊跪坐案前,笑的像綻開的玫瑰一樣:
“星琇等本就不是為秘傳道藏而來,求的隻是在經閣藏書之中隨意查閱,不知這點上師伯可能允準嗎?”
太嶽一拳擊空好不難受,聞言愣了一下才道:
“既然道長持有傳承令,待遇視同觀主,經閣十二庫藏書盡可隨意翻閱抄錄,時辰不限,不過日後本觀道人若入貴觀經閣借閱,須享同等待遇才可。”
星琇頷首認可:“這個自然,師伯隻要持著傳承令去,莫說是普通道藏,便連本觀秘傳道藏也頗有百十卷可看。如今時辰已然不早,貧道三位師妹也早欲一覽經閣全貌,能否請三位師兄引領一下?”
“另外星琇素聞師伯廣聞強記,為妙通觀中最博學之士,師侄這裏有幾件小事相詢,卻要請師伯為我解惑呢。”
太嶽聽得百十卷秘傳道藏之語,立時兩眼放光,渾然忘了妙通觀傳承令已失的窘境:“好,既勞師侄稱老夫一句師伯,老夫也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們幾個還不快陪著三位師姐、妹出去走走,待在這裏大眼瞪小眼的瞅什麽瞅。”
清銘邊收拾秘傳名冊邊道:“你們兩個領三位貴客看看藏經閣吧,我這裏還有些事情。”
收拾完畢竟是在內堂閉目打坐起來,星琇見他不走,眼珠轉了轉道:
“小妹原也有些疑問要詢問師兄的,還請師兄不吝賜教……”
====================
且說慶雲領著幾人出了解文堂,直奔左廂最大的幾個書庫。
一路上星瑜等人不住對經閣走廊裝飾指指點點評頭論足,三人中星瑜笑意盎然,說的多為誇讚之語,星琪則是有褒有貶,每每切中要害,星璃眼光卻高,不論好壞總是大加貶損,語中不屑之意極為明顯。
慶雲本來瞧著星璃最是順眼,這刻聽了卻多有不滿,心道:這個最漂亮,可毛病也是最多。
又見清源也不說話,心裏罵道:奇怪,怎麽這會兒這小子比我膽子還小?
他怕冷了場,隻得硬著頭皮出來介紹:“本閣有十二庫藏書,這第二層是最大的天地玄黃四庫,分別收錄的乃是本觀曆代搜集的道藏洞真、洞神、洞玄三部經文並雜流一部,向來閱者最多。其中左廂為天地,右側為玄黃。”
“三層乃是宇宙洪荒四庫,收錄的是妙通觀曆代先人遺澤,分別為本觀四千年大事總覽明細、內外功修煉諸法及曆代高人留下的奇思妙想等等。”
“樓下甲乙丙丁四庫收錄諸子典籍詩賦、曆代史書筆記,兼收製器農耕、兵法武備、天文水利、醫藥卜算、武學技擊等等,不知三位師妹想先去看哪一庫?”
三名女冠還未迴答,清源先前不知在想什麽,一直不曾言語,隻是用手在腦袋上撓了半天,臉皮也憋的通紅,這會兒終於憋出一句:
“三位女道長,咱們經閣地方太小,人多了走不開,不如……那個……分開走如何?”
不等三人反應,又拍了拍慶雲肩膀,指著星琪道:“你在這邊陪著兩位道長,我領著這位道長先去樓上走上一遭。”
慶雲一縮脖子,打了個寒戰:不會吧,你才對付一個,卻分給我兩個?
星瑜、星璃看一眼期期艾艾的清源,又齊齊向星琪瞧去。
星琪先還好似若無其事,爾後終於抵不住兩人懷疑的目光,將臉頰輕輕扭了過去。
星璃冷冰冰的臉上露出極為吃驚的表情,星瑜卻是雙眸閃爍,臉上綻出兩個小小的酒窩:
“師妹下手真快,這位師兄眼光也好,似我星琪師妹這般慧質蘭心的才女等閑遇不到一個,可要好好抓緊才對,也罷,不敢勞師兄走遠,我們兩個上樓便是了,也省的師妹心裏埋怨自家姐妹不與人方便不是?不過星琪師妹脾性不是太好,師兄卻需多擔待一些哦。”
眼見星琪仍舊不語,星璃似是微有怒意,還待有些話說,卻被星瑜一把拉著遠遠走了開去,星瑜又迴頭向著仍在發愣的慶雲笑道:
“師兄不在前麵引路嗎?經閣這等重地,我們姐妹可不敢擅闖呢。”
眼看著三人離去,清源臉上窘熱漸消,隻是仍舊微低著頭,似是不敢與星琪對視。
李星琪也不知從何處又抽出那把棲霞山水折扇,輕輕展開搖了幾下,便有一股清風生出,攪的長裙飄舞,耳後法巾亦隨幾縷青絲一並飛揚,恍若雲中仙客踏風而來,把之前因星瑜言語而似有似無的尷尬氣氛一掃而空,一雙妙目不住上下打量清源:
“蘇兄幾日不見,神氣竟與先前大不相同,稱得上天淵之別,真是讓星琪好生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