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三哥來信
七零:穿成男主的早死炮灰繼妹 作者:大肉圓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76年,春末。
“師父,後院的藥材都收拾好了,我先迴去啦~”
寧溪看了眼時間,起身跟胡濟生告別,將自己的小布包挎好。
胡濟生將藥櫃合上,轉身看了眼外麵的天色,點點頭:“成,迴去吧,明天可得早點來幹活。”
外麵沒人,寧溪佯裝憤怒:“您就逮著我一個可勁壓榨吧!”
“那可不!誰讓你是我徒弟呢!”胡濟生摸了摸為數不多的胡須,心中十分得意,“要不是你能幹,別人我還看不上眼。”
看著寧溪出門騎自行車遠去的背影,他心中感慨萬千。
原先小趙讓他收寧溪作徒弟的時候,他心中還有點不樂意,這一個嬌滴滴的女娃,坐辦公室好不好?
不過礙於小趙在他落難的時候多有照顧,胡濟生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沒成想這還真是個好苗子。
那些個藥性,他隻需教導一遍,對方就能牢牢記住,跟在他後麵學了半年,竟然連他頗為自傲的胡氏氣針法都學會了。
前不久他終於能迴到在家的醫館,這徒弟竟然直接辭職跟了過來,他心中也是有點感觸的。
“小寧迴家了啊——”醫館隔壁供銷社的蘇大姐跟寧溪打招唿。
寧溪朝她點點頭:“哎!蘇姐,你們也快了吧?我先走一步~”
等她走遠了,新來的售貨員小劉才依依不舍地收迴目光,好奇地問道:“蘇姐,這女同誌是誰啊,長得這樣俊!”
蘇大姐把她看呆了的樣子瞧在眼裏,努了努嘴,“在仁善堂上班的,裏麵胡老大夫的徒弟。”
她接著講起仁善堂的輝煌過去,無非是祖上傳了多少代,還有幾輩人給那皇帝老兒去看過病。
“唉!別的不說,你要是有個哪裏不舒服的,去找胡大夫,準沒錯!”
小劉聽了半天,她明明想問的是那個女同誌,咋變成說仁善堂了呢,她對那個胡子一大把的老大夫可不感興趣。
“你別急嘛!”蘇大姐看現在也沒顧客來,還慢悠悠倒了杯水,邊喝邊繼續講。
“這姑娘以前在哪上班你絕對想不到,商業局!不敢信吧?我也想不通,這多體麵的工作,就給辭了,跑到醫館打下手。”
說到此處,她還頗為遺憾地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十分不讚同這種行為,“要是我是這寧同誌的爹娘,可不得把人給打一頓。”
小劉家裏有人在政府工作,雖然是個小小科員,但對某些事情還是點嗅覺,聽罷她隻覺得這個女同誌不僅長得漂亮,腦子還聰明。
這些單位雖然聽著響亮,但是現在也不是那麽好待的地方。
......
在醫館後院炮製了一天的藥材,寧溪這會子隻覺得腰酸背痛。
75年春節前夕,胡濟生起複,相關方麵承認了他老中醫的身份,原先屬於胡家的仁善堂也物歸原主。
房子的產權歸還給他,但是經營還是得以公家的名義。
寧溪早已拜他為師,索性辭了商業局的工作,去給師父打工了,也好讓自己學的一堆理論知識有實踐的機會。
至於辭職的原因,學醫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她在政治前途上沒什麽抱負,不喜歡單位的氣氛。
這幾年斷斷續續也出了幾次差,去過不少地方,但是跟她原先預想的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簡直天差地別。
主要還是交通不便。
火車轉汽車,汽車轉牛車,再好的心情也沒了。
阮麗萍現在已經是局裏的二把手,原想著培養她當自己的接班人,然而寧溪確實誌不在此,才無奈地批準她離職。
一陣風吹過來,寧溪打了個哆嗦,感覺這冷風都帶著一股子中藥味。
春秋季是采集根莖藥物的好時節,收了不少珍貴的新藥材上來,就連山參都有幾根年份好的,所以寧溪這幾天都忙著炮製。
整天整天地泡在藥材堆裏。
她使勁蹬著自行車,一心想著迴去好好洗個澡,很快就到了小洋房外麵。
聽到自行車鈴聲,關雨蘭笑著迎出來:“小溪,有你的包裹,我放在儲物室裏。”
“好嘞~謝謝關姨!”
寧溪麻利地放好自行車,大步踏進屋裏找到自己的東西。
兩個大包裹,一個是寧季秋托迴明江辦事的知青朋友帶來的。
另一個......是她身份上的哥哥托人送過來的。
自從被偷拍之後,寧溪對這些親人依舊秉持著觀望的態度,不久後事情平息,她還以為就這樣了,誰曾想對方竟然找了上來。
這幾年,隔一段時間,她就會收到陌生人親自送上門來的包裹。
有時候是鮮亮的裙子,有時候是一些吃的,或者是一盆罕見的花草......
寧溪先拆了寧季秋托人帶來的包裹。
裏麵有些包裹好的竹筍,還有不少幹菜,底上有封信。
說起來,上一次和他見麵還是他帶米嬌嬌迴家的時候。
彼時她還想著後續再找寧季秋了解一下情況,沒成想這個後續一直沒有機會。
那天在飯店還沒什麽明麵上的衝突,但是晚上迴去不知發生了什麽事,第二天一早,寧季秋竟然直接買了票,帶著米嬌嬌迴了鄉下。
這一走,就是連續三年都沒有迴來。
兩人雖然保持通信,但是具體什麽原因對方亦不肯明說。
這次帶信過來,是因為米嬌嬌即將生產,信裏夾了不少錢,托寧溪幫忙買一些紅糖,如果能弄到奶粉,也請她幫忙買一罐。
“誰給你寄信了?”
伴隨著家腳步聲,一身水汽的趙懷琰從樓上下來。
屋裏挺冷,他上麵就穿了件工字背心,右手一條毛巾擦著滴水1的頭發,渾身冒著熱氣。
寧溪推搡他,“大冷天的你別感冒了,趕緊上去。”
北方的春末依舊凍人,屋裏雖然暖和一些,但也沒好到哪裏去。
“不怕,我現在身體好著呢,剛剛在家屬院那邊打球迴來,渾身汗臭味就趕緊洗了個澡。”
趙懷琰沒覺得冷,但解釋完還是聽話往樓上去了。
寧溪也拿著信上去,“是三哥寫的信,三嫂要生了,托我買點奶粉和紅糖。”
“小事,明天我去買。”趙懷琰把事情攬了下來。
買點東西對他來說不是難事,甚至對寧溪來說也很簡單,雖然她從商業局離職了,但在裏麵也還有幾個朋友。
但是他清楚寧溪這幾天忙得連軸轉,白天要藥房忙碌,晚上迴家還要複習功課,眼下都有黑眼圈了。
能幫她分憂,他很高興。
“師父,後院的藥材都收拾好了,我先迴去啦~”
寧溪看了眼時間,起身跟胡濟生告別,將自己的小布包挎好。
胡濟生將藥櫃合上,轉身看了眼外麵的天色,點點頭:“成,迴去吧,明天可得早點來幹活。”
外麵沒人,寧溪佯裝憤怒:“您就逮著我一個可勁壓榨吧!”
“那可不!誰讓你是我徒弟呢!”胡濟生摸了摸為數不多的胡須,心中十分得意,“要不是你能幹,別人我還看不上眼。”
看著寧溪出門騎自行車遠去的背影,他心中感慨萬千。
原先小趙讓他收寧溪作徒弟的時候,他心中還有點不樂意,這一個嬌滴滴的女娃,坐辦公室好不好?
不過礙於小趙在他落難的時候多有照顧,胡濟生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沒成想這還真是個好苗子。
那些個藥性,他隻需教導一遍,對方就能牢牢記住,跟在他後麵學了半年,竟然連他頗為自傲的胡氏氣針法都學會了。
前不久他終於能迴到在家的醫館,這徒弟竟然直接辭職跟了過來,他心中也是有點感觸的。
“小寧迴家了啊——”醫館隔壁供銷社的蘇大姐跟寧溪打招唿。
寧溪朝她點點頭:“哎!蘇姐,你們也快了吧?我先走一步~”
等她走遠了,新來的售貨員小劉才依依不舍地收迴目光,好奇地問道:“蘇姐,這女同誌是誰啊,長得這樣俊!”
蘇大姐把她看呆了的樣子瞧在眼裏,努了努嘴,“在仁善堂上班的,裏麵胡老大夫的徒弟。”
她接著講起仁善堂的輝煌過去,無非是祖上傳了多少代,還有幾輩人給那皇帝老兒去看過病。
“唉!別的不說,你要是有個哪裏不舒服的,去找胡大夫,準沒錯!”
小劉聽了半天,她明明想問的是那個女同誌,咋變成說仁善堂了呢,她對那個胡子一大把的老大夫可不感興趣。
“你別急嘛!”蘇大姐看現在也沒顧客來,還慢悠悠倒了杯水,邊喝邊繼續講。
“這姑娘以前在哪上班你絕對想不到,商業局!不敢信吧?我也想不通,這多體麵的工作,就給辭了,跑到醫館打下手。”
說到此處,她還頗為遺憾地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十分不讚同這種行為,“要是我是這寧同誌的爹娘,可不得把人給打一頓。”
小劉家裏有人在政府工作,雖然是個小小科員,但對某些事情還是點嗅覺,聽罷她隻覺得這個女同誌不僅長得漂亮,腦子還聰明。
這些單位雖然聽著響亮,但是現在也不是那麽好待的地方。
......
在醫館後院炮製了一天的藥材,寧溪這會子隻覺得腰酸背痛。
75年春節前夕,胡濟生起複,相關方麵承認了他老中醫的身份,原先屬於胡家的仁善堂也物歸原主。
房子的產權歸還給他,但是經營還是得以公家的名義。
寧溪早已拜他為師,索性辭了商業局的工作,去給師父打工了,也好讓自己學的一堆理論知識有實踐的機會。
至於辭職的原因,學醫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她在政治前途上沒什麽抱負,不喜歡單位的氣氛。
這幾年斷斷續續也出了幾次差,去過不少地方,但是跟她原先預想的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簡直天差地別。
主要還是交通不便。
火車轉汽車,汽車轉牛車,再好的心情也沒了。
阮麗萍現在已經是局裏的二把手,原想著培養她當自己的接班人,然而寧溪確實誌不在此,才無奈地批準她離職。
一陣風吹過來,寧溪打了個哆嗦,感覺這冷風都帶著一股子中藥味。
春秋季是采集根莖藥物的好時節,收了不少珍貴的新藥材上來,就連山參都有幾根年份好的,所以寧溪這幾天都忙著炮製。
整天整天地泡在藥材堆裏。
她使勁蹬著自行車,一心想著迴去好好洗個澡,很快就到了小洋房外麵。
聽到自行車鈴聲,關雨蘭笑著迎出來:“小溪,有你的包裹,我放在儲物室裏。”
“好嘞~謝謝關姨!”
寧溪麻利地放好自行車,大步踏進屋裏找到自己的東西。
兩個大包裹,一個是寧季秋托迴明江辦事的知青朋友帶來的。
另一個......是她身份上的哥哥托人送過來的。
自從被偷拍之後,寧溪對這些親人依舊秉持著觀望的態度,不久後事情平息,她還以為就這樣了,誰曾想對方竟然找了上來。
這幾年,隔一段時間,她就會收到陌生人親自送上門來的包裹。
有時候是鮮亮的裙子,有時候是一些吃的,或者是一盆罕見的花草......
寧溪先拆了寧季秋托人帶來的包裹。
裏麵有些包裹好的竹筍,還有不少幹菜,底上有封信。
說起來,上一次和他見麵還是他帶米嬌嬌迴家的時候。
彼時她還想著後續再找寧季秋了解一下情況,沒成想這個後續一直沒有機會。
那天在飯店還沒什麽明麵上的衝突,但是晚上迴去不知發生了什麽事,第二天一早,寧季秋竟然直接買了票,帶著米嬌嬌迴了鄉下。
這一走,就是連續三年都沒有迴來。
兩人雖然保持通信,但是具體什麽原因對方亦不肯明說。
這次帶信過來,是因為米嬌嬌即將生產,信裏夾了不少錢,托寧溪幫忙買一些紅糖,如果能弄到奶粉,也請她幫忙買一罐。
“誰給你寄信了?”
伴隨著家腳步聲,一身水汽的趙懷琰從樓上下來。
屋裏挺冷,他上麵就穿了件工字背心,右手一條毛巾擦著滴水1的頭發,渾身冒著熱氣。
寧溪推搡他,“大冷天的你別感冒了,趕緊上去。”
北方的春末依舊凍人,屋裏雖然暖和一些,但也沒好到哪裏去。
“不怕,我現在身體好著呢,剛剛在家屬院那邊打球迴來,渾身汗臭味就趕緊洗了個澡。”
趙懷琰沒覺得冷,但解釋完還是聽話往樓上去了。
寧溪也拿著信上去,“是三哥寫的信,三嫂要生了,托我買點奶粉和紅糖。”
“小事,明天我去買。”趙懷琰把事情攬了下來。
買點東西對他來說不是難事,甚至對寧溪來說也很簡單,雖然她從商業局離職了,但在裏麵也還有幾個朋友。
但是他清楚寧溪這幾天忙得連軸轉,白天要藥房忙碌,晚上迴家還要複習功課,眼下都有黑眼圈了。
能幫她分憂,他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