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家分家之後,徐老爺子看誰都是黑著臉,對大兒子更是非打即罵,讓徐老大苦不堪言。
不過也不是沒好處,徐老大的長子和兒媳總算有了一間像樣的屋子,其他孩子也有了各自的房間,可以說,徐老大就算再生幾個也沒問題。
隻是人少了之後,活兒明顯就多了,家裏家外都一樣。
徐老太太還是端著老太太的譜兒,家裏的事情都是徐老大的媳婦兒還有孫媳婦兒做的。
徐老大的媳婦兒也不想太過苛待兒媳婦兒,畢竟木已成舟,她也要考慮把兒媳婦兒身體弄壞了,怎麽生孩子這個問題。
兩人成親也有一年多了,但是肚子就是不見動靜。
看著媳婦兒瘦弱的樣子,不去問大夫也知道是身體不好的原因。
再加上來到這個家之後,家裏還往死裏用她,身體自然更差了。
為了這個兒媳婦,長子已經跟她離心了。
她也沒辦法,家裏窮,好不容易才換來一個兒媳婦兒,要是弄死了,上哪兒再換一個兒媳婦兒給長子?
她雖然還有一個女兒,但是她也還有一個兒子啊。
難道二兒子就不娶媳婦兒了?
所以她現在也不敢再苛待兒媳了,弄死了她,長子很難再娶媳婦兒了。
現在讓她更難過的是,幾個叔叔都分出去了,這就意味著家裏肯定要出一個男人去當兵。
徐老大是不可能的,他已經放話了,讓長子或者老二去。
可老二的年齡沒到,大概率是長子去。
這麽一來,她就更加不敢再苛待這個兒媳婦了,萬一長子真的要上戰場,好歹家裏也要留一個後吧!
所以,家裏的事情,現在基本上還是徐老大的兒媳婦兒做的多。
作為家裏的大兒媳,她還真心沒這麽操勞過,心裏鬱悶不已。
但是徐老三和徐老四的日子也沒那麽好過。
現在兩家人擠在祠堂,鍋碗瓢盆那是什麽都沒有,更別說農具了。
雖然在徐老二那裏放了一點錢,可家裏需要用錢的地方也多。
要不是衣服被褥什麽的帶出來了,他們日子更難!
和乞丐,估計也差不多。
徐老二自己日子也不好過,自然不可能幫兩個兄弟太多。
不過他們三兄弟感情還不錯,徐老三和徐老四合力買了一套農具,兩家人一起用。
然後幫著徐老二把他那兩畝地弄好,又借徐老二的牛,自己開了兩畝地,實際上就是一家一畝地。
地很少,但是也能過日子,畢竟不需要交稅。
徐老三他們也沒辦法,他們是新開的荒地,費時費力,徐老二的牛,冬天也沒好好休息過,現在能幫他們開兩畝地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過兩人打算之後慢慢再開兩畝地出來,說不定還能種上一季糧食。
兩家人還在祠堂後麵開了幾分菜地,不大,但是夠吃。
而且現在開春了,地裏也有野菜可以吃。
兩家人現在隻有一個瓦罐可以煮糊糊。
碗是永竹筒自己做的,筷子也是自己用樹枝做的,連家裏的鹽都是徐老二送的,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一家人明明住在一個村子裏,但是卻都當做對方不存在,這讓村子裏的說閑話的人不少,不過基本上都是針對徐老爺子的。
畢竟,大家都知道,以徐老爺子的個性,分家不是那麽容易的,肯定是家裏又出了醜事,被兩個兒子拿捏住了,所以才不得不分家。
而且在這裏生活,除非實在過不下去了,否則願意分家的,還真心沒幾個。
要知道,分幾家就要出幾個人去當兵,誰家願意啊。
可現在老徐家做到了。
幾個兒子,寧可一家出一個人去當兵,也要分家。
可見徐老爺子有多過分。
這讓徐老爺子的臉,又黑了幾分。
去年年景不好,導致今年在田裏耗費的時間和力氣都要多很多。
連徐正清都不打算賣嫩玉米了,打算弄些玉米粉出來藏著,玉米地裏還插種了一些土豆,有備無患。
除了糧食帶來的危機感,戰爭的影響也顯現出來。
征兵令下來了,不過沒到河中村那邊,倒是臨邊城附近的村子,甚至臨邊城內都被征走不少男丁。
這讓整個臨邊城在蕭條的同時,也顯得有些人心惶惶。
在這種情況下,徐正清決定,參加秀才科考,原本打算拖兩年的,畢竟她年紀不大,木秀於林太久不好。
可是現在,徐正清不得不提前了,她擔心萬一有什麽變故,她來不及考了,童生和秀才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在得知徐正清的想法之後,二妹很是鬱悶。
原本冬天的時候,徐正清讓她參加童生試,可是她沒什麽把握,所以沒參加,現在倒是有一種緊迫感了。
跟童生試不一樣,秀才科考是在開春考的,就在農忙之後的一個月。到時候天氣正好,也不會太熱,氣溫很舒適。
由此可見,考秀才的待遇就是好一些。
不過這也意味著,徐正清沒多少時間準備了。
徐正清倒是表現得很自然,頗有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但是大丫卻很緊張,甚至搬去跟大妹一起睡了。
吳婆婆死後,屋子就讓大妹睡了,她一個人帶著小七,免得影響二妹讀書。
現在大丫也跑去跟大妹作伴了,正好可以幫著一起照顧小七。
也好在因為年景問題,豬肉依舊買不到,所以徐正清不需要醃肉了,所以這時候的幼保院,是真的很空,除了菜地裏那點事,基本上也沒什麽事情了。
而菜地裏的菜全都被趙掌櫃收走了,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可以說省心得很。
徐正清安安心心地複習了兩個月後,就去考試了。
還是老地方,老規矩,但是監考的人變了,開始的教室和桌子也變了,周圍的考生也變了。
徐正清依舊是最小的。
其他女考生都一副小清新的打扮,看上去已經很簡潔了,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女孩子的嬌豔。
她卻完全是一副假小子的打扮,看上去更加幹淨利索,加上人小,身材沒長成,看起來就跟一個小男孩似的。
要不是知道進門前會驗身,大家還以為她走錯考場了。
考童生的人多,考秀才的人也不少。
她的年齡最小,但是和她差不多年齡的,也不是沒有。
不過考女秀才的人,還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未出閣的女子,很難看到成親之後的女子。
大部分還是男人在考秀才。
這一次考秀才的人數,實際上和考童生的人數差不多。
但是考童生的時候,女生這邊還是好歹還有十五間考房。
但是考秀才的時候,隻用了五間。
可見人數少了多少。
不過徐正清一點也不在乎,反正和她沒關係。
秀才考試是兩天的,比童生試還要嚴格,兩天裏,考生都不能離開考場。
考試的房間比較大的,被屏風隔斷,一個房間裏,隻有十五名考生,房間最後麵還分割出一塊地方上廁所,會有專人收拾。
吃飯也是專人送到房間裏,然後收走。
睡覺也是直接打地鋪,睡在屬於自己的那一塊屏風內。
而且一天到晚都有考官盯著,包括吃飯睡覺。
由此可見,秀才考嚴格了不是一星半點。
拿到試卷,第一天上午的試卷,果然隻是簡單的填空,不過很考驗人。
四書五經也就算了,還有史書雜記,考的就是記憶力,以及看書的博覽程度。
不過秀才考還算是人性化的,多少有個範圍,書雖然也有二三十本,考試也不知道考哪些,但是也有限製,把這些書看完也就沒什麽了。
等到了考舉人的時候才痛苦,市麵上常見的,除了小說這一類的,其他的都要看,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老師會考什麽。
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壞心眼的,去考孤本,不常見的書籍,可見難度多大。
不過考舉人的時候,這種情況比較少,考狀元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估計是上麵的人作弊,故意的,這麽一來,有好成績的,自然就是看過孤本的那幾個,可以說算是半公開的舞弊了。
當然,這一些,徐正清現在是不知道的,她隻知道考舉人很麻煩,她不想看書,還要背那麽多書。
她懷疑二妹想考也難,但她不會打擊二妹,她願意,徐正清就供著,反正現在幼保院可以堅持。
一個上午的填空,徐正清還算滿意,都答出來了,也沒有錯字,應該不錯。
讓徐正清沒想到的是,考秀才的夥食居然不錯。
有麵餅,而且還是白麵,有菜有肉還有湯。
雖然菜是很普通的青菜,肉也隻是一點瘦肉片,湯看上去也是清湯寡水的。
但是,這樣的夥食已經很好了。
徐正清皺著眉頭,是很好,但是對於徐正清來說,份量太少了。
看到徐正清皺著眉頭,為首的考官也有些憐惜還是小孩模樣的徐正清,於是問道:“怎麽了?飯菜不合胃口?”
徐正清有些驚訝地看了一眼考官,沒想到對方會開口詢問。
連忙站起來行禮,說道:“不是的老師,學生隻是飯量有些大,這點東西不夠吃。”
聽到徐正清這麽說,考官笑道:“這個麵餅可不小,往日多是吃不下的,你卻不夠吃,這樣,我分你一半麵餅,我可吃不下這麽多。”
說著,對方就遞給徐正清半塊麵餅,徐正清連忙道謝,然後埋頭吃起來,她不敢說,實際上這些也不夠!
上一次隻考了一天,徐正清還能忍,迴去好好吃了一頓。
想到這一次要考兩天,徐正清開始發愁了,難道要一直餓著?
實際上在幼保院的時候,徐正清主食吃的已經少了很多,但是她吃很多菜,肉湯更是抱著壇子喝的。
可以說,肉湯每人一碗之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徐正清的。
所以徐正清看上去主食吃的少了,實際上這些年的食量反而大了。
徐正清飛快的吃完手裏的東西,然後隻能看著仆人把東西收走,然後捂著肚子苦著臉。
這時候,徐正清邊上的一個考生抬手說道:“老師,我看這個妹妹還沒吃飽,我這裏還有半塊麵餅,可以給她嗎?”
考官也是一臉好奇地看著徐正清,沒想到這個小家夥還沒吃飽。
“好的,你給她吧。”
邊上立刻又響起幾個聲音,“我這裏也有。”
“還有我,我這邊也有。”
“我這裏也有。”
可以說,到處都有聲音響起,可見考官說的沒錯,吃不完的,真的大有人在。
考官一臉笑容地把麵餅收起來,然後都遞給徐正清,然後就看徐正清一口口把麵餅全吃完了。
這一下不僅考官,邊上幾個好奇的少女也嚇了一跳,這孩子,可真能吃啊!
不過也不是沒好處,徐老大的長子和兒媳總算有了一間像樣的屋子,其他孩子也有了各自的房間,可以說,徐老大就算再生幾個也沒問題。
隻是人少了之後,活兒明顯就多了,家裏家外都一樣。
徐老太太還是端著老太太的譜兒,家裏的事情都是徐老大的媳婦兒還有孫媳婦兒做的。
徐老大的媳婦兒也不想太過苛待兒媳婦兒,畢竟木已成舟,她也要考慮把兒媳婦兒身體弄壞了,怎麽生孩子這個問題。
兩人成親也有一年多了,但是肚子就是不見動靜。
看著媳婦兒瘦弱的樣子,不去問大夫也知道是身體不好的原因。
再加上來到這個家之後,家裏還往死裏用她,身體自然更差了。
為了這個兒媳婦,長子已經跟她離心了。
她也沒辦法,家裏窮,好不容易才換來一個兒媳婦兒,要是弄死了,上哪兒再換一個兒媳婦兒給長子?
她雖然還有一個女兒,但是她也還有一個兒子啊。
難道二兒子就不娶媳婦兒了?
所以她現在也不敢再苛待兒媳了,弄死了她,長子很難再娶媳婦兒了。
現在讓她更難過的是,幾個叔叔都分出去了,這就意味著家裏肯定要出一個男人去當兵。
徐老大是不可能的,他已經放話了,讓長子或者老二去。
可老二的年齡沒到,大概率是長子去。
這麽一來,她就更加不敢再苛待這個兒媳婦了,萬一長子真的要上戰場,好歹家裏也要留一個後吧!
所以,家裏的事情,現在基本上還是徐老大的兒媳婦兒做的多。
作為家裏的大兒媳,她還真心沒這麽操勞過,心裏鬱悶不已。
但是徐老三和徐老四的日子也沒那麽好過。
現在兩家人擠在祠堂,鍋碗瓢盆那是什麽都沒有,更別說農具了。
雖然在徐老二那裏放了一點錢,可家裏需要用錢的地方也多。
要不是衣服被褥什麽的帶出來了,他們日子更難!
和乞丐,估計也差不多。
徐老二自己日子也不好過,自然不可能幫兩個兄弟太多。
不過他們三兄弟感情還不錯,徐老三和徐老四合力買了一套農具,兩家人一起用。
然後幫著徐老二把他那兩畝地弄好,又借徐老二的牛,自己開了兩畝地,實際上就是一家一畝地。
地很少,但是也能過日子,畢竟不需要交稅。
徐老三他們也沒辦法,他們是新開的荒地,費時費力,徐老二的牛,冬天也沒好好休息過,現在能幫他們開兩畝地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過兩人打算之後慢慢再開兩畝地出來,說不定還能種上一季糧食。
兩家人還在祠堂後麵開了幾分菜地,不大,但是夠吃。
而且現在開春了,地裏也有野菜可以吃。
兩家人現在隻有一個瓦罐可以煮糊糊。
碗是永竹筒自己做的,筷子也是自己用樹枝做的,連家裏的鹽都是徐老二送的,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一家人明明住在一個村子裏,但是卻都當做對方不存在,這讓村子裏的說閑話的人不少,不過基本上都是針對徐老爺子的。
畢竟,大家都知道,以徐老爺子的個性,分家不是那麽容易的,肯定是家裏又出了醜事,被兩個兒子拿捏住了,所以才不得不分家。
而且在這裏生活,除非實在過不下去了,否則願意分家的,還真心沒幾個。
要知道,分幾家就要出幾個人去當兵,誰家願意啊。
可現在老徐家做到了。
幾個兒子,寧可一家出一個人去當兵,也要分家。
可見徐老爺子有多過分。
這讓徐老爺子的臉,又黑了幾分。
去年年景不好,導致今年在田裏耗費的時間和力氣都要多很多。
連徐正清都不打算賣嫩玉米了,打算弄些玉米粉出來藏著,玉米地裏還插種了一些土豆,有備無患。
除了糧食帶來的危機感,戰爭的影響也顯現出來。
征兵令下來了,不過沒到河中村那邊,倒是臨邊城附近的村子,甚至臨邊城內都被征走不少男丁。
這讓整個臨邊城在蕭條的同時,也顯得有些人心惶惶。
在這種情況下,徐正清決定,參加秀才科考,原本打算拖兩年的,畢竟她年紀不大,木秀於林太久不好。
可是現在,徐正清不得不提前了,她擔心萬一有什麽變故,她來不及考了,童生和秀才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在得知徐正清的想法之後,二妹很是鬱悶。
原本冬天的時候,徐正清讓她參加童生試,可是她沒什麽把握,所以沒參加,現在倒是有一種緊迫感了。
跟童生試不一樣,秀才科考是在開春考的,就在農忙之後的一個月。到時候天氣正好,也不會太熱,氣溫很舒適。
由此可見,考秀才的待遇就是好一些。
不過這也意味著,徐正清沒多少時間準備了。
徐正清倒是表現得很自然,頗有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但是大丫卻很緊張,甚至搬去跟大妹一起睡了。
吳婆婆死後,屋子就讓大妹睡了,她一個人帶著小七,免得影響二妹讀書。
現在大丫也跑去跟大妹作伴了,正好可以幫著一起照顧小七。
也好在因為年景問題,豬肉依舊買不到,所以徐正清不需要醃肉了,所以這時候的幼保院,是真的很空,除了菜地裏那點事,基本上也沒什麽事情了。
而菜地裏的菜全都被趙掌櫃收走了,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可以說省心得很。
徐正清安安心心地複習了兩個月後,就去考試了。
還是老地方,老規矩,但是監考的人變了,開始的教室和桌子也變了,周圍的考生也變了。
徐正清依舊是最小的。
其他女考生都一副小清新的打扮,看上去已經很簡潔了,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女孩子的嬌豔。
她卻完全是一副假小子的打扮,看上去更加幹淨利索,加上人小,身材沒長成,看起來就跟一個小男孩似的。
要不是知道進門前會驗身,大家還以為她走錯考場了。
考童生的人多,考秀才的人也不少。
她的年齡最小,但是和她差不多年齡的,也不是沒有。
不過考女秀才的人,還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未出閣的女子,很難看到成親之後的女子。
大部分還是男人在考秀才。
這一次考秀才的人數,實際上和考童生的人數差不多。
但是考童生的時候,女生這邊還是好歹還有十五間考房。
但是考秀才的時候,隻用了五間。
可見人數少了多少。
不過徐正清一點也不在乎,反正和她沒關係。
秀才考試是兩天的,比童生試還要嚴格,兩天裏,考生都不能離開考場。
考試的房間比較大的,被屏風隔斷,一個房間裏,隻有十五名考生,房間最後麵還分割出一塊地方上廁所,會有專人收拾。
吃飯也是專人送到房間裏,然後收走。
睡覺也是直接打地鋪,睡在屬於自己的那一塊屏風內。
而且一天到晚都有考官盯著,包括吃飯睡覺。
由此可見,秀才考嚴格了不是一星半點。
拿到試卷,第一天上午的試卷,果然隻是簡單的填空,不過很考驗人。
四書五經也就算了,還有史書雜記,考的就是記憶力,以及看書的博覽程度。
不過秀才考還算是人性化的,多少有個範圍,書雖然也有二三十本,考試也不知道考哪些,但是也有限製,把這些書看完也就沒什麽了。
等到了考舉人的時候才痛苦,市麵上常見的,除了小說這一類的,其他的都要看,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老師會考什麽。
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壞心眼的,去考孤本,不常見的書籍,可見難度多大。
不過考舉人的時候,這種情況比較少,考狀元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估計是上麵的人作弊,故意的,這麽一來,有好成績的,自然就是看過孤本的那幾個,可以說算是半公開的舞弊了。
當然,這一些,徐正清現在是不知道的,她隻知道考舉人很麻煩,她不想看書,還要背那麽多書。
她懷疑二妹想考也難,但她不會打擊二妹,她願意,徐正清就供著,反正現在幼保院可以堅持。
一個上午的填空,徐正清還算滿意,都答出來了,也沒有錯字,應該不錯。
讓徐正清沒想到的是,考秀才的夥食居然不錯。
有麵餅,而且還是白麵,有菜有肉還有湯。
雖然菜是很普通的青菜,肉也隻是一點瘦肉片,湯看上去也是清湯寡水的。
但是,這樣的夥食已經很好了。
徐正清皺著眉頭,是很好,但是對於徐正清來說,份量太少了。
看到徐正清皺著眉頭,為首的考官也有些憐惜還是小孩模樣的徐正清,於是問道:“怎麽了?飯菜不合胃口?”
徐正清有些驚訝地看了一眼考官,沒想到對方會開口詢問。
連忙站起來行禮,說道:“不是的老師,學生隻是飯量有些大,這點東西不夠吃。”
聽到徐正清這麽說,考官笑道:“這個麵餅可不小,往日多是吃不下的,你卻不夠吃,這樣,我分你一半麵餅,我可吃不下這麽多。”
說著,對方就遞給徐正清半塊麵餅,徐正清連忙道謝,然後埋頭吃起來,她不敢說,實際上這些也不夠!
上一次隻考了一天,徐正清還能忍,迴去好好吃了一頓。
想到這一次要考兩天,徐正清開始發愁了,難道要一直餓著?
實際上在幼保院的時候,徐正清主食吃的已經少了很多,但是她吃很多菜,肉湯更是抱著壇子喝的。
可以說,肉湯每人一碗之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徐正清的。
所以徐正清看上去主食吃的少了,實際上這些年的食量反而大了。
徐正清飛快的吃完手裏的東西,然後隻能看著仆人把東西收走,然後捂著肚子苦著臉。
這時候,徐正清邊上的一個考生抬手說道:“老師,我看這個妹妹還沒吃飽,我這裏還有半塊麵餅,可以給她嗎?”
考官也是一臉好奇地看著徐正清,沒想到這個小家夥還沒吃飽。
“好的,你給她吧。”
邊上立刻又響起幾個聲音,“我這裏也有。”
“還有我,我這邊也有。”
“我這裏也有。”
可以說,到處都有聲音響起,可見考官說的沒錯,吃不完的,真的大有人在。
考官一臉笑容地把麵餅收起來,然後都遞給徐正清,然後就看徐正清一口口把麵餅全吃完了。
這一下不僅考官,邊上幾個好奇的少女也嚇了一跳,這孩子,可真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