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另一個老人走上前,對著中年人罵道:“姓馬的,你算計幼保院的孩子,也不怕遭天譴!”
馬老板臉色一變,隨即委屈的說道:“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木頭就開出三百文的價格,哪裏來的算計。”
老人冷哼一聲說道:“懂行的看到剛才那一車木柴就能猜到,這群娃娃最少砍到一棵二十米左右的大樹,剛才的樹枝明顯是樺木,用來燒木炭最好,這麽一棵大樹,少說要七百文,就算你減免了樹枝,隻要中間那段,也要五百文,你這不是算計是什麽!”
中年人臉紅,但這時候可不能認,否則名聲就沒了。
“剛剛我不在,是夥計看到的,我也沒看到實物,還想著幫幼保院一把,故意報了一個高價,若是樺木自然不止這個價格。不過顧老既然這樣說了,那就肯定是樺木,我出六百文買下粗壯的樹幹,怎麽樣?”
徐正清眨眨眼睛,明白自己差一點上當了,感激地對顧老點點頭,但是也明白不能把這個馬老板得罪地太狠。
連忙說道:“謝謝馬老板,不過剛才顧老說了,值五百文,那就五百文,總不能讓馬老板虧本。”
徐正清當然知道,即便是六百文對方也不會虧本,但是她不想因為這麽一點小錢得罪一個店老板,畢竟幼保院都是無依無靠的老幼。
馬老板見徐正清這麽上道,笑道:“沒事沒事,說六百文就六百文,剛才我不清楚情況,現在怎麽也不能賺你們這些小家夥的錢,走吧,我帶人一起去拉。”
能夠多掙一百文錢,徐正清自然不會拒絕,帶著人來到山腳。
看到地上的木段,馬老板滿意地點點頭,全部做成木段,哪怕六百文買下,他也有得賺。
大妹她們捆柴火的時候也是按粗細捆的,粗細差不多的捆在一起。
所以馬老板選擇的時候,就直接把適合燒木炭的全拿走了,就留下一堆細枝。
好在樹大,枝條多,加上先前推迴家的一車,這些柴火已經是她們原先五六天的勞動成果了,更何況還有六百文錢呢!
馬老板剛才就把錢給徐正清了,大妹她們也沒什麽想法,本身這個錢就是靠徐正清賺的。
徐正清幫著把剩下的柴火放到車上,滿滿當當的正好可以放下,就是堆的比較高。
徐正清雙手一用力,小推車就老老實實地跟著跑了。
一群孩子滿臉笑容地迴到幼保院,吳婆婆聽說之後也很高興,也沒有問徐正清拿這個錢。
幾人迴到幼保院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徐正清知道,這裏平時也不吃午飯,跟村裏一樣,隻是徐正清自己帶糧食來了,所以才想著給她做。
不過徐正清也不是吃獨食的人,今天大家消耗都不小,五妹六妹在家都幫忙幹活了。
所以徐正清讓大妹蒸五十個饃饃,自己又跑了出去。
她是去肉攤,今天又遲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買到肉。
到了肉攤,肉老板正打算收攤呢,看到徐正清有些驚奇地說道:“咦,怎麽又是你這個小家夥。”
徐正清探著頭說道:“大叔,沒肉了嗎?”
肉老板拎著籃子說道:“沒了,就剩下四個蹄子沒賣出去,你要買肉得早一些啊,現在這種天氣,誰敢弄那麽多豬肉來賣,我都是跟別人分一頭豬的。”
徐正清翻了個白眼,“那你怎麽有四個蹄子?半隻豬不是隻有兩個蹄子嘛。”
肉老板看徐正清不相信,急了,咋咋咧咧地說道:“你這娃娃怎麽不信呢,這豬蹄,豬尾巴,豬頭,下水,都不算好肉,難賣,跟人家一家一半的時候,這種肉也要分的,昨天我拿了下水,今天拿豬蹄,這不是很正常嘛。”
徐正清這才明白過來,連忙說道:“大叔,既然你這個豬蹄沒賣出去,不如便宜點賣給我?”
肉老板笑道:“你這個小人精,行吧,四個大豬蹄,我給你砍好,你就給我十文吧。”
肉老板拿出豬蹄,徐正清一看,這個豬蹄可不僅僅隻是腳尖那一部分,還連著小腿那些骨頭肉,不小!
“行嘞,謝謝大叔了,對了,大叔,什麽地方可以買鹽?”
肉老板指著對麵說道:“那邊的雜貨店有賣,你去買吧,我先給你砍好。”
徐正清連忙點頭,快步走了過去。
“老板,我要買鹽,多少錢?”
雜貨老板看到徐正清是個小孩,低著頭說道:“小丫頭,我這裏有粗鹽和細鹽,粗鹽一百文一斤,細鹽一百五十文一斤。”
徐正清看了一下,粗鹽看著有些大顆,細鹽就細膩多了,不過兩種鹽看著都挺白的,沒什麽雜質。
想想也是,那位老前輩穿過來,連皇帝都做了,不可能連製鹽都不會。
“麻煩您給我兩斤粗鹽。”徐正清打算迴去自己磨一下,這麽一來粗鹽就變成細鹽了,燒菜比較好。
徐正清是發現幼保院裏鹽比較少,燒菜也很節省。
一百文一斤,難怪她們吃不起鹽。
拿了鹽和豬腳,徐正清就跑迴了幼保院。
看到徐正清買了這麽多鹽和肉,大妹滿臉寫著心疼。
徐正清把東西遞給她說道:“沒鹽人就沒力氣,你看我這麽大力氣,不吃鹽可不行,你們也不能總是軟綿綿的。而且吃了肉人就能長胖,不容易生病。”
大妹當然知道徐正清是對的,可她就是忍不住心疼。
對她而言活著就不容易了,她也沒怎麽吃過肉,還不是長這麽大了,力氣不足就分開一點點做,大不了多睡一會兒。
不過買都買來了,大妹也不說話了。
“剛才隔壁鄰居拿了五個雞蛋和一塊豆腐,換了一捆柴火,我已經燒了湯了。”說完,看著豬腳一臉心疼。
徐正清明白她是什麽意思,不就是覺得中午吃得很好了,現在還要吃豬腳,晚上還要吃豬腳可惜嘛。
“現在天熱,肉可放不住,豬腳需要煮很長時間才能煮爛,你過水之後就燉上吧。”
大妹抿了抿嘴,還是決定照做。
上午大家都廢了大力氣,所以徐正清給所有人都分了玉米饃,包括沒怎麽幹活的二妹。
她覺得自己是新來的,不能這麽快,這麽明顯的針對一個人。
一群人喝著幾乎清湯寡水的雞蛋豆腐湯,吃著幹巴巴的玉米饃饃,臉上卻全是笑容。
徐正清苦笑,上輩子肯德基都覺得是垃圾食品,現在吃著這些東西居然還覺得滿足。
果然,人要餓過才懂得珍惜。
晚上,徐正清如願吃到了豬腳湯。
說實話,豬腳湯並沒有那麽好吃,雖然過了水,但是調味料隻有鹽,還好有生薑,和小蔥,否則味道更難吃。
徐正清有些後悔沒有花錢買其他調味料,今晚的豬腳湯要是有酒,味道也會好一些。
不過徐正清也沒辦法,花錢的地方太多,雖然她對大妹說的灑脫,但是內心還是很有危機感的。
第二天,徐正清又打算去城外,反正在幼保院也沒什麽事,徐正清就打算多弄些柴火的。
昨天大部分柴火都被賣掉了,家裏的柴火又被換掉一捆,剩下的細枝不耐燒。
雖然幼保院的孩子都很節省,徐正清還是想要多儲備一些,萬一連下幾天雨,這裏都沒柴火燒飯。
這兩天蒸饃饃費的柴火可不少,還有熬湯,都很耗柴火。
這一次徐正清直接拉了小推車去,還帶上了四妹。
也不需要她做什麽,隻要在車上守著柴火就行。
徐正清再三保證不會進山,隻是把昨天看到的柴火都砍迴來,這才讓大妹放棄了跟去的打算。
徐正清也的確沒打算進山。
她現在的力氣是挺大的,估計抵得上兩三個成年的壯漢,但是身體虧空的太厲害,必須好好養著。
所以徐正清並不打算下死力氣,也不打算去森林裏冒險。
來到昨天的山腳下,四妹守著推車,徐正清走進山林裏,沿著昨天走過的痕跡,把昨天看中的木柴砍了迴來。
這些木材都是些細小的枯木,雖然看著多,但是並不耐燒。
徐正清對此也很無奈,可眼下也沒有其他辦法,好燒的都賣掉了啊。
拉著一車木柴迴到幼保院,徐正清對於今天的收獲並不是很滿意。
但是大妹她們卻很高興,這麽一車柴火,原先夠她們一群人忙活一兩天的,而且還是所有人一起出動。
也許有了昨天的例子,大妹午時也燒飯了,隻不過其他人都是一個或者半個黑膜,加上一碗蘿卜湯,徐正清有二十個玉米饃饃。
這一下徐正清就算想分也不行了,忙活了一早上,她早就餓了,這些還不知道夠不夠她自己吃呢。
黑膜很硬,泡著湯也要細嚼慢咽,徐正清嘴裏咬著相對鬆軟的玉米饃饃,心裏有些不得勁。
最主要的是,孩子們都很懂事,哪怕是最小的六妹,也沒有盯著徐正清看,表現出一副很渴望的樣子,這就讓徐正清心裏更不得勁。
但她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自身實力實在有限。
而且隻有她有能力了,才能盡可能去幫助幼保院的孩子,所以徐正清隻能自己把玉米饃饃全吃了,而且盡量快一點,免得讓其他孩子更開難受。
吃完飯,睡了一覺,徐正清帶著四妹又走了,反正沒事,吃下去這麽多東西,徐正清不幹點什麽就不得勁。
這一次,徐正清選擇了大妹經常去的小山區。
這邊到處都是灌木,細小易燃,而且雜草叢生,隨便砍一些就能當成引火物。
不過這時候,斧頭就沒有柴刀好用了。
好在徐正清早有準備,兩樣都帶了。
用柴刀砍出一條小路,徐正清就鑽進了小山丘。
就在徐正清揮舞著柴刀,砍的正起勁的時候,草叢裏的動靜引起了徐正清的注意。
一閃而過的身影,讓徐正清一眼就看出是一隻野兔。
這東西跑得快,一眨眼就看不見了,所以徐正清也沒浪費力氣,隻是望兔心歎,可惜了一頓兔肉。
徐正清沒有再去買肉了,連續兩天的油水,讓幼保院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腹瀉,需要慢慢來。
沒有太多油水的肉。
徐正清想到了自己經常吃到的魚蝦青蛙。
這些東西油水少,但是養人,徐正清能夠堅持到現在多虧了這些東西。
於是,迴去的路上,徐正清問四妹:“這附近有小溪小河嗎?”
四妹坐在推車上,扶著柴火一臉開心,今天又砍了好多柴火呀。
“有的,這邊是北門,我們從東門出去就可以看到河,不過這個河挺寬的,大姐平日裏不讓我們過去。”
徐正清皺了皺眉頭,村裏的小溪裏倒是可以渾水摸魚,如果是大河的話,顯然沒辦法空手抓魚。
“你看到過有人從裏麵抓到魚嗎?”
四妹搖頭:“沒有,大姐不讓去,也沒聽大人說過。”
徐正清突然想到張大伯帶自己進城的時候,說過不遠處有河水可以打水,於是問道:“南門是不是也有溪流?”
四妹想了想,說道:“聽大人們說過,好像是東門大河的分支,不過我沒去過。”
徐正清點頭,決定明天去看看情況。
馬老板臉色一變,隨即委屈的說道:“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木頭就開出三百文的價格,哪裏來的算計。”
老人冷哼一聲說道:“懂行的看到剛才那一車木柴就能猜到,這群娃娃最少砍到一棵二十米左右的大樹,剛才的樹枝明顯是樺木,用來燒木炭最好,這麽一棵大樹,少說要七百文,就算你減免了樹枝,隻要中間那段,也要五百文,你這不是算計是什麽!”
中年人臉紅,但這時候可不能認,否則名聲就沒了。
“剛剛我不在,是夥計看到的,我也沒看到實物,還想著幫幼保院一把,故意報了一個高價,若是樺木自然不止這個價格。不過顧老既然這樣說了,那就肯定是樺木,我出六百文買下粗壯的樹幹,怎麽樣?”
徐正清眨眨眼睛,明白自己差一點上當了,感激地對顧老點點頭,但是也明白不能把這個馬老板得罪地太狠。
連忙說道:“謝謝馬老板,不過剛才顧老說了,值五百文,那就五百文,總不能讓馬老板虧本。”
徐正清當然知道,即便是六百文對方也不會虧本,但是她不想因為這麽一點小錢得罪一個店老板,畢竟幼保院都是無依無靠的老幼。
馬老板見徐正清這麽上道,笑道:“沒事沒事,說六百文就六百文,剛才我不清楚情況,現在怎麽也不能賺你們這些小家夥的錢,走吧,我帶人一起去拉。”
能夠多掙一百文錢,徐正清自然不會拒絕,帶著人來到山腳。
看到地上的木段,馬老板滿意地點點頭,全部做成木段,哪怕六百文買下,他也有得賺。
大妹她們捆柴火的時候也是按粗細捆的,粗細差不多的捆在一起。
所以馬老板選擇的時候,就直接把適合燒木炭的全拿走了,就留下一堆細枝。
好在樹大,枝條多,加上先前推迴家的一車,這些柴火已經是她們原先五六天的勞動成果了,更何況還有六百文錢呢!
馬老板剛才就把錢給徐正清了,大妹她們也沒什麽想法,本身這個錢就是靠徐正清賺的。
徐正清幫著把剩下的柴火放到車上,滿滿當當的正好可以放下,就是堆的比較高。
徐正清雙手一用力,小推車就老老實實地跟著跑了。
一群孩子滿臉笑容地迴到幼保院,吳婆婆聽說之後也很高興,也沒有問徐正清拿這個錢。
幾人迴到幼保院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徐正清知道,這裏平時也不吃午飯,跟村裏一樣,隻是徐正清自己帶糧食來了,所以才想著給她做。
不過徐正清也不是吃獨食的人,今天大家消耗都不小,五妹六妹在家都幫忙幹活了。
所以徐正清讓大妹蒸五十個饃饃,自己又跑了出去。
她是去肉攤,今天又遲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買到肉。
到了肉攤,肉老板正打算收攤呢,看到徐正清有些驚奇地說道:“咦,怎麽又是你這個小家夥。”
徐正清探著頭說道:“大叔,沒肉了嗎?”
肉老板拎著籃子說道:“沒了,就剩下四個蹄子沒賣出去,你要買肉得早一些啊,現在這種天氣,誰敢弄那麽多豬肉來賣,我都是跟別人分一頭豬的。”
徐正清翻了個白眼,“那你怎麽有四個蹄子?半隻豬不是隻有兩個蹄子嘛。”
肉老板看徐正清不相信,急了,咋咋咧咧地說道:“你這娃娃怎麽不信呢,這豬蹄,豬尾巴,豬頭,下水,都不算好肉,難賣,跟人家一家一半的時候,這種肉也要分的,昨天我拿了下水,今天拿豬蹄,這不是很正常嘛。”
徐正清這才明白過來,連忙說道:“大叔,既然你這個豬蹄沒賣出去,不如便宜點賣給我?”
肉老板笑道:“你這個小人精,行吧,四個大豬蹄,我給你砍好,你就給我十文吧。”
肉老板拿出豬蹄,徐正清一看,這個豬蹄可不僅僅隻是腳尖那一部分,還連著小腿那些骨頭肉,不小!
“行嘞,謝謝大叔了,對了,大叔,什麽地方可以買鹽?”
肉老板指著對麵說道:“那邊的雜貨店有賣,你去買吧,我先給你砍好。”
徐正清連忙點頭,快步走了過去。
“老板,我要買鹽,多少錢?”
雜貨老板看到徐正清是個小孩,低著頭說道:“小丫頭,我這裏有粗鹽和細鹽,粗鹽一百文一斤,細鹽一百五十文一斤。”
徐正清看了一下,粗鹽看著有些大顆,細鹽就細膩多了,不過兩種鹽看著都挺白的,沒什麽雜質。
想想也是,那位老前輩穿過來,連皇帝都做了,不可能連製鹽都不會。
“麻煩您給我兩斤粗鹽。”徐正清打算迴去自己磨一下,這麽一來粗鹽就變成細鹽了,燒菜比較好。
徐正清是發現幼保院裏鹽比較少,燒菜也很節省。
一百文一斤,難怪她們吃不起鹽。
拿了鹽和豬腳,徐正清就跑迴了幼保院。
看到徐正清買了這麽多鹽和肉,大妹滿臉寫著心疼。
徐正清把東西遞給她說道:“沒鹽人就沒力氣,你看我這麽大力氣,不吃鹽可不行,你們也不能總是軟綿綿的。而且吃了肉人就能長胖,不容易生病。”
大妹當然知道徐正清是對的,可她就是忍不住心疼。
對她而言活著就不容易了,她也沒怎麽吃過肉,還不是長這麽大了,力氣不足就分開一點點做,大不了多睡一會兒。
不過買都買來了,大妹也不說話了。
“剛才隔壁鄰居拿了五個雞蛋和一塊豆腐,換了一捆柴火,我已經燒了湯了。”說完,看著豬腳一臉心疼。
徐正清明白她是什麽意思,不就是覺得中午吃得很好了,現在還要吃豬腳,晚上還要吃豬腳可惜嘛。
“現在天熱,肉可放不住,豬腳需要煮很長時間才能煮爛,你過水之後就燉上吧。”
大妹抿了抿嘴,還是決定照做。
上午大家都廢了大力氣,所以徐正清給所有人都分了玉米饃,包括沒怎麽幹活的二妹。
她覺得自己是新來的,不能這麽快,這麽明顯的針對一個人。
一群人喝著幾乎清湯寡水的雞蛋豆腐湯,吃著幹巴巴的玉米饃饃,臉上卻全是笑容。
徐正清苦笑,上輩子肯德基都覺得是垃圾食品,現在吃著這些東西居然還覺得滿足。
果然,人要餓過才懂得珍惜。
晚上,徐正清如願吃到了豬腳湯。
說實話,豬腳湯並沒有那麽好吃,雖然過了水,但是調味料隻有鹽,還好有生薑,和小蔥,否則味道更難吃。
徐正清有些後悔沒有花錢買其他調味料,今晚的豬腳湯要是有酒,味道也會好一些。
不過徐正清也沒辦法,花錢的地方太多,雖然她對大妹說的灑脫,但是內心還是很有危機感的。
第二天,徐正清又打算去城外,反正在幼保院也沒什麽事,徐正清就打算多弄些柴火的。
昨天大部分柴火都被賣掉了,家裏的柴火又被換掉一捆,剩下的細枝不耐燒。
雖然幼保院的孩子都很節省,徐正清還是想要多儲備一些,萬一連下幾天雨,這裏都沒柴火燒飯。
這兩天蒸饃饃費的柴火可不少,還有熬湯,都很耗柴火。
這一次徐正清直接拉了小推車去,還帶上了四妹。
也不需要她做什麽,隻要在車上守著柴火就行。
徐正清再三保證不會進山,隻是把昨天看到的柴火都砍迴來,這才讓大妹放棄了跟去的打算。
徐正清也的確沒打算進山。
她現在的力氣是挺大的,估計抵得上兩三個成年的壯漢,但是身體虧空的太厲害,必須好好養著。
所以徐正清並不打算下死力氣,也不打算去森林裏冒險。
來到昨天的山腳下,四妹守著推車,徐正清走進山林裏,沿著昨天走過的痕跡,把昨天看中的木柴砍了迴來。
這些木材都是些細小的枯木,雖然看著多,但是並不耐燒。
徐正清對此也很無奈,可眼下也沒有其他辦法,好燒的都賣掉了啊。
拉著一車木柴迴到幼保院,徐正清對於今天的收獲並不是很滿意。
但是大妹她們卻很高興,這麽一車柴火,原先夠她們一群人忙活一兩天的,而且還是所有人一起出動。
也許有了昨天的例子,大妹午時也燒飯了,隻不過其他人都是一個或者半個黑膜,加上一碗蘿卜湯,徐正清有二十個玉米饃饃。
這一下徐正清就算想分也不行了,忙活了一早上,她早就餓了,這些還不知道夠不夠她自己吃呢。
黑膜很硬,泡著湯也要細嚼慢咽,徐正清嘴裏咬著相對鬆軟的玉米饃饃,心裏有些不得勁。
最主要的是,孩子們都很懂事,哪怕是最小的六妹,也沒有盯著徐正清看,表現出一副很渴望的樣子,這就讓徐正清心裏更不得勁。
但她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自身實力實在有限。
而且隻有她有能力了,才能盡可能去幫助幼保院的孩子,所以徐正清隻能自己把玉米饃饃全吃了,而且盡量快一點,免得讓其他孩子更開難受。
吃完飯,睡了一覺,徐正清帶著四妹又走了,反正沒事,吃下去這麽多東西,徐正清不幹點什麽就不得勁。
這一次,徐正清選擇了大妹經常去的小山區。
這邊到處都是灌木,細小易燃,而且雜草叢生,隨便砍一些就能當成引火物。
不過這時候,斧頭就沒有柴刀好用了。
好在徐正清早有準備,兩樣都帶了。
用柴刀砍出一條小路,徐正清就鑽進了小山丘。
就在徐正清揮舞著柴刀,砍的正起勁的時候,草叢裏的動靜引起了徐正清的注意。
一閃而過的身影,讓徐正清一眼就看出是一隻野兔。
這東西跑得快,一眨眼就看不見了,所以徐正清也沒浪費力氣,隻是望兔心歎,可惜了一頓兔肉。
徐正清沒有再去買肉了,連續兩天的油水,讓幼保院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腹瀉,需要慢慢來。
沒有太多油水的肉。
徐正清想到了自己經常吃到的魚蝦青蛙。
這些東西油水少,但是養人,徐正清能夠堅持到現在多虧了這些東西。
於是,迴去的路上,徐正清問四妹:“這附近有小溪小河嗎?”
四妹坐在推車上,扶著柴火一臉開心,今天又砍了好多柴火呀。
“有的,這邊是北門,我們從東門出去就可以看到河,不過這個河挺寬的,大姐平日裏不讓我們過去。”
徐正清皺了皺眉頭,村裏的小溪裏倒是可以渾水摸魚,如果是大河的話,顯然沒辦法空手抓魚。
“你看到過有人從裏麵抓到魚嗎?”
四妹搖頭:“沒有,大姐不讓去,也沒聽大人說過。”
徐正清突然想到張大伯帶自己進城的時候,說過不遠處有河水可以打水,於是問道:“南門是不是也有溪流?”
四妹想了想,說道:“聽大人們說過,好像是東門大河的分支,不過我沒去過。”
徐正清點頭,決定明天去看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