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侯爺?”
南晉的官員完全沒想到眼前這麽個相貌昳麗的少年竟然是個侯爺!
顧紀棠沒有任何被人識破身份的尷尬,也沒有一丁點身為北燕侯爺應有的大度。
手裏的弓箭對準了姓宋的南晉官員。殷紅的嘴唇彎了彎。
“放上去。”
放什麽上去?什麽意思?
宋侍郎一臉懵逼的時候,陸通幫他解答了疑惑。
一隻拳頭大小的蘋果被陸通安放在他的頭頂。
這是要用箭射自己頭頂的蘋果?
意識到顧紀棠要幹什麽,這個宋侍郎立時什麽旖旎的心思都沒了。可麵對身份驟然大變的顧紀棠,他還是一時轉不過彎來。
“你要幹什麽?我乃南晉使臣,不管你是什麽身份,若是傷了我,北燕皇帝怪罪下來你可擔不起。”
顧紀棠嗤笑一聲,混不將此人的“威脅”放在心上。
“小小一個禮部侍郎,侮辱我堂堂北燕虞昌侯,你猜我北燕聖上對哪個人憤怒一些?”
這時越來越多的人經由提醒,記起眼前這個挽弓少年的真正身份。
姓顧,十幾歲的少年,虞昌侯……是那個遺腹子。
雖然北燕與南晉是為兩國,但南晉的情報措施還是做的不錯的。
尤其當年震驚天下的豐陽一役,使得顧晏之戰死沙場。這對南晉人來說,可是值得記住的好日子。
隻是他們明明聽說那是個被養廢的紈絝,眼前這少年,無論從氣度還是心性上來說,可一點兒也不像養廢的樣子。隻那一手箭術,便已經要勝過許多宗族世家子了。
宋侍郎額角的冷汗不斷落下,被轄製在原地等待顧紀棠射箭的他將眾人小聲議論紛紛聽在耳裏。
方才和他一同刁難顧紀棠的南晉官員們此時連看都不敢多看顧紀棠一眼,生怕顧紀棠手裏的箭衝他們來一發。
連齊衡弈都是言笑晏晏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要指望這位皇子替他們出頭?還不如直接祈禱顧紀棠發善心放過他們比較好。
南晉的人是指望不上了,北燕這邊呢?
第一個映入宋侍郎眼中的是高大的陸淵。可一想到陸淵遣人送弓箭的舉動,立時明白了,這位壓根就是顧紀棠一夥的。
那還有誰?
陸淵旁邊溫文爾雅的魏巍又進入了宋侍郎的視線。
察覺到宋侍郎求救的視線,魏巍微微一笑,笑意卻不達眼底。
“宋大人,顧侯爺的箭術得老侯爺真傳,百步穿楊不在話下,你盡可放心。”
神特麽得老侯爺真傳!
南晉官員聽見這話臉都綠了。都說這廝是遺腹子了,顧晏之變成鬼授他真傳麽?!魏世子你安慰人能不能走點心?!
與南晉官員如喪考批的神色不同,北燕的官員卻是一臉吃瓜的興奮。
小侯爺狠狠打臉南晉可不就是給北燕長臉?尤其是鄭知義和魏笙,這會恨不得拉著手裏的南晉官員直接懟到顧紀棠箭上去,
讓你辱我小侯爺,該!
宋大人看了一圈,終於發現了十分沒有存在感的三皇子。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祈求道。
“三皇子,您是此次互市的北燕正使,若是互市不順,您定會受皇上斥責啊……”
顧紀棠彎弓撐到現在,就等著這貨跟三皇子求饒呢。誰知眼前這貨不但眼神不好,智商似乎也不太好的樣子。
明明你求人救你,卻還夾槍帶棒的帶一層威脅。
果然,宋侍郎的話讓三皇子眼中染上一層幽暗,他最是見不得旁人威脅了。
一個有眼無珠的禮部侍郎而已,真以為自己是碟菜了!膽敢威脅他?
不過,因為對象是顧紀棠,三皇子卻願意做這個和事佬,領個順水人情。
“顧侯爺,宋大人雖冒犯於你,不過不知者不罪,你也莫要太過斤斤計較了,這裏好歹是我北燕境內,東道主的氣量還是應該有的。”
聽了三皇子的話,顧紀棠不怒反笑,這廝也就這樣了。
她顧紀棠再不濟,也是堂堂北燕的一品侯。兩國外交之場合。哪怕是出現北燕的一個乞丐,也是北燕的臉麵。
昔日晏子使楚所說橘生淮南淮北之言便是為了維護齊國尊嚴。這麽淺顯的道理,三皇子不懂麽?
不,他太懂了,勸顧紀棠退一步,正是他權衡之後最能皆大歡喜的結果。
可他考慮到了各方勢力,考慮到了互市成敗的得失,唯獨沒有考慮一樣,那就是眼下的場麵又何嚐不是兩國博弈?
或許這姓宋的侍郎一開始隻是想羞辱齊衡弈,但這份羞辱同時也針對了顧紀棠。
當身份被叫破的那一瞬,顧紀棠不僅僅是顧紀棠,她還是北燕的虞昌侯。
今日之事顧紀棠若輕輕放過,虞昌侯府才是真的垮了!
屆時別說金吾衛的其他弟兄,就是鄭知義和魏笙,也會看不起顧紀棠。
“三皇子……”
顧紀棠開口了,手中的弓箭既不放下也不射出,仍穩穩對準那姓宋官員。慢慢地有人覺出不對來。
那黃楊木大弓看著著實不輕,弓弦泛著寒光,一看就是好家夥,這少年從方才一直蓄勢不發,他那小胳膊是怎麽堅持到現在的?
不但手中的弓箭穩,顧紀棠的聲音也很穩。
不知為何,聽顧紀棠突然點到自己,三皇子心頭驀地一跳,有種不安的感覺擴散開來。不等他細想,顧紀棠的聲音傳來。
“三皇子仁慈,不忍看宋大人受驚嚇,可臣混跡軍中,是一個大老粗,體諒不到這一層。”
“臣隻知道,臣的祖父當年踏破南晉邊城時便是一支羽箭了結了南晉守將於孟傑的性命!”
“若是祖父仍舊在世,看到我今日被人折辱卻狀如鵪鶉連屁也不敢放一個,恐怕會親自清理門戶!”
顧紀棠的話殺傷力不可謂不大。
於孟傑在南晉也是不出世的名將,卻在當年的邊城之戰中,被顧晏之一箭射於馬下。
將星隕落,邊城大敗。南晉這才蟄伏一隅。可以說這場仗是所有南晉人的痛。
此時顧紀棠挽弓佇立於此,雖不及當年顧晏之萬分之一的雄姿,卻也讓人心生寒意。
顧家,沒有敗……
南晉的官員完全沒想到眼前這麽個相貌昳麗的少年竟然是個侯爺!
顧紀棠沒有任何被人識破身份的尷尬,也沒有一丁點身為北燕侯爺應有的大度。
手裏的弓箭對準了姓宋的南晉官員。殷紅的嘴唇彎了彎。
“放上去。”
放什麽上去?什麽意思?
宋侍郎一臉懵逼的時候,陸通幫他解答了疑惑。
一隻拳頭大小的蘋果被陸通安放在他的頭頂。
這是要用箭射自己頭頂的蘋果?
意識到顧紀棠要幹什麽,這個宋侍郎立時什麽旖旎的心思都沒了。可麵對身份驟然大變的顧紀棠,他還是一時轉不過彎來。
“你要幹什麽?我乃南晉使臣,不管你是什麽身份,若是傷了我,北燕皇帝怪罪下來你可擔不起。”
顧紀棠嗤笑一聲,混不將此人的“威脅”放在心上。
“小小一個禮部侍郎,侮辱我堂堂北燕虞昌侯,你猜我北燕聖上對哪個人憤怒一些?”
這時越來越多的人經由提醒,記起眼前這個挽弓少年的真正身份。
姓顧,十幾歲的少年,虞昌侯……是那個遺腹子。
雖然北燕與南晉是為兩國,但南晉的情報措施還是做的不錯的。
尤其當年震驚天下的豐陽一役,使得顧晏之戰死沙場。這對南晉人來說,可是值得記住的好日子。
隻是他們明明聽說那是個被養廢的紈絝,眼前這少年,無論從氣度還是心性上來說,可一點兒也不像養廢的樣子。隻那一手箭術,便已經要勝過許多宗族世家子了。
宋侍郎額角的冷汗不斷落下,被轄製在原地等待顧紀棠射箭的他將眾人小聲議論紛紛聽在耳裏。
方才和他一同刁難顧紀棠的南晉官員們此時連看都不敢多看顧紀棠一眼,生怕顧紀棠手裏的箭衝他們來一發。
連齊衡弈都是言笑晏晏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要指望這位皇子替他們出頭?還不如直接祈禱顧紀棠發善心放過他們比較好。
南晉的人是指望不上了,北燕這邊呢?
第一個映入宋侍郎眼中的是高大的陸淵。可一想到陸淵遣人送弓箭的舉動,立時明白了,這位壓根就是顧紀棠一夥的。
那還有誰?
陸淵旁邊溫文爾雅的魏巍又進入了宋侍郎的視線。
察覺到宋侍郎求救的視線,魏巍微微一笑,笑意卻不達眼底。
“宋大人,顧侯爺的箭術得老侯爺真傳,百步穿楊不在話下,你盡可放心。”
神特麽得老侯爺真傳!
南晉官員聽見這話臉都綠了。都說這廝是遺腹子了,顧晏之變成鬼授他真傳麽?!魏世子你安慰人能不能走點心?!
與南晉官員如喪考批的神色不同,北燕的官員卻是一臉吃瓜的興奮。
小侯爺狠狠打臉南晉可不就是給北燕長臉?尤其是鄭知義和魏笙,這會恨不得拉著手裏的南晉官員直接懟到顧紀棠箭上去,
讓你辱我小侯爺,該!
宋大人看了一圈,終於發現了十分沒有存在感的三皇子。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祈求道。
“三皇子,您是此次互市的北燕正使,若是互市不順,您定會受皇上斥責啊……”
顧紀棠彎弓撐到現在,就等著這貨跟三皇子求饒呢。誰知眼前這貨不但眼神不好,智商似乎也不太好的樣子。
明明你求人救你,卻還夾槍帶棒的帶一層威脅。
果然,宋侍郎的話讓三皇子眼中染上一層幽暗,他最是見不得旁人威脅了。
一個有眼無珠的禮部侍郎而已,真以為自己是碟菜了!膽敢威脅他?
不過,因為對象是顧紀棠,三皇子卻願意做這個和事佬,領個順水人情。
“顧侯爺,宋大人雖冒犯於你,不過不知者不罪,你也莫要太過斤斤計較了,這裏好歹是我北燕境內,東道主的氣量還是應該有的。”
聽了三皇子的話,顧紀棠不怒反笑,這廝也就這樣了。
她顧紀棠再不濟,也是堂堂北燕的一品侯。兩國外交之場合。哪怕是出現北燕的一個乞丐,也是北燕的臉麵。
昔日晏子使楚所說橘生淮南淮北之言便是為了維護齊國尊嚴。這麽淺顯的道理,三皇子不懂麽?
不,他太懂了,勸顧紀棠退一步,正是他權衡之後最能皆大歡喜的結果。
可他考慮到了各方勢力,考慮到了互市成敗的得失,唯獨沒有考慮一樣,那就是眼下的場麵又何嚐不是兩國博弈?
或許這姓宋的侍郎一開始隻是想羞辱齊衡弈,但這份羞辱同時也針對了顧紀棠。
當身份被叫破的那一瞬,顧紀棠不僅僅是顧紀棠,她還是北燕的虞昌侯。
今日之事顧紀棠若輕輕放過,虞昌侯府才是真的垮了!
屆時別說金吾衛的其他弟兄,就是鄭知義和魏笙,也會看不起顧紀棠。
“三皇子……”
顧紀棠開口了,手中的弓箭既不放下也不射出,仍穩穩對準那姓宋官員。慢慢地有人覺出不對來。
那黃楊木大弓看著著實不輕,弓弦泛著寒光,一看就是好家夥,這少年從方才一直蓄勢不發,他那小胳膊是怎麽堅持到現在的?
不但手中的弓箭穩,顧紀棠的聲音也很穩。
不知為何,聽顧紀棠突然點到自己,三皇子心頭驀地一跳,有種不安的感覺擴散開來。不等他細想,顧紀棠的聲音傳來。
“三皇子仁慈,不忍看宋大人受驚嚇,可臣混跡軍中,是一個大老粗,體諒不到這一層。”
“臣隻知道,臣的祖父當年踏破南晉邊城時便是一支羽箭了結了南晉守將於孟傑的性命!”
“若是祖父仍舊在世,看到我今日被人折辱卻狀如鵪鶉連屁也不敢放一個,恐怕會親自清理門戶!”
顧紀棠的話殺傷力不可謂不大。
於孟傑在南晉也是不出世的名將,卻在當年的邊城之戰中,被顧晏之一箭射於馬下。
將星隕落,邊城大敗。南晉這才蟄伏一隅。可以說這場仗是所有南晉人的痛。
此時顧紀棠挽弓佇立於此,雖不及當年顧晏之萬分之一的雄姿,卻也讓人心生寒意。
顧家,沒有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