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說去,本想秀一把高科技的穿越眾,極為鬱悶地發現,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這句話絕對是真理。
煮尿得硝,還有比這更笨的辦法嗎?難不成這也能領先燕朝?
帶著疑惑,孟慶祥試探性地請教邵專家,你們這邊能不能搞出一套操作手冊來,最好是燕朝話版本的,我讓廣州辦散發出去。
雖然咱們這兒沒有十幾萬人,可是廣州有啊,隻要有人拿到這份“秘笈”,是不是就能給咱們批發火硝啦?
麵對孟慶祥的問詢,邵宏銘興奮地點點頭,表示咱們的手冊肯定要比燕朝人的經驗強的多,尤其是精細化、規範化方麵,相當於手把手幫他們建一個製硝工坊。
相關的文檔已經開始撰寫,工業部這邊也是這麽想的。
考慮到燕朝的火藥製備有些粗糙,還是引進火硝,由咱們親手調配,質量更加牢靠。
隻要把這條產業鏈理順了,軍事部的火藥需求,還是能夠解決的。
從目前狀況來看,靠刷高科技,實現自給自足,基本沒有可能。
......
討論到後麵,梁繼盛很是無奈地指了指那邊的煉焦設施,想要發問,自己先笑了起來。
有了合成氨這個前車之鑒,大家都怕被再次打擊。
邵宏銘笑著想要迴應,卻被林誌剛按住,表示先由他簡略做些介紹。
首先,煉焦是高汙染行業,這套煉焦副產氨氣(硝酸)的設施之所以放在羅村,也是無奈之舉,從眼下情況來看,顯然不合時宜。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旦開啟大規模煉焦,榆林港肯定會被汙染,此時碧藍的海麵,很快就會變成灰黑狀態。
從減少汙染的角度來看,煉焦最好放到藤橋這邊去,至於現在這套設備,初期隻能用作製備氨氣的實驗設施,至於最終能產出多少硝酸,現在還無法估測。
另外,即便是有硝酸產出,由於缺乏“鉀”這種材料,隻能用草木灰過渡,最終生成的硝酸鉀,產量也不會太高。
這邊的煉焦實驗,再加上田獨那邊的采礦、煉鐵,榆林港內的汙染肯定會日漸加重,吃水的問題可以通過過濾技術,加上上遊取水解決,隻是湳西農莊那邊的良田,怕是很難幸免。
聽林誌剛囉嗦這麽一大堆,符思南苦笑著表示,我們農業部肯定是要滾蛋的,關鍵是你們要加油幹,爭取早日把榆林港打造成一座鋼鐵城市。
到那時候,咱們就算真的安全了。
關於湳西農莊的最終去留,符思南顯然已經認命了。
說到這裏,孟慶祥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既然避免不了汙染,為啥不幹脆破罐子破摔,把那套設施充分利用起來。
林誌剛笑著表示,主要原因還是條件不具備,要不咱們去現場看看,讓邵工對著設備講解,或許更加直觀一些。
建議歸建議,梁繼盛擺了擺手,說是不用看了,反正聽也聽不懂,你就通俗地講一講,我們保證不會瞎質疑。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這套煉焦設備,肯定不會再廢了吧?
麵對調研中的各種難題,除了感慨之外,梁繼盛的心裏,也開始有些打鼓了。
都知道工業難,沒想到會難到這種程度,行和不行之間,竟然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
搞科技,真是來不得半點虛的。
梁繼盛沒動,林誌剛也沒有強求,隻能斟酌言辭,試探著迴應起來。
首先,煉焦副產氨氣這件事肯定能幹,而且要比合成氨容易的多,現有的這套設備肯定不會廢棄掉。
當然啦,北邊的那套合成氨設施也不會廢棄,等到時機成熟,還是會重新啟用的。
其次,從原理上來看,煉焦煤氣中的氨含量極低,也就不到百分之一的樣子,再經過一係列流程折騰,最後得到的濃氨水並不多,再和硫酸反應,倒是能得到一些硫酸銨化肥,對農業部有些用處,但因為產量問題,並不能展開大規模應用。
因此,工業部初期實驗,還是奔著硝酸去的。
大家應該明白,氨氣是氨氣,硝酸是硝酸,咱們要製備火藥,就得先把氨氣變成硝酸。
具體過程我就不講了,主要是一個高溫催化氧化的過程,最關鍵的設備叫鉑銠合金網,主要起到催化作用。
鉑銠合金這玩意兒,咱們現在、將來都搞不定,隻能用從華興大陸帶過來的現貨。
好在這東西比較耐用,化學性質也比較穩定,完全可以長期、反複利用,算是好消息之一。
有了硝酸還不行,因為咱們需要的最終產品是硝酸鉀。
“鉀”這個東西從哪兒來,就是我剛才說的草木灰。
問題是草木灰中鉀含量實在太低,一般來說,也就百分之五左右吧。
咱們好不容易弄到點硝酸,然後和草木灰這種破爛融合,再生成一點點硝酸鉀,實在是有些不劃算。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套煉焦副產氨氣生產線,其中那些高高大大的水洗塔、蒸氨塔等設施、設備,可都是用最高質量的不鏽鋼製成的,就憑咱們現在的煉鋼水平,肯定是搞不定的。
至於多會兒能搞定?搞定到什麽程度?隻能邊走邊看,反正時間短不了。
這種設備開一次、關一次,其中損耗,實在是有點大,我們還是有些舍不得。
當然啦,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咱們該用就用,哪怕是和草木灰混合製備,其效果也比煮尿製硝強得多。
最後,我和老邵商量過,準備等找到鉀鹽礦之後,再正式啟用這套生產線,爭取發揮出最大效用。
關於鉀鹽礦的情況,是不是就不用在這裏展開說啦?
林誌剛用一個疑問句,結束了整個講解過程,隨即把眾人逗得哈哈大笑。
孟慶祥直接告訴林誌剛,講到這個程度正好,大概能聽懂一半多,如果你再加料,我們可就徹底懵圈了。
梁繼盛則大笑著表示,隻要能用就行,多會兒用?怎麽用?你們工業部說了算,隻要別推到數十年後,咱們都嗝屁了,那就算成功。
另外,該補習的知識,你們還是要弄點簡單的小冊子,給大家上上課,否則就這麽蒙頭調研,效果實在不好。
爭取下次來調研的時候,你們不用這麽費勁地給大家上課。
說到後邊,梁繼盛決定轉換話題,讓邵宏銘說說化工產業的相關規劃。
你們整天往藤橋那邊跑,應該是有些不錯的想法吧?
煮尿得硝,還有比這更笨的辦法嗎?難不成這也能領先燕朝?
帶著疑惑,孟慶祥試探性地請教邵專家,你們這邊能不能搞出一套操作手冊來,最好是燕朝話版本的,我讓廣州辦散發出去。
雖然咱們這兒沒有十幾萬人,可是廣州有啊,隻要有人拿到這份“秘笈”,是不是就能給咱們批發火硝啦?
麵對孟慶祥的問詢,邵宏銘興奮地點點頭,表示咱們的手冊肯定要比燕朝人的經驗強的多,尤其是精細化、規範化方麵,相當於手把手幫他們建一個製硝工坊。
相關的文檔已經開始撰寫,工業部這邊也是這麽想的。
考慮到燕朝的火藥製備有些粗糙,還是引進火硝,由咱們親手調配,質量更加牢靠。
隻要把這條產業鏈理順了,軍事部的火藥需求,還是能夠解決的。
從目前狀況來看,靠刷高科技,實現自給自足,基本沒有可能。
......
討論到後麵,梁繼盛很是無奈地指了指那邊的煉焦設施,想要發問,自己先笑了起來。
有了合成氨這個前車之鑒,大家都怕被再次打擊。
邵宏銘笑著想要迴應,卻被林誌剛按住,表示先由他簡略做些介紹。
首先,煉焦是高汙染行業,這套煉焦副產氨氣(硝酸)的設施之所以放在羅村,也是無奈之舉,從眼下情況來看,顯然不合時宜。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旦開啟大規模煉焦,榆林港肯定會被汙染,此時碧藍的海麵,很快就會變成灰黑狀態。
從減少汙染的角度來看,煉焦最好放到藤橋這邊去,至於現在這套設備,初期隻能用作製備氨氣的實驗設施,至於最終能產出多少硝酸,現在還無法估測。
另外,即便是有硝酸產出,由於缺乏“鉀”這種材料,隻能用草木灰過渡,最終生成的硝酸鉀,產量也不會太高。
這邊的煉焦實驗,再加上田獨那邊的采礦、煉鐵,榆林港內的汙染肯定會日漸加重,吃水的問題可以通過過濾技術,加上上遊取水解決,隻是湳西農莊那邊的良田,怕是很難幸免。
聽林誌剛囉嗦這麽一大堆,符思南苦笑著表示,我們農業部肯定是要滾蛋的,關鍵是你們要加油幹,爭取早日把榆林港打造成一座鋼鐵城市。
到那時候,咱們就算真的安全了。
關於湳西農莊的最終去留,符思南顯然已經認命了。
說到這裏,孟慶祥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既然避免不了汙染,為啥不幹脆破罐子破摔,把那套設施充分利用起來。
林誌剛笑著表示,主要原因還是條件不具備,要不咱們去現場看看,讓邵工對著設備講解,或許更加直觀一些。
建議歸建議,梁繼盛擺了擺手,說是不用看了,反正聽也聽不懂,你就通俗地講一講,我們保證不會瞎質疑。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這套煉焦設備,肯定不會再廢了吧?
麵對調研中的各種難題,除了感慨之外,梁繼盛的心裏,也開始有些打鼓了。
都知道工業難,沒想到會難到這種程度,行和不行之間,竟然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
搞科技,真是來不得半點虛的。
梁繼盛沒動,林誌剛也沒有強求,隻能斟酌言辭,試探著迴應起來。
首先,煉焦副產氨氣這件事肯定能幹,而且要比合成氨容易的多,現有的這套設備肯定不會廢棄掉。
當然啦,北邊的那套合成氨設施也不會廢棄,等到時機成熟,還是會重新啟用的。
其次,從原理上來看,煉焦煤氣中的氨含量極低,也就不到百分之一的樣子,再經過一係列流程折騰,最後得到的濃氨水並不多,再和硫酸反應,倒是能得到一些硫酸銨化肥,對農業部有些用處,但因為產量問題,並不能展開大規模應用。
因此,工業部初期實驗,還是奔著硝酸去的。
大家應該明白,氨氣是氨氣,硝酸是硝酸,咱們要製備火藥,就得先把氨氣變成硝酸。
具體過程我就不講了,主要是一個高溫催化氧化的過程,最關鍵的設備叫鉑銠合金網,主要起到催化作用。
鉑銠合金這玩意兒,咱們現在、將來都搞不定,隻能用從華興大陸帶過來的現貨。
好在這東西比較耐用,化學性質也比較穩定,完全可以長期、反複利用,算是好消息之一。
有了硝酸還不行,因為咱們需要的最終產品是硝酸鉀。
“鉀”這個東西從哪兒來,就是我剛才說的草木灰。
問題是草木灰中鉀含量實在太低,一般來說,也就百分之五左右吧。
咱們好不容易弄到點硝酸,然後和草木灰這種破爛融合,再生成一點點硝酸鉀,實在是有些不劃算。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套煉焦副產氨氣生產線,其中那些高高大大的水洗塔、蒸氨塔等設施、設備,可都是用最高質量的不鏽鋼製成的,就憑咱們現在的煉鋼水平,肯定是搞不定的。
至於多會兒能搞定?搞定到什麽程度?隻能邊走邊看,反正時間短不了。
這種設備開一次、關一次,其中損耗,實在是有點大,我們還是有些舍不得。
當然啦,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咱們該用就用,哪怕是和草木灰混合製備,其效果也比煮尿製硝強得多。
最後,我和老邵商量過,準備等找到鉀鹽礦之後,再正式啟用這套生產線,爭取發揮出最大效用。
關於鉀鹽礦的情況,是不是就不用在這裏展開說啦?
林誌剛用一個疑問句,結束了整個講解過程,隨即把眾人逗得哈哈大笑。
孟慶祥直接告訴林誌剛,講到這個程度正好,大概能聽懂一半多,如果你再加料,我們可就徹底懵圈了。
梁繼盛則大笑著表示,隻要能用就行,多會兒用?怎麽用?你們工業部說了算,隻要別推到數十年後,咱們都嗝屁了,那就算成功。
另外,該補習的知識,你們還是要弄點簡單的小冊子,給大家上上課,否則就這麽蒙頭調研,效果實在不好。
爭取下次來調研的時候,你們不用這麽費勁地給大家上課。
說到後邊,梁繼盛決定轉換話題,讓邵宏銘說說化工產業的相關規劃。
你們整天往藤橋那邊跑,應該是有些不錯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