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穀緩坡之上,人們來來往往,比之前幾日,顯得更加繁忙。


    周向輝返迴碼頭,立即把幾名海運部隊員,連同秦子亮、林金友一起,連夜開會安排工作,並將當前嚴峻形勢傳達下去,要求大家務必緊張起來,確保輪換工作順利進行。


    第二天一早,秦子亮等人仍舊如往常一般駕船外出,執行取水任務,周向輝、林金友則將數名中隊長叫過來,商議人員調整工作。


    待事情議定之後,周向輝來到水渠挖掘現場,查看工程進展情況。


    ......


    安錦碼頭緊靠白龍江入海口,南端有長陸伸入江中,與對麵的江心島一起,將河道驟然收緊,加上附近的沿岸山嶺,形成一道天然的避風屏障。


    再往北去,先是大片灘塗,然後才是一處平地,向江內突出,與北側長陸遙相唿應,將這處江口港灣環抱起來。


    整個港灣麵積不大,南北直線距離也就兩三裏地,其中大部分是灘塗地,僅有南側約千餘米的凹形江岸,能夠滿足船隻停靠要求,也就是當下安錦碼頭所在地,相關設施仍在完善之中。


    沿著河岸往北,穿過那片灘塗地,有一塊寬廣平地深入江中,再往北,同樣是大量的灘塗地塊。


    水渠的引水口,就選在這處平地岸邊。


    從地勢上來看,北高南低,順勢引水難度不大,也不需要提水設備加持。


    最大的困難,還是人手不足,哪怕是僅僅挖一條四五米寬,兩米多深的溝渠,對人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近兩百名務工人員,加上四連的百餘人,每日加班加點地勞作,這會兒也才挖出一百多米距離。


    好在一期僅到山穀坡地處,等到秋日時節,差不多就能完工。


    周向輝過來時,大批人馬聚集在岸邊,正在幾名工匠的指揮下,將之前預留的取水口挖開,任由江水湧入水渠。


    看著江水毫無阻滯地注入水渠,現場頓時歡騰一片,不管規模大小,至少之前製定的方案是可行的。


    ......


    周向輝選的這兩名中隊長還是十分靠譜的,其中一人已內定為礦區二中隊的中隊長,將隨同四連,前往礦區接手挖礦工作。


    當周向輝向手下中隊長、小隊長通報相關情況時,第一個緊張起來,便是那位剛剛才被任命的中隊長。


    盡管首長介紹的簡略,但隻要隨便動動腦子,便能想明白其中情由。


    礦區那邊打架,居然還死了人,接下來四個連隊大範圍輪換,二中隊直接解散,顯然不算常規動作,更談不上正常輪換了。


    新提上來的這位中隊長絲毫沒有新人讓著老人自覺,反而和兩位老上級爭論的極為激烈,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要接手的人員,可是礦區那邊的刺頭,若是沒幾個好手跟在身邊,非出大亂子不可。


    周向輝隻是站在一邊旁觀,並無任何插手之意,凡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瞎摻乎的結果,必是一地雞毛。


    爭吵有爭吵的好處,那就是事事都能聊的通透,大家各自取舍,才能達成平衡局麵,接下來開展工作時,就會做到有的放矢。


    這次事發異常,吵得更加激烈,最後連林金友亦加入進去,一邊協調,一邊作出承諾,那三位才略略收斂,拿出最終分割方案。


    新任的礦區二中隊中隊長帶著人離開,林金友則安排一排跟著一同前往,先去熟悉礦區情況,自己這邊,還需和周向輝細細商議一番,待一連趕來,才能撤離防區。


    ......


    趙通帶著三十幾名手下,垂頭喪氣地走上緩坡,心情壞到了極點。


    好不容易掙下的中隊長,就這麽被撤掉了,雖然仍給他保留了小隊長,但這麵子,是直接掉到地上了。


    輪換到碼頭修渠,手下大部分工人選擇乖乖等待整編,隻剩下這三十餘人,也不知是被礦區攆出來的,還是真心跟著自己走的,一個個沒精打采的樣子,離自己也是遠遠的,怎麽看都覺得憋氣。


    平日裏大家聚在一起,總說首長們沒架子,做事也是和和氣氣,有商有量的,怎麽處理起人來,手段會如此狠辣。


    死了人,賠些銀子,不是常規操作嘛?放到燕朝那邊,這還算是事?


    和趙通一同前往的水渠工地的,還有一連二排全體人員,作為先發隊伍,他們將會和四連辦理防區交換事宜,並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


    隨著此次輪換順利結束,安錦各處的氣氛頓時變的緊張起來,各種小道消息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變的越來越詭異。


    礦區那邊的人是瘋了嗎?打架就打架,怎麽還下死手?


    後勤支隊的竹棚裏,又有人在那裏嘮叨。


    二中隊直接解散重組,首長們出手可不軟,咱們最近得小心些,千萬別惹麻煩。


    真是見鬼了?市區出事,礦區也跟著出事,怕是這地方風水不好。


    別胡說,多注意點衛生,少搞那些爛事,誰都不會有事。


    哎,有事沒事,還得看神龍心情呀。


    又胡說,小心老子舉報你。


    就你嘴硬,有本事下迴腹瀉,別叫郎中給你看。


    就是,嘴硬可沒用,還是得命硬。


    吃人家的,喝人家的,還拿著人家的工錢,你們還疑神疑鬼地編排人家,良心都讓狗吃了嗎?


    見那人動了真怒,幾個悲觀的家夥瞬時閉嘴。


    算了,幹活去吧,瞎猜也解決不了問題。


    郭三嚷嚷了一句,率先走出竹棚。


    ......


    隻要晚上不下雨,人們總會走出長廊,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四處遊逛一番,也算是緩解一下白天的辛勞。


    若不是安錦實在荒涼,華興人可是天底下最好的雇主,管著吃喝,還給工分,是那種能換成銀子的數字,想想都覺得美氣。


    當然啦,大家簽的都是三年契約,想要拿到真金白銀,還是要等上很久的。


    至於將來能不能兌現,大部分人是不擔心的,反正都是過日子,這裏條件雖然艱苦些,卻不會忍饑挨餓。


    再說了,即便是拿到銀錢,待在這破地方,也沒地兒花呀。


    眼見著數月來的變化,大家都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華興人幹的是大事,才不會斤斤計較那幾兩銀子,存在團裏,可比放到身邊安全多了。


    若是真能建成市鎮,在這裏蓋屋成家,做一個光榮的歸義民,也是個不錯的選項。


    關於退出的選項,華興人說的很清楚,隻要幹夠半年,就可以拿著銀子返鄉,保證來去自由。


    隻是返程的船錢,就得自己付啦。


    想想那幫一臉賊像的船主,大家覺得還是老實幹夠三年更加牢靠,相比華興人,那幫家夥才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


    對於大部分工人來說,越傳越玄的流言,漸漸成了夜聊的談資,嘴上隨意說說,心裏卻未必當迴事,反正天塌下來,有首長們頂著呢。


    不是已經在修廟了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高路遠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高路遠月明並收藏華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