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廂房洗澡出來,徐靖正準備和巧妹聊些家常,卻聽到外邊有家人召喚,說是宴席已經備好,請徐公子前往入席。
宴席之上,話題還是圍繞華興展開,徐靖給周茂才、羅懷蔭敬酒,口中俱是感謝之詞,同時作出表態,華興人歸心似鐵,絕不會讓羅大人為難。
周茂才亦是順水推舟,表示招撫之事已定,華興人乃我漢族後裔,歸鄉定居,應當應分,我等參與進來,定會給華興一個滿意交代。
羅懷蔭言行頗為拘謹,虛禮應付之下,隻是靜坐旁觀。
喻邦泰最為暢意,一邊敬酒,一邊說起華興見聞,周、羅二人則是聽的津津有味,沒想到華興人會如此進取,剛剛擊潰海賊,便又馬不停蹄地外出開拓,效率之高,令人歎為觀止。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察言觀色之下,徐靖悄然提醒喻邦泰適可而止,喻邦泰卻渾不在意,將近日所見所聞,俱當作趣事,向周、羅二人賣弄開來。
周茂才聽的極為認真,甚至出言引導,將喻邦泰的情緒調動起來,讓其應說盡說,不對華興詳加了解,日後如何愉快互動。
無奈之下,徐靖隻能從旁解釋、補充,將一副商人麵孔展現出來,盡力周旋在周、喻二人之間。
夜色迷離,四人從餐廳走出,徐靖悄悄將一小袋珍珠塞入周茂才手中,喻邦泰則攬著羅懷蔭肩頭,讓他就此住下,也好時時交流溝通,盡快了解濠鏡商業規矩,以及如何掙錢的秘訣。
走出裕泰恆商鋪,周茂才興致盎然地與眾人揮手告別,轉過頭來,已是一臉肅然,自家大人急匆匆趕往肇慶,接下的,怕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啊。
......
濠鏡是廣東大陸南端的一座小島,整體形狀猶如蓮瓣,其北部有一條如蓮莖般的長陸與本土相連,形成此地特有的半島形態。
半島東側是珠江出海口,由此上溯可直達廣州,西側為西江出海口,上行可至肇慶府,無論是商業來往,還是軍事防衛,均屬官府治理要地。
域內山嶺層疊,可供人居的平地並不太多,在佛郎機人登陸之前,僅有靠近北部長陸一帶,才有村落聚居。
隨著商貿發展的日趨繁盛,半島山嶺之間,屋舍開始多了起來,發展到此時,已經人煙繁密之所。
從人員居住分布來看,碼頭附近基本以佛郎機人為主,其房屋結構亦和燕朝不同,磚石、土坯夾雜,大多為樓宇形態,中間亦有不少茅屋,顯示出佛郎機人之中,並非全都富有。
再往裏走,則有一處繁華市鎮,建於山嶺穀地之中,大多數都是前店後屋的模式,大則三五進有之,小則一鋪一院,一排排分布開來,形成數道街巷,比之燕朝內陸城市,整體布局更為雜亂,顯然是多年積累而成,並非官府規劃之功。
市鎮的主要居民,則是以燕朝人為主,其服務對象,自然是包括佛郎機人在內的眾多貿易商人。
再往東,往北,亦有村落居於山嶺之間,經營著各種手工作坊,其間有道路直通北部大陸。
......
傍晚時分,郭斌帶著數名手下走出碼頭,眼望四處,濠鏡街頭仍舊人來人往,一派熱鬧景象。
人們在市鎮、碼頭之間來迴穿梭,或忙於交易,或張羅家事,人群往來,忙碌不休。
最令眾人尷尬的是,街上有白人、有黑人,有長發披肩的,有短發卷毛的,當然也有發髻紮在頭巾上,或是藏入冠帽之中的燕朝人,但像他們這種短發的燕朝人,卻是絕無僅有,不時引來數道狐疑目光。
本著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之心態,郭斌自信地走在前麵,數名隨從則拉開距離,一邊跟隨向前,一邊警惕地觀察周圍動靜,每個人腰際,都有佩刀懸掛。
來到市鎮街上,郭斌等人在小廣場上停留片刻,便再次向前行去,來到一處巷子口,僅留一人守候,其他人向巷中走去,很快便進入一座茶樓。
與此同時,吳玉河亦帶著數人,遠遠綴在郭斌等人後麵,見其轉入巷中,立馬加快腳步,迅速跟了上去,然後在留守之人的帶領下,來到茶樓包房。
包房之內,已有一妖豔女子陪郭斌就坐,見吳玉河進來,連忙起身問候,笑顏展開,別有一番風情。
待吳玉河坐定之後,郭斌才出言介紹。
女子夫家姓梅,早年守寡,因經營茶樓,常常出麵逢迎,便得了一個媚娘的稱號,於街巷之中,多有豔名。
作為林辛佬團隊的主要成員,劉方一方麵承擔著銷贓的職責,另一方麵,也要不時給船隊找些活幹,光靠海上搶劫,是遠不夠養活數千大小海盜的。
每次到濠鏡談生意,劉方都喜歡在這處茶樓駐留,當然啦,作為好友之一,郭斌對這裏亦是十分熟悉。
時間久了,媚娘就成了劉方團夥在濠鏡的暗線。
和郭斌一起進入濠鏡街麵,吳玉河並沒有特別的任務,隻是為了熟悉環境,倒是郭斌熱情有加,表示自己首次代表華興辦事,身邊總得有個見證人,省得將來生出誤會。
華興人做事的規矩,和燕朝這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
談話主要在郭斌和媚娘之間展開,吳玉河安坐一旁喝茶,算是跟著長長見識,加上有美人在身邊陪伴,更多了幾分情調。
媚娘一邊給二人添茶,一邊說起四海堂的情況。
四海堂是劉方在濠鏡開的一間商鋪,平時雇人經營,主要出售些日用雜貨,並不起眼。
當時開這間鋪子,主要是給部分傷殘兄弟們找個活計,順便養些家小,說白了,這也是劉方收攏人心的高明手段。
鋪子不大,樓下賣貨,樓上算賬,後邊是一處小院,三麵蓋房,住人、囤貨、用餐俱在一起,擠一擠,也夠十數人同時居住。
劉方的策略也很簡單,兄弟們傷殘登岸,先在這裏落腳,多少掙些路費,之後返鄉也好,到它處謀生也好,各憑自願,反正待上一段時間,有新人過來,老人就得滾蛋。
唯一雷打不動的,就是劉方在濠鏡的聯絡人苗魁,曾經也是一方海盜首領。
當年在海上爭鬥,苗魁讓人打傷小腿,成了瘸子,後來又在海上混了一段時間,實在無法生存,便卷了些銀錢,跑到濠鏡謀生,一幹就是十數年,僅能混個溫飽。
劉方來濠鏡謀事,曾與人發生紛爭,得苗魁舍命相救,至此相交莫逆。
成立四海堂,便是苗魁的主意,一是給自己找個體麵的活計,畢竟年齡大了,無法再從事體力勞動,更別提打打殺殺了,二是有感於自身際遇,想給劉方謀個退路,順便照應照應海上的兄弟們。
光棍一條的苗瘸子,覺得劉方靈活機變,又重情重義,將來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劉方則認為苗魁純屬命運不濟,本是海上猛將,豪氣幹雲,如今卻流落濠鏡街頭,為人驅使。
人員隨來隨走,便是四海堂大掌櫃苗魁定下的規矩。
宴席之上,話題還是圍繞華興展開,徐靖給周茂才、羅懷蔭敬酒,口中俱是感謝之詞,同時作出表態,華興人歸心似鐵,絕不會讓羅大人為難。
周茂才亦是順水推舟,表示招撫之事已定,華興人乃我漢族後裔,歸鄉定居,應當應分,我等參與進來,定會給華興一個滿意交代。
羅懷蔭言行頗為拘謹,虛禮應付之下,隻是靜坐旁觀。
喻邦泰最為暢意,一邊敬酒,一邊說起華興見聞,周、羅二人則是聽的津津有味,沒想到華興人會如此進取,剛剛擊潰海賊,便又馬不停蹄地外出開拓,效率之高,令人歎為觀止。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察言觀色之下,徐靖悄然提醒喻邦泰適可而止,喻邦泰卻渾不在意,將近日所見所聞,俱當作趣事,向周、羅二人賣弄開來。
周茂才聽的極為認真,甚至出言引導,將喻邦泰的情緒調動起來,讓其應說盡說,不對華興詳加了解,日後如何愉快互動。
無奈之下,徐靖隻能從旁解釋、補充,將一副商人麵孔展現出來,盡力周旋在周、喻二人之間。
夜色迷離,四人從餐廳走出,徐靖悄悄將一小袋珍珠塞入周茂才手中,喻邦泰則攬著羅懷蔭肩頭,讓他就此住下,也好時時交流溝通,盡快了解濠鏡商業規矩,以及如何掙錢的秘訣。
走出裕泰恆商鋪,周茂才興致盎然地與眾人揮手告別,轉過頭來,已是一臉肅然,自家大人急匆匆趕往肇慶,接下的,怕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啊。
......
濠鏡是廣東大陸南端的一座小島,整體形狀猶如蓮瓣,其北部有一條如蓮莖般的長陸與本土相連,形成此地特有的半島形態。
半島東側是珠江出海口,由此上溯可直達廣州,西側為西江出海口,上行可至肇慶府,無論是商業來往,還是軍事防衛,均屬官府治理要地。
域內山嶺層疊,可供人居的平地並不太多,在佛郎機人登陸之前,僅有靠近北部長陸一帶,才有村落聚居。
隨著商貿發展的日趨繁盛,半島山嶺之間,屋舍開始多了起來,發展到此時,已經人煙繁密之所。
從人員居住分布來看,碼頭附近基本以佛郎機人為主,其房屋結構亦和燕朝不同,磚石、土坯夾雜,大多為樓宇形態,中間亦有不少茅屋,顯示出佛郎機人之中,並非全都富有。
再往裏走,則有一處繁華市鎮,建於山嶺穀地之中,大多數都是前店後屋的模式,大則三五進有之,小則一鋪一院,一排排分布開來,形成數道街巷,比之燕朝內陸城市,整體布局更為雜亂,顯然是多年積累而成,並非官府規劃之功。
市鎮的主要居民,則是以燕朝人為主,其服務對象,自然是包括佛郎機人在內的眾多貿易商人。
再往東,往北,亦有村落居於山嶺之間,經營著各種手工作坊,其間有道路直通北部大陸。
......
傍晚時分,郭斌帶著數名手下走出碼頭,眼望四處,濠鏡街頭仍舊人來人往,一派熱鬧景象。
人們在市鎮、碼頭之間來迴穿梭,或忙於交易,或張羅家事,人群往來,忙碌不休。
最令眾人尷尬的是,街上有白人、有黑人,有長發披肩的,有短發卷毛的,當然也有發髻紮在頭巾上,或是藏入冠帽之中的燕朝人,但像他們這種短發的燕朝人,卻是絕無僅有,不時引來數道狐疑目光。
本著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之心態,郭斌自信地走在前麵,數名隨從則拉開距離,一邊跟隨向前,一邊警惕地觀察周圍動靜,每個人腰際,都有佩刀懸掛。
來到市鎮街上,郭斌等人在小廣場上停留片刻,便再次向前行去,來到一處巷子口,僅留一人守候,其他人向巷中走去,很快便進入一座茶樓。
與此同時,吳玉河亦帶著數人,遠遠綴在郭斌等人後麵,見其轉入巷中,立馬加快腳步,迅速跟了上去,然後在留守之人的帶領下,來到茶樓包房。
包房之內,已有一妖豔女子陪郭斌就坐,見吳玉河進來,連忙起身問候,笑顏展開,別有一番風情。
待吳玉河坐定之後,郭斌才出言介紹。
女子夫家姓梅,早年守寡,因經營茶樓,常常出麵逢迎,便得了一個媚娘的稱號,於街巷之中,多有豔名。
作為林辛佬團隊的主要成員,劉方一方麵承擔著銷贓的職責,另一方麵,也要不時給船隊找些活幹,光靠海上搶劫,是遠不夠養活數千大小海盜的。
每次到濠鏡談生意,劉方都喜歡在這處茶樓駐留,當然啦,作為好友之一,郭斌對這裏亦是十分熟悉。
時間久了,媚娘就成了劉方團夥在濠鏡的暗線。
和郭斌一起進入濠鏡街麵,吳玉河並沒有特別的任務,隻是為了熟悉環境,倒是郭斌熱情有加,表示自己首次代表華興辦事,身邊總得有個見證人,省得將來生出誤會。
華興人做事的規矩,和燕朝這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
談話主要在郭斌和媚娘之間展開,吳玉河安坐一旁喝茶,算是跟著長長見識,加上有美人在身邊陪伴,更多了幾分情調。
媚娘一邊給二人添茶,一邊說起四海堂的情況。
四海堂是劉方在濠鏡開的一間商鋪,平時雇人經營,主要出售些日用雜貨,並不起眼。
當時開這間鋪子,主要是給部分傷殘兄弟們找個活計,順便養些家小,說白了,這也是劉方收攏人心的高明手段。
鋪子不大,樓下賣貨,樓上算賬,後邊是一處小院,三麵蓋房,住人、囤貨、用餐俱在一起,擠一擠,也夠十數人同時居住。
劉方的策略也很簡單,兄弟們傷殘登岸,先在這裏落腳,多少掙些路費,之後返鄉也好,到它處謀生也好,各憑自願,反正待上一段時間,有新人過來,老人就得滾蛋。
唯一雷打不動的,就是劉方在濠鏡的聯絡人苗魁,曾經也是一方海盜首領。
當年在海上爭鬥,苗魁讓人打傷小腿,成了瘸子,後來又在海上混了一段時間,實在無法生存,便卷了些銀錢,跑到濠鏡謀生,一幹就是十數年,僅能混個溫飽。
劉方來濠鏡謀事,曾與人發生紛爭,得苗魁舍命相救,至此相交莫逆。
成立四海堂,便是苗魁的主意,一是給自己找個體麵的活計,畢竟年齡大了,無法再從事體力勞動,更別提打打殺殺了,二是有感於自身際遇,想給劉方謀個退路,順便照應照應海上的兄弟們。
光棍一條的苗瘸子,覺得劉方靈活機變,又重情重義,將來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劉方則認為苗魁純屬命運不濟,本是海上猛將,豪氣幹雲,如今卻流落濠鏡街頭,為人驅使。
人員隨來隨走,便是四海堂大掌櫃苗魁定下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