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對加入華興,參與崖東管理產生濃厚興趣,丁鵬便知壞了,自己一得意,竟然說禿嚕嘴了。
將來的崖東治理,需要管理人才不假,但眼前這幫貨,顯然目的不純,若是再迴到欺壓百姓的老路上去,他們費盡心思搞的這些動作,算是白瞎了。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丁鵬此時隻能盡量往迴找補,說了不少華興人的規矩,反正大家和和美美地過日子,萬事都好商量,若是借機搞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可別怪華興手段狠辣,付家、楊家便是先例。
說到狠時,這幫富戶又猶豫起來,這樣的“官”當起來,似乎也沒啥滋味。
見大家轉移話題,丁鵬才長籲口氣,隨即說起經商、務工的好處來,在這方麵,華興人做事,可比州城那幫老爺規矩多了。
送走這幫富戶不久,附近村民又過來拜年。
眾人聊起家常,說的俱是些感謝的話,有人甚至拿著農具,說是先來拜個年,隨後便去地裏忙活,若是能早一日下種、早一日收獲,也能替華興老爺省些買糧的銀錢。
聽著眾人言語,丁鵬心中暗生感動,相比剛才那波心思複雜的富戶,這些人才是華興最應該團結的對象。
大家聚在一起,很快便聊到分地上來,推推搡搡之間,有一名中年漢子主動發言,詢問此事可有變故?其中章程若何?問話之間,臉上滿是期盼。
見有人問起,丁鵬表示分地乃是長久之策,絕不會更改,此時暫緩,也是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先把地種上,度過眼前難關,待生產恢複之後,便會重提分地。
另外,買地也需要一些時日,能和富戶們講理,華興人斷不會動粗。
一席話引的大家哈哈大笑,人群中居然有一人說起了怪話,表示該動粗時,也不能瞻前顧後,往年災荒時,富戶們可都是能動手,絕不吵吵。
關於分地的章程,丁鵬隻說還在製定之中,最主要的一條便是公平,依照人頭定下田畝,絕不能出現新的大戶地主,否則這永佃權必將流於形式。
一波一波人群過來問候、拜年,直接將丁鵬等人的早晚拖成了午飯,倒是這年節,過的簡單而又熱鬧。
一路行來,丁鵬漸漸發現,分地之舉深得民心,勢在必行,畢竟牛已經吹出去了,百姓也好,代表們也好,對其中好處看的分明,期盼之心極為強烈,哪能輕易改弦更張。
作為補充之策,丁鵬認為農莊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其與分地之策並無矛盾,若是善加利用,反而能起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
與丁鵬一路溝通交流,一路靜心思考的過程不同,侯利民的工作則要具體的多。
在付滿倉等數名種地能手的陪同下,侯利民很快便在六羅水沿岸尋到一處寬廣良田,大約在三百餘畝左右,作為農莊用地,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田畝規模,都較為適中。
農莊位置確定之後,侯利民等人便急急返迴莊園,開始著手選種工作,付滿倉則派人去通知付瑞,讓他招引附近村莊的種田能手前來集合,除了整地之外,育苗工作必須馬上開展起來。
有付滿倉幫著張羅,選種、育苗的工作很快便步入正軌,隻要管飯,有的是村民願意過來幹活。
村子裏,侯利民指揮著村民,將收迴來的稻茬斬成小段,平整地鋪在地上,然後再按比例撒上細肥土、糞尿等肥料,最後均勻潑水,待其堪堪溢滿之後,用泥土沿周邊密封,形成一處肥堆。
聽侯利民講起堆肥要領,一眾農戶麵露奇色,這華興人到底是何方神聖,怎麽連堆肥這等醃臢事,都能說出如此細致的道理來。
自此之後,這些自認行家裏手的農戶,便成了侯利民的第一批學生,每天迴到院子裏,都要認真傾聽老侯的總結發言,再和自己日常作為相對應,才發現自家以為的看門秘技,在華興人眼裏,僅是隨口說出的常識而已。
學識這種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真要深入人心,卻是最為管用技能,隨著侯利民的威信漸漸樹立,華興人無所不能的名聲便廣為傳揚開來。
跟著華興人,定能過上好日子,這樣的信念,慢慢開始在人群中傳播,並漸漸形成共識。
......
水寨之中,劉鑫坐在議事廳中,碗裏的飯才吞下一半,便見一名班長匆匆走進,說是外邊又有人過來鬧騰了,足足有二十幾個人,架勢大得很。
劉鑫看了看坐在對麵的邱樹傑,示意他去抵擋一下,讓自己把這口飯吃完。
邱樹傑坐著沒動彈,而是讓那名班長先把人圍起來,殺殺他們的威風,若是其囂張難製,那就是來硬的,總要讓他們嚐些苦頭。
邱樹傑話音剛落,旁邊的數名隊員也跟著附和起來,水寨周邊物資堆積如山,如果任由村民胡鬧,遲早非生出大亂子不可。
見這幫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劉鑫隻好放下碗,跟著那班長向外邊走去,邱樹傑怕出事,連忙緊跟過去。
在劉鑫看來,打壓是最後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使用,三連不在乎名聲,歸義堂可不行,把村民們惹急了,個個說華興的壞話,以後到哪兒招歸義民去?
......
從三亞村來到水寨這邊,劉鑫便沒再迴去,主動將這邊的一大攤子事承擔下來,讓邱樹傑可以放手護衛巨量物資。
要說事情的起因,還是劉鑫自己惹出來的。
水寨到三亞村的道路兩邊,物資堆積如山,大部分都是海盜搶劫所得,劉鑫、邱樹傑隻能盡力將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清理出來,悄悄運迴榆林港,像那些布匹、衣服、糧油、鐵器等日常物資,則組織青壯進行分類堆放,以便將來還給百姓。
他們這邊日日忙活,周邊百姓也沒閑著,有膽大之人積極加入青壯隊伍,然後在物資中細細甄別,居然找到自家物什,然後便找劉鑫理論,要求物歸原主。
劉鑫當時也沒想那麽多,簡單做過確認之後,便讓那人拿走了。
待到周邊村民紛紛前來尋找失物時,劉鑫才知捅了馬蜂窩了,隨即嚴令三連看管好物資,對於村民尋訪,一律不予接待。
凡事就怕起頭,你說不接待,人家村民可不吃這一套,每日都有人三三兩兩地跑過來,圍著物資四處踅摸,搞的劉鑫、邱樹傑不勝其煩。
好在村民感恩華興救濟,一般不會亂來,即便碰上幾個楞貨,三連也能應付,隻是天天來往解釋,幾乎快把劉鑫弄瘋了。
將來的崖東治理,需要管理人才不假,但眼前這幫貨,顯然目的不純,若是再迴到欺壓百姓的老路上去,他們費盡心思搞的這些動作,算是白瞎了。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丁鵬此時隻能盡量往迴找補,說了不少華興人的規矩,反正大家和和美美地過日子,萬事都好商量,若是借機搞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可別怪華興手段狠辣,付家、楊家便是先例。
說到狠時,這幫富戶又猶豫起來,這樣的“官”當起來,似乎也沒啥滋味。
見大家轉移話題,丁鵬才長籲口氣,隨即說起經商、務工的好處來,在這方麵,華興人做事,可比州城那幫老爺規矩多了。
送走這幫富戶不久,附近村民又過來拜年。
眾人聊起家常,說的俱是些感謝的話,有人甚至拿著農具,說是先來拜個年,隨後便去地裏忙活,若是能早一日下種、早一日收獲,也能替華興老爺省些買糧的銀錢。
聽著眾人言語,丁鵬心中暗生感動,相比剛才那波心思複雜的富戶,這些人才是華興最應該團結的對象。
大家聚在一起,很快便聊到分地上來,推推搡搡之間,有一名中年漢子主動發言,詢問此事可有變故?其中章程若何?問話之間,臉上滿是期盼。
見有人問起,丁鵬表示分地乃是長久之策,絕不會更改,此時暫緩,也是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先把地種上,度過眼前難關,待生產恢複之後,便會重提分地。
另外,買地也需要一些時日,能和富戶們講理,華興人斷不會動粗。
一席話引的大家哈哈大笑,人群中居然有一人說起了怪話,表示該動粗時,也不能瞻前顧後,往年災荒時,富戶們可都是能動手,絕不吵吵。
關於分地的章程,丁鵬隻說還在製定之中,最主要的一條便是公平,依照人頭定下田畝,絕不能出現新的大戶地主,否則這永佃權必將流於形式。
一波一波人群過來問候、拜年,直接將丁鵬等人的早晚拖成了午飯,倒是這年節,過的簡單而又熱鬧。
一路行來,丁鵬漸漸發現,分地之舉深得民心,勢在必行,畢竟牛已經吹出去了,百姓也好,代表們也好,對其中好處看的分明,期盼之心極為強烈,哪能輕易改弦更張。
作為補充之策,丁鵬認為農莊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其與分地之策並無矛盾,若是善加利用,反而能起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
與丁鵬一路溝通交流,一路靜心思考的過程不同,侯利民的工作則要具體的多。
在付滿倉等數名種地能手的陪同下,侯利民很快便在六羅水沿岸尋到一處寬廣良田,大約在三百餘畝左右,作為農莊用地,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田畝規模,都較為適中。
農莊位置確定之後,侯利民等人便急急返迴莊園,開始著手選種工作,付滿倉則派人去通知付瑞,讓他招引附近村莊的種田能手前來集合,除了整地之外,育苗工作必須馬上開展起來。
有付滿倉幫著張羅,選種、育苗的工作很快便步入正軌,隻要管飯,有的是村民願意過來幹活。
村子裏,侯利民指揮著村民,將收迴來的稻茬斬成小段,平整地鋪在地上,然後再按比例撒上細肥土、糞尿等肥料,最後均勻潑水,待其堪堪溢滿之後,用泥土沿周邊密封,形成一處肥堆。
聽侯利民講起堆肥要領,一眾農戶麵露奇色,這華興人到底是何方神聖,怎麽連堆肥這等醃臢事,都能說出如此細致的道理來。
自此之後,這些自認行家裏手的農戶,便成了侯利民的第一批學生,每天迴到院子裏,都要認真傾聽老侯的總結發言,再和自己日常作為相對應,才發現自家以為的看門秘技,在華興人眼裏,僅是隨口說出的常識而已。
學識這種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真要深入人心,卻是最為管用技能,隨著侯利民的威信漸漸樹立,華興人無所不能的名聲便廣為傳揚開來。
跟著華興人,定能過上好日子,這樣的信念,慢慢開始在人群中傳播,並漸漸形成共識。
......
水寨之中,劉鑫坐在議事廳中,碗裏的飯才吞下一半,便見一名班長匆匆走進,說是外邊又有人過來鬧騰了,足足有二十幾個人,架勢大得很。
劉鑫看了看坐在對麵的邱樹傑,示意他去抵擋一下,讓自己把這口飯吃完。
邱樹傑坐著沒動彈,而是讓那名班長先把人圍起來,殺殺他們的威風,若是其囂張難製,那就是來硬的,總要讓他們嚐些苦頭。
邱樹傑話音剛落,旁邊的數名隊員也跟著附和起來,水寨周邊物資堆積如山,如果任由村民胡鬧,遲早非生出大亂子不可。
見這幫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劉鑫隻好放下碗,跟著那班長向外邊走去,邱樹傑怕出事,連忙緊跟過去。
在劉鑫看來,打壓是最後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使用,三連不在乎名聲,歸義堂可不行,把村民們惹急了,個個說華興的壞話,以後到哪兒招歸義民去?
......
從三亞村來到水寨這邊,劉鑫便沒再迴去,主動將這邊的一大攤子事承擔下來,讓邱樹傑可以放手護衛巨量物資。
要說事情的起因,還是劉鑫自己惹出來的。
水寨到三亞村的道路兩邊,物資堆積如山,大部分都是海盜搶劫所得,劉鑫、邱樹傑隻能盡力將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清理出來,悄悄運迴榆林港,像那些布匹、衣服、糧油、鐵器等日常物資,則組織青壯進行分類堆放,以便將來還給百姓。
他們這邊日日忙活,周邊百姓也沒閑著,有膽大之人積極加入青壯隊伍,然後在物資中細細甄別,居然找到自家物什,然後便找劉鑫理論,要求物歸原主。
劉鑫當時也沒想那麽多,簡單做過確認之後,便讓那人拿走了。
待到周邊村民紛紛前來尋找失物時,劉鑫才知捅了馬蜂窩了,隨即嚴令三連看管好物資,對於村民尋訪,一律不予接待。
凡事就怕起頭,你說不接待,人家村民可不吃這一套,每日都有人三三兩兩地跑過來,圍著物資四處踅摸,搞的劉鑫、邱樹傑不勝其煩。
好在村民感恩華興救濟,一般不會亂來,即便碰上幾個楞貨,三連也能應付,隻是天天來往解釋,幾乎快把劉鑫弄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