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田鐵壯的說法,此爐的功用並非加熱鐵版一項,居然還有“煉鋼”的功能,具體到工藝流程方麵,雖然繁複,但卻能真真實實地弄出“鋼”來。
一席話下來,讓郭峰這個現代人都歎為觀止。
隨著田鐵壯的講解越來越深入,郭峰猛地一拍腦門,才想起曾經在教科書上看到的一個名詞,“生熟鐵灌鋼法”,不就是眼前這副場景嘛。
據田鐵壯介紹,廣東大爐冶鐵均在鐵礦場進行,其規模極為宏大,非此處小爐可比。
具體到生鐵品質,一些好的冶鐵場,有時還能煉出接近熟鐵質地的鐵料,隻是需要些運氣而已。
在拿到礦場送來的鐵料後,作坊這邊首先便是在這處冶鐵爐中進行二次加工,先是將生鐵經過多次加熱捶打後變成熟鐵,製成小塊的鐵板,然後在爐中鋪設粘土,將熟鐵板用鐵皮裹緊,放置在爐內粘土之上,接著將成型的生鐵板放在熟鐵板上邊,一同加熱。
此外,爐頂處用編製好的幹草帽蓋住,一是可以將爐內的溫度反射到生鐵板上,並保持爐溫,二是草帽透氣,可以保證一定量的空氣進入爐內,中和鐵板中的雜質。
最後,利用爐內生鐵較熟鐵更早融化的特性,讓生鐵板上融化的鐵水自然流到熟鐵板上,與熟鐵板融合到一起。
來迴往複多次,便可製成燕朝人眼中的“鋼”,其質地較之熟鐵更加堅硬,卻又能避免生鐵性脆易裂的短處。
整個過程雖然繁複,卻充分體現了燕朝匠師在工業發展上的聰明才智,讓郭峰一時感慨萬千。
古代之所以落後,或許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絕不能因此就認為工匠們不夠努力,腦子不夠聰明。
勞動人民雖然生活在底層,卻是推動科技進步最重要的力量,此時的郭峰,心中波瀾起伏,再生不出任何輕視之心。
田鐵壯生怕郭峰聽不明白,接著組織工匠們演練起來,整個過程比田鐵壯的描述更加直觀,再次讓郭峰讚歎不已。
這一次,郭峰將注意力轉移到鐵砧處,眼見那塊燒紅的鐵板被放置在鐵砧上,兩位鐵匠輪流揮舞大錘進行擊打,旁邊還站著數名少年,各自手拿一麵大扇子,向著燒紅的鐵板處扇風,直看得郭峰目瞪口呆。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別的不說,就這扇風的動作,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不就是給生鐵供氧嘛,鐵料的氧化降炭過程就在如此笨拙、搞笑的舉動下慢慢完成。
實際上,剛才的鐵爐用草帽蓋頂,利於空氣流通,也是這個道理。
作為專業人士,郭峰對“實踐出真知”這句話的含義,感受愈發深刻起來,人家燕朝人除了不懂理論,沒有現代化裝備之外,幹的每一件事均如此靠譜,讓他這個現代人都深感敬佩。
田鐵壯看著郭峰專注思考的表情,心中暗暗自得,更加賣力地介紹起來。
隨著溝通漸漸深入,郭峰的思路也活躍起來,拉著田鐵壯來到爐旁,言稱此種方法還有改進空間,其中熟鐵仍依之前方法置入爐內,但生鐵卻不必整體放入爐內,可取一長條生鐵板,用火鉗夾住,探入爐內,待生鐵板前半段燒紅融化時,由工人在爐外操作將鐵汁淋到熟鐵板上即可。
這樣操作起來,顯然更加簡便,而且還能有效控製生鐵融入量,減少捶打次數,效率必然更高。
田鐵壯聽的入神,隨即提出操作不便的問題,畢竟爐口太小,而且工人操作火鉗,就不能離爐口太近,根本無法觀察到爐內情況,如何能保證鐵汁會淋到熟鐵板上,更做不到精準控製。
郭峰笑著來到爐測,示意可在爐體側麵開一小孔,由一目力佳者實時觀測,通過口令指揮爐前工人操作,無非是上下左右而已,加以分寸拿捏,定然可成。
當然啦,這樣的思路並非郭峰突發奇想,本身也是“灌鋼法”向前發展的必然之舉,隻是當下並未在廣東流行開來,至於側麵開孔,則是郭峰臨場發揮。
這迴輪到田鐵壯陷入沉思,黑胖的身子蹲在爐前,眼睛盯著爐口,心思都被郭峰的提議吸引住,無論此法是否可行,至少從思路上來看,完全能夠說得通,隻是自己卻從未往這方麵想過。
此時細細想來,其實也不用從側麵開孔,隻要把爐口再略微開大,一人爐前操鐵,一人下蹲,窺視爐內,相互配合,將鐵汁準確地淋到熟鐵板上並無難度,無非需多加練習而已。
隻是此法也有缺陷,那就是在冶煉時不能封閉爐口,要想把溫度提上來,對風箱鼓風的要求必然更高。
左思右想之間,田鐵壯的表情變的癡迷起來,竟生出些許著魔跡象。
郭峰由著田鐵壯蹲在那裏思考,反正自己的水平也就停留在理論推導上,真論起實踐經驗來,他也是個菜鳥,畢竟在現代社會,像這種落後工藝,早已淘汰殆盡。
郭峰之前所在的鋼鐵廠,從來都是電門一開,輕鬆將爐溫搞到兩千度以上,各種儀表監測手段一應俱全,自然是想怎麽煉就怎麽煉,至於教科書上,更不會詳細講解這些土的掉渣的古老技術。
弄明白這邊的名堂,郭峰的心思便轉到別處,舉步向那處已經停火的化鐵爐走去,心中隱約覺得遺漏了某些細節。
看著田鐵壯一副魔怔的樣子,田鬆明直接照他屁股上踢了一腳,示意他趕緊跟著過去。
這個化鐵爐和最初看的那個別無二致,郭峰從邊上拿過一個木凳,站了上去,手攀住爐邊向裏邊看去,不時伸手在內外爐壁上摸索,果然內外壁的土質頗為不同,顏色也略有差異,心中困惑隨之而解。
如果不出意料的話,燕朝人已經對耐火粘土有了初步概念,化鐵爐內側肯定塗抹了耐火泥,否則根本支撐不住高溫炙烤。
從木凳下來,郭峰繼續和田鐵壯溝通起來。
據田鐵壯所言,化鐵爐內壁使用的並非普通粘土,而是從外部購買的“好土”,其品質極耐火燒,與郭峰猜想完全一致。
關於耐火磚的燒製,郭峰沒敢發聲賣弄,畢竟要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溫,才能燒製完成,此時的燕朝技術,還達不到如此水平。
看著已經迴過神來的田鐵壯,郭峰又提出可以按一定比例將生熟鐵一同放入化鐵爐中,然後在上邊爐口安排專人用木棍攪動,應該也能煉出良鐵來,就是你們口中的“鋼”。
在郭峰看過的書中,這種方法被稱作“炒鋼法”。
對於郭峰的建議,田鐵壯顯然有過思考,直言此法與礦場的大爐冶鐵技術近似,隻是工藝控製太過複雜,煉成良鐵的成功率極低,稍不注意,出來的便是一爐熟鐵。
“灌鋼法”雖然流程繁複,卻能夠保證質量,效率也要高的多。
一席話下來,讓郭峰這個現代人都歎為觀止。
隨著田鐵壯的講解越來越深入,郭峰猛地一拍腦門,才想起曾經在教科書上看到的一個名詞,“生熟鐵灌鋼法”,不就是眼前這副場景嘛。
據田鐵壯介紹,廣東大爐冶鐵均在鐵礦場進行,其規模極為宏大,非此處小爐可比。
具體到生鐵品質,一些好的冶鐵場,有時還能煉出接近熟鐵質地的鐵料,隻是需要些運氣而已。
在拿到礦場送來的鐵料後,作坊這邊首先便是在這處冶鐵爐中進行二次加工,先是將生鐵經過多次加熱捶打後變成熟鐵,製成小塊的鐵板,然後在爐中鋪設粘土,將熟鐵板用鐵皮裹緊,放置在爐內粘土之上,接著將成型的生鐵板放在熟鐵板上邊,一同加熱。
此外,爐頂處用編製好的幹草帽蓋住,一是可以將爐內的溫度反射到生鐵板上,並保持爐溫,二是草帽透氣,可以保證一定量的空氣進入爐內,中和鐵板中的雜質。
最後,利用爐內生鐵較熟鐵更早融化的特性,讓生鐵板上融化的鐵水自然流到熟鐵板上,與熟鐵板融合到一起。
來迴往複多次,便可製成燕朝人眼中的“鋼”,其質地較之熟鐵更加堅硬,卻又能避免生鐵性脆易裂的短處。
整個過程雖然繁複,卻充分體現了燕朝匠師在工業發展上的聰明才智,讓郭峰一時感慨萬千。
古代之所以落後,或許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絕不能因此就認為工匠們不夠努力,腦子不夠聰明。
勞動人民雖然生活在底層,卻是推動科技進步最重要的力量,此時的郭峰,心中波瀾起伏,再生不出任何輕視之心。
田鐵壯生怕郭峰聽不明白,接著組織工匠們演練起來,整個過程比田鐵壯的描述更加直觀,再次讓郭峰讚歎不已。
這一次,郭峰將注意力轉移到鐵砧處,眼見那塊燒紅的鐵板被放置在鐵砧上,兩位鐵匠輪流揮舞大錘進行擊打,旁邊還站著數名少年,各自手拿一麵大扇子,向著燒紅的鐵板處扇風,直看得郭峰目瞪口呆。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別的不說,就這扇風的動作,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不就是給生鐵供氧嘛,鐵料的氧化降炭過程就在如此笨拙、搞笑的舉動下慢慢完成。
實際上,剛才的鐵爐用草帽蓋頂,利於空氣流通,也是這個道理。
作為專業人士,郭峰對“實踐出真知”這句話的含義,感受愈發深刻起來,人家燕朝人除了不懂理論,沒有現代化裝備之外,幹的每一件事均如此靠譜,讓他這個現代人都深感敬佩。
田鐵壯看著郭峰專注思考的表情,心中暗暗自得,更加賣力地介紹起來。
隨著溝通漸漸深入,郭峰的思路也活躍起來,拉著田鐵壯來到爐旁,言稱此種方法還有改進空間,其中熟鐵仍依之前方法置入爐內,但生鐵卻不必整體放入爐內,可取一長條生鐵板,用火鉗夾住,探入爐內,待生鐵板前半段燒紅融化時,由工人在爐外操作將鐵汁淋到熟鐵板上即可。
這樣操作起來,顯然更加簡便,而且還能有效控製生鐵融入量,減少捶打次數,效率必然更高。
田鐵壯聽的入神,隨即提出操作不便的問題,畢竟爐口太小,而且工人操作火鉗,就不能離爐口太近,根本無法觀察到爐內情況,如何能保證鐵汁會淋到熟鐵板上,更做不到精準控製。
郭峰笑著來到爐測,示意可在爐體側麵開一小孔,由一目力佳者實時觀測,通過口令指揮爐前工人操作,無非是上下左右而已,加以分寸拿捏,定然可成。
當然啦,這樣的思路並非郭峰突發奇想,本身也是“灌鋼法”向前發展的必然之舉,隻是當下並未在廣東流行開來,至於側麵開孔,則是郭峰臨場發揮。
這迴輪到田鐵壯陷入沉思,黑胖的身子蹲在爐前,眼睛盯著爐口,心思都被郭峰的提議吸引住,無論此法是否可行,至少從思路上來看,完全能夠說得通,隻是自己卻從未往這方麵想過。
此時細細想來,其實也不用從側麵開孔,隻要把爐口再略微開大,一人爐前操鐵,一人下蹲,窺視爐內,相互配合,將鐵汁準確地淋到熟鐵板上並無難度,無非需多加練習而已。
隻是此法也有缺陷,那就是在冶煉時不能封閉爐口,要想把溫度提上來,對風箱鼓風的要求必然更高。
左思右想之間,田鐵壯的表情變的癡迷起來,竟生出些許著魔跡象。
郭峰由著田鐵壯蹲在那裏思考,反正自己的水平也就停留在理論推導上,真論起實踐經驗來,他也是個菜鳥,畢竟在現代社會,像這種落後工藝,早已淘汰殆盡。
郭峰之前所在的鋼鐵廠,從來都是電門一開,輕鬆將爐溫搞到兩千度以上,各種儀表監測手段一應俱全,自然是想怎麽煉就怎麽煉,至於教科書上,更不會詳細講解這些土的掉渣的古老技術。
弄明白這邊的名堂,郭峰的心思便轉到別處,舉步向那處已經停火的化鐵爐走去,心中隱約覺得遺漏了某些細節。
看著田鐵壯一副魔怔的樣子,田鬆明直接照他屁股上踢了一腳,示意他趕緊跟著過去。
這個化鐵爐和最初看的那個別無二致,郭峰從邊上拿過一個木凳,站了上去,手攀住爐邊向裏邊看去,不時伸手在內外爐壁上摸索,果然內外壁的土質頗為不同,顏色也略有差異,心中困惑隨之而解。
如果不出意料的話,燕朝人已經對耐火粘土有了初步概念,化鐵爐內側肯定塗抹了耐火泥,否則根本支撐不住高溫炙烤。
從木凳下來,郭峰繼續和田鐵壯溝通起來。
據田鐵壯所言,化鐵爐內壁使用的並非普通粘土,而是從外部購買的“好土”,其品質極耐火燒,與郭峰猜想完全一致。
關於耐火磚的燒製,郭峰沒敢發聲賣弄,畢竟要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溫,才能燒製完成,此時的燕朝技術,還達不到如此水平。
看著已經迴過神來的田鐵壯,郭峰又提出可以按一定比例將生熟鐵一同放入化鐵爐中,然後在上邊爐口安排專人用木棍攪動,應該也能煉出良鐵來,就是你們口中的“鋼”。
在郭峰看過的書中,這種方法被稱作“炒鋼法”。
對於郭峰的建議,田鐵壯顯然有過思考,直言此法與礦場的大爐冶鐵技術近似,隻是工藝控製太過複雜,煉成良鐵的成功率極低,稍不注意,出來的便是一爐熟鐵。
“灌鋼法”雖然流程繁複,卻能夠保證質量,效率也要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