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國根本不相信張軍的話,轉頭看向孔傑,讓他說說情況。
“張軍這小子太野蠻,拉架就拉架,還訓人,人家那兩人的再怎麽打,畢竟是業餘的,他非要顯擺,讓人在背後踹上一腳,也是活該。”孔傑笑著道。
“廢話,不把後果說清楚,真打出毛病來,算誰的?”張軍還是不服氣。
“那人家踹你,你怎麽不還手,你不是厲害嘛?”孔傑反擊道。
“誰踹的。”曹衛國問道。
“紀偉。”
“活該。”
“他們就是羨慕老子有老婆。”張軍根本不以為意,反而嗬嗬笑起來。
“劉玲也懷孕啦?”孟慶祥問道。
“那倒沒有。”張軍老實迴答。
“孟總,最近大家心態不穩,我看就是讓那二十幾個孕婦鬧的。領導組這邊得趕快想辦法,再拖下去,這幫人非吵吵著打崖州不可。”孔傑有些擔心,一千多號男人,絕大部分都是單身,時間長了,非出問題不可。
“小軍,你最近低調點,要不還得讓人踹。”曹衛國對孔傑的憂慮深有同感,問題是這荒郊野外的,暫時也沒啥好辦法,隻能讓張軍等人收斂些。
“這事我來解決,讓大家別著急,好菜都是最後上。”孟慶祥思謀片刻,還是將事情攬下來,並讓孔傑等人將風聲放出去,也算給大家個盼頭。
夜色下,鬧鬧哄哄的基地漸漸歸於平靜,想著明天還要幹活,大家還是自覺地走迴帳篷,將疲勞的身體扔到墊子上,很快便進入夢鄉。
張軍帶著人,一處一處地查看著篝火,大家鬧騰夠了,躺倒就睡,保衛組可沒那麽好命,收拾好殘局,才是他們一天工作的結束。
......
黃泥嶺下,此時已經變成一處大型工地,在林誌剛和鄭萬成的帶領下,足足過來兩百多人,直接將原本平靜的黃泥村搞得人聲鼎沸,而黃泥村的村民,除了田安福帶著幾名青壯配合工作,其他人都被遷到湳西農莊定居。
在符田嶺的遊說下,田安福很快便認清形勢,決定帶領全村歸順華興人,隻管出力,不用操心生存問題的待遇,傻子才不幹呢。
此時的黃泥村,連房子帶帳篷,規模已經超過迴風嶺大營。
相比榆林港基地建設,黃泥嶺的條件要差上不少,各種大型機械設備無法使用,隻能以人力為主。好在湳西農莊存糧不少,地裏配種著一些菜品,維持這兩百多人的餐食不成問題。
在林誌剛的規劃中,黃泥嶺往西的大片土地,除了椰子樹,其它的樹種應砍盡砍,反正未來的工業基地,肯定能將這裏占的滿滿當當。
修路的工作由鄭萬成負責,往榆林水方向的道路比較簡單,也就一、兩裏地的距離,但要將道路沿著榆林水修到榆林港,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短期內肯定指望不上。
梁繼勝來的時候,大家的主要工作還是以砍樹除草、平整土地為主,工作雖然有序,但是整體進度,還是難達預期。
走到一處整飭完好的平地時,喬旺興衝衝地迎上來,手中抓著一把土,又指了指附近的土坑,表示這地方的土質真好,用不了幾個月,肯定能給基地批量供應磚瓦。
梁繼勝看著眼前場景,心中五味雜陳,如果知道新世界是這個樣子,何必拉上大家一起受罪,他和李政搭伴過來才是最佳方案。
和喬旺一樣,其實大部分人已經接受現實,既然不能坐享其成,那就隻能親手創造未來。何況新世界並非山窮水盡之地,至少還有成功的希望。
梁繼盛脫了鞋,挽起褲腿,和大家一起踩起泥來,喬旺則認真地給梁繼盛介紹著,和泥和和麵的道理其實一樣,隻有反複踩踏,才能將水和粘土深度浸潤,而泥土裏的空氣也會被擠壓出去,這樣製出來的土坯才夠緊密結實。將來燒磚的時候,隨著溫度升高,隻有那些沒有氣孔,足夠密實的土坯,才會變成合格地成磚。
見喬旺如數家珍地說著製磚要點,梁繼盛興致大增,幹脆從泥漿中走出,在一處空地坐下,詳細詢問起來。跟在身邊的林誌剛和田毅偷偷直樂,暗示喬旺多講講,雖然大家不怕辛苦,但也要讓領導知道,即便是燒個磚,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在這些技術人員眼裏,領導不懂不可怕,隻要足夠虛心就行,就怕領導讀了個半吊子書,以為自己天資聰慧,通天徹地,將虛心拋之腦後,那可就麻煩啦。當你的工作和輕而易舉掛上鉤,即便是白日飛升,也會變成尋常之事。
梁繼盛的虛心請教收獲滿滿,如果沒有鍋駝機的加盟,光是和泥,就能把人累死;如果沒有幹燥房,磚坯晾曬需要一、兩個月,還得防備下雨;燒製時,如果用鍋駝機加鼓風機,很容易便能達到一千度的高溫,如果僅用人工的話,那就得看老天爺給不給力了,風口的選擇、風力的大小,都會讓燒磚變成一項極其繁重的重體力活。倒是成磚晾曬比較簡單,正常通風降溫為紅磚,封閉窯爐淋水則成青磚,這些要點的技術含量,放在現代不值一提,而在此時的燕朝,那可是妥妥的高科技。
看著不遠處正在組裝的一台十馬力鍋駝機,梁繼勝對現代工業又有了新的認識,不是古人不努力,也不是古人不夠聰明,當識字成為特權,念經才能上位,科學將永無出頭之日。
凡事伸伸手,才知有沒有,林誌剛告訴梁繼勝,當努力的目的隻是為了少數人享樂,工業化的成本會高的不可想象,而要是把天下蒼生的福祉作為努力的目標,工業化的成本又會低的讓人難以置信。當每個人都能從工業化中收益,大家一起伸伸手,再難的事情也會變的簡單。
在田毅的介紹中,黃泥嶺附近的鐵礦分為兩處,埋深都在二十米上下,從他帶來的資料來看,鐵礦石品質很高,雖然儲量不算大,但也足夠大家用上幾十年,畢竟他們的需求也有限。
從開采的角度看,上邊的粘土層用來製磚,也不會浪費,未來要在榆林建設華興總部基地,對磚的需求可是海量級別的。
取土之後,底層的鐵礦石完全可以露天開采,開采難度極低,如果說來到古代算是運氣不佳的話,能擁有這麽一處鐵礦,則是最好的補償。
說到問題時,田毅認為主要還是人手不足,采礦可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型產業,上千人的規模隻是起步,上萬才是小型礦務局的標配,而十萬、幾十萬的人口規模,才是大型采礦公司的標配。在田毅看來,這處礦藏,怎麽也得上萬人的規模,才能物盡其用。
上萬人,再加上林誌剛的冶鐵、煉鋼廠,各種鐵製品廠,尤其是蒸汽機的生產加工,都需要海量的人口,如此多的人口需求,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
人口、人口、人口,梁繼勝在心中默念三遍,腦海中卻浮出另外兩個字,那就是“糧食”,整個人頓時眩暈起來。
前兩天還在給嶽文雍講“奉獻”的梁繼勝,此時才真正感受到“奉獻”的巨大壓力。
“張軍這小子太野蠻,拉架就拉架,還訓人,人家那兩人的再怎麽打,畢竟是業餘的,他非要顯擺,讓人在背後踹上一腳,也是活該。”孔傑笑著道。
“廢話,不把後果說清楚,真打出毛病來,算誰的?”張軍還是不服氣。
“那人家踹你,你怎麽不還手,你不是厲害嘛?”孔傑反擊道。
“誰踹的。”曹衛國問道。
“紀偉。”
“活該。”
“他們就是羨慕老子有老婆。”張軍根本不以為意,反而嗬嗬笑起來。
“劉玲也懷孕啦?”孟慶祥問道。
“那倒沒有。”張軍老實迴答。
“孟總,最近大家心態不穩,我看就是讓那二十幾個孕婦鬧的。領導組這邊得趕快想辦法,再拖下去,這幫人非吵吵著打崖州不可。”孔傑有些擔心,一千多號男人,絕大部分都是單身,時間長了,非出問題不可。
“小軍,你最近低調點,要不還得讓人踹。”曹衛國對孔傑的憂慮深有同感,問題是這荒郊野外的,暫時也沒啥好辦法,隻能讓張軍等人收斂些。
“這事我來解決,讓大家別著急,好菜都是最後上。”孟慶祥思謀片刻,還是將事情攬下來,並讓孔傑等人將風聲放出去,也算給大家個盼頭。
夜色下,鬧鬧哄哄的基地漸漸歸於平靜,想著明天還要幹活,大家還是自覺地走迴帳篷,將疲勞的身體扔到墊子上,很快便進入夢鄉。
張軍帶著人,一處一處地查看著篝火,大家鬧騰夠了,躺倒就睡,保衛組可沒那麽好命,收拾好殘局,才是他們一天工作的結束。
......
黃泥嶺下,此時已經變成一處大型工地,在林誌剛和鄭萬成的帶領下,足足過來兩百多人,直接將原本平靜的黃泥村搞得人聲鼎沸,而黃泥村的村民,除了田安福帶著幾名青壯配合工作,其他人都被遷到湳西農莊定居。
在符田嶺的遊說下,田安福很快便認清形勢,決定帶領全村歸順華興人,隻管出力,不用操心生存問題的待遇,傻子才不幹呢。
此時的黃泥村,連房子帶帳篷,規模已經超過迴風嶺大營。
相比榆林港基地建設,黃泥嶺的條件要差上不少,各種大型機械設備無法使用,隻能以人力為主。好在湳西農莊存糧不少,地裏配種著一些菜品,維持這兩百多人的餐食不成問題。
在林誌剛的規劃中,黃泥嶺往西的大片土地,除了椰子樹,其它的樹種應砍盡砍,反正未來的工業基地,肯定能將這裏占的滿滿當當。
修路的工作由鄭萬成負責,往榆林水方向的道路比較簡單,也就一、兩裏地的距離,但要將道路沿著榆林水修到榆林港,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短期內肯定指望不上。
梁繼勝來的時候,大家的主要工作還是以砍樹除草、平整土地為主,工作雖然有序,但是整體進度,還是難達預期。
走到一處整飭完好的平地時,喬旺興衝衝地迎上來,手中抓著一把土,又指了指附近的土坑,表示這地方的土質真好,用不了幾個月,肯定能給基地批量供應磚瓦。
梁繼勝看著眼前場景,心中五味雜陳,如果知道新世界是這個樣子,何必拉上大家一起受罪,他和李政搭伴過來才是最佳方案。
和喬旺一樣,其實大部分人已經接受現實,既然不能坐享其成,那就隻能親手創造未來。何況新世界並非山窮水盡之地,至少還有成功的希望。
梁繼盛脫了鞋,挽起褲腿,和大家一起踩起泥來,喬旺則認真地給梁繼盛介紹著,和泥和和麵的道理其實一樣,隻有反複踩踏,才能將水和粘土深度浸潤,而泥土裏的空氣也會被擠壓出去,這樣製出來的土坯才夠緊密結實。將來燒磚的時候,隨著溫度升高,隻有那些沒有氣孔,足夠密實的土坯,才會變成合格地成磚。
見喬旺如數家珍地說著製磚要點,梁繼盛興致大增,幹脆從泥漿中走出,在一處空地坐下,詳細詢問起來。跟在身邊的林誌剛和田毅偷偷直樂,暗示喬旺多講講,雖然大家不怕辛苦,但也要讓領導知道,即便是燒個磚,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在這些技術人員眼裏,領導不懂不可怕,隻要足夠虛心就行,就怕領導讀了個半吊子書,以為自己天資聰慧,通天徹地,將虛心拋之腦後,那可就麻煩啦。當你的工作和輕而易舉掛上鉤,即便是白日飛升,也會變成尋常之事。
梁繼盛的虛心請教收獲滿滿,如果沒有鍋駝機的加盟,光是和泥,就能把人累死;如果沒有幹燥房,磚坯晾曬需要一、兩個月,還得防備下雨;燒製時,如果用鍋駝機加鼓風機,很容易便能達到一千度的高溫,如果僅用人工的話,那就得看老天爺給不給力了,風口的選擇、風力的大小,都會讓燒磚變成一項極其繁重的重體力活。倒是成磚晾曬比較簡單,正常通風降溫為紅磚,封閉窯爐淋水則成青磚,這些要點的技術含量,放在現代不值一提,而在此時的燕朝,那可是妥妥的高科技。
看著不遠處正在組裝的一台十馬力鍋駝機,梁繼勝對現代工業又有了新的認識,不是古人不努力,也不是古人不夠聰明,當識字成為特權,念經才能上位,科學將永無出頭之日。
凡事伸伸手,才知有沒有,林誌剛告訴梁繼勝,當努力的目的隻是為了少數人享樂,工業化的成本會高的不可想象,而要是把天下蒼生的福祉作為努力的目標,工業化的成本又會低的讓人難以置信。當每個人都能從工業化中收益,大家一起伸伸手,再難的事情也會變的簡單。
在田毅的介紹中,黃泥嶺附近的鐵礦分為兩處,埋深都在二十米上下,從他帶來的資料來看,鐵礦石品質很高,雖然儲量不算大,但也足夠大家用上幾十年,畢竟他們的需求也有限。
從開采的角度看,上邊的粘土層用來製磚,也不會浪費,未來要在榆林建設華興總部基地,對磚的需求可是海量級別的。
取土之後,底層的鐵礦石完全可以露天開采,開采難度極低,如果說來到古代算是運氣不佳的話,能擁有這麽一處鐵礦,則是最好的補償。
說到問題時,田毅認為主要還是人手不足,采礦可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型產業,上千人的規模隻是起步,上萬才是小型礦務局的標配,而十萬、幾十萬的人口規模,才是大型采礦公司的標配。在田毅看來,這處礦藏,怎麽也得上萬人的規模,才能物盡其用。
上萬人,再加上林誌剛的冶鐵、煉鋼廠,各種鐵製品廠,尤其是蒸汽機的生產加工,都需要海量的人口,如此多的人口需求,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
人口、人口、人口,梁繼勝在心中默念三遍,腦海中卻浮出另外兩個字,那就是“糧食”,整個人頓時眩暈起來。
前兩天還在給嶽文雍講“奉獻”的梁繼勝,此時才真正感受到“奉獻”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