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拎著血府逐瘀湯走了。
江雲初一下午就約了這麽一個患者,所以忙完了,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喝著茶水,放鬆了一下午,這日子過得舒服。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第二天中午照常開診看病。
來了一個中年婦女,找江雲初看病。
這人是一到冬天,或者冬春之交的時候,手腳就會裂出一條條的縫。
看著很像幹旱的土地裂的那種縫隙一樣。
“你這個疼不疼?”
江雲初摸了摸這人的皮膚,發現皮膚非常的幹燥,幹裂的地方尤其是幹燥的很,好像一碰就要脫皮一樣。
“有時候吧,就癢癢,癢癢的厲害,就會有點疼。也不一定,我也把握不準,不過確實是有點疼。”
中年婦女說道。
“反正我這個病,弄了挺多年了,也沒啥效果。有的人說是缺維生素什麽的,我也吃了。然後西醫就說,就塗凡士林,或者什麽維生素e乳的潤膚乳就行,塗上吧,就能好一點,不塗就不行了。”
民間中醫,屬於基層的醫療。
說實話,這個階層碰到的病,以大多數都是疑難雜症,不好治療的病。
這就是人們思想形成的篩子,過濾之後的結果。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人們一但不舒服了,首先想到的是去醫院,因此醫院見到的病人是最全麵的,最多的。
很重的病有,比如腦出血,糖尿病酮症中毒,嚴重的肺心病,心梗,肺梗等等……
很輕的病也有,比如發燒感冒肺炎等等……
這是人們的固有思想,就是去醫院,而不是去診所。(這裏不是說這個思維不正確,而是說一個現象。)
然後呢,再其次就是去看西醫的診所。
拿幾個藥片吃,等等。
最後,實在整不明白了,看不好了,看不了了,不如來中醫看看吧。
這就相當於形成了一個怪圈一樣的行為模式。
所以很多人現在說,中醫是西醫的附屬醫學,替補醫學。
這是確實存在的現象。
很少有人一生病,就說,我去看看中醫吧。
十個人裏,有2個這樣的,可能這兩個還是中醫迷,聽過倪海廈的課。
所以江雲初自從開了這個醫館之後,聽到過的最多的話就是,我去某某大醫院,某某三甲醫院,或者某某專家那裏看過了,我這個病也沒有好,我經某某介紹,或者我慕名而來,你看的不錯,希望你能給我把這個病看好。
用網絡一句話說,好了,現在壓力給到江雲初這邊。
這是一份多麽厚重的希望和壓力。
看了多家醫院,都沒有看好,希望到你這裏能夠看好,要是看不好呢?
素質好一點,就拉倒了,再去另謀良醫。
素質差一點的,擦,別聽別人吹牛逼,我有個啥病,他就沒給我看好。
還是那句話,中醫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值得終身學習的學問。
在疾病的治療上,中醫也好,西醫也罷,沒有任何一個學科能夠包治百病,也沒有一個醫生能夠百發百中,這是現實。
但是人們往往不願意接受現實。
……
“你是不是經常碰涼水啊?”
江雲初問道。
中年婦女撓了撓頭:“反正怎麽說呢?刷鍋洗碗肯定是有的,有時候熱水沒那麽多,就可能沾點涼水,就是這樣。也沒有碰過特別涼的東西。”
“行吧。”江雲初點了點頭:“我先摸摸脈。”
江雲初開始診脈。
雙手脈沉弱,略微有一點點澀。
再看舌苔。
舌淡苔白,舌非常的淡,苔也是薄薄的一小層,沒有特別多。
這是氣血衰弱的一種表現。
“我問一下,您多大年紀了?”
江雲初開始問診。
女性患者問診,一定要注意“年齡”。
“43歲了。今年。”
中年婦女點了點頭。
雖然這女患者說自己43歲了,但是看著略顯蒼老,像五十幾歲的樣子。
人體前的衰老,也是腎精不足,氣血不足的一種表現。
“月經正常嗎?”
江雲初繼續問。
問診要點“婦女尤要問經期。”
“不正常啊。我每次來月經,量特別多,感覺每來一次,整個人都疲憊的要命啊。可遭罪了!人家不都說,女的來月經是年輕的象征嗎,有的到年齡了,還吃什麽藥,讓他繼續來,但是我是實在不想來了,太難受了。”
中年婦女一提這事,就是皺眉頭,開始抱怨了。
“哦哦,那你這個月經太多,導致失血過多,是會導致血虛的,氣血不足。你這個手腳容易幹裂,也跟你你這個血不足有關係!這不是單純的外塗藥能夠解決的!”
江雲初說著,中間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還有一點,你是不是平時愛生悶氣啊?特別愛著急的。有沒有這種情況?”
人的性格,決定人的身體狀態。
同樣的,人的身體狀態,也會影響人的性格。
這是互相決定的。
江雲初看這個人的行為狀態,又看這個人的脈象,舌象,包括她說話時候的語氣,綜合分析,此人性格不會太好。
多數是那種愛生悶氣,而且還愛挑別人毛病的性格。
“哎,我也不是愛生氣!”中年婦女歎了口氣:“我家裏老頭,總是惹我生氣,沒事就出去釣魚,我就特別煩他出去釣魚。我兒子也是,我兒子在學校學習成績也不好,我都上老火了,你說我能不生氣嗎?我不是愛好生氣,是他們老讓我生氣。”
江雲初看病的時候,有時候兼職幹一點心理疏導師的活。
那也得是朋到能夠疏導的。
一聽這個怨氣滿滿的發言,江雲初覺得這不是自己能夠疏導的量級,所以也就是放棄疏導了,把話題引迴到了看病上麵:“我覺得脾氣還是稍微控製一下哈。畢竟身體是自己的!你這個病,我給你開內服和外用的兩個藥。內服藥你在我這裏抓就行,外用的藥你自己迴去弄,我一會告訴你怎麽弄!”
“行,可以!”
中年婦女點了點頭。
江雲初便開始提筆寫方子了。
江雲初一下午就約了這麽一個患者,所以忙完了,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喝著茶水,放鬆了一下午,這日子過得舒服。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第二天中午照常開診看病。
來了一個中年婦女,找江雲初看病。
這人是一到冬天,或者冬春之交的時候,手腳就會裂出一條條的縫。
看著很像幹旱的土地裂的那種縫隙一樣。
“你這個疼不疼?”
江雲初摸了摸這人的皮膚,發現皮膚非常的幹燥,幹裂的地方尤其是幹燥的很,好像一碰就要脫皮一樣。
“有時候吧,就癢癢,癢癢的厲害,就會有點疼。也不一定,我也把握不準,不過確實是有點疼。”
中年婦女說道。
“反正我這個病,弄了挺多年了,也沒啥效果。有的人說是缺維生素什麽的,我也吃了。然後西醫就說,就塗凡士林,或者什麽維生素e乳的潤膚乳就行,塗上吧,就能好一點,不塗就不行了。”
民間中醫,屬於基層的醫療。
說實話,這個階層碰到的病,以大多數都是疑難雜症,不好治療的病。
這就是人們思想形成的篩子,過濾之後的結果。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人們一但不舒服了,首先想到的是去醫院,因此醫院見到的病人是最全麵的,最多的。
很重的病有,比如腦出血,糖尿病酮症中毒,嚴重的肺心病,心梗,肺梗等等……
很輕的病也有,比如發燒感冒肺炎等等……
這是人們的固有思想,就是去醫院,而不是去診所。(這裏不是說這個思維不正確,而是說一個現象。)
然後呢,再其次就是去看西醫的診所。
拿幾個藥片吃,等等。
最後,實在整不明白了,看不好了,看不了了,不如來中醫看看吧。
這就相當於形成了一個怪圈一樣的行為模式。
所以很多人現在說,中醫是西醫的附屬醫學,替補醫學。
這是確實存在的現象。
很少有人一生病,就說,我去看看中醫吧。
十個人裏,有2個這樣的,可能這兩個還是中醫迷,聽過倪海廈的課。
所以江雲初自從開了這個醫館之後,聽到過的最多的話就是,我去某某大醫院,某某三甲醫院,或者某某專家那裏看過了,我這個病也沒有好,我經某某介紹,或者我慕名而來,你看的不錯,希望你能給我把這個病看好。
用網絡一句話說,好了,現在壓力給到江雲初這邊。
這是一份多麽厚重的希望和壓力。
看了多家醫院,都沒有看好,希望到你這裏能夠看好,要是看不好呢?
素質好一點,就拉倒了,再去另謀良醫。
素質差一點的,擦,別聽別人吹牛逼,我有個啥病,他就沒給我看好。
還是那句話,中醫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值得終身學習的學問。
在疾病的治療上,中醫也好,西醫也罷,沒有任何一個學科能夠包治百病,也沒有一個醫生能夠百發百中,這是現實。
但是人們往往不願意接受現實。
……
“你是不是經常碰涼水啊?”
江雲初問道。
中年婦女撓了撓頭:“反正怎麽說呢?刷鍋洗碗肯定是有的,有時候熱水沒那麽多,就可能沾點涼水,就是這樣。也沒有碰過特別涼的東西。”
“行吧。”江雲初點了點頭:“我先摸摸脈。”
江雲初開始診脈。
雙手脈沉弱,略微有一點點澀。
再看舌苔。
舌淡苔白,舌非常的淡,苔也是薄薄的一小層,沒有特別多。
這是氣血衰弱的一種表現。
“我問一下,您多大年紀了?”
江雲初開始問診。
女性患者問診,一定要注意“年齡”。
“43歲了。今年。”
中年婦女點了點頭。
雖然這女患者說自己43歲了,但是看著略顯蒼老,像五十幾歲的樣子。
人體前的衰老,也是腎精不足,氣血不足的一種表現。
“月經正常嗎?”
江雲初繼續問。
問診要點“婦女尤要問經期。”
“不正常啊。我每次來月經,量特別多,感覺每來一次,整個人都疲憊的要命啊。可遭罪了!人家不都說,女的來月經是年輕的象征嗎,有的到年齡了,還吃什麽藥,讓他繼續來,但是我是實在不想來了,太難受了。”
中年婦女一提這事,就是皺眉頭,開始抱怨了。
“哦哦,那你這個月經太多,導致失血過多,是會導致血虛的,氣血不足。你這個手腳容易幹裂,也跟你你這個血不足有關係!這不是單純的外塗藥能夠解決的!”
江雲初說著,中間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還有一點,你是不是平時愛生悶氣啊?特別愛著急的。有沒有這種情況?”
人的性格,決定人的身體狀態。
同樣的,人的身體狀態,也會影響人的性格。
這是互相決定的。
江雲初看這個人的行為狀態,又看這個人的脈象,舌象,包括她說話時候的語氣,綜合分析,此人性格不會太好。
多數是那種愛生悶氣,而且還愛挑別人毛病的性格。
“哎,我也不是愛生氣!”中年婦女歎了口氣:“我家裏老頭,總是惹我生氣,沒事就出去釣魚,我就特別煩他出去釣魚。我兒子也是,我兒子在學校學習成績也不好,我都上老火了,你說我能不生氣嗎?我不是愛好生氣,是他們老讓我生氣。”
江雲初看病的時候,有時候兼職幹一點心理疏導師的活。
那也得是朋到能夠疏導的。
一聽這個怨氣滿滿的發言,江雲初覺得這不是自己能夠疏導的量級,所以也就是放棄疏導了,把話題引迴到了看病上麵:“我覺得脾氣還是稍微控製一下哈。畢竟身體是自己的!你這個病,我給你開內服和外用的兩個藥。內服藥你在我這裏抓就行,外用的藥你自己迴去弄,我一會告訴你怎麽弄!”
“行,可以!”
中年婦女點了點頭。
江雲初便開始提筆寫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