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一章,聊聊中醫和怎麽學中醫。(看故事的可以直接跳過,不影響情節的。)
學中醫,首先要做到精誠兩個字。
所謂精指的是技術精。
學中醫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做到認真學習,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不能滿足於驕傲自滿的狀態。
誠是所謂的心誠,醫德好。
所謂德重鬼神欽。
中醫是能夠溝通陰陽的人。
時時刻刻保持著對生命的一種敬畏之心,這樣的話,才能不斷進步。
所以做中醫,要求的是德藝雙馨。
有才無德,有德無才都是不可取的。
————
再講一下怎麽學習中醫。
第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學中醫,一定要煉功,無論什麽功,必須要煉一個。這裏我個人推薦的是易筋經或者五禽戲。
煉功是為了更好的學中醫。
更好的能夠感受到氣血的運行。
這些東西是通過儀器無法觀測到的,所以必須要通過煉功感受到。
人一旦能感受到了氣,那麽你中醫入門肯定是沒有大問題了。
這也就是很多氣功師,武術老前輩都懂中醫一樣,他們甚至不用學一些醫學的基礎知識,照樣能為人看病,治病救人,就是因為他們是真的了解人體。
過去看你一下,摸你一下,就知道你哪裏有問題了,哪裏氣血有不順暢的地方,幫你通暢一下就好了。
所以煉功煉氣是中醫學的基礎。
這就相當於學西醫的時候要先學解剖學,生理學一樣的。
想要治病態的人,必須要了解常態的人是什麽樣子的。
既然知道常態,就可以糾正病態。
這叫以常達變。
所以,學中醫,煉功,就是為了明白身體的正常狀態。
這是必修的基礎。
其次呢,就是更進一步學習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等等的古代文化。
有這麽一句話,叫秀才學醫,籠裏抓雞。
意思就是,你了解了古代的文化,古代的生活習慣,古代人的世界觀,你再去學習中醫,瞬間就明白了這些醫學的理論的社會根基和三觀曆史。
這樣學起來事半功倍。
這兩者都是學習中醫的基礎。
也是必修課。
這兩個做到了之後。
再去學中醫也不晚。
我還是借用一下祖師爺醫聖仲景的話吧。
學醫的目的有三個:
上以療君親之疾,
下以救貧賤之厄,
中以保身常全。
學中醫,不一定就是做醫生。
學中醫,也可以為了自己,為了父母,為了親戚朋友的生命健康。
最起碼常見的病,發燒感冒拉稀跑肚都可以自己解決,這就很好了。
能做到治未病,搞養生就非常好了。
至於說通治百病,做專業中醫,成大家那就看個人的學習意願了。
有了基礎和目的。
那麽再就是一些詳細的方法論了。
就是怎麽入門學中醫。
這是我個人推薦的一個學習順序,並不代表正確,隻是寫出來以資大家參考。
這裏有從0起步的。
寫給一些從來沒有接觸過中醫的人的。
第一個就是先買一本《中醫基礎理論》的教材。
這個書對於構築中醫世界觀。
了解中醫的一些基礎知識還是非常好的。
先看這本書。
就能大概知道和了解中醫的一些基礎內容了。
包括對於疾病的描述,對於診斷疾病的一些專用名詞,對於人體一些器官功能描述的一些專用名詞。
了解了一些,再去看其他的書,就都沒有問題了。
然後下一步還是按照這個課本走。
想學內科開藥的就要買《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方劑學》,這三本書看下去。
就明白了怎麽診斷疾病,中醫專用的症候診斷名詞。看了中藥學之後,就了解了中藥的功效。
這時候你就有兵可以用了。
比如你就知道,黃芪補氣,當歸補血,枸杞子養精,大黃清熱通便,黃連止瀉等等的。
比如腹痛拉稀,拉的肛門灼熱,可以用一點點黃連煮水喝下去。
這個用法叫單行。
就是單獨用一味藥這樣子。
再深入學了《方劑學》之後,你就會搭配用方子了,哪個藥和哪個藥配伍,什麽方子治什麽病就都知道了。
但是這時候還是作為初級階段。
但是已經是初級進階了。
差的就是,什麽病,用什麽方子。
怎麽去分辨這個病。
怎麽知道這個方子用到這個病的時候,這個病會好。
也就是,從理論到實踐結合的部分,這段時間通常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掌握好,而且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方麵,
學到這個程度之後,就可以去看經典書籍了。
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難經》《千金方》《溫病條辨》等等。
看這些書的時候,我的建議是看原本。
不看任何人講的,也不看任何人釋疑的,你就看原本,看到自己有所領悟為止,一遍不行就兩遍,來迴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就是開湯方,學習的一個流程。
還有就是紮針灸。
我覺得也是從教材學起來,真的就會很係統,就會很快。
《經絡腧穴學》《針灸治療學》《刺法灸法學》
你們不要聽信網上傳言說什麽學院派不行,你就就看不起大學教材,大學課本。
如果想入門,想係統了解這個學問,大學裏的官方教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這些隻是基礎而已,入門可用。
但是並不代表,完全夠用。
入門之後,還要升級版,我就是繼續讀經典。
針灸是一個易學難精的學問。
比較講究人的巧力,這個就是一個悟性的問題。
悟性高低決定學成的快慢,但是並不決定學問的高低。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掌握了這些教材之後,基本上就算是入門了,生活中一些頭疼腦熱,你就知道針哪裏,灸哪裏了。
但是如果想要精通,還是需要看經典,讀古籍。
這是必須的,肯定的。
這裏推薦兩本吧。
《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
你們也可以去學習和了解一下其他的針灸古籍,比如《針灸聚英》《針灸玉龍經》《針灸指南》等等,反正自己隨意看看吧。
針灸就是這麽學。
然後還要多練習。
一個人練習指力。
力量要夠,要透徹。
這個也離不開煉功,再就是體育鍛煉,俯臥撐什麽的。
還有一個就是練習針刺的熟練度。
要記住穴位,穴位的主治功效等等。
還有一個就是要知道什麽地方能針。什麽地方不能針。
什麽地方用多深的針是安全的,什麽地方用什麽角度是安全的。
這些一定要知道。
————
再說推拿。
推拿我還是推薦課本入門。
《推拿手法學》
《推拿功法學》
《推拿治療學》
這三本書看下來,推拿基本上就明白了。
手法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推拿的古籍,我看過的不多。
推拿主要是練習,多動手,少說話,多練。
練著練著就通達了。
推拿有十字真言。
柔和,有力,滲透,持久,緩慢。
看你自己的想法吧。
推拿做好了之後,結合一些點穴的手法,徒手就能解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病。
可以說是,全靠雙手來操作了。
這個就真的很吃熟練度。
所以自己做一個米袋,然後每天練。
以後就是在人身上練,剩下的就看自己的悟性了。
這裏我可以直接說一個手法的標準。
好的手法就是,既能夠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又能夠最小程度的損傷自己。
很多人的手法變形,做的不好,給別人按摩一段時間之後,手上就起繭子。
這個放心,他絕對是錯誤的手法。
手法的作用是雙向的。
好的手法,即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又最大程度的保護自己。
我見過搞了一輩子的推拿的老師傅,人家手上沒有一個繭子,手法做出來,又舒服效果又好。
你要是看到一個人給人做手法,別人哎呀咧嘴的,這人又一手繭子,直接撤退吧。
這人手法絕對不行,是硬搞的。
推拿的古籍,我也沒看過,你們有好的就自己看看吧,或者評論區推薦一下子。
反正這個多練習才能出成果。
中醫這塊,大概就分這麽三大類。
很多東西都是互通的,不要割列開來。
比如,推拿和針灸並用,針灸湯方並用。
以經絡辨證指導用藥。
以脈象變化指導針灸推拿。
學中醫,大概就是這些吧。
想起來再補充。
下麵這兩段文字是那個序。
《千金翼方》的序。
最後一段是,《肘後備急方》的序。
大家看著玩。
原夫神醫秘術,至賾參於道樞。寶餌凝靈,宏功浹於真畛。知關龠玄牡,駐曆之效已深。轡策天機,全生之德為大。稽炎農於紀 ,資太一而返營魂。鏡軒後於遺編,事歧伯而宣藥力,故能嚐味之績,鬱騰天壤,診體之教,播在神寰。醫道由是濫觴,時義肇基於此。亦有誌其大者,高密問紫文之術;先其遠者,伯陽流玉冊之經;擬斯壽於乾坤,豈伊芳難老。儔厥齡於龜鶴,詎可蠲 。茲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謂也。若其業濟含靈,命懸茲乎,則有越人徹視於腑髒,秦和動達於膏肓,仲景候色而驗眉,元化刳腸而湔胃,斯皆方軌迭跡,思韞入神之妙;極變探幽,精超絕代之巧。晉宋方技既其無繼,齊梁醫術曾何足雲。若夫醫道之為言,實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際,意析毫芒之裏。當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數之所在,言不能諭。然則三部九候,乃經絡之樞機。氣少神餘,亦針刺之鈞軸。況乎良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心考錙銖,安假懸衡之驗,敏同機駭,曾無掛發之淹。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是故先王鏤之於玉板,往聖藏之以金匱,豈不以營迭至道括囊真頤者歟。
餘幼智蔑聞,老成無已。才非公幹,夙嬰沉疾。德異士安,早纏尪瘵 。所以誌學之歲,馳百金而徇經方。耄及之年,竟三餘而勤藥餌。酌華公之錄帙,異術同窺。采葛生之玉函,奇方畢綜。每以為生者兩儀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氣。氣化則人育,伊芳人稟氣而存。德合則生成,是生曰德而立。既知生不再於我,人處物為靈,可幸蘊靈心闕頤我性源者。由檢押神秘,幽求今古,撰方一部,號曰千金,可以濟物攝生,可以窮微盡性。猶恐岱山臨目,必昧秋毫之端;雷霆在耳;或遺玉石之響。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學。譬 之相濟,運轉無涯。等羽翼之交飛,摶搖不測。矧夫易道深矣,孔宣係十翼之辭;玄文奧矣,陸績增玄翼之說。或沿斯義,述此方名矣。貽厥子孫,永為家訓。雖未能譬言中庶,比潤上池,亦足以慕遠測深,稽門叩鍵者哉。倘經目於君子,庶知餘之所誌焉。
夫疾病之至急者有三∶一曰傷寒,二曰中風,三曰瘡癰。是二種者,療之不早,或治不對病,皆死不旋踵。孫氏撰千金方,其中風瘡癰可謂精至,而傷寒一門,皆以湯散膏丸類聚成篇,疑未得其詳矣。又著千金翼三十卷,辨論方法,見於千金者十五六。惟傷寒謂大醫湯藥雖行百無一效,乃專取仲景之論,以太陽方證比類相附,三陰三陽宜忌霍亂發汗吐下後陰易勞複病為十六篇,分上下兩卷,亦一時之新意。此於千金為輔翼之深者也。從而著之論曰∶傷寒熱病,自古有之,名賢睿哲,多所防禦。至於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莫測其致。
抱樸子丹陽葛稚川曰:餘既窮覽墳索,以著述餘暇,兼綜術數,省仲景元化劉戴秘要金匱綠秩黃素方,近將千卷。患其混雜煩重,有求難得,故周流華夏九州之中,收拾奇異,捃拾遺逸,選而集之,便種類殊,分緩急易簡,凡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盡寫,又見周甘唐阮諸家,各作備急,既不能窮諸病狀,兼多珍貴之藥,豈貧家野居所能立辦?又使人用針,自非究習醫方,素識明堂流注者,則身中榮衛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針以治之哉!是使鳧雁摯擊,牛羊搏噬,無以異也,雖有其方,猶不免殘害之疾。餘今采其要約以為《肘後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藥,其不獲已須買之者,亦皆賤價,草石所在皆有,兼之以灸,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覽之,可了其所用,或不出乎垣籬之內,顧眄可具。苟能信之,庶免橫禍焉!世俗苦於貴遠賤近,是古非今,恐見此方,無黃帝倉公和鵲逾跗之目,不能采用,安可強乎?
學中醫,首先要做到精誠兩個字。
所謂精指的是技術精。
學中醫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做到認真學習,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不能滿足於驕傲自滿的狀態。
誠是所謂的心誠,醫德好。
所謂德重鬼神欽。
中醫是能夠溝通陰陽的人。
時時刻刻保持著對生命的一種敬畏之心,這樣的話,才能不斷進步。
所以做中醫,要求的是德藝雙馨。
有才無德,有德無才都是不可取的。
————
再講一下怎麽學習中醫。
第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學中醫,一定要煉功,無論什麽功,必須要煉一個。這裏我個人推薦的是易筋經或者五禽戲。
煉功是為了更好的學中醫。
更好的能夠感受到氣血的運行。
這些東西是通過儀器無法觀測到的,所以必須要通過煉功感受到。
人一旦能感受到了氣,那麽你中醫入門肯定是沒有大問題了。
這也就是很多氣功師,武術老前輩都懂中醫一樣,他們甚至不用學一些醫學的基礎知識,照樣能為人看病,治病救人,就是因為他們是真的了解人體。
過去看你一下,摸你一下,就知道你哪裏有問題了,哪裏氣血有不順暢的地方,幫你通暢一下就好了。
所以煉功煉氣是中醫學的基礎。
這就相當於學西醫的時候要先學解剖學,生理學一樣的。
想要治病態的人,必須要了解常態的人是什麽樣子的。
既然知道常態,就可以糾正病態。
這叫以常達變。
所以,學中醫,煉功,就是為了明白身體的正常狀態。
這是必修的基礎。
其次呢,就是更進一步學習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等等的古代文化。
有這麽一句話,叫秀才學醫,籠裏抓雞。
意思就是,你了解了古代的文化,古代的生活習慣,古代人的世界觀,你再去學習中醫,瞬間就明白了這些醫學的理論的社會根基和三觀曆史。
這樣學起來事半功倍。
這兩者都是學習中醫的基礎。
也是必修課。
這兩個做到了之後。
再去學中醫也不晚。
我還是借用一下祖師爺醫聖仲景的話吧。
學醫的目的有三個:
上以療君親之疾,
下以救貧賤之厄,
中以保身常全。
學中醫,不一定就是做醫生。
學中醫,也可以為了自己,為了父母,為了親戚朋友的生命健康。
最起碼常見的病,發燒感冒拉稀跑肚都可以自己解決,這就很好了。
能做到治未病,搞養生就非常好了。
至於說通治百病,做專業中醫,成大家那就看個人的學習意願了。
有了基礎和目的。
那麽再就是一些詳細的方法論了。
就是怎麽入門學中醫。
這是我個人推薦的一個學習順序,並不代表正確,隻是寫出來以資大家參考。
這裏有從0起步的。
寫給一些從來沒有接觸過中醫的人的。
第一個就是先買一本《中醫基礎理論》的教材。
這個書對於構築中醫世界觀。
了解中醫的一些基礎知識還是非常好的。
先看這本書。
就能大概知道和了解中醫的一些基礎內容了。
包括對於疾病的描述,對於診斷疾病的一些專用名詞,對於人體一些器官功能描述的一些專用名詞。
了解了一些,再去看其他的書,就都沒有問題了。
然後下一步還是按照這個課本走。
想學內科開藥的就要買《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方劑學》,這三本書看下去。
就明白了怎麽診斷疾病,中醫專用的症候診斷名詞。看了中藥學之後,就了解了中藥的功效。
這時候你就有兵可以用了。
比如你就知道,黃芪補氣,當歸補血,枸杞子養精,大黃清熱通便,黃連止瀉等等的。
比如腹痛拉稀,拉的肛門灼熱,可以用一點點黃連煮水喝下去。
這個用法叫單行。
就是單獨用一味藥這樣子。
再深入學了《方劑學》之後,你就會搭配用方子了,哪個藥和哪個藥配伍,什麽方子治什麽病就都知道了。
但是這時候還是作為初級階段。
但是已經是初級進階了。
差的就是,什麽病,用什麽方子。
怎麽去分辨這個病。
怎麽知道這個方子用到這個病的時候,這個病會好。
也就是,從理論到實踐結合的部分,這段時間通常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掌握好,而且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方麵,
學到這個程度之後,就可以去看經典書籍了。
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難經》《千金方》《溫病條辨》等等。
看這些書的時候,我的建議是看原本。
不看任何人講的,也不看任何人釋疑的,你就看原本,看到自己有所領悟為止,一遍不行就兩遍,來迴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就是開湯方,學習的一個流程。
還有就是紮針灸。
我覺得也是從教材學起來,真的就會很係統,就會很快。
《經絡腧穴學》《針灸治療學》《刺法灸法學》
你們不要聽信網上傳言說什麽學院派不行,你就就看不起大學教材,大學課本。
如果想入門,想係統了解這個學問,大學裏的官方教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這些隻是基礎而已,入門可用。
但是並不代表,完全夠用。
入門之後,還要升級版,我就是繼續讀經典。
針灸是一個易學難精的學問。
比較講究人的巧力,這個就是一個悟性的問題。
悟性高低決定學成的快慢,但是並不決定學問的高低。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掌握了這些教材之後,基本上就算是入門了,生活中一些頭疼腦熱,你就知道針哪裏,灸哪裏了。
但是如果想要精通,還是需要看經典,讀古籍。
這是必須的,肯定的。
這裏推薦兩本吧。
《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
你們也可以去學習和了解一下其他的針灸古籍,比如《針灸聚英》《針灸玉龍經》《針灸指南》等等,反正自己隨意看看吧。
針灸就是這麽學。
然後還要多練習。
一個人練習指力。
力量要夠,要透徹。
這個也離不開煉功,再就是體育鍛煉,俯臥撐什麽的。
還有一個就是練習針刺的熟練度。
要記住穴位,穴位的主治功效等等。
還有一個就是要知道什麽地方能針。什麽地方不能針。
什麽地方用多深的針是安全的,什麽地方用什麽角度是安全的。
這些一定要知道。
————
再說推拿。
推拿我還是推薦課本入門。
《推拿手法學》
《推拿功法學》
《推拿治療學》
這三本書看下來,推拿基本上就明白了。
手法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推拿的古籍,我看過的不多。
推拿主要是練習,多動手,少說話,多練。
練著練著就通達了。
推拿有十字真言。
柔和,有力,滲透,持久,緩慢。
看你自己的想法吧。
推拿做好了之後,結合一些點穴的手法,徒手就能解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病。
可以說是,全靠雙手來操作了。
這個就真的很吃熟練度。
所以自己做一個米袋,然後每天練。
以後就是在人身上練,剩下的就看自己的悟性了。
這裏我可以直接說一個手法的標準。
好的手法就是,既能夠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又能夠最小程度的損傷自己。
很多人的手法變形,做的不好,給別人按摩一段時間之後,手上就起繭子。
這個放心,他絕對是錯誤的手法。
手法的作用是雙向的。
好的手法,即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又最大程度的保護自己。
我見過搞了一輩子的推拿的老師傅,人家手上沒有一個繭子,手法做出來,又舒服效果又好。
你要是看到一個人給人做手法,別人哎呀咧嘴的,這人又一手繭子,直接撤退吧。
這人手法絕對不行,是硬搞的。
推拿的古籍,我也沒看過,你們有好的就自己看看吧,或者評論區推薦一下子。
反正這個多練習才能出成果。
中醫這塊,大概就分這麽三大類。
很多東西都是互通的,不要割列開來。
比如,推拿和針灸並用,針灸湯方並用。
以經絡辨證指導用藥。
以脈象變化指導針灸推拿。
學中醫,大概就是這些吧。
想起來再補充。
下麵這兩段文字是那個序。
《千金翼方》的序。
最後一段是,《肘後備急方》的序。
大家看著玩。
原夫神醫秘術,至賾參於道樞。寶餌凝靈,宏功浹於真畛。知關龠玄牡,駐曆之效已深。轡策天機,全生之德為大。稽炎農於紀 ,資太一而返營魂。鏡軒後於遺編,事歧伯而宣藥力,故能嚐味之績,鬱騰天壤,診體之教,播在神寰。醫道由是濫觴,時義肇基於此。亦有誌其大者,高密問紫文之術;先其遠者,伯陽流玉冊之經;擬斯壽於乾坤,豈伊芳難老。儔厥齡於龜鶴,詎可蠲 。茲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謂也。若其業濟含靈,命懸茲乎,則有越人徹視於腑髒,秦和動達於膏肓,仲景候色而驗眉,元化刳腸而湔胃,斯皆方軌迭跡,思韞入神之妙;極變探幽,精超絕代之巧。晉宋方技既其無繼,齊梁醫術曾何足雲。若夫醫道之為言,實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際,意析毫芒之裏。當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數之所在,言不能諭。然則三部九候,乃經絡之樞機。氣少神餘,亦針刺之鈞軸。況乎良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心考錙銖,安假懸衡之驗,敏同機駭,曾無掛發之淹。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是故先王鏤之於玉板,往聖藏之以金匱,豈不以營迭至道括囊真頤者歟。
餘幼智蔑聞,老成無已。才非公幹,夙嬰沉疾。德異士安,早纏尪瘵 。所以誌學之歲,馳百金而徇經方。耄及之年,竟三餘而勤藥餌。酌華公之錄帙,異術同窺。采葛生之玉函,奇方畢綜。每以為生者兩儀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氣。氣化則人育,伊芳人稟氣而存。德合則生成,是生曰德而立。既知生不再於我,人處物為靈,可幸蘊靈心闕頤我性源者。由檢押神秘,幽求今古,撰方一部,號曰千金,可以濟物攝生,可以窮微盡性。猶恐岱山臨目,必昧秋毫之端;雷霆在耳;或遺玉石之響。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學。譬 之相濟,運轉無涯。等羽翼之交飛,摶搖不測。矧夫易道深矣,孔宣係十翼之辭;玄文奧矣,陸績增玄翼之說。或沿斯義,述此方名矣。貽厥子孫,永為家訓。雖未能譬言中庶,比潤上池,亦足以慕遠測深,稽門叩鍵者哉。倘經目於君子,庶知餘之所誌焉。
夫疾病之至急者有三∶一曰傷寒,二曰中風,三曰瘡癰。是二種者,療之不早,或治不對病,皆死不旋踵。孫氏撰千金方,其中風瘡癰可謂精至,而傷寒一門,皆以湯散膏丸類聚成篇,疑未得其詳矣。又著千金翼三十卷,辨論方法,見於千金者十五六。惟傷寒謂大醫湯藥雖行百無一效,乃專取仲景之論,以太陽方證比類相附,三陰三陽宜忌霍亂發汗吐下後陰易勞複病為十六篇,分上下兩卷,亦一時之新意。此於千金為輔翼之深者也。從而著之論曰∶傷寒熱病,自古有之,名賢睿哲,多所防禦。至於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莫測其致。
抱樸子丹陽葛稚川曰:餘既窮覽墳索,以著述餘暇,兼綜術數,省仲景元化劉戴秘要金匱綠秩黃素方,近將千卷。患其混雜煩重,有求難得,故周流華夏九州之中,收拾奇異,捃拾遺逸,選而集之,便種類殊,分緩急易簡,凡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盡寫,又見周甘唐阮諸家,各作備急,既不能窮諸病狀,兼多珍貴之藥,豈貧家野居所能立辦?又使人用針,自非究習醫方,素識明堂流注者,則身中榮衛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針以治之哉!是使鳧雁摯擊,牛羊搏噬,無以異也,雖有其方,猶不免殘害之疾。餘今采其要約以為《肘後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藥,其不獲已須買之者,亦皆賤價,草石所在皆有,兼之以灸,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覽之,可了其所用,或不出乎垣籬之內,顧眄可具。苟能信之,庶免橫禍焉!世俗苦於貴遠賤近,是古非今,恐見此方,無黃帝倉公和鵲逾跗之目,不能采用,安可強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