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雲初一口氣說了曆史上比較出名的四個門派。


    不待高強反應,江雲初又開始說道:“剛剛這四種屬於按照學術思想劃分流派的,這些隻是一些小部分,其實通俗一點其實是按地域區分的。”


    “按地域?”


    高強皺著眉驚訝道。


    “對,按照地域區分,因為一個地區的氣候、風土人情、人體體質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在一個地區最容易形成流派的。”


    “這些東西我好久沒有看過了,可能有一些錯漏之處,你就聽一聽,姑且算是增長見聞吧。”


    “我從北方往南方說。”


    “黑龍江地區,以新興的龍江醫派為主。


    吉林則是以長白山醫學流派為主。


    遼寧當時有一個神醫高愈明創建了靈蘭醫派。”


    “再往中原地區走,按照山東河北一帶劃分。


    有齊派、齊魯醫學、易水學派、河間學派,這個地區的醫學源流具有比較深厚的曆史底蘊。”


    “京城有禦醫學派,有禦醫趙文魁,徒弟趙紹琴;禦醫韓一齋,徒弟郗霈齡、劉奉五等。四大名醫有蕭龍友、孔伯華、施今墨、汪逢春。”


    “像齊派、齊魯醫學,此流派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思想也比較尊經,以《伊尹湯液經》《神農本草經》為主,發展出比較係統而且豐富的內服湯藥的理論。”


    “河間、易水學派在河北,分別在河北的河間和易縣。這兩個學派剛剛其實已經說過了。就是劉河間和張元素創建的。河間派就是寒涼派,易水學派代表人物有張元素、李東垣、張景嶽,這都是中醫界的名人。”


    “李東垣、張景嶽在張元素的基礎上又進行發揮,李東垣創立以脾胃為核心的補土派和張景嶽則是創立三焦氣化學之、稱之為溫陽學派。”


    “往西,比如陝西地區有秦派,也就是長安醫學,這兩個當時都出過紀錄片《長安醫學》《秦藥》等等,其外治的理論發展的特別完備,依照《黃帝內經》之中的素問、靈樞理論基礎,發展針灸、按摩、刮痧、拔罐、熱敷等等治療方式。”


    “往南有新安醫學,這個學派在徽州,明代由汪機創立,盛行於皖南新安江流域。這是一個特別龐大的學派,其中理論完備、人才輩出,據統計有著名醫家將近一千多位,經曆史的積澱,傳世的著作就有八百多種。”


    “除了創始人汪機;還有吳謙,就是寫《醫宗金鑒》那個大能;徐春圃寫的《古今醫統大全》;程杏軒寫的《醫述》;方有執撰成《傷寒論條辨》。”


    “這裏的方有執,方中行先生,我要多說幾句。方有執是“錯簡派”的始祖,他認為張仲景《傷寒論》曆史遠久,當有錯簡,耗費將近20多年精力撰成《傷寒論條辨》。”


    “剛剛我開的方子,銀翹散的作者,吳鞠通就是中行先生的小迷弟,所以呢用現在的話來說叫致敬,就是吳鞠通為了致敬自己的偶像,就將自己的書命名為《溫病條辨》。”


    江雲初說到這裏,給高強說的都是一愣一愣的。


    其實江雲初也有點覺得詫異,自己沒有打草稿,隻是隨口一說,說著說著居然又迴到剛剛的銀翹散。(其實這就是苓安的內心想法,不知道怎麽寫的,寫著寫著又迴到了銀翹散。)


    “新安醫學還有個比較牛的東西,就是他們發明了疫苗,古稱之種痘法,《痘科金鏡賦集解》之中記載;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此記錄中提及的這個地方就是在安徽,屬於新安醫學的文化區域內。”


    “再說江西地區,江西地區也有名人,名流派,就是盱江醫學,此流派盛行於江西撫河流域。代表人物有陳自明、危亦林、龔廷賢、李梃、龔居中、黃宮繡、謝星煥。”


    “我要說人名可能比較陌生,說他們的作品可能比較如雷貫耳。”


    “陳自明寫的《婦人良方大全》,裏麵有一個和《金匱要略》裏一個名字但是藥味不一樣的方子溫經湯。”


    “危亦林著有《世醫得效方》、龔廷賢有兩個比較出名的書,很多人都背誦過就是《藥性歌括四百味》《藥性歌》、李梃《醫學入門》這都是名書。”


    “龔居中就是龔信,龔廷賢的老爸。這爺倆都比較牛叉,龔居中寫了一本治療肺結核的書《紅爐點雪》。”


    “黃宮繡這個人吧,比較喜歡追求真實,他寫了《脈理求真》《本草求真》,反正他主打就是真實世界,不虛頭八腦。”


    “謝星煥,也叫謝映廬,有一本《謝映廬醫案》就是他治病的醫案。”


    “再就是江浙地區,也有很多出名的醫派,比如孟河醫學,明末清初盛行於江蘇常州孟河流域。代表醫家有“孟河四大家”費伯雄、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以及曹穎甫、惲鐵樵等。好像前些年有一個電視劇叫老中醫將就是講的這個醫派。”


    “明末清初張卿子創立錢塘醫學流派。名醫有盧之頤、張誌聰等等。”


    “張卿子弄過一本《傷寒論》,盧之頤著有《傷寒金鑲鈔》《本草乘雅半偈》,張誌聰是張卿子的徒弟,錢塘醫學的集大成者,非常厲害,寫了不少書《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靈樞經集注》、《傷寒論宗印》、《金匱要略注》、《侶山堂類辨》、《本草崇原》這都是他寫的。”


    “再有紹興醫學,流行於浙江紹興的醫學流派。代表人物俞根初著有《通俗傷寒論》、何廉臣父子三人《增訂通俗傷寒論》、曹炳章《辨舌指南》等。”


    “嶺南醫學,盛行於南嶺以南的兩廣、瓊港澳及輻射東南亞。這個也有記錄片,好像叫《懸壺嶺南》,當代名醫有羅元愷、梁劍波、鄧鐵濤、靳瑞等。”


    “川派就是火神派,盛行於川滇地區,那邊的氣候比較怪,所以那邊人會吃附子,附子燉雞,代表醫家有創立之鄭欽安及盧鑄之、補曉嵐、祝味菊等。”


    “像各個民族還有民族醫學比如藏醫、蒙醫、苗醫、瑤醫、傣醫、壯醫、彝醫、侗醫、土家族醫藥、朝鮮族醫藥等,這些還有很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濟世凡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苓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苓安並收藏濟世凡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