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酒逢知己
雪中:酒色財氣?可我是個好人! 作者:玄燭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逸之聞言這才反應過來,剛剛自己給王實味立了個g。
是啊,一般立g的人都沒什麽好下場,蘇逸之不怕,是因為他藝高人膽大。
王實味就不一樣了,像他這種個人實力不算太突出的武夫還是要多多擔心,別出口成禍。
蘇逸之本來想給他打個保票,保他平安無事,不過想了想,還是把到嘴邊的話給咽了迴去。
“你既然是捕快,那想來身上是有些武功的。”
“那把劍你大約看不上?”
王實味聞言看一下手裏這把劍。
“龍大人既然能把這把劍交給我,那想必龍大人定然有妙計,我雖然不知道這劍拔出來會有什麽樣神奇的作用,但我還是願意相信龍大人。”
蘇逸之笑了笑反問道。
“你就這麽相信我?”
王實味點了點頭。
“相信,按照宋厲的說法,符籙山上有不少的高手,那仙官窟的窟主就有二品小宗師的實力,現在指不定已經是一品高手了,這符籙山上有名的高手張巨仙也是成名已久的高手。”
“先不說兩座山上一共四百多名山匪,就這倆人都夠官兵們喝一壺的,想來王爺也是知道這些人的本事,這才讓龍大人過來幫忙。”
“龍大人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隻有三品境界的實力,可王爺既然能派龍大人過來。那想必龍大人絕不值三品實力,我要是鬥膽猜的不錯,王大人少說也有一品高手的實力。”
說到這兒他歎了口氣。
“隻可惜的是,即便加上您,若是沒有足夠多的好手,隻怕也難以徹底吞下這兩座山加在一起這麽多的高手。”
“如果能動用幽州現任四位校尉之一旗下的老練精銳步卒,還得再加上大量的斥候開路,這才能十拿九穩。”
蘇逸之聞言搖了搖頭。
“沒那個必要。”
“我們隻需按照目前的計劃安穩行事就好,至於後續是否會有官兵,還是要看北涼王的意思,要是他覺得不夠,自然會安排人手。”
王實味聞言,隻得點了點頭。
“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了。”
“說來都怪我,我之前實在是不知道,這錦雞山除了符籙山以外,還有個仙棺窟,我更沒想到這仙官庫裏竟然還有一個能媲美張巨仙的巨匪。”
蘇逸之哈哈一笑。
“我再說明白點,有道是既來之則安之,此處不僅有我在,如果那宋愚是個穩重之人,那王大人就不必太過於擔心了,如果進山剿匪的進程受到阻礙,那官府那邊就會增加人手,隻要人越多,這功勞也就越大,功勞越大,就越有人想過來分一杯羹。”
“北涼王新王上任三把火,燒的幽州這些將門之後頭疼不已,現在他們就在思量著要如何討好這位明顯重文輕武的新涼王,眼下就是個機會,隻要讓他們聞到腥味,肯定會不遺餘力舍得下本錢。”
王實味聞聽此言,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龍大人說的不錯呀!隻要這符籙山動靜鬧得越大,就會吸引越多的注意,這功勞大了就會有人想著過來分一杯羹,到時還愁沒有人手補上?”
說到這王實味向蘇逸之拱了拱手。
“王某實在佩服,雖然王某以區區三品實力坐在這青案郡六百巡捕之首的位置上,可這一碼歸一碼要事,論起當官的本事,我是萬萬不如龍大人。”
蘇逸之聞言哈哈一笑。
“哪裏哪裏,你要是有那些當官的心眼子,你大概也就沒有這等願為百姓們赴湯蹈火謀福祉的心了。”
王實味被誇讚了一番,竟然還有些不好意思了。
蘇逸之和王實味兩個人是越說越投機,後來又問了兩個小丫鬟要了兩壺酒,要了一張桌子,又要了幾碟小菜,兩個丫鬟竟全都答應下來了,沒一會兒這個酒菜桌子就全都端過來了。
蘇逸之和王實味倆人越聊越投機,這王實味也是有些酒量的,可今天實在是高興,這酒喝的多了,人一高興這就醉了,沒一會兒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蘇逸之見他喝多了,起身便推開了門,這天越來越熱了,可是在北涼這個地方還是難以酷熱難耐,到傍晚時分,這天氣還是有些微涼。
蘇逸之走出門就發現那兩名丫鬟就坐在院子裏的石桌旁,兩個丫鬟湊在一起正在練著字,抬頭看見了那位身著官府官袍,又有些本事在身上的公子哥,竟然有些嬌羞。
兩名丫鬟本就是指如青蔥口含丹的年紀,這天暖和了,穿著的就稍顯清涼了,環頸外露已是一道難以讓人挪開視線的風景線,那酥胸片露更是讓人被覺挪不開眼,也不知是山上的夥食太好,還是這兩名丫鬟天生便是擁有傲人胸懷的,兩名丫鬟已然是發育的搖而不墜了。
蘇逸之湊近一看,發現她二人竟然在練那最近紅極一時的女學士體,這女學士體乃是離陽有名的女學士嚴東吳首創的女書。
嚴冬吳的女書本就已經寫得相當漂亮,相當有特點了,尤其在他成為離陽太子妃之後,她的這手女書也是徹底的火遍大江南北,也被冠以女學士體四個字,從此看來這四個字的含金量那就不必多說了。
國子監右祭酒晉蘭亭的蘭亭熟宣,同樣也是最近才出現的上佳字體,正好與女學士體一起名揚天下。
蘇逸之本不怎麽懂文墨,可是在北涼王府與徐渭熊商議剿匪事宜,以及那顆紅珠的時候,被徐渭熊影響,這才認識了這兩個名動天下的字體。
原本按照蘇逸之的想法,應該讓自家的郡主娘娘也搞一個書法出來,再怎麽說也不能全讓離陽那邊把風頭出了,可徐渭熊不屑這種風頭,就女學士而言,這天下已然是無人能出其右了。
正在蘇逸之準備辨別文字,瞧瞧這兩個丫鬟都寫了什麽的時候,忽然隻聽見外麵一陣雜亂腳步聲傳來,兩名丫鬟對視一眼,隨後急忙起身收起了炭筆宣紙,胡亂放在一旁起身相迎。
一名甚為魁梧的挎刀年輕人,走進小院一眼死死的盯住蘇逸之,上下打量一番之後,開口問道。
“你叫龍在天,是碧山縣的主簿?”
是啊,一般立g的人都沒什麽好下場,蘇逸之不怕,是因為他藝高人膽大。
王實味就不一樣了,像他這種個人實力不算太突出的武夫還是要多多擔心,別出口成禍。
蘇逸之本來想給他打個保票,保他平安無事,不過想了想,還是把到嘴邊的話給咽了迴去。
“你既然是捕快,那想來身上是有些武功的。”
“那把劍你大約看不上?”
王實味聞言看一下手裏這把劍。
“龍大人既然能把這把劍交給我,那想必龍大人定然有妙計,我雖然不知道這劍拔出來會有什麽樣神奇的作用,但我還是願意相信龍大人。”
蘇逸之笑了笑反問道。
“你就這麽相信我?”
王實味點了點頭。
“相信,按照宋厲的說法,符籙山上有不少的高手,那仙官窟的窟主就有二品小宗師的實力,現在指不定已經是一品高手了,這符籙山上有名的高手張巨仙也是成名已久的高手。”
“先不說兩座山上一共四百多名山匪,就這倆人都夠官兵們喝一壺的,想來王爺也是知道這些人的本事,這才讓龍大人過來幫忙。”
“龍大人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隻有三品境界的實力,可王爺既然能派龍大人過來。那想必龍大人絕不值三品實力,我要是鬥膽猜的不錯,王大人少說也有一品高手的實力。”
說到這兒他歎了口氣。
“隻可惜的是,即便加上您,若是沒有足夠多的好手,隻怕也難以徹底吞下這兩座山加在一起這麽多的高手。”
“如果能動用幽州現任四位校尉之一旗下的老練精銳步卒,還得再加上大量的斥候開路,這才能十拿九穩。”
蘇逸之聞言搖了搖頭。
“沒那個必要。”
“我們隻需按照目前的計劃安穩行事就好,至於後續是否會有官兵,還是要看北涼王的意思,要是他覺得不夠,自然會安排人手。”
王實味聞言,隻得點了點頭。
“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了。”
“說來都怪我,我之前實在是不知道,這錦雞山除了符籙山以外,還有個仙棺窟,我更沒想到這仙官庫裏竟然還有一個能媲美張巨仙的巨匪。”
蘇逸之哈哈一笑。
“我再說明白點,有道是既來之則安之,此處不僅有我在,如果那宋愚是個穩重之人,那王大人就不必太過於擔心了,如果進山剿匪的進程受到阻礙,那官府那邊就會增加人手,隻要人越多,這功勞也就越大,功勞越大,就越有人想過來分一杯羹。”
“北涼王新王上任三把火,燒的幽州這些將門之後頭疼不已,現在他們就在思量著要如何討好這位明顯重文輕武的新涼王,眼下就是個機會,隻要讓他們聞到腥味,肯定會不遺餘力舍得下本錢。”
王實味聞聽此言,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龍大人說的不錯呀!隻要這符籙山動靜鬧得越大,就會吸引越多的注意,這功勞大了就會有人想著過來分一杯羹,到時還愁沒有人手補上?”
說到這王實味向蘇逸之拱了拱手。
“王某實在佩服,雖然王某以區區三品實力坐在這青案郡六百巡捕之首的位置上,可這一碼歸一碼要事,論起當官的本事,我是萬萬不如龍大人。”
蘇逸之聞言哈哈一笑。
“哪裏哪裏,你要是有那些當官的心眼子,你大概也就沒有這等願為百姓們赴湯蹈火謀福祉的心了。”
王實味被誇讚了一番,竟然還有些不好意思了。
蘇逸之和王實味兩個人是越說越投機,後來又問了兩個小丫鬟要了兩壺酒,要了一張桌子,又要了幾碟小菜,兩個丫鬟竟全都答應下來了,沒一會兒這個酒菜桌子就全都端過來了。
蘇逸之和王實味倆人越聊越投機,這王實味也是有些酒量的,可今天實在是高興,這酒喝的多了,人一高興這就醉了,沒一會兒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蘇逸之見他喝多了,起身便推開了門,這天越來越熱了,可是在北涼這個地方還是難以酷熱難耐,到傍晚時分,這天氣還是有些微涼。
蘇逸之走出門就發現那兩名丫鬟就坐在院子裏的石桌旁,兩個丫鬟湊在一起正在練著字,抬頭看見了那位身著官府官袍,又有些本事在身上的公子哥,竟然有些嬌羞。
兩名丫鬟本就是指如青蔥口含丹的年紀,這天暖和了,穿著的就稍顯清涼了,環頸外露已是一道難以讓人挪開視線的風景線,那酥胸片露更是讓人被覺挪不開眼,也不知是山上的夥食太好,還是這兩名丫鬟天生便是擁有傲人胸懷的,兩名丫鬟已然是發育的搖而不墜了。
蘇逸之湊近一看,發現她二人竟然在練那最近紅極一時的女學士體,這女學士體乃是離陽有名的女學士嚴東吳首創的女書。
嚴冬吳的女書本就已經寫得相當漂亮,相當有特點了,尤其在他成為離陽太子妃之後,她的這手女書也是徹底的火遍大江南北,也被冠以女學士體四個字,從此看來這四個字的含金量那就不必多說了。
國子監右祭酒晉蘭亭的蘭亭熟宣,同樣也是最近才出現的上佳字體,正好與女學士體一起名揚天下。
蘇逸之本不怎麽懂文墨,可是在北涼王府與徐渭熊商議剿匪事宜,以及那顆紅珠的時候,被徐渭熊影響,這才認識了這兩個名動天下的字體。
原本按照蘇逸之的想法,應該讓自家的郡主娘娘也搞一個書法出來,再怎麽說也不能全讓離陽那邊把風頭出了,可徐渭熊不屑這種風頭,就女學士而言,這天下已然是無人能出其右了。
正在蘇逸之準備辨別文字,瞧瞧這兩個丫鬟都寫了什麽的時候,忽然隻聽見外麵一陣雜亂腳步聲傳來,兩名丫鬟對視一眼,隨後急忙起身收起了炭筆宣紙,胡亂放在一旁起身相迎。
一名甚為魁梧的挎刀年輕人,走進小院一眼死死的盯住蘇逸之,上下打量一番之後,開口問道。
“你叫龍在天,是碧山縣的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