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小姑生孩子了
團寵小福寶:撿個福運小妹妹 作者:花間酒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萬兩,牛大隻覺得腦子轟隆隆的作響。
他雖然已經是見過世麵的商人,但是這兩顆珠子就解決了他整條商業街缺錢的危機,真是…有些天上掉餡餅的錯覺。
“百裏掌櫃,我要五萬零五百兩,不然我不賣的!”小福寶道,小家夥已經四歲了,知道討價還價了:
“而且我們家還養了珍珠,以後可以都和百裏掌櫃合作!”
其實,她家養的珍珠,是和石斑魚一起養的,一共就幾百個,還不滿兩個水缸。
但是她有招財啊!
百裏掌櫃有些肉疼的說道:
“好,五萬零五百兩就五萬零五百兩!”
五萬兩銀票,五百兩銀子。
頗有些重。
小福寶毫不猶豫的抓了五百兩銀子,道:“爹爹,這個給我吧!”
牛大被她小財迷的模樣給逗笑了:
“好,給你,給你!”
牛大和沈魚從不問小福寶的錢去哪兒了,他們覺得小姑娘有自己的小秘密,她不想說,便不說就是。
小福寶自己也沒想到,就憑那兩顆珠子,一下就解決了家裏缺錢的危機,她暗暗有些後悔…不該一同把兩顆珠子都賣出去的,她應該把粉色那顆留著。
這樣,她以後想要參與家裏的生意,才有借口呀!不然,她爹爹一定是不準她辛苦掙錢的呀!
現在後悔,還來的及嘛?
來不及。
話說…她好久沒夢見招財了。
她用五百兩銀子換了五十張金葉子,夠招財吃一個多月了。
招財長在後山上,它能保佑牛山村不跟她家作對的人都能發兩分財,所以進來打鐵的牛大又,做陶瓷罐子的牛餌,生意都不錯。
就連帶著牛小草家裏養的豬仔夭折率都化為零,其他不做生意的,做農工的,因為有幾戶幫著小福寶家養魚和幹活兒,加上投錢的利潤,收入也是越來越好。
村子裏也有人蓋起了新房子。
醫館裏來人報喜,說是牛小妹生了,也是一個女兒。
小福寶和牛寶蘭手拉著手,跟著沈魚和牛大一道去薛家探望牛小妹。
牛小妹的婆婆抱著孩子,歡喜的招待客人,小福寶惦著腳尖看著粉嘟嘟的小表妹。
“小表妹好可愛呀!”小福寶脆生生的說道,牛小妹的吃的營養好,所以小女娃娃生下來有七斤八兩重,小臉小皮膚幹幹淨淨,白白嫩嫩的,一點不皺巴。
薛懷民坐在床榻邊上,悉心的為牛小妹喂藥膳吃。
沈魚看著也滿心歡喜。
“嫂子,三天之後,我們家辦三朝酒,你和大哥一定要來!”薛懷民笑道,說著他放下碗筷,給牛小妹蓋了蓋被子:“你好好跟嫂子說說話,我先去前院”
薛懷民走了以後。
沈魚輕聲問道:“小妹,懷民和你公公婆婆沒介意吧?”
牛小妹笑道:
“剛開始知道生的是女孩的時候,我還有些害怕,我還常會想到姓黃的那家人的嘴臉,但是懷民和我公公婆婆都沒那種思想”
“懷民說,生兒生女都是自己家的寶貝,而且,他說,我身子不好,他打算就生這一個”
女娃娃出生一般不辦酒,但也有特別喜歡女娃娃的人家,會辦酒。
“那我就放心了!”沈魚道,“不過你以後要少提前麵的人和事”
“省得的,嫂子!我不提了”牛小妹道。
三日後,三朝酒。
牛小妹的婆婆溫氏早早的就熬了百歲粥,給小孩喝,百歲粥就是用一百家人家的米熬成一鍋粥,寓意長命百歲的意思。
薛家辦酒,順便也開了施粥點,施給那些沒人奉養,老弱病殘的乞丐的。
“這是因為什麽事辦酒啊?”一個老乞丐婆子端著碗來到薛家管家麵前問道。
“這是我們家醫館少夫人,生了千金,給千金辦洗禮酒哩”管家道。
“生女娃娃也辦酒啊?”老乞丐婆子說道。
這話正叫溫氏聽見了,她抱著孩子出來,道:“啥叫女娃娃也辦酒?世人若都是不喜歡女娃娃,那又哪裏來的母親?有些人,自己尚是女人,還偏歧視女娃娃”,“世間對女孩子多有不公,自己身為女人,合該更疼女娃娃才是!”
“祖母,祖母,我們能看看妹妹嗎?”
老乞婆看著圍著溫氏轉的兩個小女孩,正是她自己的親孫女,招娣和賤丫。
想到若不是從前的種種,現在她不會落到乞討為生,也會有幾個孫女圍著她奶奶,奶奶的叫。
她的兒子也不會叫一道雷給劈死,她還會有兒媳婦,那個孩子若是沒能被當成女娃娃給一腳踩掉,她也不會沒孫子。
是啊,怎麽就忘了,自己也是女人呐。
“這孩子,生得可真漂亮”沈魚正走到門口,逗弄著溫氏懷裏的女娃娃。
溫氏笑道:“孩子娘長得漂亮,這孩子隨她娘!”,見著老乞婆還沒走,溫氏又吩咐管家道:
“想是一碗粥不夠,再給她一碗吧!”溫氏說道。
老乞婆得了粥,轉身走了。
後來再也沒來過。
三朝禮上,牛家人送上了一把百歲金鎖。
“這孩子取名字沒有?”沈魚問薛懷民道。
“迴嫂子,取了,叫薛思淼”薛懷民道,“與孫思邈的名同音,我想著,她要是能跟她兩個姐姐一樣,傳承我的衣缽,是最好不過的了”薛懷民道。
可兒和巧兒都在縣裏的學堂念書,平日裏在縣裏跟著老薛大夫學習醫術。
說起孩子,難免又討論起沈魚的幾個孩子來,溫氏道:“你們家翠花,今年十二了吧?官媒來說了人家沒有?”
沈魚道:
“這個官媒年初那會兒來過一次,說是要給訂府城的公子哥兒,我想著孩子還小,晚些定也是好的!雖說她妹子先定了,那也是我家那口子喝多了,幹下的糊塗事兒,倒不好推脫”,“而且平日裏瞧翠花那主意,她是想傳承咱們家的衣缽的,我跟她爹沒兒子,所以也有這個心思”
女子傳承衣缽,就是嗣女。
溫氏笑道:“要是有合適的人家,能把姑娘留在手邊,不嫁出去受氣吃苦,也是好的”
大周律例,女子雖然可以繼承財產,但沒有嗣女的情況下,所有女兒加起來,隻能繼承一半財產,另一半得充為國庫。
若有嗣女,或者兒子,為嗣者繼承三分之二的家產,其他女兒合起來繼承三分之一的家產。
他雖然已經是見過世麵的商人,但是這兩顆珠子就解決了他整條商業街缺錢的危機,真是…有些天上掉餡餅的錯覺。
“百裏掌櫃,我要五萬零五百兩,不然我不賣的!”小福寶道,小家夥已經四歲了,知道討價還價了:
“而且我們家還養了珍珠,以後可以都和百裏掌櫃合作!”
其實,她家養的珍珠,是和石斑魚一起養的,一共就幾百個,還不滿兩個水缸。
但是她有招財啊!
百裏掌櫃有些肉疼的說道:
“好,五萬零五百兩就五萬零五百兩!”
五萬兩銀票,五百兩銀子。
頗有些重。
小福寶毫不猶豫的抓了五百兩銀子,道:“爹爹,這個給我吧!”
牛大被她小財迷的模樣給逗笑了:
“好,給你,給你!”
牛大和沈魚從不問小福寶的錢去哪兒了,他們覺得小姑娘有自己的小秘密,她不想說,便不說就是。
小福寶自己也沒想到,就憑那兩顆珠子,一下就解決了家裏缺錢的危機,她暗暗有些後悔…不該一同把兩顆珠子都賣出去的,她應該把粉色那顆留著。
這樣,她以後想要參與家裏的生意,才有借口呀!不然,她爹爹一定是不準她辛苦掙錢的呀!
現在後悔,還來的及嘛?
來不及。
話說…她好久沒夢見招財了。
她用五百兩銀子換了五十張金葉子,夠招財吃一個多月了。
招財長在後山上,它能保佑牛山村不跟她家作對的人都能發兩分財,所以進來打鐵的牛大又,做陶瓷罐子的牛餌,生意都不錯。
就連帶著牛小草家裏養的豬仔夭折率都化為零,其他不做生意的,做農工的,因為有幾戶幫著小福寶家養魚和幹活兒,加上投錢的利潤,收入也是越來越好。
村子裏也有人蓋起了新房子。
醫館裏來人報喜,說是牛小妹生了,也是一個女兒。
小福寶和牛寶蘭手拉著手,跟著沈魚和牛大一道去薛家探望牛小妹。
牛小妹的婆婆抱著孩子,歡喜的招待客人,小福寶惦著腳尖看著粉嘟嘟的小表妹。
“小表妹好可愛呀!”小福寶脆生生的說道,牛小妹的吃的營養好,所以小女娃娃生下來有七斤八兩重,小臉小皮膚幹幹淨淨,白白嫩嫩的,一點不皺巴。
薛懷民坐在床榻邊上,悉心的為牛小妹喂藥膳吃。
沈魚看著也滿心歡喜。
“嫂子,三天之後,我們家辦三朝酒,你和大哥一定要來!”薛懷民笑道,說著他放下碗筷,給牛小妹蓋了蓋被子:“你好好跟嫂子說說話,我先去前院”
薛懷民走了以後。
沈魚輕聲問道:“小妹,懷民和你公公婆婆沒介意吧?”
牛小妹笑道:
“剛開始知道生的是女孩的時候,我還有些害怕,我還常會想到姓黃的那家人的嘴臉,但是懷民和我公公婆婆都沒那種思想”
“懷民說,生兒生女都是自己家的寶貝,而且,他說,我身子不好,他打算就生這一個”
女娃娃出生一般不辦酒,但也有特別喜歡女娃娃的人家,會辦酒。
“那我就放心了!”沈魚道,“不過你以後要少提前麵的人和事”
“省得的,嫂子!我不提了”牛小妹道。
三日後,三朝酒。
牛小妹的婆婆溫氏早早的就熬了百歲粥,給小孩喝,百歲粥就是用一百家人家的米熬成一鍋粥,寓意長命百歲的意思。
薛家辦酒,順便也開了施粥點,施給那些沒人奉養,老弱病殘的乞丐的。
“這是因為什麽事辦酒啊?”一個老乞丐婆子端著碗來到薛家管家麵前問道。
“這是我們家醫館少夫人,生了千金,給千金辦洗禮酒哩”管家道。
“生女娃娃也辦酒啊?”老乞丐婆子說道。
這話正叫溫氏聽見了,她抱著孩子出來,道:“啥叫女娃娃也辦酒?世人若都是不喜歡女娃娃,那又哪裏來的母親?有些人,自己尚是女人,還偏歧視女娃娃”,“世間對女孩子多有不公,自己身為女人,合該更疼女娃娃才是!”
“祖母,祖母,我們能看看妹妹嗎?”
老乞婆看著圍著溫氏轉的兩個小女孩,正是她自己的親孫女,招娣和賤丫。
想到若不是從前的種種,現在她不會落到乞討為生,也會有幾個孫女圍著她奶奶,奶奶的叫。
她的兒子也不會叫一道雷給劈死,她還會有兒媳婦,那個孩子若是沒能被當成女娃娃給一腳踩掉,她也不會沒孫子。
是啊,怎麽就忘了,自己也是女人呐。
“這孩子,生得可真漂亮”沈魚正走到門口,逗弄著溫氏懷裏的女娃娃。
溫氏笑道:“孩子娘長得漂亮,這孩子隨她娘!”,見著老乞婆還沒走,溫氏又吩咐管家道:
“想是一碗粥不夠,再給她一碗吧!”溫氏說道。
老乞婆得了粥,轉身走了。
後來再也沒來過。
三朝禮上,牛家人送上了一把百歲金鎖。
“這孩子取名字沒有?”沈魚問薛懷民道。
“迴嫂子,取了,叫薛思淼”薛懷民道,“與孫思邈的名同音,我想著,她要是能跟她兩個姐姐一樣,傳承我的衣缽,是最好不過的了”薛懷民道。
可兒和巧兒都在縣裏的學堂念書,平日裏在縣裏跟著老薛大夫學習醫術。
說起孩子,難免又討論起沈魚的幾個孩子來,溫氏道:“你們家翠花,今年十二了吧?官媒來說了人家沒有?”
沈魚道:
“這個官媒年初那會兒來過一次,說是要給訂府城的公子哥兒,我想著孩子還小,晚些定也是好的!雖說她妹子先定了,那也是我家那口子喝多了,幹下的糊塗事兒,倒不好推脫”,“而且平日裏瞧翠花那主意,她是想傳承咱們家的衣缽的,我跟她爹沒兒子,所以也有這個心思”
女子傳承衣缽,就是嗣女。
溫氏笑道:“要是有合適的人家,能把姑娘留在手邊,不嫁出去受氣吃苦,也是好的”
大周律例,女子雖然可以繼承財產,但沒有嗣女的情況下,所有女兒加起來,隻能繼承一半財產,另一半得充為國庫。
若有嗣女,或者兒子,為嗣者繼承三分之二的家產,其他女兒合起來繼承三分之一的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