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隻燕子仿佛做了錯事一樣,立在門前耷拉著腦袋,小福寶看著自己家的人參粉被這小鳥兒吃了個幹淨,小臉也是氣得紅撲撲的。


    撲過去就抓小鳥。


    那鳥兒說起來也真是奇怪,既然就立在門前,讓這小丫頭抓,“媽媽,把它關起來!”


    沈魚拿了自己平常培育小雞仔兒用的小籠子,將小鳥兒關了進去,沈魚一臉失落的看著被吃得精光的參粉,“唉,人的運氣哪能一直那樣好哩!算了算了!那兩塊地,還是種西瓜吧!”


    小福寶氣唿唿的說道:“壞鳥,今天晚上就把你燉了吃掉!”,小鳥仿佛受了驚嚇一般,胡亂在籠子裏撲騰。


    “大娘子啊,人都來了!”向金蘭對沈魚說道,是向金蘭招的人都來了,來的這三個人裏,有四個是沈魚認識的。


    其中一個是小譚氏。


    本來大譚氏也要來,但向金蘭想著,她平常在村子裏的名聲就不大好,加上跟沈大娘子又有過節,所以也就沒叫她。


    另外三個是村裏其他人家的婦人。


    還有四個,都是年輕姑娘,有些是向金蘭的親戚,有些則是別的村裏的。


    沈魚忙著招待這幾個女工,便也就把中午培育好的參粉被鳥給吃了的事兒。


    沈魚雖是農婦出身,但是出嫁前跟著嫂子蔡氏做過生意,這幾個月又跟著牛大一塊兒開飯館,也頗有些懂得分配安排人的。


    兩個經驗老道的婦人負責摘菜選菜和切菜,四個大姑娘負責跟著學做醃酸菜和鹹菜。


    四個身強力壯的婦人,其中兩個喂豬和雞鴨鵝,另外兩個,負責打雜,哪裏需要哪裏搬。


    也許小鳥是聽著小福寶要吃它,所以嚇得一連拉了一籠子大小的屎。


    晚上,小福寶抓小鳥的時候,看見了,隻是她覺得這屎有些不一樣,圓圓的,倒像是菜種子。


    她連忙大聲道:“媽媽,媽媽,你看看,這個是不是種子?”


    沈魚放下手中的醬料,擦了手趕過去,一瞧:“呀,還真是!這是它拉的?”


    小鳥兒這時,雄赳赳,氣昂昂的,好像在說:對啊!是我,就是我!我是大功臣,快誇我吧!


    沈魚用細樹枝扒了扒那堆鳥屎,笑道:


    “這可真是因禍得福了,原來還差這最後一步,怪不得人家都說燕來福,燕來福!這燕子,可也是咱們家的貴客哩!小福寶啊,你快將這燕子放了吧!燕子總歸是喜歡天空的”


    沈魚從鳥屎裏頭找到二十幾顆人參種子,“你姑父說,人參不耐熱,我得趕緊把它種下去才好!”


    沈魚醬菜也不做了。


    當天晚上沈魚就把人參種子種在盆栽裏,等出了苗,到五月初十再將種子種下去。


    人工種植的人參雖然不如野參貴,也與野參有區別,但一棵人工種植超過六年的人參,最少也能賣到五十文一克,十克為五百文。百克為十兩銀子,一棵成年人參,大抵最低能賣五十兩銀子。


    二十根,便是一千兩。


    即使要五六年才能出成果,也是值得的。


    牛大和牛翠花每天扛著鋤頭,都要挖到大半夜,才會休息,牛家整個院子占地兩平方裏,地方大,房屋則比較少。


    除了後院種著百來棵樹,養著豬,雞鴨鵝,還有一公裏的空地,比後山上的那兩塊地都要大。


    “媽媽,今天秧苗都種完了,我們以後隻要灑水了,舒服好多了!啞巴叔跟我們告假,良田到了春種的時候了!”牛翠花道。


    那一百畝良田,是租了出去的。


    牛啞巴家原本沒有良田,後來買了十二畝,加上租了牛大家十畝良田,有著二十二畝田要種。


    他的兩個兒子去考試,小兒子中了童生,大兒子牛大又因為念書太晚,資質也差些,所以沒考上童生,便留在家裏幫著種田。


    農忙的時候,牛大家半大的牛,也跟著忙了起來,一天租出去的租子都是十幾文。


    “現在牛大家發了財,條件是越來越好了,租他家的牛,還給什麽錢呐!你是不是蠢?你錢多是不是?”大譚氏一臉責備的瞪著大兒媳婦勞氏道。


    因為勞氏租牛大家的牛耕地,給了兩天的工錢。


    “那個牛大也是,咱們牛山村,除了趙裏長家裏,就數他家最有錢,又沒個兒子,真不知道掙那麽多錢給誰花!也不拿出來給我們這些鄉親們花花就算了,用他家牛兩天,還要收我們的工錢!活該他絕戶!”


    大譚氏越想越氣。


    幹脆搬了一個小板凳坐在門口,對著牛大家罵罵咧咧,她家離著牛大家頗有些距離,她罵那些話,牛大家裏可一點兒也聽不見。


    她對門的瞎了眼睛的張閔有些聽不下去了,“譚嬸兒,你這可是沒道理了!你要不想給錢,大可不租他家的牛啊!”,“反正你家現在還有七個兒子,一家子用鋤頭,大鍬挖,也用不了半個月啊!”


    大牛禮家原本有八個兒子,家裏祖上傳下來十幾畝田,加上生了這八個兒子,又添了十幾畝田,日子想來應該是不錯的。


    可是,也許是從祖上做的事就缺德,一連幾代人都喜歡偷雞摸狗,搶占別人的宅基地,以有兒子為由,欺負其他人,哪怕其他人也有兒子。


    到了牛禮父親那代開始,就一直走黴運,家裏後分下來十幾畝地,既是一畝都不種。


    加上大牛禮和大譚氏不是什麽勤快的人,所以能種的那十幾畝地,雖然能種,但田裏長了不少雜草和稗子,人家一畝田大多能產四五百斤稻穀。


    他家的一畝田產量不到二百斤,家裏也不養隻雞啊鴨什麽的,產出來的稻穀,打了糠,就這樣浪費了。


    所以,牛禮家現在是牛山村最窮的,養出的幾個兒子,隻有老大勤快些,卻是個盜拓的脾氣。


    大譚氏想著牛啞巴家的日子甚至都比她家好過了些,去年不僅買了地,十二畝地的產量也比她家高些,心裏怨恨一定是牛啞巴家那個窮戶占了她家的運氣。


    “張閔,我告訴你,你別仗著你有兩個兒子就了不起,你家才兩個兒子,我家可是還有七個兒子!將來,你家的地,你家的田,都是我家的!”,“你別看你家小兒子過了童生,指不定他到老死那天,都考不上個秀才裏!呸,童生有什麽用?我們家老五那是不稀罕這個東西!”


    她的五兒子就是之前被牛大秀才叫出教室罰站的牛大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團寵小福寶:撿個福運小妹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酒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酒月並收藏團寵小福寶:撿個福運小妹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