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卓家找茬(一)
團寵小福寶:撿個福運小妹妹 作者:花間酒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家一隻雞每天都有十個蛋,鵝蛋每天兩個,有時候三個。
三十天,一隻雞一天按十個雞蛋算,他們家二十五隻母雞,一天是二百五十個雞蛋,一個月是七千五百個雞蛋。
批發的雞蛋有六千五百個,按一文錢一個批發出去的,每一百個送五個雞蛋,五百個雞蛋是送的。
所以一共六千五百文。
剩一千個雞蛋,其中三百個雞蛋被家裏吃了,七百個是牛翠花和牛二每天早晚都出去賣雞蛋,市價兩文錢一個,每五個送一個賣出去的,其中五百八十個雞蛋是收錢的,一百二十個是送的。
一共一千一百六十文。
鵝蛋基本上一天兩到三個,但是按兩個賣的,因為還有一個給小福寶吃了。
家裏八隻母鵝,每天十六個蛋,四十五天七百二十個鵝蛋,批發價五文錢一個,送不起。
有三千六百文。
賣雞蛋和鵝蛋的錢是一萬一千二百六十文,也就是二十二貫兩百六十文。
家裏的十二隻母雞孵了小雞,冬天,家裏的兩隻母豬生了十七八隻小豬仔。
沈魚有些驚愕的看著牛翠花算出的賬目:“多少?”,他們一個月竟然能掙二十幾兩銀子?
她以前沒算過,這一年來,他們竟然掙了兩百來兩銀子?沈氏狠狠的掐了一把自己,不是做夢。
卓家,是牛家三姑子嫁的人家,在海家村。
大譚氏九月尾上迴娘家的時候,偏巧遇上牛銀花,大譚氏拍了拍大牛禮的肩道:“當家的,那是牛家三妹不是?”
大牛禮看了一眼,道:“好像是哩!”
“銀花呀!銀花!”大譚氏快步追了上去,“哎呀銀花,你走的好快呀!這是做什麽去哩?”
“我買豬肉去哩”牛銀花道,大譚氏發現她臉上還有些淤青,便知道她是在撒謊了。
卓家,在海家村算的上是有頭有臉的人家,牛銀花的公公是三十年前的秀才公,家裏還有四五十畝好田,養著一頭豬。
雖然沒中過舉,但在這十裏八鄉大字不識一個的地方,秀才那也是十分受尊敬的文化人。
自從牛銀花上次把個三四個月的孩子掉了以後,便再也沒有來過娘家。
大譚氏笑道:“銀花啊,我可是好久沒看見你了!你家小妹,牛花花跟黃家那口子掰了,你知道不?”
牛銀花一驚:“掰了?那她住哪兒啊?怎麽活下去啊?”
大譚氏那雙狡黠的眼睛微微轉悠著,有意無意的提起牛大幫牛小妹和離,又立了院子,養著娘三個的事兒。
牛大,牛二,牛金花,牛銀花和牛花花都是一母所生,同歸一父,可這性情卻是天差地別,所謂好竹出歹筍,大致是如此。
牛銀花聽了,麵容都有些扭曲,上次她從堤壩上摔下去,把個三個多月的娃娃摔沒了以後,便不能生育。
聽見牛小妹跟她一樣,沒了三個多月的孩子以後,她心裏稍微舒坦了些,可是大哥既然養著那娘三個,卻連起房子都不告訴她一聲。
憑什麽?
而且,連嫁得那麽遠的姨姐都請了,宴席竟然不請她這個三妹妹,牛銀花心裏越想越氣。
迴去,她便添油加醋的跟家裏人說了一聲。
卓家公公卓平,一拍桌子道:“人家不認你這個妹妹,不認就不認嘍!你還上趕著去?”
卓家婆婆早死,家裏原有兩兒三女的,後來大女兒也死了,現在隻剩下兩兒兩女。
三女兒卓雅早些年被選進宮做宮女,放出來的時候,已經二十五歲,上門的媒婆大多都是介紹的死了老婆帶著孩子的,卓雅不願給人當後媽,所以一直耽擱到三十歲也沒能嫁出去。
兩個兒子倒是都成了親。
三女兒便是之前牛銀花要給沈魚家說的那位親家。
牛銀花嫁的是卓家老二。
牛銀花被公公這一聲怒喝嚇得一抖,顫顫巍巍的說道:“他不過是看著咱們家現在比他家窮,看不上咱們家,所以才不請咱家人的!”
卓家並不窮,若是種著五十畝地,養著一頭豬,還在鎮上領著一份教書差事的卓家算窮,那拿著沒田沒地的人家豈非不用活了?
但是卓平小的時候家裏很窮,八歲以前,窮得連一畝地都沒有,從小沒少受海家村人的欺負,他平生最恨別人嫌他窮。
“叫他們來一趟,我倒要看看他們是憑什麽瞧不起人!”卓老爺子氣唿唿的說道。
沈魚給向金蘭發了幫忙帶孩子的工錢,又拿了三貫錢,道:“花花,這是你的!三個月的”
牛小妹道:“嫂子,你跟大哥供我娘三個吃,供喝的,我怎麽還能要你們的工錢哩?”
“前幾個月,家裏忙著建房子,買鋪子,怕家裏錢不夠,現在鋪子裝修也好了,你幫著我們帶了三個月的孩子,這是你應得的!”沈魚又喚了牛可兒和牛巧兒來。
牛可兒和牛巧兒高興得跑過來,甜甜的喚了聲:“舅母”
沈魚拿了一貫錢,塞進牛巧兒和牛可兒手裏:“這是舅母給你們買糖吃得!”
牛小妹連忙道:“嫂子,小孩子哪裏花得了這麽多錢哩?”,五百文錢,是向金蘭的大兒子鄭司一個半月的薪水,是秀才級別的教書先生半個月的薪水。
窮人家,吃個冰糖葫蘆就算過年,哪裏舍得給孩子這樣多的零花錢哩?
卓家的大孫子卓不凡敲響了牛家的大門,開門的是向氏,向金蘭見眼前這個少年有些眼生:
“你是?”
“大娘,我是海家村卓家的孩子,我爺爺叫我來,叫親家舅父舅母過去一趟”
沈魚從裏麵聽見了。
海家村,卓家?
“嫂子,那不是三姐姐的夫家嗎?”牛小妹道。
沈魚大步走了出去,“你跟你爺爺說,我們不去,卓家要是有話跟我們說,請卓家人自己親自來我家說!”
卓不凡掉頭跑了。
牛小妹走過去,問道:“嫂子,那卓家叫你們去是什麽事兒啊?”
沈魚搖頭道:“不知道,總不會是什麽好事兒!”
向金蘭道:“照我老婆子說,不去是正理,哪有人跟傳喚人似的,自己不來,叫別人過去的!”
牛小妹聽著,覺得很有道理。
牛可兒蹲在牆邊,逗弄著剛剛會走路的小福寶,“小福寶兒,到表姐這兒來!”
小福寶穿著厚厚的鵝黃色虎丘衣,小尾巴隨著小福寶蹣跚的步子搖曳著,小福寶由扶著牆走,到漸漸撒手:
“嗬嗬嗬”
小福寶高高舉著雙手,清脆的笑著,好像一下就能跑了去似的,小腿兒噔噔噔的,一下就撲進牛可兒懷裏。
三十天,一隻雞一天按十個雞蛋算,他們家二十五隻母雞,一天是二百五十個雞蛋,一個月是七千五百個雞蛋。
批發的雞蛋有六千五百個,按一文錢一個批發出去的,每一百個送五個雞蛋,五百個雞蛋是送的。
所以一共六千五百文。
剩一千個雞蛋,其中三百個雞蛋被家裏吃了,七百個是牛翠花和牛二每天早晚都出去賣雞蛋,市價兩文錢一個,每五個送一個賣出去的,其中五百八十個雞蛋是收錢的,一百二十個是送的。
一共一千一百六十文。
鵝蛋基本上一天兩到三個,但是按兩個賣的,因為還有一個給小福寶吃了。
家裏八隻母鵝,每天十六個蛋,四十五天七百二十個鵝蛋,批發價五文錢一個,送不起。
有三千六百文。
賣雞蛋和鵝蛋的錢是一萬一千二百六十文,也就是二十二貫兩百六十文。
家裏的十二隻母雞孵了小雞,冬天,家裏的兩隻母豬生了十七八隻小豬仔。
沈魚有些驚愕的看著牛翠花算出的賬目:“多少?”,他們一個月竟然能掙二十幾兩銀子?
她以前沒算過,這一年來,他們竟然掙了兩百來兩銀子?沈氏狠狠的掐了一把自己,不是做夢。
卓家,是牛家三姑子嫁的人家,在海家村。
大譚氏九月尾上迴娘家的時候,偏巧遇上牛銀花,大譚氏拍了拍大牛禮的肩道:“當家的,那是牛家三妹不是?”
大牛禮看了一眼,道:“好像是哩!”
“銀花呀!銀花!”大譚氏快步追了上去,“哎呀銀花,你走的好快呀!這是做什麽去哩?”
“我買豬肉去哩”牛銀花道,大譚氏發現她臉上還有些淤青,便知道她是在撒謊了。
卓家,在海家村算的上是有頭有臉的人家,牛銀花的公公是三十年前的秀才公,家裏還有四五十畝好田,養著一頭豬。
雖然沒中過舉,但在這十裏八鄉大字不識一個的地方,秀才那也是十分受尊敬的文化人。
自從牛銀花上次把個三四個月的孩子掉了以後,便再也沒有來過娘家。
大譚氏笑道:“銀花啊,我可是好久沒看見你了!你家小妹,牛花花跟黃家那口子掰了,你知道不?”
牛銀花一驚:“掰了?那她住哪兒啊?怎麽活下去啊?”
大譚氏那雙狡黠的眼睛微微轉悠著,有意無意的提起牛大幫牛小妹和離,又立了院子,養著娘三個的事兒。
牛大,牛二,牛金花,牛銀花和牛花花都是一母所生,同歸一父,可這性情卻是天差地別,所謂好竹出歹筍,大致是如此。
牛銀花聽了,麵容都有些扭曲,上次她從堤壩上摔下去,把個三個多月的娃娃摔沒了以後,便不能生育。
聽見牛小妹跟她一樣,沒了三個多月的孩子以後,她心裏稍微舒坦了些,可是大哥既然養著那娘三個,卻連起房子都不告訴她一聲。
憑什麽?
而且,連嫁得那麽遠的姨姐都請了,宴席竟然不請她這個三妹妹,牛銀花心裏越想越氣。
迴去,她便添油加醋的跟家裏人說了一聲。
卓家公公卓平,一拍桌子道:“人家不認你這個妹妹,不認就不認嘍!你還上趕著去?”
卓家婆婆早死,家裏原有兩兒三女的,後來大女兒也死了,現在隻剩下兩兒兩女。
三女兒卓雅早些年被選進宮做宮女,放出來的時候,已經二十五歲,上門的媒婆大多都是介紹的死了老婆帶著孩子的,卓雅不願給人當後媽,所以一直耽擱到三十歲也沒能嫁出去。
兩個兒子倒是都成了親。
三女兒便是之前牛銀花要給沈魚家說的那位親家。
牛銀花嫁的是卓家老二。
牛銀花被公公這一聲怒喝嚇得一抖,顫顫巍巍的說道:“他不過是看著咱們家現在比他家窮,看不上咱們家,所以才不請咱家人的!”
卓家並不窮,若是種著五十畝地,養著一頭豬,還在鎮上領著一份教書差事的卓家算窮,那拿著沒田沒地的人家豈非不用活了?
但是卓平小的時候家裏很窮,八歲以前,窮得連一畝地都沒有,從小沒少受海家村人的欺負,他平生最恨別人嫌他窮。
“叫他們來一趟,我倒要看看他們是憑什麽瞧不起人!”卓老爺子氣唿唿的說道。
沈魚給向金蘭發了幫忙帶孩子的工錢,又拿了三貫錢,道:“花花,這是你的!三個月的”
牛小妹道:“嫂子,你跟大哥供我娘三個吃,供喝的,我怎麽還能要你們的工錢哩?”
“前幾個月,家裏忙著建房子,買鋪子,怕家裏錢不夠,現在鋪子裝修也好了,你幫著我們帶了三個月的孩子,這是你應得的!”沈魚又喚了牛可兒和牛巧兒來。
牛可兒和牛巧兒高興得跑過來,甜甜的喚了聲:“舅母”
沈魚拿了一貫錢,塞進牛巧兒和牛可兒手裏:“這是舅母給你們買糖吃得!”
牛小妹連忙道:“嫂子,小孩子哪裏花得了這麽多錢哩?”,五百文錢,是向金蘭的大兒子鄭司一個半月的薪水,是秀才級別的教書先生半個月的薪水。
窮人家,吃個冰糖葫蘆就算過年,哪裏舍得給孩子這樣多的零花錢哩?
卓家的大孫子卓不凡敲響了牛家的大門,開門的是向氏,向金蘭見眼前這個少年有些眼生:
“你是?”
“大娘,我是海家村卓家的孩子,我爺爺叫我來,叫親家舅父舅母過去一趟”
沈魚從裏麵聽見了。
海家村,卓家?
“嫂子,那不是三姐姐的夫家嗎?”牛小妹道。
沈魚大步走了出去,“你跟你爺爺說,我們不去,卓家要是有話跟我們說,請卓家人自己親自來我家說!”
卓不凡掉頭跑了。
牛小妹走過去,問道:“嫂子,那卓家叫你們去是什麽事兒啊?”
沈魚搖頭道:“不知道,總不會是什麽好事兒!”
向金蘭道:“照我老婆子說,不去是正理,哪有人跟傳喚人似的,自己不來,叫別人過去的!”
牛小妹聽著,覺得很有道理。
牛可兒蹲在牆邊,逗弄著剛剛會走路的小福寶,“小福寶兒,到表姐這兒來!”
小福寶穿著厚厚的鵝黃色虎丘衣,小尾巴隨著小福寶蹣跚的步子搖曳著,小福寶由扶著牆走,到漸漸撒手:
“嗬嗬嗬”
小福寶高高舉著雙手,清脆的笑著,好像一下就能跑了去似的,小腿兒噔噔噔的,一下就撲進牛可兒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