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生病?”


    敲擊桌子的手指停了下來,亞爾夫海姆最高執政官迴味著報告上的詞組。


    花月三日,備受矚目的薩爾巴杜特區總督羅蘭突然告病不能理事,引起不大不小的騷亂。


    對羅蘭突然生病,查理曼的官僚貴族們不過是關心了一下,占領區的卡斯蒂利亞貴族和平民則是實打實的感到不安和緊張。


    整個特區的繁榮和安定,並不是由年幼的第四王子決定的,而是直接維係在那位少年總督的身上。正因為仰仗了羅蘭的人脈和手腕,特區才能發展到今天這個模樣。對一般百姓來說,羅蘭本人溫和的性格與照顧百姓的施政方針所帶來的好處,他們深有體會,對這些經曆過戰亂和提坦斯暴政的人來說,誰都不想換上一位不熟悉的新總督,更不要說鬧不好還要重返提坦斯治下的日子。


    除了一小撮“有心人士”,誰都不想再迴到那種活地獄般的生活。


    正因為與切身利益相關,所以幾乎沒人有餘裕去思考一下,總督大人的“病”是不是來得太巧了一點。


    “會不會是慪氣?”


    布倫希爾放下報告,皺眉問到。


    塔爾斯村發生的事情,她已經聽過了一些。作為軍人,她對“研究所”和umbre幹的那些事情沒有一絲好感,加上作為母親的心情,在這件事情上,她對羅蘭是有相當認同的。


    罷工是孩子氣了一點,但碰上這種混蛋事,誰能沒脾氣?眼下軍國大事要緊,就不要予以追究了。


    布倫希爾要表達的意思大致如此。


    不過。


    “你還真是寵他啊。”


    “閣下——”


    “別太小看他,布倫希爾。他可是羅蘭.達爾克。勇者李拿度.達爾克的兒子,獨自一人堅持在荒野穿行,在敵視的目光下以軍校第一名成績脫穎而出,由我們一手教導出來的人類之子。太小看他可是會吃大虧的。”


    5歲時敢對毀滅自己村莊的超越種揮動拳頭,12歲時敢和權勢無雙的養父爭辯,放下優渥的生活離家出走,遊曆諸國。這種孩子表達抗議的方式是慪氣罷工?不管別人信不信,李林絕對不信。


    羅蘭是個好孩子,還是正義感特別強烈的那種,又處於敏感的青春期。這是似水年華的年紀,也是容易想太多,犯中二病的年紀。說得直白點,是容易出現無腦憤青的年紀。


    當然了,羅蘭是不會變成雷吉那種整天琢磨“我要幹翻所有智慧生物”的文藝範憤怒青年,在即將席卷全世界的慘烈大戰前,憤青個體的力量似乎也微不足道。不過在特定情況下,單個憤青是完全有可能給世界帶來巨大變化的。


    不說薩拉熱窩幹挺斐迪南大公的塞爾維亞恐怖分子,也不說帶領第三帝國和全世界開戰的中二元首,就是一個普通日本警察也能在俄國皇太子腦袋上砍一刀,差點讓日俄戰爭提早爆發。


    一介憤青的妄動毀掉一國政府苦心安排的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李林一點也不想去體驗這種事情。


    “可是,他眼下正在特區,就算想做什麽也……”


    “所以說,這病的時機實在是太好了,好到讓我懷疑他到底有沒有病。”


    幾乎是約定俗成一般,但凡謀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輩,經常都會使出“詐瘋魔”這一招。被曹阿瞞叫去喝酒的劉皇叔差點被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尿褲子,第一時間靠賣萌裝傻蒙混過關,然後迴家折騰菜園子,趁著曹丞相不留神跑路扯唿。司馬懿被曹爽折騰到欲仙欲死的時候也是詐病,裝著又聾又啞還帶老年癡呆,一轉身就把風光無限的大將軍給扳倒了。法蘭西帝國那位矮子一世在奧斯特裏茨戰役時也是裝瘋賣傻,狠狠涮了毛子一把,打贏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光靠手頭上的情報還無法判斷羅蘭是否也在玩這種把戲。隻是,說心懷鬼胎之人看其他人也會覺得形跡可疑也好,說自始至終從不相信別人也好,說太過了解羅蘭也好,這個要緊關頭不防不行。


    這是賭上國運之戰,容不得絲毫疏忽。


    “那麽,假設,我是說假設羅蘭真的打算要離開特區,他會選擇什麽路線?”


    布倫希爾有點被說服了,在“國運”這種暴力的大義以及對李林近乎無條件的信任和服從麵前,加上對羅蘭的了解,她也不得不認真思考最糟糕的狀況。


    “如果他真的打算那麽做的話……他一定會選擇阿蘇格拉納到土倫的空中航線。”


    沒有一點停頓猶豫,李林斷言道。


    ##########


    “我們將取道阿蘇格拉納至土倫的空中航線。”


    羅蘭手持教鞭,在連接卡斯蒂利亞西北和查理曼東南的海域上畫出一條弧線。


    從薩爾巴杜到查理曼,大致可以分三個方向:從比斯開灣至拉芒什海峽的西部航線,翻越畢利牛斯山脈穿越國境的陸地線路,穿越大綠海至查理曼西南港口的東部航線。


    三條線路中,陸路雖有火車,速度比過去快的多,但鐵路網、普通道路和海關都在財團監控之下。東部航線水道較為狹窄,加上阿爾比昂和查理曼兩國的艦隊都在那片海域巡航,同樣難以突破。西部航線海上不光麵臨查理曼海軍的盤查,目的地土倫港還是一座軍港,戒備森嚴,空中則有危險的“霧礁空域”存在,經常有航空船在那片空域遇難失蹤。


    三條通道各有各的缺陷,陸路和東部航線的問題是不利於隱蔽,且耗費時間太多,此刻戰爭危機迫在眉睫,他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在趕路上。西部的空中航線雖然危險,但節約了時間,而且一般情況下也沒什麽人會想到有人敢駕駛飛空船穿越“霧礁空域”。


    “可是,這麽倉促決定好嗎?是不是應該再討論一下?”


    可能風險係數實在太高,也可能是不適應這種高效率,密涅瓦舉手問到:


    “畢竟我們對那裏一無所知,這樣一頭熱的衝進去是不是太危險了?”


    在王女殿下印象中,軍艦的航行、部隊行軍都要經過仔細的勘探、偵查、討論、權衡利弊之後再決定。那種拿著鉛筆在地圖上畫條直線就叫部隊前進是極端無腦的行為,士兵的體力、裝備的重量、道路情況、水源、宿營地……盡管不是每一樣都能在事前調查清楚,規劃出萬全的方案,但大致情形是可以把握的。海上和空中的情形她不是太了解,多變的海上和空中需要更多的臨機應變,不過總體來說基本層麵是一樣的。


    這種倉促間的決定,真的沒問題?


    “有兩個理由。”


    羅蘭豎起兩根手指。


    “依據戰略學慣例,快速指定且簡單的計劃才易於理解,便於執行,收獲的效果往往最佳。那些精妙複雜的計劃大多數隻是看上去很好,實際上經常會因為環境更易而變得過於死板僵化。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調查、規劃了。”


    密涅瓦點了點頭。


    一係列遭遇褪去了過往那些虛榮和想當然的成份,已然成長不少的王女能充分理解羅蘭說的那些話。


    當她從羅蘭口中得知精靈們可能有異動時,“不可能”的反射一閃而過,隨後聯係到最近查理曼國內,特別是軍隊的種種異常征兆,她立即明白到精靈們和那位超越種為什麽會選擇現在有所動作。作為一位接受過係統教育的王族精英,她明白這個時間點對查理曼來說是多麽糟糕。


    正如羅蘭所說,他們沒有太多時間。


    “第二,現在亞爾夫海姆應該已經準備啟動動員機製,海空力量正朝本土集結,相對於徹底掌控交通物流網的陸地,海上和空中的監視會相對薄弱。像‘霧礁空域那樣險惡,且雷達難以發揮優勢的地方更是不會去關注。”


    “雷達?”


    “發射電波,借由反射迴來的電波感知物體的大小、形狀、與自己的距離,進行定位的裝置,安裝大功率雷達的艦船可輕易感知百公裏外的船艦。”


    “有這種裝置?”


    密涅瓦不禁驚訝地呢喃。


    之前的亞爾夫海姆之行令她對精靈高度發達的經濟、技術有相當直觀的認識,軍事技術並未對她開放,因此她對精靈陣營軍事力量的評估完全是依據些許片段為基礎的想象。在密涅瓦想來,精靈陣營的軍隊也就是一支技術領先諸國10~20年,兵力稀薄,缺乏實戰經驗的畸形軍隊,唯一需要關注的也就是那位能在瞬間顛覆整個戰場的超越種。


    真正從羅蘭那裏得到關於精靈軍事力量的隻言片語後,才發現錯的有多離譜。


    在這個命中靠信仰,導航靠肉眼的年代,根本無法想象對百公裏外的目標定位。光是想想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敵人監視之下尚且渾然不覺的情景,陣陣惡寒就止不住的從腳底竄起。


    和掌握這等技術的家夥交手,真的有勝算嗎?


    “但雷達也不是萬能的,複雜地形和環境同樣會對雷達的使用產生限製,麵對反射截麵積小的物體,探測的距離精度會下降,也能用特定的手段進行主動幹擾。


    “雖然不太明白,但感覺好厲害的樣子……”


    “總之,在到處充滿迷霧和浮遊岩的‘霧礁空域,雷達的作用相當有限,體積小的船隻完全有機會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穿過那裏,在距離土倫附近的野外登陸。”


    教鞭用力杵在地圖上,緊盯著畫滿漂浮岩石的區塊,羅蘭用決然的口吻說到:


    “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


    “霧礁空域,那是千年前大戰留下來的遺跡,由於使用了戰略級的術式,那裏的重力發生了扭曲,形成了一個半徑80公裏的無重力區域。受此影響,大量的岩石和海水漂浮在空中,水又化成霧氣,終年籠罩整個空域及海麵,時至今日依然被視為航行禁區。即便是掌握雷達技術的我軍,要在那裏布防也有相當難度,像德弗林格級那樣的大艦更是困難。”


    縱觀戰爭史,睥睨群雄的超級戰艦在小水溝裏翻船的案例一點都不少。從瓜達卡納爾走老鼠運輸,鐵底灣、蘇裏高海峽、萊特灣海戰、爪哇海戰,日本人的潛艇、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都被米帝魚雷艇折騰的要死要活的,那些高大上的戰艦一到狹窄複雜的水道,往往隻能任由米國鬼畜的魚雷艇用又粗又大又黑又長的魚雷各種吊打調教。


    由於體積長度的關係,大艦進入狹窄航道難以掉頭和閃避,沒有事前詳細的調查和圖紙作業,連正常航行和停泊都很麻煩。在那種狀態下麵對小船蜂起攻擊,一不留神就會中招。而複雜的地形會為小艇提供良好的隱蔽,製造大量視覺和電子觀測設備的死角,讓對手難以察覺近在咫尺的危險,等到敵人麻痹大意時,發起致命一擊。羅蘭未必能做到這種程度,但要利用這一點成功偷渡倒不會很難。


    “這個計劃成功的基礎是建立在我軍缺少機動力量,且難以對霧礁空域實施全麵監控的假定之下。簡單、明確、易於執行,理論上來說沒什麽問題,他手上的資源也能支持這個作戰。實際上這可能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不過嘛……”


    李林攤開手,嘴角微彎,赤色眼瞳中閃爍著與嘲弄、揶揄無緣的理性光輝。


    隻聽他以冷靜的口吻說到:


    “大戰迫在眉睫,軍隊正處於集結狀態,可調用的機動力量確實不多——這是陸軍的狀況,海空軍完全有餘力去監控一個連次要戰場都算不上的區域。”


    精靈陣營的戰略規劃中,查理曼是第一個祭品,也是當前頭號假想敵。整個軍隊建設都是圍繞“最短時間內幹挺查理曼”展開的,軍備和軍種的發展在很多方麵都是針對查理曼軍隊設計的,但這種針對性基本隻限於陸軍,海空軍並不是那麽明顯。


    究其原因,是因為查理曼和亞爾夫海姆本質上都是瀕海的大陸國家,不同於有海洋作為天然屏障,最差也可隻靠海軍就能捍衛本土的阿爾比昂,陸權才是他們的根本。由於財團別有用心的鼓動,加上智慧種社會那種隻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揍的劣根性,查理曼在陸地上進行擴張的同時對海外擴張推崇備至,談及國家戰略問題,往往言必稱海軍和海外殖民地的好處,全然忘記阿爾比昂的地緣特征,也未能看清阿爾比昂海軍可以承擔國家防務和海外擴張的雙重使命。不顧一切的走上了一條足以將自己拖垮,同時還刺激到阿爾比昂最敏感之處的海陸雙重擴張之路。


    亞爾夫海姆也有海外殖民地,那裏不但有他們急需的資源出產地,還有大批的造船工業和重工業,可以說精靈們對海權的需求和重視更甚與查理曼。但亞爾夫海姆高層和防衛軍很早就認清自己的戰略根基是在陸地,海外利益不過是從屬。因此海軍的發展規劃止步於“存在艦隊”和“破襲艦隊”的程度,隻要求戰時能防衛殖民地,順帶打擊查理曼的海上交通線即可。至於空軍,其目標是奪取製空權,對敵戰略縱深目標進行遠程打擊,配合裝甲集群事實快速突破,消滅敵軍的空中力量和難以攻克的堅固要塞。


    以上兩個目標固然需要大量兵力,但一來距離“黃色計劃”正式發動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再來仰仗技術優勢,防衛軍並不需要像其它國家那樣投入大規模部隊進行封鎖,臨時抽調海空部隊去監控霧礁空域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測試中的‘維茨堡a型機動雷達已經部署到霧礁空域,配合德弗林格級自身的艦載雷達、艦載早期預警mds、安裝對空雷達的潛艇和偽裝貨船平台構成覆蓋整個空餘的監控網。進入那片空域的艦船都將無所遁形。另外,我已經讓尼德霍格和芙蕾婭帶著剛完成的弗利茨x製導滑翔炸彈去和封鎖艦隊匯合了,比起不長眼的大炮,那玩意兒用來攔截和威嚇更為合適。”


    布倫希爾不由得屏住氣息,艙室內充滿了壓抑的肅靜。


    這種布置已經不是“以防萬一”,而是認定羅蘭一定會走這條航線所做的布置。


    事情真的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的確,以羅蘭的個性,一旦認準了什麽事情就一定會堅持到底。如果他知道了“研究所”的內幕,他一定會去土倫一探究竟,屆時防衛軍整個戰略也麵臨全盤推到重來的風險。


    可那終究隻是可能。目前尚未發現羅蘭有任何異動,有興師動眾的必要嗎?


    “不用擔心。”


    洞悉自己想法的聲音傳來,迴過神來,布倫希爾才發覺李林正用明朗的表情看著自己。


    “這種態勢不會太久,本艦正航向霧礁空域,預計與花月5日與歐根親王號、塞德利茨號匯合。如果等過了花月8日,什麽也沒發生,一切都沿著既定軌跡運行的話,艦隊將會返迴本土。到那時候我會和他好好去說。”


    暗自鬆了一口氣後,布倫希爾緊繃的身體舒緩下來。不知是高空旅行的關係,還是最近工作太忙的緣故,光是剛才一番思量就給她帶來些許疲勞感。


    光顧著整理心情的布倫希爾並未發現,有那麽一瞬間,李林的笑容加深了幾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帝國狐上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帝國狐上校並收藏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