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風推動這位鐵匠往前走,踏入山腰處,這位鐵匠將會按照契約,成為一個登山者。
「吃喝一事,可小可大。說小,可取一捧粟米嚐,汲石上甘泉水;說大……」,隨著鐵匠走遠,那聲音也漸漸不能被聽見。
在前行之人繼續往山腰而去的時候,留在原地的白袍男子盯著火光,聽著這聲音,久久沉默著。
當那火光逐漸變小,露出一隻熊模樣的傢夥,跌出火焰的熊趴在地上唿唿大睡起來。白袍男子見狀笑了笑,放下手中燈盞,把它抱了起來,放在了山岩間的神龕裏,然後把那盞燈擱置在了神龕邊上。
大家的肩上像落了一層雪,白茫茫一片。鐵匠肩上也是,白袍男子肩上也是,睡在神龕的小熊肚皮上也是。天地月色下,人和神靈都枕著同一窗月光。那些記得住的、記不住的,也憑依同一片山河。
從這裏到山腰,月光都是軟的柔的浮起來的白綿綿。再迴頭,火光已經不能被看見了。可是山路邊的燈一直亮著,照著他的路。
登山的鐵匠靠在山岩上休息,在那個時候,他抬頭好像看見了,一個穿著黑袍的男子站在山腰。
那位男人在等他,鐵匠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連忙動身,繼續前進,在山腰處看見了一座房屋。
鐵匠扣響房門,得了應允進去,開門就見著一位黑袍男子坐在案桌後麵,手上拿著紅紙和剪刀。
燭火微小如豆,紅紙的紅影貼在男子麵上,還沒他眼下的赤紅深。
那案桌上麵已經有了許多張剪好的作品了,並不是像璃月街巷間的普通剪紙,而是如同人之側影的輪廓。
剪紙所用的紙張比白紙柔,拿在手上也是垂了半截,像是雨季裏璃月的溽灘就這樣垮在桌麵上。男人不在意,還是慢慢剪動它,一絲不苟。
男人始終不說話,他似乎對鐵匠無話可說。
鐵匠告罪一聲,放下背簍,走出門去。
屋簷下坐著一個老頭,正在抽旱菸。老頭手上的老繭彰顯著,他也是一位匠人,隻是老去。
「這山上的人們,活著的、死去的、活躍的、衰亡的,他們的愛恨悲苦都根植在這片土地上。」
「而這些被我們稱作為凡民的人們,血脈脆弱,卻也堅強。」
「好像這種看起來什麽樣,實際上並不相同的例子,也是有許多。常說世間山石堅不可摧,可於山頂擊落也會粉身碎骨;常說塵世長河奔流不止,可劍客一心一意一能斷流一瞬;常說天穹長虹不見盡頭,可帝君那一□□便貫虹。」
「你見這山,是此山嗎?」手握菸鬥的老人,垂頭低手,將菸鬥掉轉,磕在青石台階上。
寒氏匠人沒有說話,他仰頭看了看月亮,又低頭看了看這位老前輩。
然後年輕的那個,直視著年老的那個的雙眼。
「我看見了你眼裏的山,」青年說道,「所以我現在在想,我真的可以爬上去嗎?」
老頭因這句話發笑,吧砸吧砸嘴巴,含著一口煙氣慢吞吞說:「帝君有句話說得好啊,食言者當受食岩之罰。」
老人吐出煙氣,繼續說:「少時我本潛心研讀經籍,意在往渡須彌,修行至大之智慧。某一日,我偶獲一枚日晷,復日把玩,遷延時久,竟未曾見一豪瑕疵。」
「我便決定別高師,改而以匠為業,挑戰這天工之器的主人。」
「你所見的山,不過是一條我窺見的天工大道。」
老頭緩慢說:「即使悠古永固的群岩,也會在漫長時光中崩解,化為砂礫塵埃。而我們人,世世代代,都會走在天工大道之上,試圖翻越這座大山。我是如此,你也是如此。」
「後生,好好想想吧,是繼續登山,還是知難而退,」老頭吐出煙氣,「看看你這般為難模樣,怎麽敢答應修繕那把護摩之杖喲。」
寒氏鐵匠愁眉苦臉迴了屋裏。
「睡吧。」男子同他說。並沒有多餘的話。
當他睡去,黑袍男子手裏的剪刀都沒有停下,繼續勾勒著人形輪廓。燭火小小,映著高山闊海清風明月,盡數在男人手中收斂成形狀。
那夜,鐵匠做了一個夢,夢中他已經登到了高山頂端。可在夢中,這是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具體悲傷什麽,他已經不記得了。隻是睜開眼時,窗外日光柔和,他的眼淚被光亮一刺,就淌了出來。
那個黑袍男子仍舊沉默,仍舊剪紙。
那疊成品似乎也沒變動過高度,好像一直都是那麽多。
已按照契約,成為登山者的鐵匠起床。他不願再去思考那個讓人悲愁的夢。
他在半山腰,遇到一個看雲的女子說:她曾經很害怕,在塵世最繁華的地方看花,也很害怕在塵世中看雲。
「在絕雲間看雲,是很寂寞的一件事,可那隻是一個人看雲的寂寞。」
「而在塵世中,看花或者看雲,看的卻是非人之物無法容身的寂寞。可是我現在並不害怕了。」
她在片刻後起身,長舒一口氣。
她說:再見。
揮動著手。
這句再見不是給我的。登山者想。
他都不用迴頭看,他的身後隻有山。
——後來,他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是因為塵世間,已經有了她熟悉的人行走。就像初春河流上的破冰船,一寸寸往前,一寸寸開拓仙人的未來;就像過去的歲月中,那位始終在前方的帝君,千岩軍永遠跟隨著他而走。
「吃喝一事,可小可大。說小,可取一捧粟米嚐,汲石上甘泉水;說大……」,隨著鐵匠走遠,那聲音也漸漸不能被聽見。
在前行之人繼續往山腰而去的時候,留在原地的白袍男子盯著火光,聽著這聲音,久久沉默著。
當那火光逐漸變小,露出一隻熊模樣的傢夥,跌出火焰的熊趴在地上唿唿大睡起來。白袍男子見狀笑了笑,放下手中燈盞,把它抱了起來,放在了山岩間的神龕裏,然後把那盞燈擱置在了神龕邊上。
大家的肩上像落了一層雪,白茫茫一片。鐵匠肩上也是,白袍男子肩上也是,睡在神龕的小熊肚皮上也是。天地月色下,人和神靈都枕著同一窗月光。那些記得住的、記不住的,也憑依同一片山河。
從這裏到山腰,月光都是軟的柔的浮起來的白綿綿。再迴頭,火光已經不能被看見了。可是山路邊的燈一直亮著,照著他的路。
登山的鐵匠靠在山岩上休息,在那個時候,他抬頭好像看見了,一個穿著黑袍的男子站在山腰。
那位男人在等他,鐵匠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連忙動身,繼續前進,在山腰處看見了一座房屋。
鐵匠扣響房門,得了應允進去,開門就見著一位黑袍男子坐在案桌後麵,手上拿著紅紙和剪刀。
燭火微小如豆,紅紙的紅影貼在男子麵上,還沒他眼下的赤紅深。
那案桌上麵已經有了許多張剪好的作品了,並不是像璃月街巷間的普通剪紙,而是如同人之側影的輪廓。
剪紙所用的紙張比白紙柔,拿在手上也是垂了半截,像是雨季裏璃月的溽灘就這樣垮在桌麵上。男人不在意,還是慢慢剪動它,一絲不苟。
男人始終不說話,他似乎對鐵匠無話可說。
鐵匠告罪一聲,放下背簍,走出門去。
屋簷下坐著一個老頭,正在抽旱菸。老頭手上的老繭彰顯著,他也是一位匠人,隻是老去。
「這山上的人們,活著的、死去的、活躍的、衰亡的,他們的愛恨悲苦都根植在這片土地上。」
「而這些被我們稱作為凡民的人們,血脈脆弱,卻也堅強。」
「好像這種看起來什麽樣,實際上並不相同的例子,也是有許多。常說世間山石堅不可摧,可於山頂擊落也會粉身碎骨;常說塵世長河奔流不止,可劍客一心一意一能斷流一瞬;常說天穹長虹不見盡頭,可帝君那一□□便貫虹。」
「你見這山,是此山嗎?」手握菸鬥的老人,垂頭低手,將菸鬥掉轉,磕在青石台階上。
寒氏匠人沒有說話,他仰頭看了看月亮,又低頭看了看這位老前輩。
然後年輕的那個,直視著年老的那個的雙眼。
「我看見了你眼裏的山,」青年說道,「所以我現在在想,我真的可以爬上去嗎?」
老頭因這句話發笑,吧砸吧砸嘴巴,含著一口煙氣慢吞吞說:「帝君有句話說得好啊,食言者當受食岩之罰。」
老人吐出煙氣,繼續說:「少時我本潛心研讀經籍,意在往渡須彌,修行至大之智慧。某一日,我偶獲一枚日晷,復日把玩,遷延時久,竟未曾見一豪瑕疵。」
「我便決定別高師,改而以匠為業,挑戰這天工之器的主人。」
「你所見的山,不過是一條我窺見的天工大道。」
老頭緩慢說:「即使悠古永固的群岩,也會在漫長時光中崩解,化為砂礫塵埃。而我們人,世世代代,都會走在天工大道之上,試圖翻越這座大山。我是如此,你也是如此。」
「後生,好好想想吧,是繼續登山,還是知難而退,」老頭吐出煙氣,「看看你這般為難模樣,怎麽敢答應修繕那把護摩之杖喲。」
寒氏鐵匠愁眉苦臉迴了屋裏。
「睡吧。」男子同他說。並沒有多餘的話。
當他睡去,黑袍男子手裏的剪刀都沒有停下,繼續勾勒著人形輪廓。燭火小小,映著高山闊海清風明月,盡數在男人手中收斂成形狀。
那夜,鐵匠做了一個夢,夢中他已經登到了高山頂端。可在夢中,這是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具體悲傷什麽,他已經不記得了。隻是睜開眼時,窗外日光柔和,他的眼淚被光亮一刺,就淌了出來。
那個黑袍男子仍舊沉默,仍舊剪紙。
那疊成品似乎也沒變動過高度,好像一直都是那麽多。
已按照契約,成為登山者的鐵匠起床。他不願再去思考那個讓人悲愁的夢。
他在半山腰,遇到一個看雲的女子說:她曾經很害怕,在塵世最繁華的地方看花,也很害怕在塵世中看雲。
「在絕雲間看雲,是很寂寞的一件事,可那隻是一個人看雲的寂寞。」
「而在塵世中,看花或者看雲,看的卻是非人之物無法容身的寂寞。可是我現在並不害怕了。」
她在片刻後起身,長舒一口氣。
她說:再見。
揮動著手。
這句再見不是給我的。登山者想。
他都不用迴頭看,他的身後隻有山。
——後來,他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是因為塵世間,已經有了她熟悉的人行走。就像初春河流上的破冰船,一寸寸往前,一寸寸開拓仙人的未來;就像過去的歲月中,那位始終在前方的帝君,千岩軍永遠跟隨著他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