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移樹影,明月高懸,莫還生站在高處樹杈之上,背倚蒼鬆,留意著山下隋軍,心中卻不由自主地想起月餘前的往事。


    追隨盧公之前,莫還生作為北海郡第一大幫龍雲幫的幫主,“催命刀”之名,能止小兒夜啼。


    時為沂山派掌門,尚未自稱“盧公”的“劍海無情”郭方預,武功雖遠高於自己,但派中隻有百餘名弟子,又常常閉關,在北海郡雖然威望甚高,但平時唿風喚雨之能,也遠遠及不上莫還生。


    就在一個月前,天下反隋第一人,“鞭王”王薄聯合渤海郡孫宣雅、石秪闍、平原郡郝孝德等叛軍十餘萬人攻打章邱。


    天下震動,皆欲從這一戰之中,窺測隋室未來命運。


    章邱乃是齊郡(原濟南郡)郡治所在,一旦王薄義軍勝利,將獲得一個穩固的根據地,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糧有糧,再難被隋軍扼住咽喉,反而能四通八達,輻射至北海、平原等諸郡,控製住山東大半。


    無論朝野,皆在觀望王薄這一戰。隻要他能夠攻下章邱,朝廷將陷入極大的被動,征伐高麗的計劃必然要受到影響。


    征遼東的百萬大軍若不班師迴朝,便須麵臨糧草難以從山東輸運,後繼無力的後果。同時,山東周邊諸郡縣無大軍馳援,早晚落入王薄之手,假以時日,發展起來,便是心腹之患。


    其他早已對朝廷不滿、虎視眈眈的勢力,更有可能在王薄的遊說及示範下,在各處起兵。屆時,便是征遼東的百萬大軍迴師,也無法平複天下四起的反叛勢力。


    在這個時機,與莫還生並無太多交情的“劍海無情”郭方預卻忽然前來拜訪,稱得到王薄之托,起兵響應義軍,邀請他率領龍雲幫,攻下北海郡城。


    若是天下大亂,莫還生當然願意渾水摸魚,借機做一番事業。但眼前,局勢尚未明朗,朝廷依然勢大,這種當先鋒、掉腦袋的事情,莫還生豈能參與,當下便拒絕了郭方預。


    沒想到郭方預竟然不惜以武力強迫,展現了令莫還生完全意想不到的強橫實力,僅憑一掌一劍,便擊敗龍雲幫四大護法、六堂堂主,更傷了總堂數十名一流好手,幾乎挑了整個龍雲幫。


    若非郭方預劍下留情,隻怕這些人不僅僅是受傷那麽簡單了。


    莫還生此時才知道,自己與郭方預的差距之大,簡直判若雲泥。


    往日裏,莫還生雖然知道郭方預武功較自己雖高,但高到什麽程度,卻並不清楚。他一直以為,郭方預再強,最多也不過比之自己強上一兩籌罷了。自己雖然不是郭方預的對手,但料想接個幾十招,應該沒有什麽問題。而在高手如雲的總堂,郭方預亦不能拿自己怎樣。


    沒想到,郭方預竟然隻用了片刻功夫,便將總堂高手盡數打傷,莫還生的“閻王刀”還沒出鞘,就已被郭方預澎湃而發的劍氣斷掉一指,更險些割斷了咽喉。


    他這才知道,原來郭方預的斬海劍氣如斯恐怖,已遠遠將自己拋在身後,難怪他有此野心,想要響應王薄起義。


    在郭方預的威逼利誘之下,莫還生為保全幫眾性命,隻有帶著龍雲幫兄弟起兵反隋,會同沂山派百名弟子,裏應外合,攻陷北海郡城,更與鄰郡的“滅槍宗”宗主“九死一槍”秦君弘所率領的叛軍聯合,聚積起亂民三萬餘人,圍攻北海郡治下各縣,從側麵對王薄圍攻章邱進行支援。


    郭方預自稱“盧公”,莫還生被拜為“龍雲將軍”,位置僅在沂山派大長老“浣劍”齊桓正之下,與“沂山將軍”嶽無閑並為“盧公”的左右手。


    當時,眾人皆誌得意滿,以為大隋傾覆在即,因功封侯拜相,也必不遠。


    沒想到的是,王薄等十餘萬人,竟被齊郡郡丞張須陀率領兩萬步騎擊潰。殘部逃到津梁時,又被左武衛將軍周法尚率領水軍截住。


    在周法尚與張須陀的水陸夾擊之下,義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王薄憑借宗師級的高明武功,率領少許義軍殘部殺出重圍,雖說仍在奮戰,但聲勢大不如前。


    王薄麾下頭領“狂龍”裴長才、“風裏刀”石子河二人為解王薄之厄,率兩萬義軍偷襲曆城郡,卻被張須陀親率五騎追及。


    他們雖知張須陀武功高明,但料想也絕不是兩萬大軍對手,遂想借他人單勢孤的機會,圍殺張須陀,為死去的義軍眾兄弟報仇。


    沒想到,藝高人膽大的張須陀不但不跑,反而率五騎殺入陣中,縱橫來去,雖身披數創,但勇氣彌厲。其真氣竟然源源不斷,生生不息,一直廝殺了兩三個時辰,都未見枯竭。


    五騎雖戰死,但張須陀靠著個人勇武,硬生生地支撐到援兵趕到,擊潰早已被他殺得疲倦不堪、心寒膽喪的義軍。


    已達一流高手境界的石子河被張須陀一拳擊斃,裴長才也身受重傷,在親信拚死護衛下才勉力逃脫,從此生死不知。


    經此兩役,天下才知張須陀不但將略過人,更已練成先天真氣,成就無上宗師境界,更練成了佛門至高武學“大光明拳”,超越王薄等一眾老牌宗師,成為天下屈指可數的絕世高手。


    不過,張須陀畢竟是人非神,以六騎對兩萬,雖真氣源源不斷,但身體卻也支撐不住,受創不輕。


    “盧公”從逃出的義軍兄弟中得知情況,本道張須陀至少需要一個月的調養休息,無力來馳援北海諸縣。沒想到張須陀竟然派出兩名勇將,率數百精銳偷襲,義軍不備之下,陣腳大亂。


    當日情形,莫還生時至今日仍然清晰記得。


    那數百人皆是騎兵,馬蹄包以碎布,行走無聲,對掉以輕心的大軍發動了奇襲。領頭的兩人武功卓絕,一用長槍,一用雙鐧,無人可擋他們一招一式,出手便帶走數名義軍性命。


    若讓他們再這樣反複衝陣,便是十三萬大軍也給他們攪亂了。“盧公”遂令嶽無閑和莫還生重整大軍,自己則親率“浣劍”齊桓正及眾高手,前往截擊二人。


    當時,包括莫還生在內的眾人,都覺得有“盧公”出手,定能斬殺二將。沒想到“盧公”與那使用雙鐧的黃臉漢子一交手,竟然被壓在下風,用出了斬海劍氣也占不到半點便宜。


    而武功還在莫還生之上的“浣劍”齊桓正,在那僅有十三四歲的少年將軍手下,隻走了三招,便被一槍封喉,取了性命。


    “盧公”分神之下,被那漢子一鐧打傷右臂,不得不敗逃。士氣大衰,無論嶽無閑和莫還生如何唿喝,都再難抑製他們心中的恐懼。


    就在這時,張須陀所率的大軍趁亂衝陣,數萬大軍如熱鍋上的螞蟻,四散而逃。嶽無閑收攏精銳,前往迎擊,委托莫還生率部護送師尊突圍而去。


    他清楚地記得,那一日,張須陀身披盔甲,縱橫軍陣,如入無人之地。他臂泛金光,拳若耀陽,所過之處,精鐵所鑄的刀槍如枯枝敗葉一般,盔甲更像是泥塑木雕。


    與張須陀對敵之人,往往一個照麵就被他一拳打得兵器斷折,盔甲凹陷,生死不知。武功還在自己之上的嶽無閑也不過多撐了片刻,便被一拳打穿了胸口。


    那一刻,他才知道武功可以高到如神似魔,可以高到千軍辟易。自己練了二十來年的刀法,相比之下,簡直連小孩兒的玩具都算不上。


    那一刻,他才知道,為何有“天下第一鞭”美譽,武功盛名尚要遠在郭方預之上的“鞭王”王薄,率領十餘萬大軍,為何亦要連戰連負,大敗虧輸。


    和郭方預一樣,他也曾動搖懷疑,認為天下無人可勝張須陀,有他在,顛覆大隋永遠就是一場不切實際的幻夢。


    所以,自敗軍以來,他們沒有像王薄一樣繼續堅持在山東一帶轉戰,也沒有像孟讓一樣,率兵轉向江淮一帶,避過張須陀的鋒芒,繼續與大隋為敵,而是選擇了躲入陘山之中,殺了原本的陘山賊首,偽裝成陘山山賊。


    說是修養生息,但其實大家皆心知肚明,“盧公”實際是怕了張須陀,隻想逃避。可是,金色流星的出現,不但讓郭方預重新恢複了信心,也讓莫還生重燃了壯誌。


    起事之後,與隋軍已是不死不休之局,自己這些領頭人物便是投降,也不過是梟首示眾的結果。隻有徹底顛覆了大隋,攪亂這個世界,他們才能再度堂堂正正的在世間行走。


    張須陀,你再強,能強過天命嗎?


    莫還生看著山下訓練有素,迅速離開山道的隋軍,看著漸漸遠去的星星點點的火把,捏緊了催命刀的刀柄。


    又等了一盞茶功夫,直到火把已變成微末的螢火,星月那銀色的光輝重新籠罩寧靜的山地,莫還生才帶著大家翻下山頭,向對麵山頭奔去。


    遠處的天空泛起魚肚白,幾顆星星還在閃爍,偶爾有幾片浮雲,在天空中若隱若現。


    盡管夜色還沒有退去,但彤紅的日頭似乎迫不及待要從地平線下躍出。


    啟明星後,閃光的天空紅了起來,似乎有一條大魚正在水下奮力跳動,想要躍出水麵,抵達天穹,俯瞰大地山川。


    不知過了多久,太陽終於躍出大地,發出耀眼的光芒,把雲朵照耀得金光燦爛。


    而遠處,抑或是莫還生的心中,那顆金色的流星,正如金色的希望,正散發著媲美太陽的光芒,等在那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隋末當原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歌詩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歌詩圖並收藏穿越隋末當原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