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糧食大豐收
抄家前,覺醒異能搬空敵人去基建 作者:吃素啃蘿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外麵戰火紛紛,冉望城卻日漸煥新。
春到,翻田,育苗,播種,田裏忙得熱火朝天。
工廠重新開工,城市繼續翻建,就連孩童們,上工的上工,上學的上學,冉望城的街道幾乎沒有一個閑人。
啊,不,還是有的,畢竟冉望城還養著六皇子這個大米蟲會偶爾出來晃蕩。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冉望城製造出越來越多東西,六皇子這個米蟲徹底把自己隱身起來,再也沒見他冒頭。
這麽一龜縮,大半年的時間過去。
這半年來,冉望城憑著城主給方子,製造出什麽透明玻璃,化肥,精鐵,新的金屬物質鋁等,驚得冉望城的百姓下巴都不知道掉了幾迴。
但是再震驚,也沒有這迴糧食豐收來得讓他們震撼!
在田裏的稻穗結穗,有經驗的老農就已經察覺到這迴的種植不一般,因此格外上心。
隨著稻穗日複一日的飽滿,沉甸甸地壓彎了稻杆的腰肢時,不少老農更是吃住都搬到田邊去,就為了守護好這些糧食。
農忙的時候,握著手上沉甸甸的重量,更是渾身充滿幹勁。
最後,等他們把糧食曬完,稱好,得知每畝千斤的產量後,所有人都沸騰了!
“一千斤,每畝居然能產一千斤!”
“天,居然這麽多!”
“好好好啊!這下子,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百姓們想到這,個個都激動不已。
有個老農激動得衝衙門方向跪道:“能有這樣的收成,都是城主的功勞!城主萬福啊!”
說完“砰砰砰”地就向衙門方向磕了三個頭。
這是他感激季司晨的方式。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跟著跪下磕頭。
“城主萬福!城主萬福!城主萬福!”
“...”
很快,田裏的收成隨著這一聲聲感激的祝福,傳入了冉望城各個角落,傳到了季司晨的耳中。
“恭喜城主,賀喜城主!以後咱們再也不用跟別人買糧過日子了!”
曹錳雙手抱拳,激動地對季司晨賀喜。
他分管庫房,自然知道這大半年來,為了換糧拿了多少好東西出去。
現在好了,糧食在城主的改良下,畝產千斤。
這可是以往收成的數倍啊!
再加上冉望城的氣候一年可種植兩次糧食,隻要不遇到大災,養一個城池的百姓那是綽綽有餘。
季司晨在看夠空間裏畝產五千斤的糧食後,對畝產千斤的收成並不驚訝。
他也知道,這些年大旱使得土地貧瘠,能有千斤收成,已經算是不錯。
起碼比現在外麵所有的產量都要高數倍。
隻要自己掌握這個良種,又能為冉望城增加不敗籌碼。
也能憑這些良種,為小妹換來更多的天材地寶。
季司晨眯了眯眼,便讓人把冉望城畝產千斤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此時的朝廷,經過大半年的爭奪,已經徹底被瓦解成三份。
二皇子和三皇子各占一頭,起義軍在兩個中夾縫求生,隨時麵臨著瓦解的風險。
至於冉望城,大家在計算爭奪城池的時候,非常有默契地忽略了它的存在。
哪怕明知道攻下它,會有利於收複別的地盤,也不會去做考慮。
不過好在今年不像去年那麽幹旱,農作能種植下去,因此倒讓三方暫時停戰。
畢竟打戰需要除了需要人,需要錢,也需要糧食。
他們都在等,等今年糧食收成出來了再說。
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當冉望城能種出畝產千斤糧食的消息一傳出,老百姓們先躁動了。
“什麽,畝產千斤糧食?這不會是忽悠人的吧?”
從去年逃荒開始,他們就沒吃上一頓飽飯。
不僅如此,身邊的親人,不是死在路上,就是被拉壯丁上戰場。
好不容易熬到現在,地裏的收成雖不像去年那麽顆粒無收,但比往年,還是差了很多。
按現在的收成和苛捐雜稅,等他們交完稅,依舊不夠吃。
現如今聽說有個地方,不但沒有戰亂,還有畝產千斤的糧食,若能投靠過去,豈不是神仙過的日子?!
即便他們心存疑惑,但想到去年挨餓受苦的日子,百姓們不得為自己找條生路。
尤其是起義軍管轄的百姓。
起義軍萬萬沒有想到京城因為六皇子失蹤的關係,反倒快速地瓜分安頓下來。
使得他們後來一直被針對。
中間若不是有冉望城的地理位置阻擋著,現在也保不住這一塊地方。
可起義軍的頭頭在慶幸,底下百姓的日子卻不好過,甚至比二皇子和三皇子管轄的百姓還要難過。
因為打戰,建城不但需要人外,還需要很多很多的物資和錢。
比如軍隊需要的武器,糧草,戰馬等等...
這些起義軍都沒有,隻能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糧食對外購買。
再加上不斷的征兵,老百姓過得是比以前還要慘!
因此,往冉望城投奔的老百姓中最多是從起義軍方向而來。
冉望原本也像往常那般開城門限定收人,但是奔湧過來的百姓實在太多了,冉望城根本接收不了。
很快地,冉望城外,圍滿了要來投靠的百姓。
“求求官爺,求你們收留我們吧!”
“官大哥,你們就大發慈悲,開開門吧!”
“......”
最先投靠過來的,都是附近城池的百姓,早就聽過冉望城的威名。
冉望城用黑武器瞬間轟碎三皇子兩萬兵馬的事件,更是被大家當做傳說一樣郎朗流傳。
當他們趕到冉望城,得知冉望城每天限量收納人口後,也不敢鬧事,隻是苦苦哀求不願離去。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圍在城門口越來越多的百姓是從更遠的地方而來,不懂冉望城黑武器的厲害,又急於進城,便有些不好管控。
守城門的張老五向穆永言調撥了大半的將士,卻依舊堵得讓人心慌。
穆永言不得不把城門的危機向季司晨稟告。
“冉望城糧食收成的消息傳出不過小半月,守在城門的流民百姓就有上萬餘人,若再不想辦法疏散,屬下怕繼續下去,會對冉望城的安危造成危害。”
保護老百姓,是穆永言刻在骨子裏的觀念。
雖說他現在已經脫離原本的國家,但是那些百姓,是他守護了半輩子的人啊。
因此他實在對他們發狠不起來,隻能來找季司晨拿主意。
春到,翻田,育苗,播種,田裏忙得熱火朝天。
工廠重新開工,城市繼續翻建,就連孩童們,上工的上工,上學的上學,冉望城的街道幾乎沒有一個閑人。
啊,不,還是有的,畢竟冉望城還養著六皇子這個大米蟲會偶爾出來晃蕩。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冉望城製造出越來越多東西,六皇子這個米蟲徹底把自己隱身起來,再也沒見他冒頭。
這麽一龜縮,大半年的時間過去。
這半年來,冉望城憑著城主給方子,製造出什麽透明玻璃,化肥,精鐵,新的金屬物質鋁等,驚得冉望城的百姓下巴都不知道掉了幾迴。
但是再震驚,也沒有這迴糧食豐收來得讓他們震撼!
在田裏的稻穗結穗,有經驗的老農就已經察覺到這迴的種植不一般,因此格外上心。
隨著稻穗日複一日的飽滿,沉甸甸地壓彎了稻杆的腰肢時,不少老農更是吃住都搬到田邊去,就為了守護好這些糧食。
農忙的時候,握著手上沉甸甸的重量,更是渾身充滿幹勁。
最後,等他們把糧食曬完,稱好,得知每畝千斤的產量後,所有人都沸騰了!
“一千斤,每畝居然能產一千斤!”
“天,居然這麽多!”
“好好好啊!這下子,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百姓們想到這,個個都激動不已。
有個老農激動得衝衙門方向跪道:“能有這樣的收成,都是城主的功勞!城主萬福啊!”
說完“砰砰砰”地就向衙門方向磕了三個頭。
這是他感激季司晨的方式。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跟著跪下磕頭。
“城主萬福!城主萬福!城主萬福!”
“...”
很快,田裏的收成隨著這一聲聲感激的祝福,傳入了冉望城各個角落,傳到了季司晨的耳中。
“恭喜城主,賀喜城主!以後咱們再也不用跟別人買糧過日子了!”
曹錳雙手抱拳,激動地對季司晨賀喜。
他分管庫房,自然知道這大半年來,為了換糧拿了多少好東西出去。
現在好了,糧食在城主的改良下,畝產千斤。
這可是以往收成的數倍啊!
再加上冉望城的氣候一年可種植兩次糧食,隻要不遇到大災,養一個城池的百姓那是綽綽有餘。
季司晨在看夠空間裏畝產五千斤的糧食後,對畝產千斤的收成並不驚訝。
他也知道,這些年大旱使得土地貧瘠,能有千斤收成,已經算是不錯。
起碼比現在外麵所有的產量都要高數倍。
隻要自己掌握這個良種,又能為冉望城增加不敗籌碼。
也能憑這些良種,為小妹換來更多的天材地寶。
季司晨眯了眯眼,便讓人把冉望城畝產千斤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此時的朝廷,經過大半年的爭奪,已經徹底被瓦解成三份。
二皇子和三皇子各占一頭,起義軍在兩個中夾縫求生,隨時麵臨著瓦解的風險。
至於冉望城,大家在計算爭奪城池的時候,非常有默契地忽略了它的存在。
哪怕明知道攻下它,會有利於收複別的地盤,也不會去做考慮。
不過好在今年不像去年那麽幹旱,農作能種植下去,因此倒讓三方暫時停戰。
畢竟打戰需要除了需要人,需要錢,也需要糧食。
他們都在等,等今年糧食收成出來了再說。
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當冉望城能種出畝產千斤糧食的消息一傳出,老百姓們先躁動了。
“什麽,畝產千斤糧食?這不會是忽悠人的吧?”
從去年逃荒開始,他們就沒吃上一頓飽飯。
不僅如此,身邊的親人,不是死在路上,就是被拉壯丁上戰場。
好不容易熬到現在,地裏的收成雖不像去年那麽顆粒無收,但比往年,還是差了很多。
按現在的收成和苛捐雜稅,等他們交完稅,依舊不夠吃。
現如今聽說有個地方,不但沒有戰亂,還有畝產千斤的糧食,若能投靠過去,豈不是神仙過的日子?!
即便他們心存疑惑,但想到去年挨餓受苦的日子,百姓們不得為自己找條生路。
尤其是起義軍管轄的百姓。
起義軍萬萬沒有想到京城因為六皇子失蹤的關係,反倒快速地瓜分安頓下來。
使得他們後來一直被針對。
中間若不是有冉望城的地理位置阻擋著,現在也保不住這一塊地方。
可起義軍的頭頭在慶幸,底下百姓的日子卻不好過,甚至比二皇子和三皇子管轄的百姓還要難過。
因為打戰,建城不但需要人外,還需要很多很多的物資和錢。
比如軍隊需要的武器,糧草,戰馬等等...
這些起義軍都沒有,隻能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糧食對外購買。
再加上不斷的征兵,老百姓過得是比以前還要慘!
因此,往冉望城投奔的老百姓中最多是從起義軍方向而來。
冉望原本也像往常那般開城門限定收人,但是奔湧過來的百姓實在太多了,冉望城根本接收不了。
很快地,冉望城外,圍滿了要來投靠的百姓。
“求求官爺,求你們收留我們吧!”
“官大哥,你們就大發慈悲,開開門吧!”
“......”
最先投靠過來的,都是附近城池的百姓,早就聽過冉望城的威名。
冉望城用黑武器瞬間轟碎三皇子兩萬兵馬的事件,更是被大家當做傳說一樣郎朗流傳。
當他們趕到冉望城,得知冉望城每天限量收納人口後,也不敢鬧事,隻是苦苦哀求不願離去。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圍在城門口越來越多的百姓是從更遠的地方而來,不懂冉望城黑武器的厲害,又急於進城,便有些不好管控。
守城門的張老五向穆永言調撥了大半的將士,卻依舊堵得讓人心慌。
穆永言不得不把城門的危機向季司晨稟告。
“冉望城糧食收成的消息傳出不過小半月,守在城門的流民百姓就有上萬餘人,若再不想辦法疏散,屬下怕繼續下去,會對冉望城的安危造成危害。”
保護老百姓,是穆永言刻在骨子裏的觀念。
雖說他現在已經脫離原本的國家,但是那些百姓,是他守護了半輩子的人啊。
因此他實在對他們發狠不起來,隻能來找季司晨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