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後世課堂2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熟讀背後曆史和知道封君製的遊戲規則之後,都在驚歎景九宸大膽的選擇。除了她的第一位丈夫是楊君後之外,她後娶的四任丈夫,都被她派到不同的地區進行管理,享有一定的自主權。
撕開女皇帝特別依附於,男性管理者這個表象之外,背後隱藏的就是女帝當時對權力的平衡和各種的拉扯。利益二字實在是太讓人動心了,分封出去相當於是在一地當了異姓王,雖說這封地不能傳下去,但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通過這個製度,直接捏住了各方勢力選出來的代表人,為自己徹底的掌握這個帝國的權力奠定了基礎,畢竟這天下不是像她父母那樣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雖說封地不能世襲,而且有的時候還會變,但是極高的權力和所謂皇帝的信任,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變得飄飄然,所以澋太宗中年的時候還殺了自己的兩個丈夫,以武力的方式敲打了更多懷有小心思的人,以至於她後來退位,權力的交接變得十分的自然。
至於為什麽說她極其的大膽,自然是這玩意兒,一玩兒不好,那就容易玩脫,權力的碾壓是極其恐怖的。
而澋朝也靠著一個獨一無二的製度,也是在極大程度上穩定了朝堂,並且控製了更遠地方的管製範圍,並且後麵不光女皇帝用這個製度,連男皇帝同樣也是。
畢竟越往後麵女子的學識和見識,就不是以前那種深閨女子能比的,當然,一個製度有利的同時,也有弊端,就是如果控製不當皇帝,後麵的幾個繼承人,背後的實力就過大了。而且若是女皇帝還好,這孩子都是從自己肚子裏出來的,就算不清楚父親是誰,也知道娘是誰,到了中後期管理不當的時候,經常有人給皇帝戴綠帽子。
這也造成了皇帝雖然娶了好幾房,最鍾愛的還是一直陪在他身邊的那一位,反而是促使一夫一妻製變得更加的流行,這個製度演化到了後期,與其說是派皇帝的妻子或丈夫去前往封地,更多的可以說,是派信任的人去往封地。
劉老師在台上侃侃而談,看著講課的時間差不多了之後,就調出來題目讓大家來練習,“曆史課可不是就在這裏坐著聽故事,背時間意義,這隻是考試的一個方麵,現在的考試延伸的題目實在是非常多。來看一下今年的中考題,關於女官製度,看看聯係到了哪裏。”
沒辦法,現在學生的學以致用,那都是體現在考卷上麵的,學了不代表會做題呀。學生一下子就聚精會神抬頭看ppt上的原題。
好家夥,要是老師不提醒,這是從女官製度作為切入點,他們還以為單純的是考衣服,不對,靠衣服幹啥?他們又不是裁縫!這道題是通過唐朝、澋朝兩個朝代出土的畫作,或者是陶俑,女性身上穿著的衣服展示出來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唐朝出了一位女皇帝之後,女性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那個時候女性出門穿著的衣服大多是男性的圓領袍,也就是大家可以看到市麵上許多漢服商家,做唐製衣服的時候,圓領袍都會標注男女兩款通用。
到了澋朝是不一樣的,因為女性可以穿著極其華麗的衣裙參政,當然我們忽略掉繁瑣不方便這些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女性思想的崛起和當時女官製度對女性的寬鬆。
要知道華夏是一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春秋左傳正義》寫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穿著的衣服,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政治掛鉤的,所以做這種題的時候千萬不要跑偏了,因為這道題是今年的新題型,以後如果再出現澋朝的女子跟不同時期女子的對比,一定要注意,在考的是女官製度,切入點在這裏!”
重點強調完了之後,劉老師換了下一頁ppt,下麵考到的就是澋朝滅亡的原因,沒反應過來的學生,一下子就在狂翻課本,滅亡老師還沒講呢,怎麽就到這一個了?而反應快的學生想了想今天講到的兩個製度,女官已經說過了,那下一個封君製度。
劉老師看到有反應過來的學生,也點點頭,“這一個雖然我們沒有說到,但是可能有的同學已經反應過來了,就說了一個製度,是有好有壞的,而封君製度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皇帝沒有選好人的話,就會造成一定的動蕩,而如果這個皇帝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鎮壓,那動亂再次出現!
其實大家也可以把它歸納到,另一個方麵的外戚作亂,外戚作亂,最嚴重的一個朝代,大家肯定都知道是東漢,對不對?澋朝末年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再加上更重要原因就是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就算有合適的糧種、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術,也沒有辦法阻止出現不同的災禍。”
劉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們把這兩道大題都給做下來,這隻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思路,開局的輝煌到滅亡之日是依舊強盛,這個王朝終究沒有逃過滅亡的命運,但它有著跟其他王朝不一樣的魅力,讓很多人都下意識的偏愛和喜歡。
她看著快要到下課時間了,不由得給學生們說了一個好消息,“過兩天我們要去博物館參加研學,因為從這周開始,博物館會展開為期一個月,關於澋朝的特殊展館,會有很多新的藏品出現。”
轟的一下,安靜的教室傳出了竊竊私語的討論,不管是什麽時候參加研學,他們都是很開心的,如果是周六周日,那這個周的作業就會減少很多,如果不是,那也沒有關係,上課的時候出去也是讓人非常開心的。
撕開女皇帝特別依附於,男性管理者這個表象之外,背後隱藏的就是女帝當時對權力的平衡和各種的拉扯。利益二字實在是太讓人動心了,分封出去相當於是在一地當了異姓王,雖說這封地不能傳下去,但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通過這個製度,直接捏住了各方勢力選出來的代表人,為自己徹底的掌握這個帝國的權力奠定了基礎,畢竟這天下不是像她父母那樣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雖說封地不能世襲,而且有的時候還會變,但是極高的權力和所謂皇帝的信任,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變得飄飄然,所以澋太宗中年的時候還殺了自己的兩個丈夫,以武力的方式敲打了更多懷有小心思的人,以至於她後來退位,權力的交接變得十分的自然。
至於為什麽說她極其的大膽,自然是這玩意兒,一玩兒不好,那就容易玩脫,權力的碾壓是極其恐怖的。
而澋朝也靠著一個獨一無二的製度,也是在極大程度上穩定了朝堂,並且控製了更遠地方的管製範圍,並且後麵不光女皇帝用這個製度,連男皇帝同樣也是。
畢竟越往後麵女子的學識和見識,就不是以前那種深閨女子能比的,當然,一個製度有利的同時,也有弊端,就是如果控製不當皇帝,後麵的幾個繼承人,背後的實力就過大了。而且若是女皇帝還好,這孩子都是從自己肚子裏出來的,就算不清楚父親是誰,也知道娘是誰,到了中後期管理不當的時候,經常有人給皇帝戴綠帽子。
這也造成了皇帝雖然娶了好幾房,最鍾愛的還是一直陪在他身邊的那一位,反而是促使一夫一妻製變得更加的流行,這個製度演化到了後期,與其說是派皇帝的妻子或丈夫去前往封地,更多的可以說,是派信任的人去往封地。
劉老師在台上侃侃而談,看著講課的時間差不多了之後,就調出來題目讓大家來練習,“曆史課可不是就在這裏坐著聽故事,背時間意義,這隻是考試的一個方麵,現在的考試延伸的題目實在是非常多。來看一下今年的中考題,關於女官製度,看看聯係到了哪裏。”
沒辦法,現在學生的學以致用,那都是體現在考卷上麵的,學了不代表會做題呀。學生一下子就聚精會神抬頭看ppt上的原題。
好家夥,要是老師不提醒,這是從女官製度作為切入點,他們還以為單純的是考衣服,不對,靠衣服幹啥?他們又不是裁縫!這道題是通過唐朝、澋朝兩個朝代出土的畫作,或者是陶俑,女性身上穿著的衣服展示出來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唐朝出了一位女皇帝之後,女性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那個時候女性出門穿著的衣服大多是男性的圓領袍,也就是大家可以看到市麵上許多漢服商家,做唐製衣服的時候,圓領袍都會標注男女兩款通用。
到了澋朝是不一樣的,因為女性可以穿著極其華麗的衣裙參政,當然我們忽略掉繁瑣不方便這些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女性思想的崛起和當時女官製度對女性的寬鬆。
要知道華夏是一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春秋左傳正義》寫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穿著的衣服,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政治掛鉤的,所以做這種題的時候千萬不要跑偏了,因為這道題是今年的新題型,以後如果再出現澋朝的女子跟不同時期女子的對比,一定要注意,在考的是女官製度,切入點在這裏!”
重點強調完了之後,劉老師換了下一頁ppt,下麵考到的就是澋朝滅亡的原因,沒反應過來的學生,一下子就在狂翻課本,滅亡老師還沒講呢,怎麽就到這一個了?而反應快的學生想了想今天講到的兩個製度,女官已經說過了,那下一個封君製度。
劉老師看到有反應過來的學生,也點點頭,“這一個雖然我們沒有說到,但是可能有的同學已經反應過來了,就說了一個製度,是有好有壞的,而封君製度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皇帝沒有選好人的話,就會造成一定的動蕩,而如果這個皇帝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鎮壓,那動亂再次出現!
其實大家也可以把它歸納到,另一個方麵的外戚作亂,外戚作亂,最嚴重的一個朝代,大家肯定都知道是東漢,對不對?澋朝末年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再加上更重要原因就是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就算有合適的糧種、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術,也沒有辦法阻止出現不同的災禍。”
劉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們把這兩道大題都給做下來,這隻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思路,開局的輝煌到滅亡之日是依舊強盛,這個王朝終究沒有逃過滅亡的命運,但它有著跟其他王朝不一樣的魅力,讓很多人都下意識的偏愛和喜歡。
她看著快要到下課時間了,不由得給學生們說了一個好消息,“過兩天我們要去博物館參加研學,因為從這周開始,博物館會展開為期一個月,關於澋朝的特殊展館,會有很多新的藏品出現。”
轟的一下,安靜的教室傳出了竊竊私語的討論,不管是什麽時候參加研學,他們都是很開心的,如果是周六周日,那這個周的作業就會減少很多,如果不是,那也沒有關係,上課的時候出去也是讓人非常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