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喪心病狂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此,阿煦實在是忍不住了,她不允許有人這麽辱罵她的娘親,向景莊跟梁安若請命,自己要親手處理了這些禍亂的根苗,“為帝者,不可心慈手軟,這是爹娘你們交給我的,現在爹娘你們就好好的看我是如何處理的吧。放心,時間不會很久,我處理完這件事情就幫爹爹處理災區的事情。”
阿煦心裏早就有了計劃,她沒有想到她娘要去災區救援,既然是爹爹已經同意了,說明他們已經商量好,就無需改變,而且阿煦相信她娘會將這件事情處理的漂漂亮亮的,就相當於是給這群一直叫囂牝雞司晨的人,臉上扇上一個重重的巴掌!
隻不過爹娘的操作讓她有些看不懂,但是她有的時候就跟那些大臣一樣,爹娘做一些看不懂的事情,先不要過多的去問,一定有他們的道理。不過她看著身邊的楊尚柳也是特別的淡定,並心生疑問問了出來。
“我雖然不信鬼神之說,但是我覺得皇上跟皇後真的是有不同尋常的方法。”他小的時候就聽他阿娘講過以前的故事,那時候就對帝後二人產生了強烈的崇拜之感,但隨著自己年齡慢慢長大,就覺得這裏邊應該有母親為二人吹噓的成分,但是年齡增長這份質疑卻轉換成重新轉換了兒時的崇拜。
很多人都忘記了皇帝陛下最原先使用的稱號:削平道人,甚至時間過於久遠,他們都忘記了當年幽州出現詭異的現象。比如植物會莫名的攻擊人,再比如水邊的浪花突然躍起,將人卷入水底,再比如天火莫名其妙的降下和攻擊。
也隻是單純的變戲法嗎?還是說忽悠普通老百姓的招數?楊尚柳反而覺得這裏麵一定另有蹊蹺,這可不是陳勝吳廣所謂的假裝狐狸說人話,還有從魚腹中拿到所謂的帛書。
所以,他心中有種大膽的猜測,皇後陛下一定會將這水災處理的明明白白,就像可以讓河水變成浪花,聽她的命令襲擊人一樣。這種猜測隻能掩蓋在心裏,他都覺得自己莫不過是瘋了,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皇上和皇後有影子,明明是活生生的人,就連皇太女也是人,怎麽可能會有如此鬼怪之事?
楊尚柳雖然覺得自己可能處於半瘋狀態,但還是特別的冷靜,“殿下放心,皇後陛下一定有辦法的,否則皇上不會允許她身處險境,您隻需要做好後麵的工作,千萬不能讓人貪汙了救災的糧食和藥材!”
沒錯,為了掩人耳目,這樣還會有大批的糧食物資,還有藥材運往災區,隻不過他們這會兒倒要看看誰敢伸手?
梁安若並沒有跟著大部隊走,而是帶著一小隊人馬快馬奔向災區,趙白梨其實非常好奇,他們現在去了有什麽用,糧食物資都沒有送來,而梁安若卻說,“光等著從幽州送糧到江南地區黃花菜都已經涼了,這一批隻是後續的物資,新一批的物資會從就近的地方抽調,我們隻需要先去趕到即可。”
當然,有些話真真假假都是為了掩蓋,梁安若在走之前跟景莊反複的推演,想到了一箭雙雕,甚至是多雕的辦法。不如在這個時候試探一下,有哪些人敢對著災區的物資下手,有哪些人蠱惑著災民造反。
果不其然,在梁安若跟趙白梨等人趕往災區的時候,受災較為嚴重的中心地帶,一個叫錢塘的縣城出了大事!
錢塘縣本身就是挨著錢塘江而生,就是因為挨得太近,錢塘江水暴漲之時,很多人都沒有來得及準備,就已經命喪江水之下。錢塘縣令其實是非常有責任心的,他知道江水暴漲,縣裏的百姓肯定會受到災殃,但可惜分身乏術,他一邊命縣丞帶著百姓逃離,一麵跟著縣裏的縣尉一同抵抗在堤壩的最前端。
隻可惜,江水暴漲的時候,他也沒有逃離的過,大部分的衙役都被他抽調過去了,導致後來出現民變,沒有足夠的官兵抵擋!
花白胡子的縣丞,看到這種情況痛心疾首,就是他們縣令大人拚死救下的百姓,竟然如此的喪心病狂!“本官說了,三日,隻待三日後從臨安城就有救災的物資,你們為何連三日都等不及?而且現在的糧食足夠我們所有人分,為何,為何一定要做到這種程度?”
縣丞身邊除了僅剩的一些官兵和衙役之外,還有一些百姓願意跟著縣丞,而所謂引起民變的頭頭,正是他平日看好的縣中讀書人,聽著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鼓動著更多年輕力壯跟他一同造反,讓縣丞恍惚了好久。
這明明讀的是聖賢之書,為何行的是狼心狗肺之事?
“大人不是我們不願意等,誰知道等來的是什麽!我們已經被困在這座山上了,誰知道州城那邊能不能給我們送來糧食和物資?萬一到最後呢,到最後將這些糧食全部的都消耗幹淨了,還沒有物資補充上來,那我們這些人豈不白白都在等死?”蔡春辛便是那一個領頭之人,站在那裏正氣凜然,說的話卻讓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還不如現在就將這些白白浪費糧食的人殺死,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活的時間更長了!”
聽到這話,不少年邁的百姓都瑟瑟發抖,生怕縣丞大人答應了,這人轉頭就將他們都殺了,他們可以吃的少一點,每天就吃一頓飯就可以了。
“你!你簡直是喪心病狂,你怎能說出這種話?這聖賢之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嗎?”縣丞花白的胡子都在顫抖,明顯氣的不輕!他絕對不會答應這蔡春辛,更不會讓這喪心病狂的東西得逞!
阿煦心裏早就有了計劃,她沒有想到她娘要去災區救援,既然是爹爹已經同意了,說明他們已經商量好,就無需改變,而且阿煦相信她娘會將這件事情處理的漂漂亮亮的,就相當於是給這群一直叫囂牝雞司晨的人,臉上扇上一個重重的巴掌!
隻不過爹娘的操作讓她有些看不懂,但是她有的時候就跟那些大臣一樣,爹娘做一些看不懂的事情,先不要過多的去問,一定有他們的道理。不過她看著身邊的楊尚柳也是特別的淡定,並心生疑問問了出來。
“我雖然不信鬼神之說,但是我覺得皇上跟皇後真的是有不同尋常的方法。”他小的時候就聽他阿娘講過以前的故事,那時候就對帝後二人產生了強烈的崇拜之感,但隨著自己年齡慢慢長大,就覺得這裏邊應該有母親為二人吹噓的成分,但是年齡增長這份質疑卻轉換成重新轉換了兒時的崇拜。
很多人都忘記了皇帝陛下最原先使用的稱號:削平道人,甚至時間過於久遠,他們都忘記了當年幽州出現詭異的現象。比如植物會莫名的攻擊人,再比如水邊的浪花突然躍起,將人卷入水底,再比如天火莫名其妙的降下和攻擊。
也隻是單純的變戲法嗎?還是說忽悠普通老百姓的招數?楊尚柳反而覺得這裏麵一定另有蹊蹺,這可不是陳勝吳廣所謂的假裝狐狸說人話,還有從魚腹中拿到所謂的帛書。
所以,他心中有種大膽的猜測,皇後陛下一定會將這水災處理的明明白白,就像可以讓河水變成浪花,聽她的命令襲擊人一樣。這種猜測隻能掩蓋在心裏,他都覺得自己莫不過是瘋了,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皇上和皇後有影子,明明是活生生的人,就連皇太女也是人,怎麽可能會有如此鬼怪之事?
楊尚柳雖然覺得自己可能處於半瘋狀態,但還是特別的冷靜,“殿下放心,皇後陛下一定有辦法的,否則皇上不會允許她身處險境,您隻需要做好後麵的工作,千萬不能讓人貪汙了救災的糧食和藥材!”
沒錯,為了掩人耳目,這樣還會有大批的糧食物資,還有藥材運往災區,隻不過他們這會兒倒要看看誰敢伸手?
梁安若並沒有跟著大部隊走,而是帶著一小隊人馬快馬奔向災區,趙白梨其實非常好奇,他們現在去了有什麽用,糧食物資都沒有送來,而梁安若卻說,“光等著從幽州送糧到江南地區黃花菜都已經涼了,這一批隻是後續的物資,新一批的物資會從就近的地方抽調,我們隻需要先去趕到即可。”
當然,有些話真真假假都是為了掩蓋,梁安若在走之前跟景莊反複的推演,想到了一箭雙雕,甚至是多雕的辦法。不如在這個時候試探一下,有哪些人敢對著災區的物資下手,有哪些人蠱惑著災民造反。
果不其然,在梁安若跟趙白梨等人趕往災區的時候,受災較為嚴重的中心地帶,一個叫錢塘的縣城出了大事!
錢塘縣本身就是挨著錢塘江而生,就是因為挨得太近,錢塘江水暴漲之時,很多人都沒有來得及準備,就已經命喪江水之下。錢塘縣令其實是非常有責任心的,他知道江水暴漲,縣裏的百姓肯定會受到災殃,但可惜分身乏術,他一邊命縣丞帶著百姓逃離,一麵跟著縣裏的縣尉一同抵抗在堤壩的最前端。
隻可惜,江水暴漲的時候,他也沒有逃離的過,大部分的衙役都被他抽調過去了,導致後來出現民變,沒有足夠的官兵抵擋!
花白胡子的縣丞,看到這種情況痛心疾首,就是他們縣令大人拚死救下的百姓,竟然如此的喪心病狂!“本官說了,三日,隻待三日後從臨安城就有救災的物資,你們為何連三日都等不及?而且現在的糧食足夠我們所有人分,為何,為何一定要做到這種程度?”
縣丞身邊除了僅剩的一些官兵和衙役之外,還有一些百姓願意跟著縣丞,而所謂引起民變的頭頭,正是他平日看好的縣中讀書人,聽著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鼓動著更多年輕力壯跟他一同造反,讓縣丞恍惚了好久。
這明明讀的是聖賢之書,為何行的是狼心狗肺之事?
“大人不是我們不願意等,誰知道等來的是什麽!我們已經被困在這座山上了,誰知道州城那邊能不能給我們送來糧食和物資?萬一到最後呢,到最後將這些糧食全部的都消耗幹淨了,還沒有物資補充上來,那我們這些人豈不白白都在等死?”蔡春辛便是那一個領頭之人,站在那裏正氣凜然,說的話卻讓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還不如現在就將這些白白浪費糧食的人殺死,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活的時間更長了!”
聽到這話,不少年邁的百姓都瑟瑟發抖,生怕縣丞大人答應了,這人轉頭就將他們都殺了,他們可以吃的少一點,每天就吃一頓飯就可以了。
“你!你簡直是喪心病狂,你怎能說出這種話?這聖賢之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嗎?”縣丞花白的胡子都在顫抖,明顯氣的不輕!他絕對不會答應這蔡春辛,更不會讓這喪心病狂的東西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