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休養生息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堂上的局勢,很快就分成了三派,一邊就是保守派,認為不過是一枚銅錢,不必大驚小怪。另一邊覺得景莊夫妻二人不敬官家,私自鑄幣,理應譴責。至於第三派,自然是中立派,不管兩邊怎麽說,他們都不發表言論,就看皇帝怎麽說。
梁安若跟孔延傑的對話,大家都知道,說的一字一句全都傳了出來,本來景莊跟梁安若就沒有想過隱瞞,與其說是兩個人的對話,不妨說是二人最基礎的思想,找的就是跟他們合拍的人。
作為對話中的中心人物,趙普也是知道的,他聽到這話,一開始覺得是狂妄,後來也是無奈。他也想收複燕雲十六州啊,可這不是單純的想一想就能完成的,當知道幽州薊州落入他人手裏的時候,趙普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這怎麽可能呢?可現實就是如此。
他也是知道這夫妻二人鑄幣,隻是這事情他並不是很好的插手,迴去之後還得好好的打探一下幽州的情況,而且也得知道一下其他人對鑄幣的反應。
其實大部分官員的反應,也是讓景莊覺得在宋朝的朝廷上搞事情要容易很多,畢竟朝上的官員真的是多種多樣,充分展示了多樣性,也展示了皇帝真的是什麽樣的話都要聽一聽。所以隻需要稍微引導一下就可以了,而且也不是沒有偏向於他們的人。
有些事情吵來吵去很長時間都沒個定論,都知道宋朝三冗,其中之一,就是冗官,也就是官多了,俗話說龍王多了不治水,更別說一個官位好幾個官員了。雖然現在是北宋初年,這種情況還沒有到北宋末年,那麽的惡化和強烈,但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規模。
而坐在上方的皇帝趙光義,也在想著這件事情,多疑猜測,卻有幾分才幹,是景莊對趙光義的標簽。而趙光義又是一個注重經濟的好手,如果不是他打的好基礎,他兒子那一輩也不會特別大方的簽下澶淵之盟,原因不外乎就是老爹存了一大筆錢給兒子兜底呢!
所以景莊非常好奇,趙光義會如何選擇,不過他怎麽選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景莊在不同的選擇上,都設了個大坑,等著趙光義自己往下跳,用以報複他們這群人挑撥離間。
景莊負責收拾外麵的人,梁安若負責收拾裏麵的人。一力降十會,雷霆手斷之下,讓很多人突然想起來,他們這一位夫人,可是一個能殺人的,有人再想折騰,那也得看看折不折騰的起來。
而且梁安若負責的女子軍,也是再次出現在眾人的眼前,讓他們時刻記得,在這塊地盤上,小看誰也不能小看女人。並且兩州之內各處的官員基本上也安排的差不多,那名單男女老少都有。
有一些任命就是自薦而來之人,他們寫的文章或者是策論梁安苦都看了一遍,真正有才的,直接認命。那些肚子裏沒什麽太多東西的,不能說直接打迴去,隻是說給他們換一個事情幹,畢竟兩州之地還是缺人呀!
不過,對於梁安若的這種雷霆手段,都是閉上嘴的。一是跟梁安若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比如說那些任命的女官,其次就是一直跟隨著梁安若和景莊的這一些心腹之人,在他們看來梁安若事情,那是從一開始就有的,不是突然出現的,而且人家丈夫也沒說啥呀。再者就是受了梁安若跟景莊恩惠的,大部分人還是看不出來那一種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娘。最後就是才任命的這些人,他們可以說是剛進入這個圈子,很多事情都沒理清楚,又不是傻子,貿然反對,自己這官還要不要了呀!
直到臨近過年,他們兩個才終於有時間休息休息,可在休息之前,二人也找準了他們的發展策略,大致來說,就是對照西邊的黨項一族,在夾縫中求生存,隻是兩者之間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黨項一族分為兩派,親宋與親遼,也可以說是兩方勢力在此的對抗。而幽薊兩州不同的則是,不偏向任何一方,像是一塊硬骨頭,如果想要攻打收複他們,那景莊覺得就給他們搞事情,拖延其步伐。
而且別看兩州發展的速度極其之快,但畢竟底子在那裏,還是需要繼續休養生息的。梁安若私底下跟景應說,別急慢慢來,千萬別邁的步子太大,扯到了襠。隻要現在的局麵能穩得住,就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助力。
而且因為幽州現在情況慢慢變好,很多北地的漢人都陸續的往這邊遷移,幸好梁安若跟景莊,一開始就沒打算把人全部都困在土地上麵,哪有讓耕地的去做工,做工的去耕地的?所以從一開始就區分開來了,有大片的土地空著,但這也不是隨意分出去的。
景莊跟梁安若依照著當時在滿清的時候建立農場,根據現在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步步的規劃和設置。至於那些不會耕種的人,當然是根據他們擅長的劃分工種,實在不行隻有力氣,沒有不會任何技術的人,那就去修路修水渠吧。
現在天氣冷了,各種工程都已經停工了,夫妻二人就窩在書房安排,明年要做的事情。不僅如此,還得繼續的修防禦工程,往小了來說這北麵的遼兵有可能就會南下搶奪糧食,往大來說,蕭太後如果非常堅持想要南下剿滅他們,那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梁安若就覺得他們現在真的就是,那夾縫裏麵求生存的小草,環境真的是好惡劣呀。就得趁著前後兩顆磚頭對自己還沒有擠壓的時候,快速的發育。
景莊就在一旁打氣,“別急,慢慢來,但誰要是不讓咱倆好過,咱們也不會讓他好過!”
梁安若跟孔延傑的對話,大家都知道,說的一字一句全都傳了出來,本來景莊跟梁安若就沒有想過隱瞞,與其說是兩個人的對話,不妨說是二人最基礎的思想,找的就是跟他們合拍的人。
作為對話中的中心人物,趙普也是知道的,他聽到這話,一開始覺得是狂妄,後來也是無奈。他也想收複燕雲十六州啊,可這不是單純的想一想就能完成的,當知道幽州薊州落入他人手裏的時候,趙普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這怎麽可能呢?可現實就是如此。
他也是知道這夫妻二人鑄幣,隻是這事情他並不是很好的插手,迴去之後還得好好的打探一下幽州的情況,而且也得知道一下其他人對鑄幣的反應。
其實大部分官員的反應,也是讓景莊覺得在宋朝的朝廷上搞事情要容易很多,畢竟朝上的官員真的是多種多樣,充分展示了多樣性,也展示了皇帝真的是什麽樣的話都要聽一聽。所以隻需要稍微引導一下就可以了,而且也不是沒有偏向於他們的人。
有些事情吵來吵去很長時間都沒個定論,都知道宋朝三冗,其中之一,就是冗官,也就是官多了,俗話說龍王多了不治水,更別說一個官位好幾個官員了。雖然現在是北宋初年,這種情況還沒有到北宋末年,那麽的惡化和強烈,但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規模。
而坐在上方的皇帝趙光義,也在想著這件事情,多疑猜測,卻有幾分才幹,是景莊對趙光義的標簽。而趙光義又是一個注重經濟的好手,如果不是他打的好基礎,他兒子那一輩也不會特別大方的簽下澶淵之盟,原因不外乎就是老爹存了一大筆錢給兒子兜底呢!
所以景莊非常好奇,趙光義會如何選擇,不過他怎麽選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景莊在不同的選擇上,都設了個大坑,等著趙光義自己往下跳,用以報複他們這群人挑撥離間。
景莊負責收拾外麵的人,梁安若負責收拾裏麵的人。一力降十會,雷霆手斷之下,讓很多人突然想起來,他們這一位夫人,可是一個能殺人的,有人再想折騰,那也得看看折不折騰的起來。
而且梁安若負責的女子軍,也是再次出現在眾人的眼前,讓他們時刻記得,在這塊地盤上,小看誰也不能小看女人。並且兩州之內各處的官員基本上也安排的差不多,那名單男女老少都有。
有一些任命就是自薦而來之人,他們寫的文章或者是策論梁安苦都看了一遍,真正有才的,直接認命。那些肚子裏沒什麽太多東西的,不能說直接打迴去,隻是說給他們換一個事情幹,畢竟兩州之地還是缺人呀!
不過,對於梁安若的這種雷霆手段,都是閉上嘴的。一是跟梁安若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比如說那些任命的女官,其次就是一直跟隨著梁安若和景莊的這一些心腹之人,在他們看來梁安若事情,那是從一開始就有的,不是突然出現的,而且人家丈夫也沒說啥呀。再者就是受了梁安若跟景莊恩惠的,大部分人還是看不出來那一種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娘。最後就是才任命的這些人,他們可以說是剛進入這個圈子,很多事情都沒理清楚,又不是傻子,貿然反對,自己這官還要不要了呀!
直到臨近過年,他們兩個才終於有時間休息休息,可在休息之前,二人也找準了他們的發展策略,大致來說,就是對照西邊的黨項一族,在夾縫中求生存,隻是兩者之間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黨項一族分為兩派,親宋與親遼,也可以說是兩方勢力在此的對抗。而幽薊兩州不同的則是,不偏向任何一方,像是一塊硬骨頭,如果想要攻打收複他們,那景莊覺得就給他們搞事情,拖延其步伐。
而且別看兩州發展的速度極其之快,但畢竟底子在那裏,還是需要繼續休養生息的。梁安若私底下跟景應說,別急慢慢來,千萬別邁的步子太大,扯到了襠。隻要現在的局麵能穩得住,就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助力。
而且因為幽州現在情況慢慢變好,很多北地的漢人都陸續的往這邊遷移,幸好梁安若跟景莊,一開始就沒打算把人全部都困在土地上麵,哪有讓耕地的去做工,做工的去耕地的?所以從一開始就區分開來了,有大片的土地空著,但這也不是隨意分出去的。
景莊跟梁安若依照著當時在滿清的時候建立農場,根據現在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步步的規劃和設置。至於那些不會耕種的人,當然是根據他們擅長的劃分工種,實在不行隻有力氣,沒有不會任何技術的人,那就去修路修水渠吧。
現在天氣冷了,各種工程都已經停工了,夫妻二人就窩在書房安排,明年要做的事情。不僅如此,還得繼續的修防禦工程,往小了來說這北麵的遼兵有可能就會南下搶奪糧食,往大來說,蕭太後如果非常堅持想要南下剿滅他們,那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梁安若就覺得他們現在真的就是,那夾縫裏麵求生存的小草,環境真的是好惡劣呀。就得趁著前後兩顆磚頭對自己還沒有擠壓的時候,快速的發育。
景莊就在一旁打氣,“別急,慢慢來,但誰要是不讓咱倆好過,咱們也不會讓他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