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試探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管著書房的小廝和侍女,連忙出來打圓場,雙方人也知道這裏不是爭吵的地方,所以這事兒也就虎頭蛇尾的這麽過去。可孔延傑卻眉頭緊皺,他來是想找景莊談論自己的理想,可以輔助其做更大的事業,可沒想到,到頭來竟然是女子接見自己。
梁安若的耳朵那麽靈,怎麽可能沒有聽到外麵的爭執,但她什麽話都沒有說,笑著請幾人坐下,並且讓屋內的侍女上茶。“幽州地處偏僻,沒有中原那麽富裕,自然也沒有什麽好茶,這是山中的野茶炒製之後浸泡,也別有一種滋味,諸位請吧。”
隨著梁安若的話,眾人也打開茶盞,看到了裏麵琥珀色的茶湯,底下是幾枚褐色的茶葉,嚐過之後的確跟他們原先的泡茶煮茶不一樣,但卻另有其他的滋味。為首的孔延傑一口正在放下茶盞的時候,瞥到了書案上麵放著的書,最上麵的赫然就是《論語》。
於是試探的說道,“夫人也讀書?”這話說的好像有些奇怪,但是看到他目光所及之處,梁安若笑著點了點那本《論語》,“這本好書,自然是要多讀幾番才知其中的滋味。”
孔延傑立馬說道,“我隨行的書籍中有幾本關於《論語》的注解,夫人若是需要稍後拿給夫人便是。”
注解?梁安若輕笑,“多謝先生好意,隻不過我更喜歡沒有注解的讀,這樣才知道孔夫子最先說的是什麽意思。”一千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孔子是孔子,孔氏家族是孔氏家族,在梁安若眼裏,這兩者絕對不是等號的關係。
再說了,這本文裏下麵還有好幾本書呢,其實就是梁安若跟景莊,打算拿這些書中的故事或者是句子,編撰成課文,就像他們小學學過的那樣。上一輩子囤了一輩子的東西,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有好多,各種版本教材的也不缺。
孔延傑顯然沒有想到,梁安若會拒絕,但他笑著繼續說,“宋朝宰相趙普曾言,‘半部《論語》治天下’,不知夫人是不是也是這麽想的?”
哎呦呦,說這裏梁安若一下子心裏就雀躍起來了,嗚唿,這就相當於考試之前看了一會兒書,直接蒙對了一道題,因為她吃早飯的時候聽到是孔家的人,腦子轉的快了那麽一丟丟,想起來了趙普的這句話,現在趙普還是宋朝的宰相,而趙光義剛繼位的時候,就與趙普聊過,這句話也成了儒家治國的名言。
所以,在見所有人之前特意去空間裏翻了會兒史書,重點就是看趙普的生平簡介,孔延傑這話,就像是正好踩在了梁安若考前必看的重點裏麵。
“先生是說我怎麽看這句話的嗎?說實話,我看不明白,因為他當時迴答,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又以半部《論語》輔助當今皇帝,便天下太平。可兄終弟及的事情少之又少,所以我看不明白。”不是說要忠君嗎?趙普本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幕僚,但在曆史進程中,也有被罷相的經曆,到趙匡胤死後,趙光義上位,趙普也知道形勢不好,主動投靠、有了金匱之盟之後,再次成為宰相。
說實話,這裏麵的東西拿到台麵上說是不能說的,但展現在世人眼裏的就是弟弟坐了哥哥的皇位,侄子死幹淨了,最小的一個弟弟也沒了。而這一切的策劃者是趙匡胤原先的幕僚,趙普。
梁安若說完這個話之後,仿佛想到什麽了,演技直接上線,“呀,我說錯了,我不太能明白先生的意思,先生直接說便是。我還以為是趙大人祖籍幽州的,先生想來到幽州,此情此景想到了趙大人。”
不是趙普說半部論語可平天下嘛,那這天下根本就沒平啊,他連他的老家都沒有收複,何來的平天下?
梁安若在心裏偷笑,自動地配音:double kill!
孔延傑……
這女子果然是巧言令色,可他怎麽說呢,儒家那一套本身就是君君臣臣,當今陛下這皇位是怎麽來的,大家心裏應該都是清楚的。而且燕雲十六州自從落入遼國手中,真的就沒有一個漢人的政權把它再奪迴來。
後周的世宗皇帝如此,本朝的太祖皇帝亦如此,連當今陛下也是兩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可恰恰好像所有人都覺得拿不迴來的一個地盤,被一對土匪給搞到手了,而且人家還有繼續往外擴張的架勢。
孔家現在在朝廷中,連一個傳聲筒都沒有,後周時期,有中興之主孔仁玉1,可是現在情況不妙呀,否則他們也不會千裏迢迢來到幽州,還是在這麽冷的時候。
幾息之間,孔延傑接上了梁安若說的話,“我等前來,正是因為幽州都督府發出來的招賢令。”既然要有話直說,那不妨就說得更清楚一些,他們遠道而來,可不是為了跟一個女人逞口舌之快。
確實,梁安若他們一開始的時候有過招賢,那時候說的比較籠統,也隻不過是針對於兩州之地,一些讀過書有過才情的人,也說的很簡單,隻要有才能願意來建設兩州之地均可,就是那種隻要你有夢想,這裏就提供平台的話。
原先是招到了不少能給他們幹活的人,而且現在很多事情走上正軌,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去管理,既然孔家已經來人了,梁安若不妨提前給他們將話說明白了。
“的確,需要有才之士。不過也請幾位先生聽好我們想要的是什麽樣的人。”梁安若的神情驟然改變,從原先的調笑變成了正經,底下坐的幾個人也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梁安若的耳朵那麽靈,怎麽可能沒有聽到外麵的爭執,但她什麽話都沒有說,笑著請幾人坐下,並且讓屋內的侍女上茶。“幽州地處偏僻,沒有中原那麽富裕,自然也沒有什麽好茶,這是山中的野茶炒製之後浸泡,也別有一種滋味,諸位請吧。”
隨著梁安若的話,眾人也打開茶盞,看到了裏麵琥珀色的茶湯,底下是幾枚褐色的茶葉,嚐過之後的確跟他們原先的泡茶煮茶不一樣,但卻另有其他的滋味。為首的孔延傑一口正在放下茶盞的時候,瞥到了書案上麵放著的書,最上麵的赫然就是《論語》。
於是試探的說道,“夫人也讀書?”這話說的好像有些奇怪,但是看到他目光所及之處,梁安若笑著點了點那本《論語》,“這本好書,自然是要多讀幾番才知其中的滋味。”
孔延傑立馬說道,“我隨行的書籍中有幾本關於《論語》的注解,夫人若是需要稍後拿給夫人便是。”
注解?梁安若輕笑,“多謝先生好意,隻不過我更喜歡沒有注解的讀,這樣才知道孔夫子最先說的是什麽意思。”一千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孔子是孔子,孔氏家族是孔氏家族,在梁安若眼裏,這兩者絕對不是等號的關係。
再說了,這本文裏下麵還有好幾本書呢,其實就是梁安若跟景莊,打算拿這些書中的故事或者是句子,編撰成課文,就像他們小學學過的那樣。上一輩子囤了一輩子的東西,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有好多,各種版本教材的也不缺。
孔延傑顯然沒有想到,梁安若會拒絕,但他笑著繼續說,“宋朝宰相趙普曾言,‘半部《論語》治天下’,不知夫人是不是也是這麽想的?”
哎呦呦,說這裏梁安若一下子心裏就雀躍起來了,嗚唿,這就相當於考試之前看了一會兒書,直接蒙對了一道題,因為她吃早飯的時候聽到是孔家的人,腦子轉的快了那麽一丟丟,想起來了趙普的這句話,現在趙普還是宋朝的宰相,而趙光義剛繼位的時候,就與趙普聊過,這句話也成了儒家治國的名言。
所以,在見所有人之前特意去空間裏翻了會兒史書,重點就是看趙普的生平簡介,孔延傑這話,就像是正好踩在了梁安若考前必看的重點裏麵。
“先生是說我怎麽看這句話的嗎?說實話,我看不明白,因為他當時迴答,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又以半部《論語》輔助當今皇帝,便天下太平。可兄終弟及的事情少之又少,所以我看不明白。”不是說要忠君嗎?趙普本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幕僚,但在曆史進程中,也有被罷相的經曆,到趙匡胤死後,趙光義上位,趙普也知道形勢不好,主動投靠、有了金匱之盟之後,再次成為宰相。
說實話,這裏麵的東西拿到台麵上說是不能說的,但展現在世人眼裏的就是弟弟坐了哥哥的皇位,侄子死幹淨了,最小的一個弟弟也沒了。而這一切的策劃者是趙匡胤原先的幕僚,趙普。
梁安若說完這個話之後,仿佛想到什麽了,演技直接上線,“呀,我說錯了,我不太能明白先生的意思,先生直接說便是。我還以為是趙大人祖籍幽州的,先生想來到幽州,此情此景想到了趙大人。”
不是趙普說半部論語可平天下嘛,那這天下根本就沒平啊,他連他的老家都沒有收複,何來的平天下?
梁安若在心裏偷笑,自動地配音:double kill!
孔延傑……
這女子果然是巧言令色,可他怎麽說呢,儒家那一套本身就是君君臣臣,當今陛下這皇位是怎麽來的,大家心裏應該都是清楚的。而且燕雲十六州自從落入遼國手中,真的就沒有一個漢人的政權把它再奪迴來。
後周的世宗皇帝如此,本朝的太祖皇帝亦如此,連當今陛下也是兩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可恰恰好像所有人都覺得拿不迴來的一個地盤,被一對土匪給搞到手了,而且人家還有繼續往外擴張的架勢。
孔家現在在朝廷中,連一個傳聲筒都沒有,後周時期,有中興之主孔仁玉1,可是現在情況不妙呀,否則他們也不會千裏迢迢來到幽州,還是在這麽冷的時候。
幾息之間,孔延傑接上了梁安若說的話,“我等前來,正是因為幽州都督府發出來的招賢令。”既然要有話直說,那不妨就說得更清楚一些,他們遠道而來,可不是為了跟一個女人逞口舌之快。
確實,梁安若他們一開始的時候有過招賢,那時候說的比較籠統,也隻不過是針對於兩州之地,一些讀過書有過才情的人,也說的很簡單,隻要有才能願意來建設兩州之地均可,就是那種隻要你有夢想,這裏就提供平台的話。
原先是招到了不少能給他們幹活的人,而且現在很多事情走上正軌,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去管理,既然孔家已經來人了,梁安若不妨提前給他們將話說明白了。
“的確,需要有才之士。不過也請幾位先生聽好我們想要的是什麽樣的人。”梁安若的神情驟然改變,從原先的調笑變成了正經,底下坐的幾個人也正襟危坐,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