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補貼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好現在女性地位沒有像兩宋之後,那樣難以讓人接受,大部分人尤其是底層的民眾,從來都不會把貞潔這一套拿在上明麵去說,有單身這麽多年的老光棍,能娶到一個媳婦,就算是一個寡婦,也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就比如景莊的原身黑蛋,他就是跟著他的母親改嫁到王家的,大家願意接納他們母子倆,一個是因為黑蛋的母親還能生,另一個就是黑蛋那個時候年紀,不大不小也能幹些活計。所以在黑蛋的母親生下狗蛋之後,其實如果不是亂糟糟的環境,吃食跟不上,她也不至於最後身體虛弱成那個樣子。
除了鼓勵女子出門做工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禁止溺斃女嬰。其實保障女性的權利,在古代最快的一個方法就是分田,像男子一樣將田地分出去,其實再往前女子是有一部分田地的,但是自從隋唐之後,女子授田就變成了禁止。
他們倒是能夠給女子分田地,可是地就這麽多人口,會迅速的增長,不久的以後,如何保障她們的權益呢?與其是分地,還不如是從律法上直接改,沒錯,就是律法,反正,這一片區域都是他們的,不妨就直接從律法上改,這樣有些東西就不再是空中樓閣了。
女子同樣有繼承權,同樣可以繼承土地,自立門戶,同樣享有男子一切的權利,這樣再次給她們分田,也能保住,而不是任人欺淩。而且有些事情是虛的,拿到實物擺在麵前的東西才是實際的。
一樣樣新的律令,從幽州都督府的書房中傳了出來,每天都貼在城牆上麵,都有專門的人去宣傳,就連是偏遠的鄉村,也有人會定時的過去,告訴他們這一段時間發生了什麽事情。
“即日起,每家每戶若是有產婦要生產,隻要是第一次平安生產就可領一份補貼。”兩個衙役到了附近的村中,去了裏正說了一趟之後說了之後,立馬在中間的大樹底下敲起了鑼。一敲鑼,人就來了,再一來一聽是領東西,更加熱情了。
大王進城了,好處可就在眼前了,拿著戶籍去領了不少的糧食,還給他們重新分了田地,聽說原先鎮子上有一個地主老財把地賣給了大王,人家進大城裏邊享福去了。
趕不上種糧食了,可以種些菜,而且家裏小夥子進城修路,手巧的媳婦們還能結伴去鎮上做工,怎麽著這日子都有奔頭了。
眼看著馬上又要圍起來了,那領頭的衙役吼了一嗓子之後,直接站在高台上,然後大聲的對著下麵的人說,“別急別急,我一個個個給你們講啊,有的是從現在就可以領的,有的是從明年過完年之後就可以領的,都別急!”
很快就安靜下來了,衙役緩了一口氣之後,大聲的講,“從今天開始,不管高低貴賤,隻要是在戶籍上的女子,第一次平安生產,就可以領一份生育補貼!並且如果生下的是一個女嬰,還可以再領一份。”
轟的一下,下麵幾乎都要炸了,啥?生孩子給東西?還不管生了幾個,隻要是生閨女還能再給一份?梁安若跟景莊發誓,他們兩個給的東西雖然不多,但非常實誠,並且在現在這種環境中給初次生育的媽媽補貼,可比某個地上一個世界,某個地區給初婚女子一千塊錢,要有誠意的多。
他們把這項措施,表麵上規劃到刺激人口增長,暗地裏其實也是在保障女性的權益。雖說每次戰亂之後,男女結婚的年齡在不斷的降低。但是年齡降低了,不代表孩子就能立馬出來,而且還是健康的孩子,最起碼要等到男女身體發育到一定水平了吧。
所以,他們會從另一個方麵幹預男女結婚的時間。
一個女嬰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再到嫁為人婦,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阻礙,尤其是一些地方重男輕女。但如果生了這一個女孩,官府會有一定的補貼,情況會如何呢?
在大力宣傳不準溺斃女嬰的同時,還給女嬰部分的補貼,老百姓其實是會算這筆賬的,如果生下來一個姑娘,他們不想養活,反而將她捂死的話,被官府查出來,那公公婆婆還有丈夫都會拉過去免費做免費的勞工,可沒有人家其他勞工那麽好的待遇。
所以在梁安若跟景莊的規劃裏麵,這個女孩子的出生、五周歲、十周歲、十五周歲也就是及笄的時候都會有一份貼補,如果這個女子不滿十五周歲就嫁人,那麽娘家就領不到了。
等到這個女子第一次生產健康的將孩子生下,就是她的第五份補貼。梁安若跟景莊暫時規劃到了這裏,而東西種類基本上就是細糧,雞蛋,紅棗或紅糖,再就是細布這類東西。他們已經設下了一個標準,下麵的人照樣執行就可以了。
人都是利益性的動物,隻有足夠的利益和足夠的懲罰,告訴他們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他們才會按照上位者規劃的那一條路走,若隻有懲罰沒有獎勵,那人就會想方設法的鑽空子。
正是因為情況特殊,而且還是極其缺人的時候,所以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會非常珍惜,要知道婦女也能頂半邊天,隻要給她們足夠的機會,她們也是能創造奇跡的。
更重要的就是現在兩州之地,幾乎就是梁安若跟景莊的一言堂,他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的阻礙的。甚至明麵上很多事情景莊都交給梁安若去辦,他私底下正在暗戳戳的監視著南北兩國的情況。
不出他所料,蕭太後迴京之後,跟小皇帝就病倒了,遼國本身是有問題的,隻不過這個問題在蕭太後掌權的時候還能夠壓下去,否則問題就會快速的反撲。
遼國的皇帝是耶律氏,而皇後都是出自於蕭氏,兩大勢力並存的,與其是說是皇帝皇後,景莊覺得不如說這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執政黨派。
遼國的政治經過四代皇帝好不容易到了遼景宗(蕭太後的丈夫)的時候,才穩定下來,前四個皇帝在位之時,說了句不好聽的話,他們睡覺的時候都在帶一把刀,可以看得出來,遼國內部政治碾壓是如何的厲害。
就比如景莊的原身黑蛋,他就是跟著他的母親改嫁到王家的,大家願意接納他們母子倆,一個是因為黑蛋的母親還能生,另一個就是黑蛋那個時候年紀,不大不小也能幹些活計。所以在黑蛋的母親生下狗蛋之後,其實如果不是亂糟糟的環境,吃食跟不上,她也不至於最後身體虛弱成那個樣子。
除了鼓勵女子出門做工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禁止溺斃女嬰。其實保障女性的權利,在古代最快的一個方法就是分田,像男子一樣將田地分出去,其實再往前女子是有一部分田地的,但是自從隋唐之後,女子授田就變成了禁止。
他們倒是能夠給女子分田地,可是地就這麽多人口,會迅速的增長,不久的以後,如何保障她們的權益呢?與其是分地,還不如是從律法上直接改,沒錯,就是律法,反正,這一片區域都是他們的,不妨就直接從律法上改,這樣有些東西就不再是空中樓閣了。
女子同樣有繼承權,同樣可以繼承土地,自立門戶,同樣享有男子一切的權利,這樣再次給她們分田,也能保住,而不是任人欺淩。而且有些事情是虛的,拿到實物擺在麵前的東西才是實際的。
一樣樣新的律令,從幽州都督府的書房中傳了出來,每天都貼在城牆上麵,都有專門的人去宣傳,就連是偏遠的鄉村,也有人會定時的過去,告訴他們這一段時間發生了什麽事情。
“即日起,每家每戶若是有產婦要生產,隻要是第一次平安生產就可領一份補貼。”兩個衙役到了附近的村中,去了裏正說了一趟之後說了之後,立馬在中間的大樹底下敲起了鑼。一敲鑼,人就來了,再一來一聽是領東西,更加熱情了。
大王進城了,好處可就在眼前了,拿著戶籍去領了不少的糧食,還給他們重新分了田地,聽說原先鎮子上有一個地主老財把地賣給了大王,人家進大城裏邊享福去了。
趕不上種糧食了,可以種些菜,而且家裏小夥子進城修路,手巧的媳婦們還能結伴去鎮上做工,怎麽著這日子都有奔頭了。
眼看著馬上又要圍起來了,那領頭的衙役吼了一嗓子之後,直接站在高台上,然後大聲的對著下麵的人說,“別急別急,我一個個個給你們講啊,有的是從現在就可以領的,有的是從明年過完年之後就可以領的,都別急!”
很快就安靜下來了,衙役緩了一口氣之後,大聲的講,“從今天開始,不管高低貴賤,隻要是在戶籍上的女子,第一次平安生產,就可以領一份生育補貼!並且如果生下的是一個女嬰,還可以再領一份。”
轟的一下,下麵幾乎都要炸了,啥?生孩子給東西?還不管生了幾個,隻要是生閨女還能再給一份?梁安若跟景莊發誓,他們兩個給的東西雖然不多,但非常實誠,並且在現在這種環境中給初次生育的媽媽補貼,可比某個地上一個世界,某個地區給初婚女子一千塊錢,要有誠意的多。
他們把這項措施,表麵上規劃到刺激人口增長,暗地裏其實也是在保障女性的權益。雖說每次戰亂之後,男女結婚的年齡在不斷的降低。但是年齡降低了,不代表孩子就能立馬出來,而且還是健康的孩子,最起碼要等到男女身體發育到一定水平了吧。
所以,他們會從另一個方麵幹預男女結婚的時間。
一個女嬰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再到嫁為人婦,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阻礙,尤其是一些地方重男輕女。但如果生了這一個女孩,官府會有一定的補貼,情況會如何呢?
在大力宣傳不準溺斃女嬰的同時,還給女嬰部分的補貼,老百姓其實是會算這筆賬的,如果生下來一個姑娘,他們不想養活,反而將她捂死的話,被官府查出來,那公公婆婆還有丈夫都會拉過去免費做免費的勞工,可沒有人家其他勞工那麽好的待遇。
所以在梁安若跟景莊的規劃裏麵,這個女孩子的出生、五周歲、十周歲、十五周歲也就是及笄的時候都會有一份貼補,如果這個女子不滿十五周歲就嫁人,那麽娘家就領不到了。
等到這個女子第一次生產健康的將孩子生下,就是她的第五份補貼。梁安若跟景莊暫時規劃到了這裏,而東西種類基本上就是細糧,雞蛋,紅棗或紅糖,再就是細布這類東西。他們已經設下了一個標準,下麵的人照樣執行就可以了。
人都是利益性的動物,隻有足夠的利益和足夠的懲罰,告訴他們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他們才會按照上位者規劃的那一條路走,若隻有懲罰沒有獎勵,那人就會想方設法的鑽空子。
正是因為情況特殊,而且還是極其缺人的時候,所以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會非常珍惜,要知道婦女也能頂半邊天,隻要給她們足夠的機會,她們也是能創造奇跡的。
更重要的就是現在兩州之地,幾乎就是梁安若跟景莊的一言堂,他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的阻礙的。甚至明麵上很多事情景莊都交給梁安若去辦,他私底下正在暗戳戳的監視著南北兩國的情況。
不出他所料,蕭太後迴京之後,跟小皇帝就病倒了,遼國本身是有問題的,隻不過這個問題在蕭太後掌權的時候還能夠壓下去,否則問題就會快速的反撲。
遼國的皇帝是耶律氏,而皇後都是出自於蕭氏,兩大勢力並存的,與其是說是皇帝皇後,景莊覺得不如說這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執政黨派。
遼國的政治經過四代皇帝好不容易到了遼景宗(蕭太後的丈夫)的時候,才穩定下來,前四個皇帝在位之時,說了句不好聽的話,他們睡覺的時候都在帶一把刀,可以看得出來,遼國內部政治碾壓是如何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