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造誰的反?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恍恍惚惚,兩個人找了一個沒有人看到的死角,進行了空間,齊齊盤腿坐在床上,大眼瞪小眼。
眼睛裏隻透露著一個問題:咋辦?
最後,景莊憋出了一句,“媳婦,咱們造反吧。”
造反?
“那咱們造誰的反,遼朝皇帝的,還是宋朝皇帝的?”梁安若反問,而現在的土地燕雲十六州是屬於遼國的,而他們本就是漢人認可的自然中原的王朝。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都要!”
梁安若… 或許這句話從來都沒有想過,它可以用在造反上麵。
吐槽一下但梁安若卻是一個十足的行動派,她立馬從床上起身,拿了紙和筆。“下來,一塊列計劃。”
“什麽計劃?”景莊聽從命令下床。梁安若連頭都沒有迴頭,隻是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當然是造反計劃呀!我突然有種迫不及待的感覺。”
宋朝,網友戲稱“大慫”,是讓梁安若跟景莊有段時間又恨又愛的一個朝代。上學的時不懂,看到課本裏麵有那麽多關於宋朝厲害的名人,就會下意識的猜測,宋朝應該是像唐朝一樣那麽的厲害,就算沒有那麽厲害,也不會拉胯到什麽程度。事實證明,太拉胯的實在是太拉胯了。
這麽說吧,皇帝的排名,宋朝的皇帝都在重新拉出一個榜單來。知道這件事情對年少的梁安若跟景莊是多麽痛心的一件事情嗎?這個朝代,一度成為了他們兩個非常默契不想提到的朝代。
一想到他們穿越的那一天,是宋驢宗名場麵的那一天,他倆就是有種吃了屎的感覺,他們兩個年少之時最喜歡的朝代,卻被這樣的皇帝給玷汙了,連太宗這樣的廟號,都覺得拉低了檔次。
“二十五年啊!”梁安若突然覺得有一個名場麵就夠了,不要再玷汙泰山了。因為二十五年後澶淵之盟,宋真宗還有臉去泰山封禪。他也不要去看一看,去泰山封禪的皇帝都有什麽樣的作為?為了讓自己有資格還弄出來假祥瑞的事情,簡直就是丟人丟死了。
自此,泰山也被“玷汙”了。就連乾小四那麽一個好大喜功的人,他都沒有想過去泰山封禪。
景莊想一想都覺得替泰山委屈的慌。這個世界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的荒誕劇,澶淵之盟宋朝給遼國送了那麽多歲幣,最後還真的是宋朝眼看著遼國最後的滅亡,“哼,他們那是真真的就把遼國給拖死了呢!”說話陰陽怪氣的梁安若再次上線。
他們兩個自然將空間裏麵帶來的書寫翻了個透,尤其是從高粱河之戰到後來澶淵之盟的這二十五年。想從這書裏看看他們兩個能夠做些什麽,但是看完之後真的有一絲絲的頭痛。
宋史裏麵就有一段話形容他:“慨然有削平天下之誌”,但是偉人在這句話後麵加上了一句批注:但無能。不得不說,偉人這三個字是特別特別的貼切了。
雖然知道每一件事情的結果,但是他們兩個還是耐得住心中要蹦出來的火氣,去看這二十五年之間宋朝對外的戰爭,看完之後真的是不想說話,“真就是軍事奇才微操大師,被遼國打不過還情有可原,怎麽也被西夏摁著腦袋揍?而且那個時候的西夏還是黨項部落呀!”景莊真的很想說一句,咱沒那軍事上的天分,咱就別在皇宮裏邊瞎指揮。
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就頻繁地更換邊境的武將,還在軍中設置監軍,監軍可以幹涉主將的指揮,最主要的就是他自己壓根就不懂兵法,但是還偏偏喜歡畫作戰圖瞎指揮。
景莊想想如果自己打仗碰上這樣的一個皇帝,真的是很想在自我了結和了結他之間,做一做選擇了。
梁安若放下書之後,重重地吐了一口氣,明明宋朝的經濟不弱,條件也好,能打的將領也多,可就是這麽拉垮,怪不得就大家都說怒其不爭。
事情後來的走向,跟史書上記載的沒有差別,梁安若和景莊也離開了這裏。他們兩個身份本就是逃亡的災民,都沒有任何的身份憑證,想要辦成他們兩個要做的大事,要尋思個奇招,並且還沒有自己的地盤才行。
所以他們兩個人就把目光移向了離這裏七十裏地外的一個土匪窩。但這土匪窩是不是離得稍微遠一些?先過去看看是什麽情況再說。
等他們兩個到了地方之後,才發現在海望山上的土匪原先是後晉後漢的士兵。石敬瑭建立了後晉,但政權維持了十一年,後漢在他的基礎上成立了也就兩三年的時間,戰爭紛起,有一些士兵看著這情況,帶著武器和兵甲還有馬匹就跑了。
直接往北跑,主要原因就是遼國建國時間較短,很多的行政製度都沒有完善,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鑽。再者,燕雲十六州本來就是漢人的地方,遼國對其掌控力還沒有那麽的強。
看著山上的建築也有了些年頭,應該原先也是有土匪的,他們將那些土匪殺了之後,自己占了地盤。
從那一個縣城往這邊走,沿路有很多個山村,他們兩個往這邊走的時候,就發現大部分就是十室九空,很有可能就是這裏麵的兵匪搞的事情。
原因就是他們兩個趁夜色摸進去的時候,正看著,他們正在裏麵大擺宴席,而聽著他們的那話,就是假扮征兵的軍隊。然後有很多人就想著逃,而這些人就等待他們必經之路上一網打盡。
“咱們軍師說的這個法子多好,先嚇一嚇他們,他們要跑,肯定把所有家當都帶在身上看看吧,看看吧,好東西都是咱們的!都不用浪費咱們去搜了。”
“哈哈哈,當家說的對,軍師這個主意妙極了!”
眼睛裏隻透露著一個問題:咋辦?
最後,景莊憋出了一句,“媳婦,咱們造反吧。”
造反?
“那咱們造誰的反,遼朝皇帝的,還是宋朝皇帝的?”梁安若反問,而現在的土地燕雲十六州是屬於遼國的,而他們本就是漢人認可的自然中原的王朝。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都要!”
梁安若… 或許這句話從來都沒有想過,它可以用在造反上麵。
吐槽一下但梁安若卻是一個十足的行動派,她立馬從床上起身,拿了紙和筆。“下來,一塊列計劃。”
“什麽計劃?”景莊聽從命令下床。梁安若連頭都沒有迴頭,隻是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當然是造反計劃呀!我突然有種迫不及待的感覺。”
宋朝,網友戲稱“大慫”,是讓梁安若跟景莊有段時間又恨又愛的一個朝代。上學的時不懂,看到課本裏麵有那麽多關於宋朝厲害的名人,就會下意識的猜測,宋朝應該是像唐朝一樣那麽的厲害,就算沒有那麽厲害,也不會拉胯到什麽程度。事實證明,太拉胯的實在是太拉胯了。
這麽說吧,皇帝的排名,宋朝的皇帝都在重新拉出一個榜單來。知道這件事情對年少的梁安若跟景莊是多麽痛心的一件事情嗎?這個朝代,一度成為了他們兩個非常默契不想提到的朝代。
一想到他們穿越的那一天,是宋驢宗名場麵的那一天,他倆就是有種吃了屎的感覺,他們兩個年少之時最喜歡的朝代,卻被這樣的皇帝給玷汙了,連太宗這樣的廟號,都覺得拉低了檔次。
“二十五年啊!”梁安若突然覺得有一個名場麵就夠了,不要再玷汙泰山了。因為二十五年後澶淵之盟,宋真宗還有臉去泰山封禪。他也不要去看一看,去泰山封禪的皇帝都有什麽樣的作為?為了讓自己有資格還弄出來假祥瑞的事情,簡直就是丟人丟死了。
自此,泰山也被“玷汙”了。就連乾小四那麽一個好大喜功的人,他都沒有想過去泰山封禪。
景莊想一想都覺得替泰山委屈的慌。這個世界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的荒誕劇,澶淵之盟宋朝給遼國送了那麽多歲幣,最後還真的是宋朝眼看著遼國最後的滅亡,“哼,他們那是真真的就把遼國給拖死了呢!”說話陰陽怪氣的梁安若再次上線。
他們兩個自然將空間裏麵帶來的書寫翻了個透,尤其是從高粱河之戰到後來澶淵之盟的這二十五年。想從這書裏看看他們兩個能夠做些什麽,但是看完之後真的有一絲絲的頭痛。
宋史裏麵就有一段話形容他:“慨然有削平天下之誌”,但是偉人在這句話後麵加上了一句批注:但無能。不得不說,偉人這三個字是特別特別的貼切了。
雖然知道每一件事情的結果,但是他們兩個還是耐得住心中要蹦出來的火氣,去看這二十五年之間宋朝對外的戰爭,看完之後真的是不想說話,“真就是軍事奇才微操大師,被遼國打不過還情有可原,怎麽也被西夏摁著腦袋揍?而且那個時候的西夏還是黨項部落呀!”景莊真的很想說一句,咱沒那軍事上的天分,咱就別在皇宮裏邊瞎指揮。
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就頻繁地更換邊境的武將,還在軍中設置監軍,監軍可以幹涉主將的指揮,最主要的就是他自己壓根就不懂兵法,但是還偏偏喜歡畫作戰圖瞎指揮。
景莊想想如果自己打仗碰上這樣的一個皇帝,真的是很想在自我了結和了結他之間,做一做選擇了。
梁安若放下書之後,重重地吐了一口氣,明明宋朝的經濟不弱,條件也好,能打的將領也多,可就是這麽拉垮,怪不得就大家都說怒其不爭。
事情後來的走向,跟史書上記載的沒有差別,梁安若和景莊也離開了這裏。他們兩個身份本就是逃亡的災民,都沒有任何的身份憑證,想要辦成他們兩個要做的大事,要尋思個奇招,並且還沒有自己的地盤才行。
所以他們兩個人就把目光移向了離這裏七十裏地外的一個土匪窩。但這土匪窩是不是離得稍微遠一些?先過去看看是什麽情況再說。
等他們兩個到了地方之後,才發現在海望山上的土匪原先是後晉後漢的士兵。石敬瑭建立了後晉,但政權維持了十一年,後漢在他的基礎上成立了也就兩三年的時間,戰爭紛起,有一些士兵看著這情況,帶著武器和兵甲還有馬匹就跑了。
直接往北跑,主要原因就是遼國建國時間較短,很多的行政製度都沒有完善,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鑽。再者,燕雲十六州本來就是漢人的地方,遼國對其掌控力還沒有那麽的強。
看著山上的建築也有了些年頭,應該原先也是有土匪的,他們將那些土匪殺了之後,自己占了地盤。
從那一個縣城往這邊走,沿路有很多個山村,他們兩個往這邊走的時候,就發現大部分就是十室九空,很有可能就是這裏麵的兵匪搞的事情。
原因就是他們兩個趁夜色摸進去的時候,正看著,他們正在裏麵大擺宴席,而聽著他們的那話,就是假扮征兵的軍隊。然後有很多人就想著逃,而這些人就等待他們必經之路上一網打盡。
“咱們軍師說的這個法子多好,先嚇一嚇他們,他們要跑,肯定把所有家當都帶在身上看看吧,看看吧,好東西都是咱們的!都不用浪費咱們去搜了。”
“哈哈哈,當家說的對,軍師這個主意妙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