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故地?故人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讀書讀的好的人,不代表這個人是個好人。他說粒粒皆辛苦,但是他卻很浪費。”元宵說的其實就是在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中,有一些人運用了他的聰明才智,弄出了很多不合規但是很好用的食品添加劑。
梁安若:說的是有才無德,這種人可不占少數。李紳寫下《憫農》,讓人都以為他是一個憐惜農民的人,卻沒想到…
反而又看向湯圓,湯圓好似在組織語言該怎麽說,停頓了一會緩緩的說道,“有人像羊一樣喜歡鑽空子,羊不怕,就怕一直不補上這個空子。”
景莊:說的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道理。湯圓這是說製度上空缺的問題,有錯不怕,就怕一直不去改。
她們兩個真的很聰明,一個看到人的問題,一個看到了製度的問題,司這些道理都是他們沒有講過的,但是亡羊補牢和憫農都是八九歲孩子這能接受到的,卻通過這件事情再去查書,可以得到這樣的感悟。但是聰明的孩子不好教,不僅怕他們的教導配不上孩子們的聰明,埋沒了她們,更怕把好好聰明的孩子給教壞了。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如果是從字麵意義上理解,在某一方麵景莊突然明白蘇軾為什麽會寫下這樣的一個詩句,這兩個孩子一生下來就帶著他們兩個對這個世界平和歲月的期盼。
如意如意,就是希望她們兩個一生如意,這輩子能夠快快樂樂的長大,來這世間一番,不必為錢財煩心,不必為瑣事煩惱,她們隻須去感受世間最美好的存在即可。
景莊跟梁安若對孩子後續的教導,更是上心,生怕他們一不注意好好的苗一下子就長歪了。也沒有把元宵和湯圓當成同齡的小孩子哄一哄對待,而是特別尊重的問了他們的意見,把她們像大人一樣對待。
現在作業少,時間又充足,寫完作業之後不是去遊泳,就是去練琴,再或者是去畫畫,但問她們兩個喜歡什麽,都搖搖頭,大概意思就是她們隻是想學一學,看看哪一個最喜歡,都沒有能堅持或者是喜歡下來的,就當是拓展一下愛好。反而是七斤跟兩個妹妹玩卻喜歡上了畫畫,家裏麵的人很快就發現了七斤對色彩的把握,後來也是景豐和荷花請了找了專門的老師帶著七斤學習。
至於元宵跟湯圓,梁安若跟景莊並沒有過多的壓迫一定要找個什麽東西學著,想這樣擴展一下眼界也是不錯的,甚至梁安若總覺得她閨女的天賦總在下一個才藝上麵。
來到這個世界12年之後,梁安若跟景莊才帶著孩子們坐上飛機踏往去京城,雖說來京城是有正事,但是也不耽誤他們兩個帶著孩子們玩一玩。來都來了,那自然就是京城的各個景點都走一遍唄。
如果去別的地方,還有故地重遊的感覺,京城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看不出滿清猶在時封建社會最後一次的盛世,也看不到因為他們兩個改變之後的民國,欣欣向榮的場景。看不見那就看不見唄,現在能看見那就是見鬼了。
不過陪著這兩個撒歡玩的小丫頭,一點悲傷秋月的感覺都沒有,因為他們要開始爬長城了,爬的腿都要累死了。梁安若是一直弄不明白,為什麽這個台階修的又高又窄還陡,等會怎麽下呀!
“她們兩個怎麽這麽有精力?”等爬上來的景莊也倚著城牆大喘氣,還真不是自己老了,主要是他要承擔他家媳婦三分之二的重量,真的很像小的時候,梁安若不想走路,就拉著自己,讓自己拖著她走。
其實現在來長城旅遊的人其實蠻多的,但是如果跟後世一對比,那簡直就是毛毛雨,而且還有很多外國人拿著照相機在不停的拍照,夫妻倆就跟在閨女們的屁股後麵,慢慢的溜達,時不時的還看見,她們兩個用不太熟練的外語跟外國人溝通著,倒是有幾分樂趣。
他們一家四口來京城,主要有兩件正事,一是要在京城買合適的房子,二是應故人的邀請來京城“闖蕩一番”。
卻沒有想到,在長城上麵還遇到了另一個故人,韓雪蓉。如果不是她一開始叫住梁安若,梁安若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好久都不見的故人。
“你這是什麽時候迴來的?”兩個人見麵,不知道該聊什麽,梁安若就聊她迴國的事情,“我是上個周迴來的,去看了一下家裏…跟我丈夫在京城再待一段時間,我就要走了。”韓雪蓉選擇了跟她姐姐同樣的方式,留在了大洋彼岸的國家,一別故國已經十年了,就迴老家看一看,都沒有她熟悉的東西了,“我去見了孔盼盼,我甚至沒有去找胡遠,我也去找了她。她真的就是一個騙子,果然,後半生的牢獄就是她行騙的代價。”
梁安這倒是沒想到,還能再牽扯出一個人,於是當樹洞靜靜的站在那裏,聽韓雪蓉講以前發生的事情,“走之前,孔盼盼留下了自己的聯係方式,我們兩個倒是通過幾封信,你知道嗎?在我最猶豫不決的時候,孔盼盼跟我說了一句,我這一生所求永不所得。我快要氣死了,她憑什麽這麽說,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那個時候到底是想要什麽?”
但是韓雪蓉那個時候不知道自己是出國尋求想要的,還是說留在胡遠身邊恩愛。最後,或許是因為孔盼盼的那一句話,選擇了出國。果真,拋出硬幣的時候,並不是想知道是正麵還是反麵,隻有在那一瞬間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所以,我迴去之後一定要讓孔盼盼看看,想要的是不是就已經得到……”說完這個話,韓雪蓉並沒有一絲的快意,或許也後悔了,午夜夢迴,她也懷念那一個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那個少年。
“玄學,永遠都是一半對一半的幾率,你知道嗎?除了你之外,還有一個人也得不是很好的批語,孔盼盼說,韓雪兒這一輩子汲汲營營,到頭來一場空。”這件事情也是後來孔盼盼入獄之後,兜兜轉轉流傳到朱平跟韓雪兒兒那裏。聽後來朱平說韓雪兒同樣是不高興,但卻是冷靜的想了好久,因為那個批語的存在,朱平和韓雪兒後來行事一直是妥善安穩為主。
看吧,同樣都是孔盼盼說的不好的批語,一個人在努力的證明,而另一個人在反思。和韓雪榮在那裏站了好久,聽到元宵跟湯圓此起彼伏的叫聲,梁安若跟韓雪榮告別,而對方呆呆愣愣地迴應了一個眼神,然後看著一家四口慢悠悠的往另一個方向去。
“走啦走啦,我們趕緊迴去,明天帶你們兩個去見一位劉叔叔。”
不是故地,卻遇故人,說的一番話,更是沒有讓韓雪蓉有一絲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梁安若:說的是有才無德,這種人可不占少數。李紳寫下《憫農》,讓人都以為他是一個憐惜農民的人,卻沒想到…
反而又看向湯圓,湯圓好似在組織語言該怎麽說,停頓了一會緩緩的說道,“有人像羊一樣喜歡鑽空子,羊不怕,就怕一直不補上這個空子。”
景莊:說的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道理。湯圓這是說製度上空缺的問題,有錯不怕,就怕一直不去改。
她們兩個真的很聰明,一個看到人的問題,一個看到了製度的問題,司這些道理都是他們沒有講過的,但是亡羊補牢和憫農都是八九歲孩子這能接受到的,卻通過這件事情再去查書,可以得到這樣的感悟。但是聰明的孩子不好教,不僅怕他們的教導配不上孩子們的聰明,埋沒了她們,更怕把好好聰明的孩子給教壞了。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如果是從字麵意義上理解,在某一方麵景莊突然明白蘇軾為什麽會寫下這樣的一個詩句,這兩個孩子一生下來就帶著他們兩個對這個世界平和歲月的期盼。
如意如意,就是希望她們兩個一生如意,這輩子能夠快快樂樂的長大,來這世間一番,不必為錢財煩心,不必為瑣事煩惱,她們隻須去感受世間最美好的存在即可。
景莊跟梁安若對孩子後續的教導,更是上心,生怕他們一不注意好好的苗一下子就長歪了。也沒有把元宵和湯圓當成同齡的小孩子哄一哄對待,而是特別尊重的問了他們的意見,把她們像大人一樣對待。
現在作業少,時間又充足,寫完作業之後不是去遊泳,就是去練琴,再或者是去畫畫,但問她們兩個喜歡什麽,都搖搖頭,大概意思就是她們隻是想學一學,看看哪一個最喜歡,都沒有能堅持或者是喜歡下來的,就當是拓展一下愛好。反而是七斤跟兩個妹妹玩卻喜歡上了畫畫,家裏麵的人很快就發現了七斤對色彩的把握,後來也是景豐和荷花請了找了專門的老師帶著七斤學習。
至於元宵跟湯圓,梁安若跟景莊並沒有過多的壓迫一定要找個什麽東西學著,想這樣擴展一下眼界也是不錯的,甚至梁安若總覺得她閨女的天賦總在下一個才藝上麵。
來到這個世界12年之後,梁安若跟景莊才帶著孩子們坐上飛機踏往去京城,雖說來京城是有正事,但是也不耽誤他們兩個帶著孩子們玩一玩。來都來了,那自然就是京城的各個景點都走一遍唄。
如果去別的地方,還有故地重遊的感覺,京城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看不出滿清猶在時封建社會最後一次的盛世,也看不到因為他們兩個改變之後的民國,欣欣向榮的場景。看不見那就看不見唄,現在能看見那就是見鬼了。
不過陪著這兩個撒歡玩的小丫頭,一點悲傷秋月的感覺都沒有,因為他們要開始爬長城了,爬的腿都要累死了。梁安若是一直弄不明白,為什麽這個台階修的又高又窄還陡,等會怎麽下呀!
“她們兩個怎麽這麽有精力?”等爬上來的景莊也倚著城牆大喘氣,還真不是自己老了,主要是他要承擔他家媳婦三分之二的重量,真的很像小的時候,梁安若不想走路,就拉著自己,讓自己拖著她走。
其實現在來長城旅遊的人其實蠻多的,但是如果跟後世一對比,那簡直就是毛毛雨,而且還有很多外國人拿著照相機在不停的拍照,夫妻倆就跟在閨女們的屁股後麵,慢慢的溜達,時不時的還看見,她們兩個用不太熟練的外語跟外國人溝通著,倒是有幾分樂趣。
他們一家四口來京城,主要有兩件正事,一是要在京城買合適的房子,二是應故人的邀請來京城“闖蕩一番”。
卻沒有想到,在長城上麵還遇到了另一個故人,韓雪蓉。如果不是她一開始叫住梁安若,梁安若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好久都不見的故人。
“你這是什麽時候迴來的?”兩個人見麵,不知道該聊什麽,梁安若就聊她迴國的事情,“我是上個周迴來的,去看了一下家裏…跟我丈夫在京城再待一段時間,我就要走了。”韓雪蓉選擇了跟她姐姐同樣的方式,留在了大洋彼岸的國家,一別故國已經十年了,就迴老家看一看,都沒有她熟悉的東西了,“我去見了孔盼盼,我甚至沒有去找胡遠,我也去找了她。她真的就是一個騙子,果然,後半生的牢獄就是她行騙的代價。”
梁安這倒是沒想到,還能再牽扯出一個人,於是當樹洞靜靜的站在那裏,聽韓雪蓉講以前發生的事情,“走之前,孔盼盼留下了自己的聯係方式,我們兩個倒是通過幾封信,你知道嗎?在我最猶豫不決的時候,孔盼盼跟我說了一句,我這一生所求永不所得。我快要氣死了,她憑什麽這麽說,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那個時候到底是想要什麽?”
但是韓雪蓉那個時候不知道自己是出國尋求想要的,還是說留在胡遠身邊恩愛。最後,或許是因為孔盼盼的那一句話,選擇了出國。果真,拋出硬幣的時候,並不是想知道是正麵還是反麵,隻有在那一瞬間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所以,我迴去之後一定要讓孔盼盼看看,想要的是不是就已經得到……”說完這個話,韓雪蓉並沒有一絲的快意,或許也後悔了,午夜夢迴,她也懷念那一個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那個少年。
“玄學,永遠都是一半對一半的幾率,你知道嗎?除了你之外,還有一個人也得不是很好的批語,孔盼盼說,韓雪兒這一輩子汲汲營營,到頭來一場空。”這件事情也是後來孔盼盼入獄之後,兜兜轉轉流傳到朱平跟韓雪兒兒那裏。聽後來朱平說韓雪兒同樣是不高興,但卻是冷靜的想了好久,因為那個批語的存在,朱平和韓雪兒後來行事一直是妥善安穩為主。
看吧,同樣都是孔盼盼說的不好的批語,一個人在努力的證明,而另一個人在反思。和韓雪榮在那裏站了好久,聽到元宵跟湯圓此起彼伏的叫聲,梁安若跟韓雪榮告別,而對方呆呆愣愣地迴應了一個眼神,然後看著一家四口慢悠悠的往另一個方向去。
“走啦走啦,我們趕緊迴去,明天帶你們兩個去見一位劉叔叔。”
不是故地,卻遇故人,說的一番話,更是沒有讓韓雪蓉有一絲他鄉遇故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