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親上加親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給你帶上。”景莊拿起一隻來輕輕一掰,將這隻鐲子送進了梁安若的手腕上,另一隻也是如此。
帶上鐲子的時候,梁安若覺得手腕有點涼,這對鐲子真的是分量感十足,上麵隻是有簡單的花紋進行點綴,突然感覺好像過了很久,這個鐲子的花樣就是她當時選擇的那一個,鼻子一酸,大顆大顆的眼淚就往下掉。
景莊看到之後,連忙幫她擦去眼淚,並且擁她入懷抱,“好啦好啦,不哭了不哭!”
梁安若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的淚點,突然間就在那一刻無比的低,或許是一個她都已經忘記的承諾,而身邊的這一個人卻在想著。莫名的她都感覺這對鐲子比以往她戴過的任何的飾品都要珍貴。
梁安若也在景莊的安撫之下,翹起了得意的小尾巴,任何人沒有看到景莊送給她的鐲子,她都會傷心的!以至於當天晚上迴去之後,僅剩下的幾個女生都不想跟梁安若說話。第二天迴家之後,梁媽實在是忍不住,“把袖子放下來,這麽大冷的天,露著個手腕子,作病呢!”
景莊迴到家,除了將自己買迴來的東西都拿了出來之後,也跟家裏人商量哪一天合適,他帶著安若上門,也去拜訪未來的嶽家。雖然說臘月不定親,但不代表著兩家離著這麽近,不能先把事情給定下來。
除此之外,景莊還問了大嫂和二嫂的情況,就算分家了,妯娌之間也是會打交道,景莊覺得自己有必要替安若了解一下情況。
孫子一問到這裏,景老太太算是最了解情況的,“你大嫂得挑一個能掌得了事,不計較且還比較能幹的。畢竟你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呢。”老太太沒有說完的話,景莊心裏就明白了,意思就是這位大嫂心正,家裏家外一把抓且不計較小事的。要知道剩下的這兩個小叔子可是隔房的,春花嬸子現在還掌家,絕對不會虧待自己的外甥兼侄子,可若是娶一個斤斤計較的媳婦,這家裏就會天天上演大戲。
所以景老太太才決定,選了公社下麵村裏一家姓羅,小名叫荷花的姑娘。羅家情況比較特殊,他家的大媳婦也就是荷花的媽,確實能把整個家給撐起來,別說村裏誇了,就連公社裏麵好多人都知道他們家的情況,不由得對荷花媽讚賞非常。
早年羅家是分家的兄弟,在老人死後各過各的,本來是非常正常的,隻是羅老二得了急症去了之後,他家的媳婦跟人跑了,留下了兩個小孩。這就相當於把兩個包袱扔給了羅家大房這一邊,荷花媽這個時候把重擔攬了過來,並且給村裏的書記說,他家小叔子雖然沒了,但是他們家的二房還沒有絕後,她會好好的把這兩個孩子養大。不光如此,沒過兩年,羅家原先嫁人的小姑子,因為生不出男孩來,在婆家備受折磨,最後抱著小閨女跑迴了娘家,真真是瘦成一把骨頭,身上還有各種的傷。
後來也是荷花媽出麵,幫著小姑子跟那夥子喪良心的人家離了婚。平常小姑子母女就跟侄子兩人住在二房那邊,畢竟他們這邊也住不下這麽多人。除了住房之外,其他的大家都是如同景家一樣,肉都爛在自家鍋裏。當然,這也是羅老大像老黃牛似的幹活,他媳婦不嫌棄侄子,還有自家妹妹和外甥女。他就得好好幹活,除了前幾年有點緊巴巴的之外,越往後過日子,人家過的也是越好。
其實在那樣的年代,或者是說在現在還有很多家跟羅家或者景家情況比較像,都是一家子混在一起,真正過好的,卻少之又少。
而荷花作為羅家大媳婦的大女兒,那可是不少有人求著過來當他們家媳婦。是羅佳也是非常謹慎,尤其是羅姑姑,因為自己婚事坎坷,更不想讓自家侄女也因為選不好婆家入了個火坑。
最後挑到了景家,而景家也聽過羅家的好名聲,自然願意結親。景家自認為自己最頭疼的就是隔房,剩下的兩個小叔子,這大嫂選不好就是敗家的問題。現在的景家跟當時的羅家的情況一對比,那簡直就不是什麽大事。荷花媽和羅姑姑也跟荷花說,“二房家的那兩個小子,再過個三五年也長大成人,並且這幾年肯定是景家的大媳婦掌家,如果嫁到他們家,隻需要跟著婆婆走,不計較不多事就行!”
不管嫁到哪一家,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景家最起碼問題擺在明麵上,大家都知曉,而且跟景豐一母同胞的親弟弟景莊,有人家有著正式的工作,連媳婦也是城裏戶口,以後住在一起的時間會比較短,也就是說荷花後麵麵對的妯娌基本上都是二房家的。
就這麽算來,那以後兄弟妯娌之間還是像他們一樣,都是爛在自家鍋裏的那種過日子。
當然還有另一個理由,這也是大家後來攀親戚的時候,覺得是一個加分項,那就是親上加親。
景莊聽他奶奶說荷花的時候,梁媽也給自己閨女說她以後的大嫂,“這荷花媽,姓張,是你姥姥隔了好幾房堂妹的閨女,按照親戚關係來說,我跟那荷花媽算是姨姐妹,不過呀,往上數同一個祖宗都好幾代了。”以前都是一家子群居生活,什麽什麽村,什麽什麽莊,都是冠有自家的姓氏。
梁安若掰著手頭頭這麽算一算,自己跟那個叫荷花的大嫂在她們媽媽這一輩就出五服了。“這也能算得上親上加親?”梁安若都覺得這是八竿子才能打得著的親戚。
“哼,就算是八竿子打不著,那也算是親戚!”梁媽的宗族觀念還是比較重的,也就是梁家這邊能數得上的親戚不多。她跟梁勇都商量過,今年過年的時候得把羅家放進親戚的名單裏麵。
梁安若… 行吧,國人攀扯親戚的能力是比較強的,同一個姓都可以說是五百年前是一家。
所以在幾家的眼裏麵,梁安若跟荷花也算得上是姐妹,這就是親上加親最好的地方。大家彼此謙讓,相互都讓一步,沒有那麽多的爭執發生,也沒有那麽多斤斤計較的事情。在這些老一輩眼裏麵,那就是極好的,兄弟兩個結了婚之後,很有可能就會隔著一層關係,畢竟都組成各自的小家,若是妯娌之間相處的好,那親兄弟之間還是親熱親熱的,在長輩們眼裏這就是家和萬事興。
所以在梁安若跟景莊眼裏,這不算是理由的理由變成了結親的原因。
帶上鐲子的時候,梁安若覺得手腕有點涼,這對鐲子真的是分量感十足,上麵隻是有簡單的花紋進行點綴,突然感覺好像過了很久,這個鐲子的花樣就是她當時選擇的那一個,鼻子一酸,大顆大顆的眼淚就往下掉。
景莊看到之後,連忙幫她擦去眼淚,並且擁她入懷抱,“好啦好啦,不哭了不哭!”
梁安若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的淚點,突然間就在那一刻無比的低,或許是一個她都已經忘記的承諾,而身邊的這一個人卻在想著。莫名的她都感覺這對鐲子比以往她戴過的任何的飾品都要珍貴。
梁安若也在景莊的安撫之下,翹起了得意的小尾巴,任何人沒有看到景莊送給她的鐲子,她都會傷心的!以至於當天晚上迴去之後,僅剩下的幾個女生都不想跟梁安若說話。第二天迴家之後,梁媽實在是忍不住,“把袖子放下來,這麽大冷的天,露著個手腕子,作病呢!”
景莊迴到家,除了將自己買迴來的東西都拿了出來之後,也跟家裏人商量哪一天合適,他帶著安若上門,也去拜訪未來的嶽家。雖然說臘月不定親,但不代表著兩家離著這麽近,不能先把事情給定下來。
除此之外,景莊還問了大嫂和二嫂的情況,就算分家了,妯娌之間也是會打交道,景莊覺得自己有必要替安若了解一下情況。
孫子一問到這裏,景老太太算是最了解情況的,“你大嫂得挑一個能掌得了事,不計較且還比較能幹的。畢竟你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呢。”老太太沒有說完的話,景莊心裏就明白了,意思就是這位大嫂心正,家裏家外一把抓且不計較小事的。要知道剩下的這兩個小叔子可是隔房的,春花嬸子現在還掌家,絕對不會虧待自己的外甥兼侄子,可若是娶一個斤斤計較的媳婦,這家裏就會天天上演大戲。
所以景老太太才決定,選了公社下麵村裏一家姓羅,小名叫荷花的姑娘。羅家情況比較特殊,他家的大媳婦也就是荷花的媽,確實能把整個家給撐起來,別說村裏誇了,就連公社裏麵好多人都知道他們家的情況,不由得對荷花媽讚賞非常。
早年羅家是分家的兄弟,在老人死後各過各的,本來是非常正常的,隻是羅老二得了急症去了之後,他家的媳婦跟人跑了,留下了兩個小孩。這就相當於把兩個包袱扔給了羅家大房這一邊,荷花媽這個時候把重擔攬了過來,並且給村裏的書記說,他家小叔子雖然沒了,但是他們家的二房還沒有絕後,她會好好的把這兩個孩子養大。不光如此,沒過兩年,羅家原先嫁人的小姑子,因為生不出男孩來,在婆家備受折磨,最後抱著小閨女跑迴了娘家,真真是瘦成一把骨頭,身上還有各種的傷。
後來也是荷花媽出麵,幫著小姑子跟那夥子喪良心的人家離了婚。平常小姑子母女就跟侄子兩人住在二房那邊,畢竟他們這邊也住不下這麽多人。除了住房之外,其他的大家都是如同景家一樣,肉都爛在自家鍋裏。當然,這也是羅老大像老黃牛似的幹活,他媳婦不嫌棄侄子,還有自家妹妹和外甥女。他就得好好幹活,除了前幾年有點緊巴巴的之外,越往後過日子,人家過的也是越好。
其實在那樣的年代,或者是說在現在還有很多家跟羅家或者景家情況比較像,都是一家子混在一起,真正過好的,卻少之又少。
而荷花作為羅家大媳婦的大女兒,那可是不少有人求著過來當他們家媳婦。是羅佳也是非常謹慎,尤其是羅姑姑,因為自己婚事坎坷,更不想讓自家侄女也因為選不好婆家入了個火坑。
最後挑到了景家,而景家也聽過羅家的好名聲,自然願意結親。景家自認為自己最頭疼的就是隔房,剩下的兩個小叔子,這大嫂選不好就是敗家的問題。現在的景家跟當時的羅家的情況一對比,那簡直就不是什麽大事。荷花媽和羅姑姑也跟荷花說,“二房家的那兩個小子,再過個三五年也長大成人,並且這幾年肯定是景家的大媳婦掌家,如果嫁到他們家,隻需要跟著婆婆走,不計較不多事就行!”
不管嫁到哪一家,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景家最起碼問題擺在明麵上,大家都知曉,而且跟景豐一母同胞的親弟弟景莊,有人家有著正式的工作,連媳婦也是城裏戶口,以後住在一起的時間會比較短,也就是說荷花後麵麵對的妯娌基本上都是二房家的。
就這麽算來,那以後兄弟妯娌之間還是像他們一樣,都是爛在自家鍋裏的那種過日子。
當然還有另一個理由,這也是大家後來攀親戚的時候,覺得是一個加分項,那就是親上加親。
景莊聽他奶奶說荷花的時候,梁媽也給自己閨女說她以後的大嫂,“這荷花媽,姓張,是你姥姥隔了好幾房堂妹的閨女,按照親戚關係來說,我跟那荷花媽算是姨姐妹,不過呀,往上數同一個祖宗都好幾代了。”以前都是一家子群居生活,什麽什麽村,什麽什麽莊,都是冠有自家的姓氏。
梁安若掰著手頭頭這麽算一算,自己跟那個叫荷花的大嫂在她們媽媽這一輩就出五服了。“這也能算得上親上加親?”梁安若都覺得這是八竿子才能打得著的親戚。
“哼,就算是八竿子打不著,那也算是親戚!”梁媽的宗族觀念還是比較重的,也就是梁家這邊能數得上的親戚不多。她跟梁勇都商量過,今年過年的時候得把羅家放進親戚的名單裏麵。
梁安若… 行吧,國人攀扯親戚的能力是比較強的,同一個姓都可以說是五百年前是一家。
所以在幾家的眼裏麵,梁安若跟荷花也算得上是姐妹,這就是親上加親最好的地方。大家彼此謙讓,相互都讓一步,沒有那麽多的爭執發生,也沒有那麽多斤斤計較的事情。在這些老一輩眼裏麵,那就是極好的,兄弟兩個結了婚之後,很有可能就會隔著一層關係,畢竟都組成各自的小家,若是妯娌之間相處的好,那親兄弟之間還是親熱親熱的,在長輩們眼裏這就是家和萬事興。
所以在梁安若跟景莊眼裏,這不算是理由的理由變成了結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