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拉幫結派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景莊這段時間在省拖拉機廠也是頻繁的學習下車間,教他們的師傅還算是非常用心,隻是人家也有自己的生產任務,還有自己的徒弟要教,所以學多少都憑他們自己的能耐和本事。
景莊自然是這些人中學習速度最快且最紮實的,畢竟他原先也是搞過拖拉機的,隻不過那個時候的拖拉機和現在是不太一樣的,但原理都是相同的。當然這次他也學聰明了,沒有表現出來,各項排名隻在中上,平時看著默不作聲,功夫全都用在私底下。
就這麽不顯山不露水地在省城度過了學習期。當然,平時休息的時候他也會出去,按後世的角度來看,改革開放之後那都是遍地黃金,隻不過對於景莊來說,遍地黃金有點誇張,還是能找到發財的路子,真的遍地黃金那要等到九十年代。
這個時候就有人開始注意到古董文物的重要性,或者說他們是一直知道,隻不過利用那動亂的十年,悄悄的隱藏住了不少的好東西,就像景莊當時見到那個表盤一樣給它進行拆分了。
果然比別人多活兩輩子,而且還是不同時代的兩輩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景莊能一眼分辨出來明清和民國時期的物件。至於再往前的年代,他隻能說憑感覺了,好東西見過不少,尤其是當時從歐洲運迴來的時候,好的東西可都在國外。
像書畫的裝裱和簡單的修複,他也是會一些的,上輩子閑了就去博物館轉一圈,弄迴來這麽多,不飽飽眼福都覺得虧的。跟博物館的幾位老專家關係都非常好,所以技多不壓身嘛,學一學,這不現在就派上用場。
當然景莊做什麽事情都比較低調,跟他一起住一起學習的人,還以為他在外麵找了散活呢。
在這些人眼裏,景莊跟他們好像是玩不到一起去的,既不拉幫結派,但是也能保持跟每一個人的關係都不錯。景莊反而覺得保持這樣的關係剛剛好,因為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的九個人都好像是認識的,且關係比較複雜,而對於自己這個闖進他們團體的新人,他們雖然表示了和善,但是景莊暫時表示拒絕,他還是先遠處觀察一下,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麽貓膩吧!
果然直覺是不會錯的,在景莊這麽遊離於團體之外,獨自生活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兩邊的氛圍並不是很好,拉幫結派可不分男女老幼,否則,曆史中的朝廷黨爭是怎麽出現的?
景莊在迴信中也給梁安若說了他現在這個情況,看樣子以後在拖拉機廠,也不會特別的消停。而且還說,“我現在就像是遊離他們兩邊之外的第三方,作為什麽都不管的中間派。我都能想象到以後去拖拉機廠還會遊離出另一支,那就是從總廠分過來的人。也不知道未來的廠長是什麽樣的人物,才能好好管理我們這群人。”
寫完這些話,景莊也不由得咋舌,一個小小廠子真的會有這麽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嗎?怎麽可能沒有?就連現在的總廠裏麵也是如此,誰也不知道他們這種相互看不過眼不對付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拉幫結派果然不管是在什麽時候都會出現,尤其是職場,怪不得後世的電視劇,會把職場當做成另外一種宮鬥展現出來。
景莊將寫好的信裝在信封裏麵,從盒子裏拿出了一枚郵票。這個盒子裏麵還裝著他跟梁安若之間的來信,但除了幾枚郵票之外,還有一個用紅布包裹著的禮物,這是他打算迴去送給安若的。
別說梁安若在扳著手指頭數日子,他也是如此,詩詞中多少相思的句子,最後隻濃縮成最簡單和樸實的四個字:我好想你。
1983年2月。
一號和二號作為兩天的考核期,大家一開始覺得這考核通不通過,他們都會在小年的時候坐上迴家的車,難不成拖拉機廠還能因為他們考核不好,還在壓著他們在這裏過了年?雖說一開始來的時候就告誡過他們,要考核要好好的學習,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就幾個月的時間,有的人也開始了鬆懈。
大家覺得這考試沒啥大用,又不是跟小孩子一樣,需要考一個好成績迴家過年。隻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就是這個成績,跟後麵在廠裏的任職是息息相關的。有的人故意沒有告訴他們十個,或許是想真實考驗考驗他們到底掌握了多少,畢竟態度也是一種考核。也或者是他們如果表現平平,沒有太多出色的,廠裏有可能就會因為各種技術和質量的要求,對安排分廠的職工有更多插手的地步。
這也導致了最後景莊冷不丁的抱了個第一迴來,大家都覺得無所謂,第一和倒數第一有什麽區別嗎?好像最後還真沒有,人家也是按照時間在規定的時候給他們買上迴去的車票,送他們迴家。
來的時候大包小包,迴去的時候照樣也是,並且東西還更多了,雖說這麽多東西讓它在省城過的的確是很舒服,但是迴家是真的好麻煩呀。讓自己就這麽拿迴去是不可能的,因為票是三號傍晚的,所以景莊一大早就將所有的行李打包,通過郵政給郵迴去了,花錢他也得給他郵迴去一部分,否則真的拿不了這麽多,因為他還在省城買了很多東西。
其他人看到景莊這個舉動也覺得大包小包上火車還要再轉汽車,實在是太麻煩了,他們也像景莊一樣,買了很多東西迴家。
這一天上午郵遞員算是接了不少的單,最後是推著板車迴去的。
算計著時間從三號傍晚開始坐火車,基本上要在四號的中午才能到站,然後再轉乘顛簸好幾個小時的汽車才最後能到家。
到了火車站,看到烏泱烏泱的人,大家都對自己這個郵迴行李的決定表示了很大的認可,還有的人拍了拍景莊的肩膀,謝謝他的提醒。
景莊自然是這些人中學習速度最快且最紮實的,畢竟他原先也是搞過拖拉機的,隻不過那個時候的拖拉機和現在是不太一樣的,但原理都是相同的。當然這次他也學聰明了,沒有表現出來,各項排名隻在中上,平時看著默不作聲,功夫全都用在私底下。
就這麽不顯山不露水地在省城度過了學習期。當然,平時休息的時候他也會出去,按後世的角度來看,改革開放之後那都是遍地黃金,隻不過對於景莊來說,遍地黃金有點誇張,還是能找到發財的路子,真的遍地黃金那要等到九十年代。
這個時候就有人開始注意到古董文物的重要性,或者說他們是一直知道,隻不過利用那動亂的十年,悄悄的隱藏住了不少的好東西,就像景莊當時見到那個表盤一樣給它進行拆分了。
果然比別人多活兩輩子,而且還是不同時代的兩輩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景莊能一眼分辨出來明清和民國時期的物件。至於再往前的年代,他隻能說憑感覺了,好東西見過不少,尤其是當時從歐洲運迴來的時候,好的東西可都在國外。
像書畫的裝裱和簡單的修複,他也是會一些的,上輩子閑了就去博物館轉一圈,弄迴來這麽多,不飽飽眼福都覺得虧的。跟博物館的幾位老專家關係都非常好,所以技多不壓身嘛,學一學,這不現在就派上用場。
當然景莊做什麽事情都比較低調,跟他一起住一起學習的人,還以為他在外麵找了散活呢。
在這些人眼裏,景莊跟他們好像是玩不到一起去的,既不拉幫結派,但是也能保持跟每一個人的關係都不錯。景莊反而覺得保持這樣的關係剛剛好,因為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的九個人都好像是認識的,且關係比較複雜,而對於自己這個闖進他們團體的新人,他們雖然表示了和善,但是景莊暫時表示拒絕,他還是先遠處觀察一下,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麽貓膩吧!
果然直覺是不會錯的,在景莊這麽遊離於團體之外,獨自生活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兩邊的氛圍並不是很好,拉幫結派可不分男女老幼,否則,曆史中的朝廷黨爭是怎麽出現的?
景莊在迴信中也給梁安若說了他現在這個情況,看樣子以後在拖拉機廠,也不會特別的消停。而且還說,“我現在就像是遊離他們兩邊之外的第三方,作為什麽都不管的中間派。我都能想象到以後去拖拉機廠還會遊離出另一支,那就是從總廠分過來的人。也不知道未來的廠長是什麽樣的人物,才能好好管理我們這群人。”
寫完這些話,景莊也不由得咋舌,一個小小廠子真的會有這麽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嗎?怎麽可能沒有?就連現在的總廠裏麵也是如此,誰也不知道他們這種相互看不過眼不對付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拉幫結派果然不管是在什麽時候都會出現,尤其是職場,怪不得後世的電視劇,會把職場當做成另外一種宮鬥展現出來。
景莊將寫好的信裝在信封裏麵,從盒子裏拿出了一枚郵票。這個盒子裏麵還裝著他跟梁安若之間的來信,但除了幾枚郵票之外,還有一個用紅布包裹著的禮物,這是他打算迴去送給安若的。
別說梁安若在扳著手指頭數日子,他也是如此,詩詞中多少相思的句子,最後隻濃縮成最簡單和樸實的四個字:我好想你。
1983年2月。
一號和二號作為兩天的考核期,大家一開始覺得這考核通不通過,他們都會在小年的時候坐上迴家的車,難不成拖拉機廠還能因為他們考核不好,還在壓著他們在這裏過了年?雖說一開始來的時候就告誡過他們,要考核要好好的學習,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就幾個月的時間,有的人也開始了鬆懈。
大家覺得這考試沒啥大用,又不是跟小孩子一樣,需要考一個好成績迴家過年。隻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就是這個成績,跟後麵在廠裏的任職是息息相關的。有的人故意沒有告訴他們十個,或許是想真實考驗考驗他們到底掌握了多少,畢竟態度也是一種考核。也或者是他們如果表現平平,沒有太多出色的,廠裏有可能就會因為各種技術和質量的要求,對安排分廠的職工有更多插手的地步。
這也導致了最後景莊冷不丁的抱了個第一迴來,大家都覺得無所謂,第一和倒數第一有什麽區別嗎?好像最後還真沒有,人家也是按照時間在規定的時候給他們買上迴去的車票,送他們迴家。
來的時候大包小包,迴去的時候照樣也是,並且東西還更多了,雖說這麽多東西讓它在省城過的的確是很舒服,但是迴家是真的好麻煩呀。讓自己就這麽拿迴去是不可能的,因為票是三號傍晚的,所以景莊一大早就將所有的行李打包,通過郵政給郵迴去了,花錢他也得給他郵迴去一部分,否則真的拿不了這麽多,因為他還在省城買了很多東西。
其他人看到景莊這個舉動也覺得大包小包上火車還要再轉汽車,實在是太麻煩了,他們也像景莊一樣,買了很多東西迴家。
這一天上午郵遞員算是接了不少的單,最後是推著板車迴去的。
算計著時間從三號傍晚開始坐火車,基本上要在四號的中午才能到站,然後再轉乘顛簸好幾個小時的汽車才最後能到家。
到了火車站,看到烏泱烏泱的人,大家都對自己這個郵迴行李的決定表示了很大的認可,還有的人拍了拍景莊的肩膀,謝謝他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