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在確保消息傳到華夏之後,也看到了現在會議的情況,逐漸形成了各種的扯皮,當然有的人是不想簽字的,比如說像日本,隻不過不容他不簽,梁先生擔心中途出現什麽問題,所以他打算暫時就留在班裏看見那個字簽完了,他才能放下心,所以去柏林的任務就暫時交給三個年輕人。


    郭先生還擔心他們做辦事情會不會出岔子,但是梁先生卻說,“又不是三歲稚童,他們有分寸的。”


    有分寸的三人接到任務興致勃勃的就去往柏林,從消息販子那裏知道,因為戰敗德軍會裁減大量的軍人,和合上規定各個工廠也會被限製那麽,一些工人和工程師因此就會失業,他們的目光現在就針對於這樣一些人。


    林懷傑是知道的,景莊弄來的那一些工人質量都非常不錯,可惜的就是華夏現在是急需缺人的,再加上後麵華夏大批的工廠麵臨著沒有高素質工人的尷尬時期,這種人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培養起來的。


    所以他們任重而道遠呀!


    沒錯,他們離開之前,梁安若就說過現在的工廠麵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用工荒”,真的是一點不誇張,要不是景莊從歐洲抄的底,現在這種情況肯定會更加的尷尬,這也就是為什麽梁安若說景莊幹的不夠。各軍閥轄區內的工業園,還有西北各地的建設都是迫在眉睫的,哪一個都不是可以無限的往後推。


    還有就是現在是可以用國外工人的,那往後呢?再往後呢?華夏還是要培養出自己的後續力量的,這麽一說教育這一方麵就提上了日程,所以也隻能重重的歎一聲,一環扣一環呀。


    人才不是一時半會能培養出來的,他們現在隻能簡單的進行安排,等著林懷傑他們弄迴能用的人來。不過他們兩個也不是沒有什麽事情的人,景莊說是去準備軍需物資,就一定會安排到位,不同於以前這一次還要安排的就是海軍軍需。


    現在的華夏海軍用的軍艦和潛艇還都是戰利品,老實說他們並沒有製造這些大型軍艦的能力。但不代表著他們沒有辦法組建海軍,然後開著軍艦在自家的內海上驅逐外敵。


    燕京城早早的就對這些地區發去了消息,華夏的軍隊會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時候,陸續到達這些地方跟這些地方的總督官員交接地區的工作,還請各位提前做好準備。若是不予理睬的話,華夏這邊不介意使用武器,華夏收迴失地的決心不容置疑。


    接到命令的這還好,大家最起碼能平心靜氣的坐下來談一談,楊子任也知道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想在任期結束時期再撈一筆。不過現在的華夏不能表現出財大氣粗,當然也不想給他們這麽多的好處,談判是有一個標準在的,如果越過這個標準,華夏不介意動用武力。而這些人自然也是見好就收,因為已經發出調令來了,還留在這裏幹什麽?就連這些地方控製最久的駐澳總督,也隻是提了一些要求之後立馬交接工作走人。


    唯一個死守的就是駐台總督,明石元二郎,他來到這邊其實滿打滿算,才一年的時間,而且他也接到了消息,國內很多人都不滿巴黎和會上的條約,基本上是被華夏人硬逼著西園寺公望簽下來的,他們要舉行遊行罷工來控訴不滿,所以明石元二郎也非常強硬的拒絕。


    梁安若看到前線發迴來的電報,差點都把那紙給撕碎,受不了了是嗎?受不了的還在後麵呢!


    照樣也是學著季忱聯係庫頁島上的原始居民這一招,不過這一次變成了季忱的兒子季榮,他對海軍非常感興趣,所以早早的就跟小叔叔季懷一同組建海軍。這一次小叔叔去了歐洲談判,那他就擔任副將帶著組建好的海軍來到了華夏南海,本以為收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海軍來增長一下士氣,可沒想到等他到了的時候,除了小日本占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經談攏了。這一下子,他對這些日本人的感觀就更不好了,雖然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行,不想好好的談,好好的交接,那咱們就打吧!


    明石元二郎其實也是硬吊著一口氣,他也知道日本僅剩下的海軍軍艦要被拉出去抵債,算不抵債,也隻能留在港口生鏽,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軍費。可就算是這樣他也不願意,讓華夏白白的占“便宜”,就算這裏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領土,那也不成的。


    季榮一看這種情況就來精神了,這群小鬼子還是被打的不夠慘,在這跟小爺扯東扯西,硬著臉不歸還,那就別怪小爺他不客氣了。華夏海軍在這一方麵其實處於斷層的一個地方為數不多,有經驗的都是北洋時期的老兵,剩下的全都是重新組建海軍時期的年輕人。季榮雖然是身兼副將的職能,但是他清楚的知道這一次,他會作為指揮者發出第一戰。


    而對明石元二郎最後的警告就會到1919年的6月28日,而這一日也是巴黎和會最終定下來結束的時間,一切都成為塵埃落定的事情。若是這一天,他還不願意進行領土的交接那很抱歉,華夏海軍的大炮就會對準他。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的陸軍會在本地土著居民的幫助之下,攻占總督府。


    要知道,日本是從1895年占領,並且在這一年又開始了屠殺,直到1898年整整三年,才算剿滅了大部分抗日義軍,控製了其所有城市。他們對台第一個措施就是殺,這怎麽可能讓人不恨?其次采取的措施才是隔絕和同化,這種措施在華夏軟弱無力且無富國希望的時候有用,但是對現在的華夏,這個措施簡直就是沒用透頂了,他們是壓製不住抗日義軍的,並且現在這些人變成了一把尖銳的刀直刺明石元二郎。


    當時侵占庫頁島南端的日本人基本上是被炮轟的幹淨,有一部分人是靠著船迴到了北海道,可是這裏離著日本的本土還有些距離,季榮覺得他才不會像父親一樣抱有遺憾,沒有殺幹淨小鬼子。


    對於這種做法燕京城是默認的,開玩笑,隻準他們屠殺華夏人,不允許自己屠殺他們這是什麽道理?投降那已經晚了,不把他們打服,一個都不落的殺幹淨,都沒有辦法平複這一口惡氣。


    至於所謂的國際影響,嗬嗬噠,在利益共同體之下,英法美各國是不會看得到華夏對日本的屠殺的,就算有,也會隻迴一句,誰讓他們如此的負隅頑抗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朝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朝歡並收藏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