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清算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算日本不管是對華夏還是對美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而日本欠了英吉利這麽多錢還是死不活的,還不如及時放手,趁機再撈迴一筆彌補一下損失。而法蘭西對此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讚同這個決定也是在做一個順手人情。至於後麵的事情,華夏在此一律表示讚同,或者是看情況選擇棄權,主打的就是一個各不得罪。
梁先生反映的非常迅速,在發現一些決定對有利他們的時候,他跟郭先生兩個人打著配合一唱一和的過程中,不僅給華夏劃拉利益,同時還能給各國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理由。所以到了會議結束的時候,都對梁郭兩位先生表達了非常熱烈的“友誼”。
迴去之後,梁先生就私底下問林懷傑,問他對今天的這場會議有什麽看法?林懷傑就說出了自己一開始想的那一句,林先生聽完讚許的點點頭,並且又附帶上另一句,“因利而聚,利盡而散。如何處於不敗之地,也要看你們這群年輕人是怎麽做的了。”
這件事情之外,這次和會談的更多的內容,也讓這些年輕人心驚,他們在小會議結束之後,通過林懷傑的嘴知道了其中的情況,其中心裏最不舒服的就是季懷,雖說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讓他感覺到難受的點是在於這些人同意並不是因為日本在華夏做的種種惡行,是因為利益的聚合,這件事情符合他們的利益,或者是說對他們的利益沒有過多的損害,所以他們才同意了。
狠狠地搓了幾把臉,季懷明白,隻有自身強大才能在這樣的一個世界格局裏麵爭奪話語權。
不光是他,其他的人也明白了,但明白歸明白,最終看到的場景還是讓他們震驚。他們覺得梁先生他們放棄對各種賠款還有瓜分歐洲的決定,是極其正確的,那真的就和老太太在市場上買白菜,來迴扯皮沒啥兩樣。雖然這隻是一個比喻,畢竟這可是一國的賠款還有各種限製。
比如為了索取戰敗國的賠款,英法吵得不可開交。
“你們法國拿50%,我們英國得30%,怎麽樣?”
“不行,絕對不行!這次大戰,法國損失最大,我們應該得58%。”
“太過分了,我們不同意。”
“那我們也不同意。”
到最後那就是拍桌子的存在,這麽一拍,桌子都讓三個年輕人有點心驚膽戰,莫不是因為瓜分不髒再打起來吧。
美國隻好在英法之間周旋,忙著打圓場:“我們美國一分錢都不要。你們兩國都犧牲些,讓別的國家也得點好處,法國得56%,英國得28%,這樣可以嗎?”
“可以。但法德邊界得以萊茵河為界:除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外,德國的薩爾區也歸我們!”如果法國得到薩爾區,就意味著他控製了歐洲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區,將來可以在歐洲大陸稱王稱霸。對這點,英國和美國當然不同意。他們從1月吵到4月,誰也不肯讓步,甚至都以退出和會來要挾對方。1
一吵吵都過了好幾個月了,梁先生就這麽坐在那裏隻看大家吵吵吵,到最後他出來說句體麵話,和稀泥嘛,誰能有華夏人會和稀泥?反正華夏是片葉不沾身,不管是地盤還是武器還是賠款,再或者是控製歐洲的權利,華夏一概不插手就跟那老好人一樣一樣的。
其中膽子最大的趙萬強都覺得自己的嗓門夠可以了,沒想到這些年邁的老人們吼起來,那可是比他還要猛,他真的以為下一刻就拔刀相見,可是到最後基本上都是以梁先生幫忙和稀泥作為收尾的結束。
“這是一個不平等的會議。”結束之後,郭先生就看著林懷傑臉色不太好,於是問他怎麽了?誰知道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答案,又聽到林懷傑繼續小聲地說,“除了咱們之外,英法美意還是五位人參加,並且可以參加一切會議。而其他的國家人數是在逐步遞減的,有三人的,兩人的,還有一人的,並且在會議上的內容也是不同的,有些會議他們是不能參加的。”
雖然意大利因為腳踏兩條船,再加上戰鬥力實在是太拉胯等各種原因,導致了其他國家對他的要求並不是很理睬。就算他以退出會議為要挾,也沒有贏得他的夥伴們多少的尊重,不過權利還是由給到意大利的,而其他各國就沒有那麽幸運了。郭先生輕輕的拍了一下林懷傑的肩膀,迴了一句,“哪來的那麽多平等。”
也從這樣一件事情上來看,這注定是一個不平等的會議,隻能慶幸華夏在這一場不平等的會議裏麵,畢竟是占有主動權的,隻要華夏不去插手歐洲的事宜,那華夏的要求就能夠滿足。
而林懷傑這幾個年輕人不知道的就是在另一個時空裏麵,華夏就是那個不平等對待的人員,在參與會場的時候隻有兩人,而且還隻能出席討論與自己有關問題的會議。就算在外交官據理力爭之下,就算是華夏作為戰勝國出席,也還是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這也就是為什麽梁安若跟景莊花費這麽大的力氣做成的一件事情,不就是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占據一定的地位,不被人再次當作魚肉任人宰割。林懷傑他們沒有經曆,但是不代表不能共情,他們看到一些小國參加戰爭就是想要獲取獨立,可是最後呢,最後這場會議變成了各個強國之間瓜分分贓的現場會議,而這些小國的利益卻沒有辦法得到保障。
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滿清政府與各國列強談判的影子,心裏想的就是太多太多。最後所有的話都變成了一句,那就是隻有華夏真正的強起來,他們才不會再落到這樣的地步。
梁先生反映的非常迅速,在發現一些決定對有利他們的時候,他跟郭先生兩個人打著配合一唱一和的過程中,不僅給華夏劃拉利益,同時還能給各國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理由。所以到了會議結束的時候,都對梁郭兩位先生表達了非常熱烈的“友誼”。
迴去之後,梁先生就私底下問林懷傑,問他對今天的這場會議有什麽看法?林懷傑就說出了自己一開始想的那一句,林先生聽完讚許的點點頭,並且又附帶上另一句,“因利而聚,利盡而散。如何處於不敗之地,也要看你們這群年輕人是怎麽做的了。”
這件事情之外,這次和會談的更多的內容,也讓這些年輕人心驚,他們在小會議結束之後,通過林懷傑的嘴知道了其中的情況,其中心裏最不舒服的就是季懷,雖說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讓他感覺到難受的點是在於這些人同意並不是因為日本在華夏做的種種惡行,是因為利益的聚合,這件事情符合他們的利益,或者是說對他們的利益沒有過多的損害,所以他們才同意了。
狠狠地搓了幾把臉,季懷明白,隻有自身強大才能在這樣的一個世界格局裏麵爭奪話語權。
不光是他,其他的人也明白了,但明白歸明白,最終看到的場景還是讓他們震驚。他們覺得梁先生他們放棄對各種賠款還有瓜分歐洲的決定,是極其正確的,那真的就和老太太在市場上買白菜,來迴扯皮沒啥兩樣。雖然這隻是一個比喻,畢竟這可是一國的賠款還有各種限製。
比如為了索取戰敗國的賠款,英法吵得不可開交。
“你們法國拿50%,我們英國得30%,怎麽樣?”
“不行,絕對不行!這次大戰,法國損失最大,我們應該得58%。”
“太過分了,我們不同意。”
“那我們也不同意。”
到最後那就是拍桌子的存在,這麽一拍,桌子都讓三個年輕人有點心驚膽戰,莫不是因為瓜分不髒再打起來吧。
美國隻好在英法之間周旋,忙著打圓場:“我們美國一分錢都不要。你們兩國都犧牲些,讓別的國家也得點好處,法國得56%,英國得28%,這樣可以嗎?”
“可以。但法德邊界得以萊茵河為界:除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外,德國的薩爾區也歸我們!”如果法國得到薩爾區,就意味著他控製了歐洲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區,將來可以在歐洲大陸稱王稱霸。對這點,英國和美國當然不同意。他們從1月吵到4月,誰也不肯讓步,甚至都以退出和會來要挾對方。1
一吵吵都過了好幾個月了,梁先生就這麽坐在那裏隻看大家吵吵吵,到最後他出來說句體麵話,和稀泥嘛,誰能有華夏人會和稀泥?反正華夏是片葉不沾身,不管是地盤還是武器還是賠款,再或者是控製歐洲的權利,華夏一概不插手就跟那老好人一樣一樣的。
其中膽子最大的趙萬強都覺得自己的嗓門夠可以了,沒想到這些年邁的老人們吼起來,那可是比他還要猛,他真的以為下一刻就拔刀相見,可是到最後基本上都是以梁先生幫忙和稀泥作為收尾的結束。
“這是一個不平等的會議。”結束之後,郭先生就看著林懷傑臉色不太好,於是問他怎麽了?誰知道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答案,又聽到林懷傑繼續小聲地說,“除了咱們之外,英法美意還是五位人參加,並且可以參加一切會議。而其他的國家人數是在逐步遞減的,有三人的,兩人的,還有一人的,並且在會議上的內容也是不同的,有些會議他們是不能參加的。”
雖然意大利因為腳踏兩條船,再加上戰鬥力實在是太拉胯等各種原因,導致了其他國家對他的要求並不是很理睬。就算他以退出會議為要挾,也沒有贏得他的夥伴們多少的尊重,不過權利還是由給到意大利的,而其他各國就沒有那麽幸運了。郭先生輕輕的拍了一下林懷傑的肩膀,迴了一句,“哪來的那麽多平等。”
也從這樣一件事情上來看,這注定是一個不平等的會議,隻能慶幸華夏在這一場不平等的會議裏麵,畢竟是占有主動權的,隻要華夏不去插手歐洲的事宜,那華夏的要求就能夠滿足。
而林懷傑這幾個年輕人不知道的就是在另一個時空裏麵,華夏就是那個不平等對待的人員,在參與會場的時候隻有兩人,而且還隻能出席討論與自己有關問題的會議。就算在外交官據理力爭之下,就算是華夏作為戰勝國出席,也還是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這也就是為什麽梁安若跟景莊花費這麽大的力氣做成的一件事情,不就是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占據一定的地位,不被人再次當作魚肉任人宰割。林懷傑他們沒有經曆,但是不代表不能共情,他們看到一些小國參加戰爭就是想要獲取獨立,可是最後呢,最後這場會議變成了各個強國之間瓜分分贓的現場會議,而這些小國的利益卻沒有辦法得到保障。
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滿清政府與各國列強談判的影子,心裏想的就是太多太多。最後所有的話都變成了一句,那就是隻有華夏真正的強起來,他們才不會再落到這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