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心理安慰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說這次海難,離著陸地有100公裏以上的距離,但是那麽多的龐然大物,一時之間淹沒在海洋當中,怎麽可能是悄無聲息的?
有路過的船隻是聽到的聲音,往那邊去看,久久不敢上前,哆嗦著手拍下了這一張稱為20世紀著名神秘事件的一張圖片,在圖片中,後世的人也能清楚的看見,巨大的海浪如同盛開的荷花花苞,不過荷花是往外開的,而這個是往裏收的。
一戰時期,整個日本的海軍實力就算是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也是稱得上一霸的,對比其拉跨的陸軍實力,所以就說日本的軍事實力是個瘸腿的,那個瘸的就是陸軍。可是現在呢?
從明治維新開始積攢出來的本錢,一時之間,讓人看到破滅的希望,其實這個民族的崛起充滿著賭國運的過程,跟大清打仗,他們贏了,也就是贏得了瓜分清朝的入場券,跟俄國打仗,又贏了,不由得讓西方列強對這樣的一個島國有了興趣。
可是,現在呢,不由讓很多人都覺得他們,這個民族的運氣已經用光了。
頭條啊,這可是頭條,別說是在這兩國之間,就是在全世界,那都是頭條的存在。就連歐戰還為此停戰了一天,仔細的去打聽消息。不少國家的國王和首相,私底下都狠狠的咽了口口水,因為據當事人親眼目睹,雖說離著很遠很遠,但是這個距離,如果有海難的話,大家肯定是要一起死的。可讓人感覺到詫異的就是,所有的海浪非常明確的朝著一個地方使力,當時看見的船員都跪倒在地,大唿上帝。
當然,事情發生到現在,肯定有目擊者誇大的成分。梁安若看到報紙上大唿上帝的時候,笑得牙花都快咧出來了,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不是自然所形成的,那隻有一個方向,就是神跡。
不過唯一不好的就是封建思想有了死灰複燃的跡象,梁安若真想抓住所有人大喊一聲,屁的神明,要是神明有這麽厲害的話,早在鴉片戰爭的時候,幹什麽去了?
梁安若親眼看見有人,手裏捏著佛珠,身上掛著平安符,然後跟著洋人去教會,再去進行禱告,額的個天爺呀。這就跟個流行似的,不過去洋人教會的還不算很多,大部分都是佛道儒三家繼續拜。
就比如迴到三叔家,看到三嬸在屋子裏麵擺著佛道儒三家的畫像,後麵跟著一堆在家裏坐擁的人,齊齊的跪拜。
梁安若跟景莊,腦子裏浮現了某個電視劇的名場麵。
“婦道人家不懂,拜這個不管用。”三叔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二人身邊,悄聲的這麽說。哦,他也不知道這侄子跟誰的媳婦又去哪裏晃了一圈,怎麽跟大哥說的時間有點不太對?晚了好幾天,晚了也就晚了吧,現在最主要的不是他們倆在哪裏的問題。
景莊點點頭,的確,反封建迷信的道路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他親生的母上大人就是一個酷愛求神拜佛的中年女性,這玩意有沒有用他從小就知道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景三叔竟然說,“這事兒得拜媽祖娘娘,我特意讓人去閩地幫我請了尊像迴來!”
啊這!
這事情的畫風,與梁安若景莊想象的壓根就不一樣,怎麽事情偏向了搞笑的那一麵。成吧成吧,不管畫風怎麽變,敵軍全體死亡,我軍零傷亡,是挺好的,讓大家求個心理安慰好了。不過他們是該拜一拜,保佑一下他們兩個下輩子投胎的時候,千萬不要再來這種動蕩的年月了。
不過他們兩個來琴島,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德意誌,還有溜溜達達又來的英吉利軍艦。朱爾典這個老東西壞的很,說是英吉利不會在插手兩國之間的事務,他們家的軍艦還有士兵卻往黃海區域溜達。不過照這個架勢,他們是不敢再動了,直接全部停在港口。
想什麽好事呢?首先第一點,英吉利這一些軍艦死啦死啦的,以為到了港口不動就沒事了嗎?no no no,光靠水淹這一個招肯定是不管用的啦。
其次,將德意誌的軍艦驅趕,不讓它停留在膠東半島,否則將德意誌徹底趕出,還是有一點困難的,為什麽不去摧毀呢?當然是將他趕出去之後,讓他直接迴到他祖國的懷抱,進而參加後期的海戰。英吉利作為霸主海陸的實力不同凡響,摧毀幾個影響不大,但是給德意誌留幾個,可會讓英法等國吃點苦頭。這一點,梁安若跟景莊發誓,絕對是從公平的角度上合理的分配“天災”,沒有摻雜一丟丟的私人恩怨。
從景三叔家出來之後,兩個人手牽著手,從租界的另一個方向出來,這邊直麵海洋,是他們原先在這裏居住時候最常走的一個路。第一晚住在這裏的時候,梁安若就聽到海上的炮轟聲,那個時候就想著在華夏的海域,就算華夏沒有海軍,也不是他們該放肆的地方,幾年之後算是真正的達成了這一個想法。
說實話,小日子徹底撕破臉的時候,舉國上下都處於一種非常戒備的局麵,有不少大戶偷偷的給羅正則、景大帥還有季大帥那邊募集軍費。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希望整個膠東徹底的歸屬給洋人,這六七十年過的,全都是恥辱的日子。
而現在,小日子真的就是運氣走到頭一樣,就連東北那邊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勢力大猛,畢竟對於這些人來說,除了遼東半島上麵的幾艘軍艦能給他們撤退的勇氣之外,也隻能向駐朝總督祈求幫助。
至於那幾艘軍艦,大多數人是不敢用的,要的就是他們怕撤離的時候也出現海難。秋津洲號失蹤(被梁安若用海浪擊落,至今不見蹤影)的事情又被人翻了出來,其實都是在華夏的海域出的事情,所以有人怕軍艦再次開動,萬一一個海浪打下去,他們真的要葬身魚腹了。
有路過的船隻是聽到的聲音,往那邊去看,久久不敢上前,哆嗦著手拍下了這一張稱為20世紀著名神秘事件的一張圖片,在圖片中,後世的人也能清楚的看見,巨大的海浪如同盛開的荷花花苞,不過荷花是往外開的,而這個是往裏收的。
一戰時期,整個日本的海軍實力就算是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也是稱得上一霸的,對比其拉跨的陸軍實力,所以就說日本的軍事實力是個瘸腿的,那個瘸的就是陸軍。可是現在呢?
從明治維新開始積攢出來的本錢,一時之間,讓人看到破滅的希望,其實這個民族的崛起充滿著賭國運的過程,跟大清打仗,他們贏了,也就是贏得了瓜分清朝的入場券,跟俄國打仗,又贏了,不由得讓西方列強對這樣的一個島國有了興趣。
可是,現在呢,不由讓很多人都覺得他們,這個民族的運氣已經用光了。
頭條啊,這可是頭條,別說是在這兩國之間,就是在全世界,那都是頭條的存在。就連歐戰還為此停戰了一天,仔細的去打聽消息。不少國家的國王和首相,私底下都狠狠的咽了口口水,因為據當事人親眼目睹,雖說離著很遠很遠,但是這個距離,如果有海難的話,大家肯定是要一起死的。可讓人感覺到詫異的就是,所有的海浪非常明確的朝著一個地方使力,當時看見的船員都跪倒在地,大唿上帝。
當然,事情發生到現在,肯定有目擊者誇大的成分。梁安若看到報紙上大唿上帝的時候,笑得牙花都快咧出來了,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不是自然所形成的,那隻有一個方向,就是神跡。
不過唯一不好的就是封建思想有了死灰複燃的跡象,梁安若真想抓住所有人大喊一聲,屁的神明,要是神明有這麽厲害的話,早在鴉片戰爭的時候,幹什麽去了?
梁安若親眼看見有人,手裏捏著佛珠,身上掛著平安符,然後跟著洋人去教會,再去進行禱告,額的個天爺呀。這就跟個流行似的,不過去洋人教會的還不算很多,大部分都是佛道儒三家繼續拜。
就比如迴到三叔家,看到三嬸在屋子裏麵擺著佛道儒三家的畫像,後麵跟著一堆在家裏坐擁的人,齊齊的跪拜。
梁安若跟景莊,腦子裏浮現了某個電視劇的名場麵。
“婦道人家不懂,拜這個不管用。”三叔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二人身邊,悄聲的這麽說。哦,他也不知道這侄子跟誰的媳婦又去哪裏晃了一圈,怎麽跟大哥說的時間有點不太對?晚了好幾天,晚了也就晚了吧,現在最主要的不是他們倆在哪裏的問題。
景莊點點頭,的確,反封建迷信的道路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他親生的母上大人就是一個酷愛求神拜佛的中年女性,這玩意有沒有用他從小就知道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景三叔竟然說,“這事兒得拜媽祖娘娘,我特意讓人去閩地幫我請了尊像迴來!”
啊這!
這事情的畫風,與梁安若景莊想象的壓根就不一樣,怎麽事情偏向了搞笑的那一麵。成吧成吧,不管畫風怎麽變,敵軍全體死亡,我軍零傷亡,是挺好的,讓大家求個心理安慰好了。不過他們是該拜一拜,保佑一下他們兩個下輩子投胎的時候,千萬不要再來這種動蕩的年月了。
不過他們兩個來琴島,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德意誌,還有溜溜達達又來的英吉利軍艦。朱爾典這個老東西壞的很,說是英吉利不會在插手兩國之間的事務,他們家的軍艦還有士兵卻往黃海區域溜達。不過照這個架勢,他們是不敢再動了,直接全部停在港口。
想什麽好事呢?首先第一點,英吉利這一些軍艦死啦死啦的,以為到了港口不動就沒事了嗎?no no no,光靠水淹這一個招肯定是不管用的啦。
其次,將德意誌的軍艦驅趕,不讓它停留在膠東半島,否則將德意誌徹底趕出,還是有一點困難的,為什麽不去摧毀呢?當然是將他趕出去之後,讓他直接迴到他祖國的懷抱,進而參加後期的海戰。英吉利作為霸主海陸的實力不同凡響,摧毀幾個影響不大,但是給德意誌留幾個,可會讓英法等國吃點苦頭。這一點,梁安若跟景莊發誓,絕對是從公平的角度上合理的分配“天災”,沒有摻雜一丟丟的私人恩怨。
從景三叔家出來之後,兩個人手牽著手,從租界的另一個方向出來,這邊直麵海洋,是他們原先在這裏居住時候最常走的一個路。第一晚住在這裏的時候,梁安若就聽到海上的炮轟聲,那個時候就想著在華夏的海域,就算華夏沒有海軍,也不是他們該放肆的地方,幾年之後算是真正的達成了這一個想法。
說實話,小日子徹底撕破臉的時候,舉國上下都處於一種非常戒備的局麵,有不少大戶偷偷的給羅正則、景大帥還有季大帥那邊募集軍費。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希望整個膠東徹底的歸屬給洋人,這六七十年過的,全都是恥辱的日子。
而現在,小日子真的就是運氣走到頭一樣,就連東北那邊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勢力大猛,畢竟對於這些人來說,除了遼東半島上麵的幾艘軍艦能給他們撤退的勇氣之外,也隻能向駐朝總督祈求幫助。
至於那幾艘軍艦,大多數人是不敢用的,要的就是他們怕撤離的時候也出現海難。秋津洲號失蹤(被梁安若用海浪擊落,至今不見蹤影)的事情又被人翻了出來,其實都是在華夏的海域出的事情,所以有人怕軍艦再次開動,萬一一個海浪打下去,他們真的要葬身魚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