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拖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正則的第一點就切在了軍備和征軍方麵,人家說的冠冕堂皇,第一屆國會第一議案,三分之二的成員讚同,各地或各省出軍備物資及青壯年勞力,補充守衛軍。守衛軍每月的軍餉及待遇,整體列了一個明細。
意思就是老子要征軍,老子還要軍備物資,人你們出、東西我也得要,但是組建的都是我的軍隊。如果隻有人沒有東西,那很抱歉,那是各省長官不給力,手底下的兵隻會埋怨你們不給金陵送軍需物資,這些人可都是從各省抽調過來的。
如果隻給了東西,不給人,那也正好呀,白得便宜,羅正則覺得自己做夢都能笑醒。
那如果什麽都不給,金陵可是有權利征討,先不說別的,潑髒水就能讓人惡心好長時間。而且一旦羅正則下令征討,或許他周圍的鄰居就會往這邊瞅,想著渾水摸魚。
如果東西也給了,人也給了,那自己手底下的兵就不樂意了。跟著你出生入死這麽長時間,軍餉物資還比別人少那麽一大截子,這還是從你這邊出來的,自然是不會樂意的。
那可真的就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進退兩難。明白這個意思的人,差點鼻子都快要被氣歪了,當場想說不幹吧,反了他。但是有的人離著千裏之外,在家裏氣的跳腳,也不可能一時之間帶著人殺去金陵。
離著羅正澤最近的幾家軍隊,除了中原的蘇大帥,還跟他打著呢。蘇敏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吃飯,氣得他當時就把筷子給折斷。不講武德的東西!雙方打仗,自己明顯就是勝券在握,拖也能把他給拖死,這倒好,怎麽你向各地征兵之後來打老子嗎?
還有江南兩家離這更近,可他們都已經從羅正則那邊知道了另一層意思,意思就是,隻要你們不公開反對,到時候分得的東西大家都有份,那成,不就是從左兜裏邊掏到右兜裏邊嘛,反正得罪人的又不是他們,就作壁上觀。
最後隻剩下一個,那就是景家。
兩地那是有接壤的地方的,再退一步,如果羅正則能吃下中原,也不用多,就是挨著南邊的那一部分,那這樣兩地挨著的就可以更近。
這所有壓力紛紛都給到了景家。景大帥當天晚上和隔日早晨就接到了無數封電報,當場氣的腮幫子都腫了起來。景二爺來找他哥的時候,兩兄弟一對視,突然間咧嘴一笑,嘶更疼,為什麽呢?就連腫的地方都差不多。景二爺別看是主管的是文事,但是,這牽一發而動全身,抽取青壯年勞力影響的可是一季又一季的收成,收成有了影響,那賦稅就有問題,不用多想財政那邊還會再出漏子,這好不容易過了一年豐厚,沒有財政虧空的年,轉眼就要過成這個樣子。
景大帥這邊是頭痛各地軍閥大帥的電報,嘴上說著老兄老弟,咱們都支持你,幹他!實際上就是你們先打,看看誰能贏。景二爺這邊不遑多讓,昨天晚上的門檻幾乎都要被踩碎了,一晚上都沒怎麽睡。因為有關係沒關係的人,都過來找他,問這件事情怎麽做。都知道他是景大帥的親弟弟,不敢在這個時候撩虎須子都過來找他這個文弱書生了。
倆人正在商量著主意呢,這事兒真被羅正則這個人辦的好惡心,主要是他們現在不想打,打仗不是嘴皮子一動就能打的了的,得看看能有幾分打贏的勝算,就算要打,怎麽打?下一步棋該怎麽走?
打仗,出師無名呀,這不又是北邊的老季打小日本出師有名,他們這個就是自己內鬥。因為這件事情打起來後,或許備受爭議的就是他們。並且他們最不想麵對的就是,羅正則後麵的那群洋人,這是羅正則最強的底氣。既然不打,如何周旋,兩個人邊吃早飯正商量,有人就遞上來一份景莊傳迴來的電報。
拿過來一看上麵寫的就是,“狐假虎威,虎傷無威,拖。”
唰的一下,兄弟兩個人對視,什麽意思呢?就是讓他們拖,拖到那羅正則沒辦法利用洋人這張虎皮扯大旗的時候,可是,這要拖到什麽時候?
“大帥,過年的時候,小二傳迴來一封信,說是他那大舅子梁安民從西歐迴來,說西歐局勢緊張,老三那邊也說德意誌的總督現在是非常的熱情,話外有很多貶低英吉利和法蘭西之意。”景大帥聽著弟弟這麽說,也不住的點頭,這消息沒有避開過他。現在這麽一提及,再聯合小二傳迴來的這份電報,景大帥的腦子轉的極快。
西歐局勢緊張,或許會有一場戰爭。那個時候,洋人的目光不會聚集在華夏,那他們還會像現在這麽不遺餘力的支持羅正則嗎?支持羅正則的是英吉利那方,但是自己這邊跟德意誌的關係極近。洋人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的衝突,自己是極其明白的。小二跟各國都有聯絡,連帶著兒子也知道國外各種的消息。
心裏也鬆了一口氣,這就是消息靈通的好處,要是沒這消息,他們心裏沒底的話,壓根就不會用這一招,到那個時候就是真的抓瞎了。
說的好聽一點,叫做事緩則圓,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拖死你。再說了本來事情議一議,幾個月的時間又不是很久。所以,羅正則你老小子不是惡心我嗎?那我這一招能憋屈死你。
景大帥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之後,讓底下的這些幕僚先生幫他寫一份真情實感的電報迴贈過去。意思就是問題不大,但是已經開始春耕了,怎麽著也要將這一季的糧食給種下,此時抽調勞動力影響春耕。這是一個羅正則不可能反駁的理由。
帶著還羅列出了各種的問題,比如出多少人多少的物,多久出一次,這些人戰後的損傷及一係列的後續問題如何安置?這些問題也是不可能避之不談的,拿上來議一議,那是肯定的。
有這兩張王牌在這裏拖個幾個月,是沒問題的,再說了,華夏人還不會個拖字嗎?
意思就是老子要征軍,老子還要軍備物資,人你們出、東西我也得要,但是組建的都是我的軍隊。如果隻有人沒有東西,那很抱歉,那是各省長官不給力,手底下的兵隻會埋怨你們不給金陵送軍需物資,這些人可都是從各省抽調過來的。
如果隻給了東西,不給人,那也正好呀,白得便宜,羅正則覺得自己做夢都能笑醒。
那如果什麽都不給,金陵可是有權利征討,先不說別的,潑髒水就能讓人惡心好長時間。而且一旦羅正則下令征討,或許他周圍的鄰居就會往這邊瞅,想著渾水摸魚。
如果東西也給了,人也給了,那自己手底下的兵就不樂意了。跟著你出生入死這麽長時間,軍餉物資還比別人少那麽一大截子,這還是從你這邊出來的,自然是不會樂意的。
那可真的就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進退兩難。明白這個意思的人,差點鼻子都快要被氣歪了,當場想說不幹吧,反了他。但是有的人離著千裏之外,在家裏氣的跳腳,也不可能一時之間帶著人殺去金陵。
離著羅正澤最近的幾家軍隊,除了中原的蘇大帥,還跟他打著呢。蘇敏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吃飯,氣得他當時就把筷子給折斷。不講武德的東西!雙方打仗,自己明顯就是勝券在握,拖也能把他給拖死,這倒好,怎麽你向各地征兵之後來打老子嗎?
還有江南兩家離這更近,可他們都已經從羅正則那邊知道了另一層意思,意思就是,隻要你們不公開反對,到時候分得的東西大家都有份,那成,不就是從左兜裏邊掏到右兜裏邊嘛,反正得罪人的又不是他們,就作壁上觀。
最後隻剩下一個,那就是景家。
兩地那是有接壤的地方的,再退一步,如果羅正則能吃下中原,也不用多,就是挨著南邊的那一部分,那這樣兩地挨著的就可以更近。
這所有壓力紛紛都給到了景家。景大帥當天晚上和隔日早晨就接到了無數封電報,當場氣的腮幫子都腫了起來。景二爺來找他哥的時候,兩兄弟一對視,突然間咧嘴一笑,嘶更疼,為什麽呢?就連腫的地方都差不多。景二爺別看是主管的是文事,但是,這牽一發而動全身,抽取青壯年勞力影響的可是一季又一季的收成,收成有了影響,那賦稅就有問題,不用多想財政那邊還會再出漏子,這好不容易過了一年豐厚,沒有財政虧空的年,轉眼就要過成這個樣子。
景大帥這邊是頭痛各地軍閥大帥的電報,嘴上說著老兄老弟,咱們都支持你,幹他!實際上就是你們先打,看看誰能贏。景二爺這邊不遑多讓,昨天晚上的門檻幾乎都要被踩碎了,一晚上都沒怎麽睡。因為有關係沒關係的人,都過來找他,問這件事情怎麽做。都知道他是景大帥的親弟弟,不敢在這個時候撩虎須子都過來找他這個文弱書生了。
倆人正在商量著主意呢,這事兒真被羅正則這個人辦的好惡心,主要是他們現在不想打,打仗不是嘴皮子一動就能打的了的,得看看能有幾分打贏的勝算,就算要打,怎麽打?下一步棋該怎麽走?
打仗,出師無名呀,這不又是北邊的老季打小日本出師有名,他們這個就是自己內鬥。因為這件事情打起來後,或許備受爭議的就是他們。並且他們最不想麵對的就是,羅正則後麵的那群洋人,這是羅正則最強的底氣。既然不打,如何周旋,兩個人邊吃早飯正商量,有人就遞上來一份景莊傳迴來的電報。
拿過來一看上麵寫的就是,“狐假虎威,虎傷無威,拖。”
唰的一下,兄弟兩個人對視,什麽意思呢?就是讓他們拖,拖到那羅正則沒辦法利用洋人這張虎皮扯大旗的時候,可是,這要拖到什麽時候?
“大帥,過年的時候,小二傳迴來一封信,說是他那大舅子梁安民從西歐迴來,說西歐局勢緊張,老三那邊也說德意誌的總督現在是非常的熱情,話外有很多貶低英吉利和法蘭西之意。”景大帥聽著弟弟這麽說,也不住的點頭,這消息沒有避開過他。現在這麽一提及,再聯合小二傳迴來的這份電報,景大帥的腦子轉的極快。
西歐局勢緊張,或許會有一場戰爭。那個時候,洋人的目光不會聚集在華夏,那他們還會像現在這麽不遺餘力的支持羅正則嗎?支持羅正則的是英吉利那方,但是自己這邊跟德意誌的關係極近。洋人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的衝突,自己是極其明白的。小二跟各國都有聯絡,連帶著兒子也知道國外各種的消息。
心裏也鬆了一口氣,這就是消息靈通的好處,要是沒這消息,他們心裏沒底的話,壓根就不會用這一招,到那個時候就是真的抓瞎了。
說的好聽一點,叫做事緩則圓,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拖死你。再說了本來事情議一議,幾個月的時間又不是很久。所以,羅正則你老小子不是惡心我嗎?那我這一招能憋屈死你。
景大帥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之後,讓底下的這些幕僚先生幫他寫一份真情實感的電報迴贈過去。意思就是問題不大,但是已經開始春耕了,怎麽著也要將這一季的糧食給種下,此時抽調勞動力影響春耕。這是一個羅正則不可能反駁的理由。
帶著還羅列出了各種的問題,比如出多少人多少的物,多久出一次,這些人戰後的損傷及一係列的後續問題如何安置?這些問題也是不可能避之不談的,拿上來議一議,那是肯定的。
有這兩張王牌在這裏拖個幾個月,是沒問題的,再說了,華夏人還不會個拖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