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輿論四起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因為這個樣子,所以景莊行事都格外小心了一些,被母親還有伯娘嬸嬸看到就會以為這就是要成親了,長大了自然而然的就穩重了。
要嫁人了,梁安若是一點都沒有什麽忐忑之情,反而是每天在那裏數著日子。這婚之後就不能繼續住在叔叔這邊,不過因為日子比較緊,再加上景大帥和景二爺他們都迴來了,所以還是先住在那邊,等過段日子再給他們重新找個地方安置。
照樣還是鳳冠霞披,請了人抬了轎子,從梁家出來,繞著租界這麽走一圈,別看天氣冷了,但照樣吹吹打打,好不熱鬧。不少的名門望族都集聚在景家,就算是過不來的,也照樣是送上了一份厚禮。
聽著那厚厚的禮單,梁安若跟景莊同時想到的就是,早知道結婚有這麽多的禮金,巴不得天天都是成親收禮的日子,當然這隻是想想而已,人家送禮憑借的都是景大帥的麵子。
來的人嘴上說的是恭維的話,可心裏的算盤是怎麽敲的,任何人都不知道。前段時間還看對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俄奧兩國代表,樂嗬嗬的握手談話,還有記者給他們拍照片。
不止有這張照片,景大帥跟德國公使談話的照片也被傳迴了報社,有人發文表示景家與德國公使之間的關係,十分的曖昧。有報社含沙射影的表示,前麵的刺殺,到底是何人所作?難不成是南方那些不想一統華夏之人幹的?
梁安若後麵看到這些報紙都在驚歎現在的這一些記者,可是真敢寫,當然,除了記者之外,還有更多的文人,都是口誅筆伐,字字都讓人感覺到發顫,讓梁安若都不由得擔心起來,這些人的生命安全。
“放心,現在這些軍閥還不到要殺文人的地步,誰先動手殺了第一個文人,那麽他的對手還有天下的文人,唾沫星子都要把他給淹死了。”當然還有一點,這些文人也沒有個用自己的名字去發表的,都是有不同的馬甲。
“這麽冷的天,怎麽還出去?”梁安若順手接過脫下來的外衣,雖然知道景莊不懼冷,但是這麽大的雪天也是讓人很擔心安全的。
“沒事,就是見幾個留學生,有個人印象深刻。”景莊是跟著景大帥出去的,像景大帥在魯地的地位,有些人就會自動投靠過來。今天去見了幾個迴來的留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就是去國外鍍了一層金,但是有的人卻真的是真材實料。景莊就遇到一個不一樣的,叫趙揚羿,若單單隻是才學出眾,不會讓景莊特意迴來跟梁安若說。
“與他談話之間就發現,他對學術一方麵特別純粹,但是對於大伯的招攬卻並不在意,不是他視名利為糞土,主要是他不認同。”
啊?
“不認同?不認同什麽?”這前後這麽一說,她自己都沒明白,景莊在說些什麽。“黨派,對軍閥大肆的去捕殺革命人士,表示了非常重的反對意見。”
“那他是什麽黨?”
“他說自己是無黨派人士,隻不過話裏話外對第二國際非常推崇。”
第二國際,一個工人運動的世界組織。梁安若聽著點點頭,反而問道,“這個人是在法蘭西留的國?”
“他先是去的德國,後去了法蘭西。”
好嘛,可以說buff疊加在一起了,他受到這樣的思想是有一定的基礎的。
“這種思想現在應該還不是主流吧?”
“當然不是主流啦,猜猜主流是什麽?”景莊玩味上來了,故意讓梁安若猜一猜,這有什麽好猜的,無非就是那幾個可真正的答案,卻讓梁安若大吃一驚,“君主立憲?怎麽?現在還要再請迴皇帝來嗎?”
“淡定!我給你掰指頭數一數啊。英吉利、德國的普魯士、奧匈帝國、沙俄等等等等。那都是有國王的,我敢給你打包票,過兩天這些報紙肯定紛紛都會出現討論國體的事情。看咱現在不在京城,但是京城的紫禁城還是空著,誰都想當皇帝。”景莊信誓旦旦,是因為有人挑起了這些留學生對於國體的討論,今天他還在景大帥那裏看到了來自京津冀的電報。
“我去,不用打包票我相信。”梁安若站起身來,在他麵前畫了一個大大的腦袋,意思就是,雖然袁大頭沒了,誰知道還有什麽樣的一個大頭,也想上去坐坐龍椅當當皇帝。但是梁安若還是覺得這樣真的好瘋狂呀,都已經廢了皇帝,建了民國,現在還有人想當皇帝。
華夏統一選出大總統,洋人一定會插手幹預,但是如果是有人想當皇帝,那就不一樣了,還想著能不能出一位老佛爺,再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話。
在國家沒有統一的時候,輿論是最容易被幹擾的,很快,報紙上紛紛擾擾的就出現這樣的話,甚至有人都把滿清還沒有死絕的宗室給拉了出來。景大帥那一天聽到有這樣的話,還有京津冀傳迴來的電報的時候,當晚就帶人迴到了省城。
臨走之前還囑咐,景莊趕緊的加大馬力繼續生產藥物,這代表什麽意思呢?就是很有可能戰爭一觸即發。在整個華夏,別看是四分五裂,但是多少人都想吞並對方的地盤,有一丁丁的火星子都能點起戰爭來,更別提現在有人想當皇帝。
最先被推出來的就是湘省的周大帥,也是第一個明確表明君主立憲的地方軍閥,報紙上天天報道誰誰誰,發表了什麽樣的意見,覺得什麽樣的國體更為恰當,最主要的兩個爭論還就是君主立憲和民主選舉大總統。
起初,雙方隻是在報紙上動動嘴皮子,而到後來,京城中醇親王府被人放了火,趁機還有人槍殺了幾個宗室子弟
意思表明的很明確,不是想君主立憲嗎?不是想找個滿清韃子當皇帝嗎?那這一口火氣就出在醇親王府上,都知道光緒帝出自醇親王府。頓時各地的輿論都被再次點燃。
要嫁人了,梁安若是一點都沒有什麽忐忑之情,反而是每天在那裏數著日子。這婚之後就不能繼續住在叔叔這邊,不過因為日子比較緊,再加上景大帥和景二爺他們都迴來了,所以還是先住在那邊,等過段日子再給他們重新找個地方安置。
照樣還是鳳冠霞披,請了人抬了轎子,從梁家出來,繞著租界這麽走一圈,別看天氣冷了,但照樣吹吹打打,好不熱鬧。不少的名門望族都集聚在景家,就算是過不來的,也照樣是送上了一份厚禮。
聽著那厚厚的禮單,梁安若跟景莊同時想到的就是,早知道結婚有這麽多的禮金,巴不得天天都是成親收禮的日子,當然這隻是想想而已,人家送禮憑借的都是景大帥的麵子。
來的人嘴上說的是恭維的話,可心裏的算盤是怎麽敲的,任何人都不知道。前段時間還看對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俄奧兩國代表,樂嗬嗬的握手談話,還有記者給他們拍照片。
不止有這張照片,景大帥跟德國公使談話的照片也被傳迴了報社,有人發文表示景家與德國公使之間的關係,十分的曖昧。有報社含沙射影的表示,前麵的刺殺,到底是何人所作?難不成是南方那些不想一統華夏之人幹的?
梁安若後麵看到這些報紙都在驚歎現在的這一些記者,可是真敢寫,當然,除了記者之外,還有更多的文人,都是口誅筆伐,字字都讓人感覺到發顫,讓梁安若都不由得擔心起來,這些人的生命安全。
“放心,現在這些軍閥還不到要殺文人的地步,誰先動手殺了第一個文人,那麽他的對手還有天下的文人,唾沫星子都要把他給淹死了。”當然還有一點,這些文人也沒有個用自己的名字去發表的,都是有不同的馬甲。
“這麽冷的天,怎麽還出去?”梁安若順手接過脫下來的外衣,雖然知道景莊不懼冷,但是這麽大的雪天也是讓人很擔心安全的。
“沒事,就是見幾個留學生,有個人印象深刻。”景莊是跟著景大帥出去的,像景大帥在魯地的地位,有些人就會自動投靠過來。今天去見了幾個迴來的留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就是去國外鍍了一層金,但是有的人卻真的是真材實料。景莊就遇到一個不一樣的,叫趙揚羿,若單單隻是才學出眾,不會讓景莊特意迴來跟梁安若說。
“與他談話之間就發現,他對學術一方麵特別純粹,但是對於大伯的招攬卻並不在意,不是他視名利為糞土,主要是他不認同。”
啊?
“不認同?不認同什麽?”這前後這麽一說,她自己都沒明白,景莊在說些什麽。“黨派,對軍閥大肆的去捕殺革命人士,表示了非常重的反對意見。”
“那他是什麽黨?”
“他說自己是無黨派人士,隻不過話裏話外對第二國際非常推崇。”
第二國際,一個工人運動的世界組織。梁安若聽著點點頭,反而問道,“這個人是在法蘭西留的國?”
“他先是去的德國,後去了法蘭西。”
好嘛,可以說buff疊加在一起了,他受到這樣的思想是有一定的基礎的。
“這種思想現在應該還不是主流吧?”
“當然不是主流啦,猜猜主流是什麽?”景莊玩味上來了,故意讓梁安若猜一猜,這有什麽好猜的,無非就是那幾個可真正的答案,卻讓梁安若大吃一驚,“君主立憲?怎麽?現在還要再請迴皇帝來嗎?”
“淡定!我給你掰指頭數一數啊。英吉利、德國的普魯士、奧匈帝國、沙俄等等等等。那都是有國王的,我敢給你打包票,過兩天這些報紙肯定紛紛都會出現討論國體的事情。看咱現在不在京城,但是京城的紫禁城還是空著,誰都想當皇帝。”景莊信誓旦旦,是因為有人挑起了這些留學生對於國體的討論,今天他還在景大帥那裏看到了來自京津冀的電報。
“我去,不用打包票我相信。”梁安若站起身來,在他麵前畫了一個大大的腦袋,意思就是,雖然袁大頭沒了,誰知道還有什麽樣的一個大頭,也想上去坐坐龍椅當當皇帝。但是梁安若還是覺得這樣真的好瘋狂呀,都已經廢了皇帝,建了民國,現在還有人想當皇帝。
華夏統一選出大總統,洋人一定會插手幹預,但是如果是有人想當皇帝,那就不一樣了,還想著能不能出一位老佛爺,再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話。
在國家沒有統一的時候,輿論是最容易被幹擾的,很快,報紙上紛紛擾擾的就出現這樣的話,甚至有人都把滿清還沒有死絕的宗室給拉了出來。景大帥那一天聽到有這樣的話,還有京津冀傳迴來的電報的時候,當晚就帶人迴到了省城。
臨走之前還囑咐,景莊趕緊的加大馬力繼續生產藥物,這代表什麽意思呢?就是很有可能戰爭一觸即發。在整個華夏,別看是四分五裂,但是多少人都想吞並對方的地盤,有一丁丁的火星子都能點起戰爭來,更別提現在有人想當皇帝。
最先被推出來的就是湘省的周大帥,也是第一個明確表明君主立憲的地方軍閥,報紙上天天報道誰誰誰,發表了什麽樣的意見,覺得什麽樣的國體更為恰當,最主要的兩個爭論還就是君主立憲和民主選舉大總統。
起初,雙方隻是在報紙上動動嘴皮子,而到後來,京城中醇親王府被人放了火,趁機還有人槍殺了幾個宗室子弟
意思表明的很明確,不是想君主立憲嗎?不是想找個滿清韃子當皇帝嗎?那這一口火氣就出在醇親王府上,都知道光緒帝出自醇親王府。頓時各地的輿論都被再次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