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政治掮客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掮客,政治掮客。
相對於文人、老師這樣的稱唿,梁先生更覺得這個詞可以形容自己,很多情況很多人都是三角債,梁先生沒少為了一個問題,奔波好幾處,用不同的人際關係還另一個人際關係。慢慢的,他的人脈關係越來越廣,手上的消息也越來越雜。其實一開始他也沒有那麽的機敏,全都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從馮先生那裏出來之後,他在心裏仔細的想,馮先生說的幫忙的事,這可算是自己迴來之後要打的第一手好牌。
出來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從另一個方向,一輛小轎車迎麵駛了過來,景三爺在汽車上就看到梁先生出來的方向,用胳膊肘捅了捅旁邊坐著的人,“葉二,你看。”
“梁澤新?對啊,他來這邊,我怎麽給忘了。”葉二迷著眼確定了景三讓他看的人是誰,“老熟人了,行了,等會我就讓人去找他。”
“哎哎哎,不是提醒你,我就是想問問這人什麽底細?”景三爺一下子就拉住了對方,他們兩個也算是從小認識,所以稱唿起來比較隨意一些,葉二,名叫葉文策,是東北地區葉大帥的外甥,同樣,他家也是大地主,大商人,也算是位有頭有臉的主。
“我當年不就是在滬上,從他到滬上,再到他風聲鵲起再到後來,我那是一清二楚。”要麽說是老熟人嘛,葉文策可是非常清楚的,也知道當年在滬上,梁澤新都幹了什麽,這不同於景三他們從第三方知道的消息。
手指之間一摩擦,嘴上嘖嘖兩句,“這世上沒有人不愛錢和權。”
梁澤新就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小子,那一年庚子國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大災大難,但是對於部分人來說,那就是機遇,而他很快的抓住了當局混亂的這種機遇,那時的滬上還沒有現在那麽的繁華,法律在那一個地方都是不起作用的,要麽手上有槍,要麽有人。可梁澤新什麽都沒有,但是他有腦子,他有野心,有本事能把資源運用的非常得當,硬是闖出來了,而且還能安然無恙。葉文策都不得不說一句,這小子天生就是做掮客的命。
“都以為他就是登報離婚才聲名鵲起,不不不,他那隻是從幕後轉移到了台上。”葉文策也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實話,那個時候年輕氣盛,有點成績就容易驕傲,這梁澤新不就是摔了個大跟頭嗎?當時那一步沒有踩穩,他寧願放棄滬上的很多東西,打算在琴島重新開始。
“當時不知道李茹是…”
“應該是不知道的,否則他不會選擇跟李茹結婚,那時候他能選擇的人多了去了。壁虎斷尾,以求自保。”
“嗯,掮客這個詞形容他更合適一點。誒,對了,你要是去他家幫我注意下他閨女。”
葉文策疑惑地看著景三,“啥?”
這才知道他家那位侄兒,看上了梁家的閨女,“哈哈,要說這梁澤新,除了在李茹身上翻了跟頭之外,更重要的肯定就是在兒女身上。我不知道他那閨女,但是我知道他那個兒子,還是我幫忙給他兒子辦的出國求學。那麽精明的一個人,生出來一個特別實誠的孩子,過於的理想主義化了。”
一說到這裏,葉文策就不由得感歎,梁澤新事事周全,沒想到就是在自己的私事上能接二連三的翻跟頭。“我尋思著就是你家願意,人家也不一定願意。得,不跟你說了,我得去辦事了。”
撂下這一句話,景三爺還納悶呢,有啥不願意的呀?
德國人那邊覺得自己沒有錯,小日本覺得自己冤枉的很,英吉利覺得自己的狗被扇了兩巴掌,想要找迴場子。而所有的一切都是華夏人在忙,忙著將幾方的關係協調好,別讓他們一不開心再把戰場轉向華夏,在海上轟幾炮也就算了。要不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擔心,鬥去吧,愛怎麽鬥怎麽鬥。
梁澤新覺得這事情總得有一方受委屈的,反正華夏不能在受炮火的牽累,而這件事德英兩邊並沒有不可協調的矛盾。整個事情沒有那麽複雜,隻要將狗主人的怒火給平息住了,那狗再敢多叫兩聲,狗主人就都覺得狗不給主人麵子。
對於平息狗主人的怒火也不難,如果讓狗主人知道它的看門狗,對其他人搖尾乞憐,甚至不惜暗中損害了狗主人的利益,那他還為了這一條看門狗而大動幹戈嗎?
“予博,我這有份電報,等會兒發給你那邊,你幫我轉交給京城的教父馬修先生…嗯,對對對,麻煩你了。”
梁先生手裏有一份證據,這是兩年前小日本在滬上的時候,利用葡萄牙人給英洋行和工廠下絆子,導致了英在華夏的不少利益受損。他隻是給英吉裏人一個小小的線頭,而那位馬修先生也是當時利益受損工廠的背後老板之一,相信這位馬修先生會親自去給英總督大人送信。
而馮先生那邊也會適時的再提供一些證據,讓狗和狗主人之間產生隔閡,到時候再換一個人輕輕的這麽往前一推,德英之間緊張的矛盾暫時消除,也不用擔心少日本會報複,因為它在匆忙的等著它主人的憤怒。
做完這些的梁先生也不由得歎氣,若是華夏早早的就強大,又何至於使這些上不了台麵的手段?
他不由得在想華夏的未來到底在哪裏,是李茹口中的那些激進的革命黨嗎?不成不成,他們早晚都會變成別人手上的一把刀。還是說各地方的督帥,誰的子孫有那經天緯地之才,能將華夏一舉統一清除外敵?
梁先生不由得笑了笑自己,瞧,他做什麽都做的不純粹。做文人吧,也沒人人家那風骨,做老師吧,又不能傳道授業解惑,做掮客吧,也做的不是那麽的純粹。
想到自己之後,又在想兒女之事,隻能說自己聰明一世,怎麽能生出那麽一個天真的兒子?送去國外多讀兩年書,避一下禍事再把他給接迴來,自己親自教導。
再就是一直沒有見麵的女兒,總覺得他這閨女跟其他的女子不一樣,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她以後的人生。
相對於文人、老師這樣的稱唿,梁先生更覺得這個詞可以形容自己,很多情況很多人都是三角債,梁先生沒少為了一個問題,奔波好幾處,用不同的人際關係還另一個人際關係。慢慢的,他的人脈關係越來越廣,手上的消息也越來越雜。其實一開始他也沒有那麽的機敏,全都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從馮先生那裏出來之後,他在心裏仔細的想,馮先生說的幫忙的事,這可算是自己迴來之後要打的第一手好牌。
出來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從另一個方向,一輛小轎車迎麵駛了過來,景三爺在汽車上就看到梁先生出來的方向,用胳膊肘捅了捅旁邊坐著的人,“葉二,你看。”
“梁澤新?對啊,他來這邊,我怎麽給忘了。”葉二迷著眼確定了景三讓他看的人是誰,“老熟人了,行了,等會我就讓人去找他。”
“哎哎哎,不是提醒你,我就是想問問這人什麽底細?”景三爺一下子就拉住了對方,他們兩個也算是從小認識,所以稱唿起來比較隨意一些,葉二,名叫葉文策,是東北地區葉大帥的外甥,同樣,他家也是大地主,大商人,也算是位有頭有臉的主。
“我當年不就是在滬上,從他到滬上,再到他風聲鵲起再到後來,我那是一清二楚。”要麽說是老熟人嘛,葉文策可是非常清楚的,也知道當年在滬上,梁澤新都幹了什麽,這不同於景三他們從第三方知道的消息。
手指之間一摩擦,嘴上嘖嘖兩句,“這世上沒有人不愛錢和權。”
梁澤新就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小子,那一年庚子國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大災大難,但是對於部分人來說,那就是機遇,而他很快的抓住了當局混亂的這種機遇,那時的滬上還沒有現在那麽的繁華,法律在那一個地方都是不起作用的,要麽手上有槍,要麽有人。可梁澤新什麽都沒有,但是他有腦子,他有野心,有本事能把資源運用的非常得當,硬是闖出來了,而且還能安然無恙。葉文策都不得不說一句,這小子天生就是做掮客的命。
“都以為他就是登報離婚才聲名鵲起,不不不,他那隻是從幕後轉移到了台上。”葉文策也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實話,那個時候年輕氣盛,有點成績就容易驕傲,這梁澤新不就是摔了個大跟頭嗎?當時那一步沒有踩穩,他寧願放棄滬上的很多東西,打算在琴島重新開始。
“當時不知道李茹是…”
“應該是不知道的,否則他不會選擇跟李茹結婚,那時候他能選擇的人多了去了。壁虎斷尾,以求自保。”
“嗯,掮客這個詞形容他更合適一點。誒,對了,你要是去他家幫我注意下他閨女。”
葉文策疑惑地看著景三,“啥?”
這才知道他家那位侄兒,看上了梁家的閨女,“哈哈,要說這梁澤新,除了在李茹身上翻了跟頭之外,更重要的肯定就是在兒女身上。我不知道他那閨女,但是我知道他那個兒子,還是我幫忙給他兒子辦的出國求學。那麽精明的一個人,生出來一個特別實誠的孩子,過於的理想主義化了。”
一說到這裏,葉文策就不由得感歎,梁澤新事事周全,沒想到就是在自己的私事上能接二連三的翻跟頭。“我尋思著就是你家願意,人家也不一定願意。得,不跟你說了,我得去辦事了。”
撂下這一句話,景三爺還納悶呢,有啥不願意的呀?
德國人那邊覺得自己沒有錯,小日本覺得自己冤枉的很,英吉利覺得自己的狗被扇了兩巴掌,想要找迴場子。而所有的一切都是華夏人在忙,忙著將幾方的關係協調好,別讓他們一不開心再把戰場轉向華夏,在海上轟幾炮也就算了。要不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擔心,鬥去吧,愛怎麽鬥怎麽鬥。
梁澤新覺得這事情總得有一方受委屈的,反正華夏不能在受炮火的牽累,而這件事德英兩邊並沒有不可協調的矛盾。整個事情沒有那麽複雜,隻要將狗主人的怒火給平息住了,那狗再敢多叫兩聲,狗主人就都覺得狗不給主人麵子。
對於平息狗主人的怒火也不難,如果讓狗主人知道它的看門狗,對其他人搖尾乞憐,甚至不惜暗中損害了狗主人的利益,那他還為了這一條看門狗而大動幹戈嗎?
“予博,我這有份電報,等會兒發給你那邊,你幫我轉交給京城的教父馬修先生…嗯,對對對,麻煩你了。”
梁先生手裏有一份證據,這是兩年前小日本在滬上的時候,利用葡萄牙人給英洋行和工廠下絆子,導致了英在華夏的不少利益受損。他隻是給英吉裏人一個小小的線頭,而那位馬修先生也是當時利益受損工廠的背後老板之一,相信這位馬修先生會親自去給英總督大人送信。
而馮先生那邊也會適時的再提供一些證據,讓狗和狗主人之間產生隔閡,到時候再換一個人輕輕的這麽往前一推,德英之間緊張的矛盾暫時消除,也不用擔心少日本會報複,因為它在匆忙的等著它主人的憤怒。
做完這些的梁先生也不由得歎氣,若是華夏早早的就強大,又何至於使這些上不了台麵的手段?
他不由得在想華夏的未來到底在哪裏,是李茹口中的那些激進的革命黨嗎?不成不成,他們早晚都會變成別人手上的一把刀。還是說各地方的督帥,誰的子孫有那經天緯地之才,能將華夏一舉統一清除外敵?
梁先生不由得笑了笑自己,瞧,他做什麽都做的不純粹。做文人吧,也沒人人家那風骨,做老師吧,又不能傳道授業解惑,做掮客吧,也做的不是那麽的純粹。
想到自己之後,又在想兒女之事,隻能說自己聰明一世,怎麽能生出那麽一個天真的兒子?送去國外多讀兩年書,避一下禍事再把他給接迴來,自己親自教導。
再就是一直沒有見麵的女兒,總覺得他這閨女跟其他的女子不一樣,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她以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