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同樣的處境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有的人跟夥同原先在海島上生活的倭寇,大家集結在一起搖身一變,變成了救國者,決定來大清的京城找找門路,當然他們所謂的救國,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私欲。
而他們打通門路的錢,還是倭寇從海上掠奪來的,不過現在大清和洋人之間有貿易,他們能掠奪來的錢財越來越少,大清的實力又擺在那裏,又不敢上暗地裏作亂,所以他們把目標打向了其他的地方。比如說東南亞的一些島國,反正離著又不遠,又沒有那麽多的武力支持,他們奉行著就是上岸先搶後殺再燒。
這活脫脫的就是後世侵略戰爭時期用的三光政策,但這個法子對於要發家的倭寇來說來利很高。雖然說搶不到什麽金銀財寶,但是搶來一定的糧食資源,還有女人還是足夠的。
他們聽說洋人的那些海盜可以掠奪其他人的金銀財寶的時候,就特別心動,但是很抱歉他們有那個野心,但沒有那個實力。現在的這些僂人就相當於是看著遍地的發財路子,還有向上的權力登天橋,卻沒有辦法達成一樣,隻能幹跺著腳眼饞。
現在在京城,就像是陰暗角落的老鼠,沒有人會注意到他們,但凡給他們一點點的甜頭,他們就會瘋了一樣往上爬。可是,現在誰又會搭理陰溝裏的老鼠呢?
梁安若和景莊現在特別關心北方的鄰居,他們兩個都覺得特別的有趣,曆史總是會在不經意的時候,來一次東西方的碰撞。北方的這位鄰居現在是彼得大帝,而這個時期他剛好跟他的太子有著一些矛盾。彼得要改革,他的皇太子身邊就圍繞著一些仇視改革的人。
倆人現在一咋嘛嘴,要是他們沒有推動的話,現在應該還是康熙皇帝與兒子之間的矛盾,而他們身邊圍繞的大臣也是有著各種沒有辦法調節的矛盾。
這麽一看,大家還真的是蠻相似的呢。
不過現在隻能跟北方的這位鄰居說一聲,他們已經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四爺跟他兒子弘暉之間父子關係很好,思想改革和政治理念這方麵基本上都是一脈相承的。
為什麽兩個人會關注俄國?一是因為他們跟四爺下一步的行動就是《尼布楚布約》的待定區域,其次嘛,就是這一次嶽鍾琪征討準噶爾的時候,在大台吉那裏發現了很多與俄國之間的通信。
若是大清沒有改變,相信這位在西邊與瑞典打仗取得勝利的彼得皇帝,或許會把目光放在遠東,有可能會侵略準噶爾,也有可能會騷擾蒙古。反正有抱負的皇帝都想讓自己的土地變得大大的,自己能控製的範圍越廣越好。
“唉,父子之間的爭奪實在是太讓人傷感了,不僅影響父子之間的情分,朝中局勢也因此會動蕩。”所以得到了消息的梁安若陰陽怪氣的對此評價。
景莊現在肚子裏揣的壞水,可一點都不少,“你說咱們要是在裏麵攪動一二,彼得皇帝還會有心情渴望遠東的土地?”
梁安若搖搖頭,“既然都要攪動一二了,為什麽還讓他有心情渴望遠東的土地呢?自然是讓他國內的事情也顧及不了。”每一次的改革都是由反對者需要會流血,是要會出現問題的。要不是景莊一開始改良了糧種,大部分的百姓都有飯吃,而且還有農場能幫忙控製。攤丁入畝的改革不會那麽的順利,畢竟底層百姓和地主之間的訴求是不一樣的,既能顧及到底層百姓能交上稅,有糧吃,還要保證地主短期之內或者是長期之後有一定的收益。萬幸,農場的各類小型工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四爺本身就是一個謹慎的性子,改革的過程中盡量不碰及大多數人的利益,而碰及到小部分的人,也讓他們不會那麽的抵觸。科舉改革,那麽多的人都以為他隻是想讓滿人的八旗子弟擁有一個很好的出身。等著吧,再過一段時間,不同類型的人才湧出,這個時候有的人就尋思過味來了,可是尋思過味來又能怎麽樣?更多的人從中得到利,就不會反對,甚至會抨擊那些反對者。
等再過個五年六年,相信很多人都會在家裏罵四爺,就是個黑心爛肺的,這些人那個時候才發現四爺的刀對準了他們,而這些人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了最後那一刻才反應過來。
所以就說跟俄國麵臨相同的處境相同,要改革的事情,可是卻沒有相同的煩惱。
景莊也覺得可以讓人搗搗亂,讓彼得皇帝跟皇太子之間的矛盾加重,讓俄國境內的改革不能進行,一切變得更亂之後,他們才可以花費最少的時間和精力,讓俄國將吃進去的東西再吐出來。
兩人嘿嘿一笑,這個時候就別說人家四爺是黑心浪費的,他們兩個肚子裏也冒著一層又一層的壞水。
反正時間不著急,剛吞了準噶爾,還要有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有一件事情也要提上日程,那就是修路。嶽鍾琪也在信裏說了,這路不修不行了,要是路好一些,他都能保證事情進展的會更快一些。當時在路上就費了一些時間了。
想要富,先修路,所以,景莊就私底下找了四爺說了兩個事情,一個是給俄國搗亂的,他還是貝提供想法,四爺去操作。另一個就是想想該怎麽修路的,聽說三爺的自然園裏邊,搞出來不少好東西,拿出來試一試唄!
而他們打通門路的錢,還是倭寇從海上掠奪來的,不過現在大清和洋人之間有貿易,他們能掠奪來的錢財越來越少,大清的實力又擺在那裏,又不敢上暗地裏作亂,所以他們把目標打向了其他的地方。比如說東南亞的一些島國,反正離著又不遠,又沒有那麽多的武力支持,他們奉行著就是上岸先搶後殺再燒。
這活脫脫的就是後世侵略戰爭時期用的三光政策,但這個法子對於要發家的倭寇來說來利很高。雖然說搶不到什麽金銀財寶,但是搶來一定的糧食資源,還有女人還是足夠的。
他們聽說洋人的那些海盜可以掠奪其他人的金銀財寶的時候,就特別心動,但是很抱歉他們有那個野心,但沒有那個實力。現在的這些僂人就相當於是看著遍地的發財路子,還有向上的權力登天橋,卻沒有辦法達成一樣,隻能幹跺著腳眼饞。
現在在京城,就像是陰暗角落的老鼠,沒有人會注意到他們,但凡給他們一點點的甜頭,他們就會瘋了一樣往上爬。可是,現在誰又會搭理陰溝裏的老鼠呢?
梁安若和景莊現在特別關心北方的鄰居,他們兩個都覺得特別的有趣,曆史總是會在不經意的時候,來一次東西方的碰撞。北方的這位鄰居現在是彼得大帝,而這個時期他剛好跟他的太子有著一些矛盾。彼得要改革,他的皇太子身邊就圍繞著一些仇視改革的人。
倆人現在一咋嘛嘴,要是他們沒有推動的話,現在應該還是康熙皇帝與兒子之間的矛盾,而他們身邊圍繞的大臣也是有著各種沒有辦法調節的矛盾。
這麽一看,大家還真的是蠻相似的呢。
不過現在隻能跟北方的這位鄰居說一聲,他們已經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四爺跟他兒子弘暉之間父子關係很好,思想改革和政治理念這方麵基本上都是一脈相承的。
為什麽兩個人會關注俄國?一是因為他們跟四爺下一步的行動就是《尼布楚布約》的待定區域,其次嘛,就是這一次嶽鍾琪征討準噶爾的時候,在大台吉那裏發現了很多與俄國之間的通信。
若是大清沒有改變,相信這位在西邊與瑞典打仗取得勝利的彼得皇帝,或許會把目光放在遠東,有可能會侵略準噶爾,也有可能會騷擾蒙古。反正有抱負的皇帝都想讓自己的土地變得大大的,自己能控製的範圍越廣越好。
“唉,父子之間的爭奪實在是太讓人傷感了,不僅影響父子之間的情分,朝中局勢也因此會動蕩。”所以得到了消息的梁安若陰陽怪氣的對此評價。
景莊現在肚子裏揣的壞水,可一點都不少,“你說咱們要是在裏麵攪動一二,彼得皇帝還會有心情渴望遠東的土地?”
梁安若搖搖頭,“既然都要攪動一二了,為什麽還讓他有心情渴望遠東的土地呢?自然是讓他國內的事情也顧及不了。”每一次的改革都是由反對者需要會流血,是要會出現問題的。要不是景莊一開始改良了糧種,大部分的百姓都有飯吃,而且還有農場能幫忙控製。攤丁入畝的改革不會那麽的順利,畢竟底層百姓和地主之間的訴求是不一樣的,既能顧及到底層百姓能交上稅,有糧吃,還要保證地主短期之內或者是長期之後有一定的收益。萬幸,農場的各類小型工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四爺本身就是一個謹慎的性子,改革的過程中盡量不碰及大多數人的利益,而碰及到小部分的人,也讓他們不會那麽的抵觸。科舉改革,那麽多的人都以為他隻是想讓滿人的八旗子弟擁有一個很好的出身。等著吧,再過一段時間,不同類型的人才湧出,這個時候有的人就尋思過味來了,可是尋思過味來又能怎麽樣?更多的人從中得到利,就不會反對,甚至會抨擊那些反對者。
等再過個五年六年,相信很多人都會在家裏罵四爺,就是個黑心爛肺的,這些人那個時候才發現四爺的刀對準了他們,而這些人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了最後那一刻才反應過來。
所以就說跟俄國麵臨相同的處境相同,要改革的事情,可是卻沒有相同的煩惱。
景莊也覺得可以讓人搗搗亂,讓彼得皇帝跟皇太子之間的矛盾加重,讓俄國境內的改革不能進行,一切變得更亂之後,他們才可以花費最少的時間和精力,讓俄國將吃進去的東西再吐出來。
兩人嘿嘿一笑,這個時候就別說人家四爺是黑心浪費的,他們兩個肚子裏也冒著一層又一層的壞水。
反正時間不著急,剛吞了準噶爾,還要有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有一件事情也要提上日程,那就是修路。嶽鍾琪也在信裏說了,這路不修不行了,要是路好一些,他都能保證事情進展的會更快一些。當時在路上就費了一些時間了。
想要富,先修路,所以,景莊就私底下找了四爺說了兩個事情,一個是給俄國搗亂的,他還是貝提供想法,四爺去操作。另一個就是想想該怎麽修路的,聽說三爺的自然園裏邊,搞出來不少好東西,拿出來試一試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