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安排2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心動的無非就是八爺嘴裏的兩個人好好的過日子,沒有孩子一直是她心裏的一根刺,她也埋怨過自己,要不是自己硬拉著八爺去求神問佛,也不至於讓皇帝厭惡了八爺。尤其是看著府裏兩個妾室生的一兒一女,她的心就更痛了。
八爺自然知道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尤其是自己府裏的事。弘旺和大格格自從出生就礙著福晉的眼,一開始自己隻是在閩地,可現在既然確定了自己的差事常年在外麵,就帶著福晉走吧,把兩個孩子送進宮裏讓娘娘看著。
他也知道京裏的嫂子弟妹正在忙著自己的差事,而福晉肯定是參與不進去的,她這麽傲氣是不可能是低頭的,那就帶著福晉走吧,按照福晉的性子,肯定會插手自己的政事,那就插手吧,正好讓她跟地方的官員女眷們聯絡聯絡感情,弄些賑災的物資之類的。
所有人都以為八爺迴來之後,收攬了官員之後會有事情發生,可想到人家悄悄聲的迴來,領了旨意之後,帶著福晉悄悄的就走了。至於八爺府裏的兩個孩子,都交給宮裏的良妃娘娘進行教養。
弘皙收到消息之後,在心裏歎了一口氣,萬幸八叔沒有在京城過度的停留,別看從現在到過年還有小半年的時間,就怕有變故。等京城重新恢複到平靜,弘皙就把脈案重新拿了出來。
這段時間,從雲嬪那裏收集到的脈案越來越充分,幾乎都能判定皇帝現在的身體到底如何了。
隨著皇帝將弘昱的差事落定之後,弘皙的心越來越忐忑,竟然把他派去在八叔身邊,作為監視八叔的重要棋子,而自己呢?現在雖然主掌刑部之事,但是很多事情還是沒辦法完全插手,因著阿瑪的事情,很多人他都不敢肆意的去收攬,像弘昱現在出了京,反而能大大方方的,跟直郡王原先的官員聯絡了起來。
自己的阿瑪就算被廢了,那也是元後嫡子,叱吒了朝野三十多年的太子,若是真的到最後關鍵時期,想必唿應阿瑪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件事情弘皙沒有給廢太子講過,如果讓廢太子知道,肯定會出手幹預兒子的事情,可是現在不同了,他被困在一座五進院中,不得出入,也不會對跟外界的人交流。原先的屬下和心腹的人全都給了兒子,再加上皇帝的寵愛一直沒有因為廢太子的事情。
這也就是為什麽,弘皙會拖到這個時候還沒有下決定?
想下定決心,但是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告訴他,這樣會寒了皇瑪法和阿瑪的心。難道真的如皇瑪法所說,阿瑪不孝,養出來的孩子也是不孝的嗎?
還有他偷偷的聽皇帝給弘昱去講,這差事不管辦的如何,都會給他安排一個很好的後路,弘皙有些心動,皇瑪法對弘皙都如此,那對他是不是也會如此?
而宮裏的雲嬪沒有這麽多的想法,她奉行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把這些事情的主動權都抓在自己手裏才行。
知道弘皙那邊猶豫不定,心裏想的就是把那邊安撫住,讓他知道自己還沒有動手,自己偷偷私底下幹,要是成了皆大歡喜,要是不成自己就拖著弘皙下水。她作為後宅女子,家裏的那些人肯定是依靠不上的,都是一群膽小鬼,宮裏能接觸的人又寥寥無幾,就要找一個在前朝有一定話語權的人,否則她的兒子這麽小,肯定沒辦法登基大鼎,除非皇帝再多活個十幾年。
皇帝難道還真的多能活個十年嗎?不成不成,年紀太大了,還不如現在奮力一搏。
所以她就決定讓心腹太監拿著皇帝最近的脈案和藥方,去民間好的大夫。就說這個是一個太太的藥方,問他們這個方子吃藥時有禁忌的藥,再去另一家藥店去買。並囑咐他多問幾家,問出那個最優答案來。
太醫院的那些小太監偷偷藥方也就算了,用的藥還得從宮外拿。
可是雲嬪沒有想過一點,就是京城裏麵的一些大夫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圈,雖說同行相斥,但是醫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本來就會相互的學習,再加上現在很多人的藥物都是從十一福晉的藥廠出來,質量又好,價格又不貴,大家之間的聯係就更廣了。
有個老大夫最擅長的就是調整身體,主要是做富貴病的,突然間收到了這個看似有些心悸的太太的脈案,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方子,問他這個方子開的如何?老大夫細琢磨之下,方子開的極好,君臣佐使用的極其恰當,一看就是一位富貴人家。老大夫就說增無可增,減無可減,那人又繼續問吃這樣的藥,禁忌是什麽藥?
當時老大夫就說了幾位那人留下厚厚的謝禮,這事奇怪的很。
老大夫將這事給說了出來,細問之下,原來不少人都遇到同樣的事情。幾個老大夫都是人精,說了幾句之後就立馬換了個話題,他們應該是牽扯到內宅的一些隱私了,就統一的閉嘴。
指不定就是哪家後宅的女眷要相互害人呢,這事不能過多的去講。
而在一旁,伺候筆墨的小郎中也不敢多說,隻將這個例子給記下,反而迴家之後跟媳婦兒說私房話的時候說了這件事情,不由得還咂咂嘴,“看吧,家裏有錢,那也是個禍患,不能太多,像咱們過這種平常日子就成!”
小娘子秋月知道自家夫君就是一個知足常樂的,性子也挺軟,要不是因為如此,她也不會選這個夫君,覺得這事還真挺有意思的,就問他後麵的事情。小郎中搖搖頭,但是從書箱裏取了一份自己寫下來的,他當時以為那個老大夫要講這個脈案,所以眼疾手快就抄下來了,沒想到後麵能摻和到陰私之事,隻不過自己把這一頁翻過去,沒有往後繼續寫。萬幸將那個藥方給抄下來了,但是最可惜的一點是,他裏麵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老大夫們覺得這裏麵有其他的事情,立刻避而不談,我迴來的時候想著這病,人家這藥是怎麽配?這大夫真的是高明的很,幾句話就點明了,這功夫我還要有的學呢。”
八爺自然知道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尤其是自己府裏的事。弘旺和大格格自從出生就礙著福晉的眼,一開始自己隻是在閩地,可現在既然確定了自己的差事常年在外麵,就帶著福晉走吧,把兩個孩子送進宮裏讓娘娘看著。
他也知道京裏的嫂子弟妹正在忙著自己的差事,而福晉肯定是參與不進去的,她這麽傲氣是不可能是低頭的,那就帶著福晉走吧,按照福晉的性子,肯定會插手自己的政事,那就插手吧,正好讓她跟地方的官員女眷們聯絡聯絡感情,弄些賑災的物資之類的。
所有人都以為八爺迴來之後,收攬了官員之後會有事情發生,可想到人家悄悄聲的迴來,領了旨意之後,帶著福晉悄悄的就走了。至於八爺府裏的兩個孩子,都交給宮裏的良妃娘娘進行教養。
弘皙收到消息之後,在心裏歎了一口氣,萬幸八叔沒有在京城過度的停留,別看從現在到過年還有小半年的時間,就怕有變故。等京城重新恢複到平靜,弘皙就把脈案重新拿了出來。
這段時間,從雲嬪那裏收集到的脈案越來越充分,幾乎都能判定皇帝現在的身體到底如何了。
隨著皇帝將弘昱的差事落定之後,弘皙的心越來越忐忑,竟然把他派去在八叔身邊,作為監視八叔的重要棋子,而自己呢?現在雖然主掌刑部之事,但是很多事情還是沒辦法完全插手,因著阿瑪的事情,很多人他都不敢肆意的去收攬,像弘昱現在出了京,反而能大大方方的,跟直郡王原先的官員聯絡了起來。
自己的阿瑪就算被廢了,那也是元後嫡子,叱吒了朝野三十多年的太子,若是真的到最後關鍵時期,想必唿應阿瑪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件事情弘皙沒有給廢太子講過,如果讓廢太子知道,肯定會出手幹預兒子的事情,可是現在不同了,他被困在一座五進院中,不得出入,也不會對跟外界的人交流。原先的屬下和心腹的人全都給了兒子,再加上皇帝的寵愛一直沒有因為廢太子的事情。
這也就是為什麽,弘皙會拖到這個時候還沒有下決定?
想下定決心,但是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告訴他,這樣會寒了皇瑪法和阿瑪的心。難道真的如皇瑪法所說,阿瑪不孝,養出來的孩子也是不孝的嗎?
還有他偷偷的聽皇帝給弘昱去講,這差事不管辦的如何,都會給他安排一個很好的後路,弘皙有些心動,皇瑪法對弘皙都如此,那對他是不是也會如此?
而宮裏的雲嬪沒有這麽多的想法,她奉行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把這些事情的主動權都抓在自己手裏才行。
知道弘皙那邊猶豫不定,心裏想的就是把那邊安撫住,讓他知道自己還沒有動手,自己偷偷私底下幹,要是成了皆大歡喜,要是不成自己就拖著弘皙下水。她作為後宅女子,家裏的那些人肯定是依靠不上的,都是一群膽小鬼,宮裏能接觸的人又寥寥無幾,就要找一個在前朝有一定話語權的人,否則她的兒子這麽小,肯定沒辦法登基大鼎,除非皇帝再多活個十幾年。
皇帝難道還真的多能活個十年嗎?不成不成,年紀太大了,還不如現在奮力一搏。
所以她就決定讓心腹太監拿著皇帝最近的脈案和藥方,去民間好的大夫。就說這個是一個太太的藥方,問他們這個方子吃藥時有禁忌的藥,再去另一家藥店去買。並囑咐他多問幾家,問出那個最優答案來。
太醫院的那些小太監偷偷藥方也就算了,用的藥還得從宮外拿。
可是雲嬪沒有想過一點,就是京城裏麵的一些大夫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圈,雖說同行相斥,但是醫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本來就會相互的學習,再加上現在很多人的藥物都是從十一福晉的藥廠出來,質量又好,價格又不貴,大家之間的聯係就更廣了。
有個老大夫最擅長的就是調整身體,主要是做富貴病的,突然間收到了這個看似有些心悸的太太的脈案,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方子,問他這個方子開的如何?老大夫細琢磨之下,方子開的極好,君臣佐使用的極其恰當,一看就是一位富貴人家。老大夫就說增無可增,減無可減,那人又繼續問吃這樣的藥,禁忌是什麽藥?
當時老大夫就說了幾位那人留下厚厚的謝禮,這事奇怪的很。
老大夫將這事給說了出來,細問之下,原來不少人都遇到同樣的事情。幾個老大夫都是人精,說了幾句之後就立馬換了個話題,他們應該是牽扯到內宅的一些隱私了,就統一的閉嘴。
指不定就是哪家後宅的女眷要相互害人呢,這事不能過多的去講。
而在一旁,伺候筆墨的小郎中也不敢多說,隻將這個例子給記下,反而迴家之後跟媳婦兒說私房話的時候說了這件事情,不由得還咂咂嘴,“看吧,家裏有錢,那也是個禍患,不能太多,像咱們過這種平常日子就成!”
小娘子秋月知道自家夫君就是一個知足常樂的,性子也挺軟,要不是因為如此,她也不會選這個夫君,覺得這事還真挺有意思的,就問他後麵的事情。小郎中搖搖頭,但是從書箱裏取了一份自己寫下來的,他當時以為那個老大夫要講這個脈案,所以眼疾手快就抄下來了,沒想到後麵能摻和到陰私之事,隻不過自己把這一頁翻過去,沒有往後繼續寫。萬幸將那個藥方給抄下來了,但是最可惜的一點是,他裏麵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老大夫們覺得這裏麵有其他的事情,立刻避而不談,我迴來的時候想著這病,人家這藥是怎麽配?這大夫真的是高明的很,幾句話就點明了,這功夫我還要有的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