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皇帝的內心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月流火,炎熱的天氣慢慢過去的時候,大家突然驚奇的發現,年輕女子出門越來越多,像一些漢家女好像都不裹腳似的,她們非常自信,大大方方的走在路邊,有說有笑,一點都不擔心旁邊的人,用注視和探究的目光去打量她們。
有心的人就會發現,這些女子身上的衣物,跟工廠裏麵做工的女工很像,卻不像女工的那麽利索,這些女子多次出入各種商鋪,甚至還有一些衙門,後來才知道她們身上是有正經差事的。有人也就說農莊上的女子也是正經差事,有人說反對的話,隻不過說不出這些人的區別。
這就是九福晉最終組織的一支女算子,一些細小瑣碎,還有農莊、工廠方麵的事情,更多的就慢慢交給了這一些女子去做。
更多的人好像已經接受了女子出門做工這一件事情,覺得這是一個尋常之事。京城附近還有蘇杭地區的女子,出門做工反而成了一件非常時髦且給家裏長臉的事情。
至於朝中的大臣,知道這件事情也沒有多管,畢竟家裏的女子主掌中饋,打打算盤看看賬本,那是常事。再說了,這事聽說是由四福晉九福晉,還有十一福晉主導的,這三位背後的爺,都不是什麽好惹的。像皇阿哥這種生物,能少招惹就少招惹,否則哪一天把他們惹毛了,這麽多年的官可能就要白做了。
而四爺家的大格格懷恪1,自從在四福晉的指導下,慢慢的了解了更多底層女子的生活,性子也扭轉了過來,她尋思了好幾天對她阿瑪講道,“阿瑪,我,我想做那些女子的後盾!讓她們有底氣。”她雖然知道現在有嫡額娘還有九嫂,她們這些女子不會吃虧,可是往後呢?
起初,四爺被女兒這番話還愣住了,仔細聽過之後,慈愛的摸了摸她的頭,這丫頭好似一下就長大了,以前還是躲在他與福晉的羽翼之下成長,而現在好似她也能庇佑一些弱小了,“去吧,好好去幹!一切有阿瑪呢!”四爺心裏想的就是,放心大膽的去做吧,阿瑪就是你背後的底氣。四福晉知道之後沒有多說什麽,跟梁安若一同找了一個適合大格格去做的差事。而她有時便和那些女子一同出現在工廠、衙門、平常的道路上。
這個時候,大清原先好似走歪的路,被有心之人拽到了正確的那條道上!各方麵都慢慢的煥發出新的生機,由京城傳到更多更遠的地區。
可高坐在上位的皇帝,卻時常陷入到了自我懷疑,他的每一個兒子基本上都有不同的事情在做,以為十五、十六這些孩子還年輕,沒想到他們現在也各有自己的事情在忙。
十五就跟在老三屁股後麵,他們在研究什麽洋人的新工具,老三每次幫他批完奏折,都急哄哄的迴去進行所謂的研究。因為顯微鏡成批的已經到了,三爺覺得自己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他在這一個世界可以說是稱王稱霸,幹嘛還要迴去批那一些煩人的折子?
而十五阿哥是無意之間被老三發現,這小子的才幹不弱,對各方麵都略有研究,用十一的話來說,就是當助手的好料子。
至於十六阿哥直接被九爺給擄了過去,九爺覺得自己身上的負擔太重,他在自家的兄弟裏麵一劃拉,有一個十六,他也精通算數2,那一同來吧。這會兒別說自己媳婦了,就算是不同母的兄弟也得過來給他幹活,都十五歲了也算是個大孩子了,別矯情,跟著哥哥一起算數!!!
剩下的要不就是體弱,要不就是年紀太小,現在還用不到。後麵,等後麵用到他們的時候,一個個都要被提溜出來。
可是大家都沒有注意年邁的皇帝,首先第一點,他有了惶恐之心,他覺得大清朝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四十多年,竟然有這麽多的問題,好似這江山不穩隨時都會倒塌。
再就是他上了年紀,他的兒子們卻還是年富力強,不管是遠在外地的幾個,還是在京城裏留守的,一個又一個都是能力輩出,就算想雞蛋裏麵挑骨頭,那也是挑不出來。各類差事辦的都特別出色,麵對這種情況,皇帝自豪嗎?他肯定是自豪的,因為這麽多,這麽能幹的兒子是他的。但又非常的擔憂,因為現在的局勢就是父弱子強。
第三,他發現了自己執政期間任人的失誤,像十一找迴來的戴梓。不管當年的事情如何,這人有才是真的有才,聽說兵工廠的進程速度越來越快。皇帝並沒有感到慶幸,而是更加的恐懼,這麽多年下來,自己任免的官員裏麵有沒有像戴梓一樣,有才能,卻在民間虛度光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兒子個個出色,他到底要把皇位傳給哪一個?心裏又想到了西洋人嘴裏還在進行著的王位繼承戰,皇帝又擔心自己一旦選錯了繼承人,有些兒子不服氣,萬一大清朝陷入內耗之中又怎麽辦?現在他要在這些能力出眾的兒子裏麵,選出一個頭狼來,重要的就是這個兒子一定要壓得住其他的人,還要對兄弟和善一些,不至於到了手足相殘的地步。
內心的一種種情緒沒有地方發泄,就連貼心的太監,他都沒有告訴,他擔心這些奴才會泄露出口風,讓諸位兒子覺得他這個年邁的父親已經開始害怕。
所以,從皇帝有了這些想法的時候開始,皇帝跟他這些有才能的兒子之間的矛盾,就越來越大,恰恰就是康熙皇帝的兒子,很少有那些無能之輩。他現在隻能通過那些年幼的小阿哥們,還有年紀輕輕的貴人常在身上找取自己作為皇帝高傲的尊嚴。
可皇帝忘了,如果不遲早的解決這種矛盾,等真正爆發的那一天,是容易出大事的,而這個契機或者是說這個導火索來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
有心的人就會發現,這些女子身上的衣物,跟工廠裏麵做工的女工很像,卻不像女工的那麽利索,這些女子多次出入各種商鋪,甚至還有一些衙門,後來才知道她們身上是有正經差事的。有人也就說農莊上的女子也是正經差事,有人說反對的話,隻不過說不出這些人的區別。
這就是九福晉最終組織的一支女算子,一些細小瑣碎,還有農莊、工廠方麵的事情,更多的就慢慢交給了這一些女子去做。
更多的人好像已經接受了女子出門做工這一件事情,覺得這是一個尋常之事。京城附近還有蘇杭地區的女子,出門做工反而成了一件非常時髦且給家裏長臉的事情。
至於朝中的大臣,知道這件事情也沒有多管,畢竟家裏的女子主掌中饋,打打算盤看看賬本,那是常事。再說了,這事聽說是由四福晉九福晉,還有十一福晉主導的,這三位背後的爺,都不是什麽好惹的。像皇阿哥這種生物,能少招惹就少招惹,否則哪一天把他們惹毛了,這麽多年的官可能就要白做了。
而四爺家的大格格懷恪1,自從在四福晉的指導下,慢慢的了解了更多底層女子的生活,性子也扭轉了過來,她尋思了好幾天對她阿瑪講道,“阿瑪,我,我想做那些女子的後盾!讓她們有底氣。”她雖然知道現在有嫡額娘還有九嫂,她們這些女子不會吃虧,可是往後呢?
起初,四爺被女兒這番話還愣住了,仔細聽過之後,慈愛的摸了摸她的頭,這丫頭好似一下就長大了,以前還是躲在他與福晉的羽翼之下成長,而現在好似她也能庇佑一些弱小了,“去吧,好好去幹!一切有阿瑪呢!”四爺心裏想的就是,放心大膽的去做吧,阿瑪就是你背後的底氣。四福晉知道之後沒有多說什麽,跟梁安若一同找了一個適合大格格去做的差事。而她有時便和那些女子一同出現在工廠、衙門、平常的道路上。
這個時候,大清原先好似走歪的路,被有心之人拽到了正確的那條道上!各方麵都慢慢的煥發出新的生機,由京城傳到更多更遠的地區。
可高坐在上位的皇帝,卻時常陷入到了自我懷疑,他的每一個兒子基本上都有不同的事情在做,以為十五、十六這些孩子還年輕,沒想到他們現在也各有自己的事情在忙。
十五就跟在老三屁股後麵,他們在研究什麽洋人的新工具,老三每次幫他批完奏折,都急哄哄的迴去進行所謂的研究。因為顯微鏡成批的已經到了,三爺覺得自己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他在這一個世界可以說是稱王稱霸,幹嘛還要迴去批那一些煩人的折子?
而十五阿哥是無意之間被老三發現,這小子的才幹不弱,對各方麵都略有研究,用十一的話來說,就是當助手的好料子。
至於十六阿哥直接被九爺給擄了過去,九爺覺得自己身上的負擔太重,他在自家的兄弟裏麵一劃拉,有一個十六,他也精通算數2,那一同來吧。這會兒別說自己媳婦了,就算是不同母的兄弟也得過來給他幹活,都十五歲了也算是個大孩子了,別矯情,跟著哥哥一起算數!!!
剩下的要不就是體弱,要不就是年紀太小,現在還用不到。後麵,等後麵用到他們的時候,一個個都要被提溜出來。
可是大家都沒有注意年邁的皇帝,首先第一點,他有了惶恐之心,他覺得大清朝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四十多年,竟然有這麽多的問題,好似這江山不穩隨時都會倒塌。
再就是他上了年紀,他的兒子們卻還是年富力強,不管是遠在外地的幾個,還是在京城裏留守的,一個又一個都是能力輩出,就算想雞蛋裏麵挑骨頭,那也是挑不出來。各類差事辦的都特別出色,麵對這種情況,皇帝自豪嗎?他肯定是自豪的,因為這麽多,這麽能幹的兒子是他的。但又非常的擔憂,因為現在的局勢就是父弱子強。
第三,他發現了自己執政期間任人的失誤,像十一找迴來的戴梓。不管當年的事情如何,這人有才是真的有才,聽說兵工廠的進程速度越來越快。皇帝並沒有感到慶幸,而是更加的恐懼,這麽多年下來,自己任免的官員裏麵有沒有像戴梓一樣,有才能,卻在民間虛度光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兒子個個出色,他到底要把皇位傳給哪一個?心裏又想到了西洋人嘴裏還在進行著的王位繼承戰,皇帝又擔心自己一旦選錯了繼承人,有些兒子不服氣,萬一大清朝陷入內耗之中又怎麽辦?現在他要在這些能力出眾的兒子裏麵,選出一個頭狼來,重要的就是這個兒子一定要壓得住其他的人,還要對兄弟和善一些,不至於到了手足相殘的地步。
內心的一種種情緒沒有地方發泄,就連貼心的太監,他都沒有告訴,他擔心這些奴才會泄露出口風,讓諸位兒子覺得他這個年邁的父親已經開始害怕。
所以,從皇帝有了這些想法的時候開始,皇帝跟他這些有才能的兒子之間的矛盾,就越來越大,恰恰就是康熙皇帝的兒子,很少有那些無能之輩。他現在隻能通過那些年幼的小阿哥們,還有年紀輕輕的貴人常在身上找取自己作為皇帝高傲的尊嚴。
可皇帝忘了,如果不遲早的解決這種矛盾,等真正爆發的那一天,是容易出大事的,而這個契機或者是說這個導火索來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