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進展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爺帶著景莊打入了更深更廣的洋人團體,了解過為人之後,他們對於景莊嘴裏的生意,他們也是非常感興趣,說是可以出海聯係上,已經去往倭國的朋友,當地人應該是會對金銀礦有所了解,所以他們根據當地人所說進行挖掘。別忘了這些殖民者對於金礦銀礦的吸引力,可比做生意要高很多,隻不過跟大清的貴族保持好的聯係,去了倭國之後更加名正言順不說,可以有來有往,更好的做生意。要做生意的物品,除了絲綢和瓷器之外,景莊覺得可以再擴大一些。
這段時間,景莊跟洋人之間的溝通都進步了好多,景莊還趁著空帶著九爺去看了他跟梁安若秘密的小基地。槍械的研究還是在需要一定功夫,景莊都打算從洋人那邊弄來一些,讓人拆開再好好研究一下家是怎麽把這玩意兒給弄好的。而梁安若那邊的藥材滿滿的一片,不同的采藥女在藥田裏麵勞作,采藥製藥再做出成品。這裏儼然形成了另一所工廠。
“這麽多藥?”九爺實在是不敢相信,每天有這麽多藥的產生和流出。“別看這麽多成品藥的流出,可是大清還是有很多人用不上藥,這裏麵就包括那些普通的人。”景莊點點頭,的確是有這麽多成品藥的流出,但是杯水車薪。他與安若算了一筆賬,就算是成本降低,品質不變的情況之下,還有很多人用不起藥。
梁安若沒有辦法像景莊這樣一直出來,也去不往更遠的地方,所以她在外麵培養了眼睛和耳朵,知道了真實的情況之後,都忍不住對警方說,這個時候的人實在是太苦太累,底層人家一旦生了病,除了找遊方郎中開個藥方,或者是看看家裏有什麽可以吃的藥,差不多對付一下,再或者是拔根草、煮顆薑。有點銀錢的人家,也會因為看病而發愁,請郎中開方抓藥養病,這一套流程下來,荷包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果然穿越過來,如果不是王公貴族,衣食住行這些方麵都是大難題。
“連京城附近的百姓也吃不起藥嗎?”九爺這話問的,在景莊眼裏,那就是何不食肉糜?“確實,京城附近的百姓是比較富裕,但是吃藥看病一直是大難題。”景莊小聲的喃喃道,這種大難題要過好久好久之後,才有法子解決。
九爺騎著馬慢慢的往前走,不說話了,原先看到這麽一片的藥田,是欣喜,因為在他眼裏,這些都可以換算成錢。可是等景莊這麽說的時候,九爺心裏就怪難受的,像他一開始的時候去農莊,還看到小孩子光著屁股也沒穿鞋子,在田裏亂竄。他還叫人家爹媽給孩子穿上衣裳,誰知道那小孩子壓根就沒有自己的衣裳,上半身穿的那一件衣裳,還是家裏的人穿剩下來的。
這個時候突然間理解了前幾日,十一所說唯一一個看得上的也就是老四了,要是這麽比的話,他們哥幾個其實都挺混蛋的。
在迴去的路上,九爺問景莊,“想跟洋人做藥品的生意?”
“對啊,做藥品的生意。”九爺沒注意,景莊說這句話的時候有點咬牙切齒,都把西醫俗稱為現代醫學,現在傳入華夏的西醫引起的波動並不是很大,就算皇室裏有些人是通過西醫治療痊愈的,可幾番相對比之下,還是中醫的優勢更加明顯。
可是景莊知道,西醫學發展的速度會極快,甚至在民國的時候,已經傳出廢中醫興西醫的口號。所以現在不能敝帚自珍,要將中醫藥給發展出去,總不能後世外國人拿著中醫藥來掙華夏人的錢,還宣傳中醫藥是偽科學,這倒好,他們倒是用得起勁。就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現在傳教七不是要宣傳西方文明嗎?那順道把中把華夏的文明也給傳播出去,千年且傳承曆史悠久成為體係的文明,它的光輝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沒有辦法遮掩住。
景莊迴來之後就跟梁安若分享每天發生的事情,替她又去看了藥田那邊,一切正常。“九爺這個人啊,心腸不硬。”以前是高高在上的皇阿哥,對於他接觸不到的底層,是永遠都想象不到他們生活的是有多麽艱辛。就像是一個普通的農戶,想象不到皇帝老子的生活過得有多麽精彩,或許他認為皇帝家吃白麵饅頭,可以吃一個扔一個。
不過話又說迴來,景莊這段時間跟洋人交流的不錯,語言這方麵學了好多種不同日常用語,尤其是他跟不同的人學了各國的情話,說著怪腔怪調的外語, 每天都可以將梁安若逗笑。當然他們也在努力的去學習拉丁文,現在英語還不是主流,不過以他們兩個的水平就算是主流,也隻會說幾個比較日常的單詞。幹什麽都是要從頭學起的。
隻是苦了弘旬,每天小腦袋瓜裏麵都是縈繞著不同的語言,而且還是聽不懂的那種,所以小孩子覺得他爹來陪他的時候,還是先學走路的好。所以小肉腿墩墩的,站穩了之後,扶著東西可以慢慢的往前邁幾步。這也成為景莊每天從外麵迴來之後必教兒子的,從站穩了邁出第一步,再到慢慢扶著東西往前走,別看就是這麽幾步,都已經廢了好幾天的功夫。孩子的成長是往前走的,但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往前邁進。
天氣越來越熱,穿著的衣服也變得輕薄了很多,可太子的事情到現在還沒有決斷,大臣們從一開始的熱絡也變得不敢出聲,不知道要在上麵的皇帝到底在想什麽?他們不敢出聲,不代表他們沒有小動作。拉幫結派分析著皇帝每天說的話是否有另一層的含義,爭取從隻言片語裏麵獲取一些訊息,對自己支持的那一位阿哥,是否是有利的?別說朝中的大臣,連宗親都摻和到一起,皇帝每天看到這些折子也不說話,因為太子到現在都沒有上一封奏折。無論是請罪還是其他,都沒有。
這段時間,景莊跟洋人之間的溝通都進步了好多,景莊還趁著空帶著九爺去看了他跟梁安若秘密的小基地。槍械的研究還是在需要一定功夫,景莊都打算從洋人那邊弄來一些,讓人拆開再好好研究一下家是怎麽把這玩意兒給弄好的。而梁安若那邊的藥材滿滿的一片,不同的采藥女在藥田裏麵勞作,采藥製藥再做出成品。這裏儼然形成了另一所工廠。
“這麽多藥?”九爺實在是不敢相信,每天有這麽多藥的產生和流出。“別看這麽多成品藥的流出,可是大清還是有很多人用不上藥,這裏麵就包括那些普通的人。”景莊點點頭,的確是有這麽多成品藥的流出,但是杯水車薪。他與安若算了一筆賬,就算是成本降低,品質不變的情況之下,還有很多人用不起藥。
梁安若沒有辦法像景莊這樣一直出來,也去不往更遠的地方,所以她在外麵培養了眼睛和耳朵,知道了真實的情況之後,都忍不住對警方說,這個時候的人實在是太苦太累,底層人家一旦生了病,除了找遊方郎中開個藥方,或者是看看家裏有什麽可以吃的藥,差不多對付一下,再或者是拔根草、煮顆薑。有點銀錢的人家,也會因為看病而發愁,請郎中開方抓藥養病,這一套流程下來,荷包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果然穿越過來,如果不是王公貴族,衣食住行這些方麵都是大難題。
“連京城附近的百姓也吃不起藥嗎?”九爺這話問的,在景莊眼裏,那就是何不食肉糜?“確實,京城附近的百姓是比較富裕,但是吃藥看病一直是大難題。”景莊小聲的喃喃道,這種大難題要過好久好久之後,才有法子解決。
九爺騎著馬慢慢的往前走,不說話了,原先看到這麽一片的藥田,是欣喜,因為在他眼裏,這些都可以換算成錢。可是等景莊這麽說的時候,九爺心裏就怪難受的,像他一開始的時候去農莊,還看到小孩子光著屁股也沒穿鞋子,在田裏亂竄。他還叫人家爹媽給孩子穿上衣裳,誰知道那小孩子壓根就沒有自己的衣裳,上半身穿的那一件衣裳,還是家裏的人穿剩下來的。
這個時候突然間理解了前幾日,十一所說唯一一個看得上的也就是老四了,要是這麽比的話,他們哥幾個其實都挺混蛋的。
在迴去的路上,九爺問景莊,“想跟洋人做藥品的生意?”
“對啊,做藥品的生意。”九爺沒注意,景莊說這句話的時候有點咬牙切齒,都把西醫俗稱為現代醫學,現在傳入華夏的西醫引起的波動並不是很大,就算皇室裏有些人是通過西醫治療痊愈的,可幾番相對比之下,還是中醫的優勢更加明顯。
可是景莊知道,西醫學發展的速度會極快,甚至在民國的時候,已經傳出廢中醫興西醫的口號。所以現在不能敝帚自珍,要將中醫藥給發展出去,總不能後世外國人拿著中醫藥來掙華夏人的錢,還宣傳中醫藥是偽科學,這倒好,他們倒是用得起勁。就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現在傳教七不是要宣傳西方文明嗎?那順道把中把華夏的文明也給傳播出去,千年且傳承曆史悠久成為體係的文明,它的光輝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沒有辦法遮掩住。
景莊迴來之後就跟梁安若分享每天發生的事情,替她又去看了藥田那邊,一切正常。“九爺這個人啊,心腸不硬。”以前是高高在上的皇阿哥,對於他接觸不到的底層,是永遠都想象不到他們生活的是有多麽艱辛。就像是一個普通的農戶,想象不到皇帝老子的生活過得有多麽精彩,或許他認為皇帝家吃白麵饅頭,可以吃一個扔一個。
不過話又說迴來,景莊這段時間跟洋人交流的不錯,語言這方麵學了好多種不同日常用語,尤其是他跟不同的人學了各國的情話,說著怪腔怪調的外語, 每天都可以將梁安若逗笑。當然他們也在努力的去學習拉丁文,現在英語還不是主流,不過以他們兩個的水平就算是主流,也隻會說幾個比較日常的單詞。幹什麽都是要從頭學起的。
隻是苦了弘旬,每天小腦袋瓜裏麵都是縈繞著不同的語言,而且還是聽不懂的那種,所以小孩子覺得他爹來陪他的時候,還是先學走路的好。所以小肉腿墩墩的,站穩了之後,扶著東西可以慢慢的往前邁幾步。這也成為景莊每天從外麵迴來之後必教兒子的,從站穩了邁出第一步,再到慢慢扶著東西往前走,別看就是這麽幾步,都已經廢了好幾天的功夫。孩子的成長是往前走的,但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往前邁進。
天氣越來越熱,穿著的衣服也變得輕薄了很多,可太子的事情到現在還沒有決斷,大臣們從一開始的熱絡也變得不敢出聲,不知道要在上麵的皇帝到底在想什麽?他們不敢出聲,不代表他們沒有小動作。拉幫結派分析著皇帝每天說的話是否有另一層的含義,爭取從隻言片語裏麵獲取一些訊息,對自己支持的那一位阿哥,是否是有利的?別說朝中的大臣,連宗親都摻和到一起,皇帝每天看到這些折子也不說話,因為太子到現在都沒有上一封奏折。無論是請罪還是其他,都沒有。